CN219480381U - 导板、延伸导板及牙科正畸矫治器 - Google Patents

导板、延伸导板及牙科正畸矫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0381U
CN219480381U CN202223601528.3U CN202223601528U CN219480381U CN 219480381 U CN219480381 U CN 219480381U CN 202223601528 U CN202223601528 U CN 202223601528U CN 219480381 U CN219480381 U CN 219480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plane
orthodontic appliance
acting surface
dental orthodon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15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利恒
周可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Ea Medical Instruments Technolog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Ea Medical Instruments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Ea Medical Instruments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Ea Medical Instruments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15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0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0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0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导板、延伸导板及牙科正畸矫治器,导板由底面、作用面及非作用面围设形成,作用面用于支撑对颌牙齿,非作用面连接作用面及底面,其中,作用面包括相连的第一作用面及第二作用面,第二作用面位于第一作用面远离底面的一侧,第二作用面朝远离导板的中间区域的方向凸伸出第一作用面,第一作用面的外轮廓的多个点围设形成第一平面,第二作用面的外轮廓的多个点围设形成第二平面,第一平面朝向第二平面的延伸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夹角的范围为5°‑30°。第二作用面对对颌牙齿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避免对颌牙齿直接滑离作用面,以提高颌位调整效果,进而提高矫治效果,另外,较小的夹角可降低脱模难度。

Description

导板、延伸导板及牙科正畸矫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矫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板、延伸导板及牙科正畸矫治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口腔正畸行业中,牙科正畸矫治器用于牙齿矫正越来越多,一般需要多个逐次的牙科正畸矫治器进行牙齿矫正。对于临床上常见的深覆合、反合、锁颌等病例,在矫治中经常会用到导板来进行打开咬合而实现牙齿矫正,同时会伴随着一些其他的辅助作用,例如:牙齿压低、控制转矩、前导或者后缩下颌等作用。
现有技术中,导板由底面、作用面及非作用面围设形成,作用面用于支撑对颌牙齿而实现矫治效果,实际过程中,以前牙区域为例,对颌牙齿(或对颌牙科正畸矫治器)切端基本呈圆滑结构,由于作用面直接圆弧过渡至非作用面,圆滑结构容易在作用面靠近非作用面的末端直接下滑而脱离导板,这将会导致更多的咬合问题,影响矫治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板、延伸导板及牙科正畸矫治器,其可以提高矫治效果和降低脱模难度。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导板,对应单颗牙齿使用,所述导板由底面、作用面及非作用面围设形成,所述导板通过所述底面添加至预设添加位置,所述作用面用于支撑对颌牙齿,所述非作用面连接所述作用面及所述底面,其中,所述作用面包括相连的第一作用面及第二作用面,所述第二作用面位于所述第一作用面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所述第二作用面朝远离所述导板的中间区域的方向凸伸出所述第一作用面,所述第一作用面的外轮廓的多个点围设形成第一平面,所述第二作用面的外轮廓的多个点围设形成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朝向所述第二平面的延伸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5°-30°。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10°-20°。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于所述第一作用面朝向所述第二作用面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平面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二平面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长度的范围为2mm-5mm,所述第二长度的范围为1mm-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于所述第一作用面及所述第二作用面的交界线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平面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二平面具有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宽度的最大值范围为2.5mm-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于所述第一作用面朝向所述第二作用面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宽度及所述第二宽度均呈减小趋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作用面为平面或外凸的曲面,所述第二作用面为平面或曲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板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多个横向截面,多个横向截面依次远离所述第一平面且尺寸呈减小趋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非作用面包括第一非作用面,所述第一非作用面由所述第二作用面延伸至所述底面,且于所述第二作用面朝向所述底面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非作用面呈先外凸再内凹趋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非作用面与所述第二作用面之间具有第一交点,所述第一非作用面与所述底面之间具有第二交点,所述第一交点定义为所述导板的最高点,所述第二交点定义为所述导板的最低点,所述第一交点与所述第二交点之间形成第一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平面的垂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不大于30°。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设添加位置位于牙齿或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的前牙区域或后牙区域,所述预设添加位置位于牙齿或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的颊侧、舌侧或咬合面。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延伸导板,对应多颗牙齿使用,所述延伸导板由多个导板沿第一方向并排连接形成,或者,所述延伸导板由一个导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放大形成,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作用面及所述第二作用面的交界线延伸方向。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牙科正畸矫治器,包括形成容纳牙齿的空腔的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以及导板或延伸导板,所述导板或所述延伸导板通过所述底面添加至预设添加位置,所述预设添加位置位于所述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板或所述延伸导板包括贯穿所述底面的腔室,所述腔室连通所述空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设添加位置位于所述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的舌侧,且所述第一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的范围为-2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设添加位置位于所述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的颊侧、舌侧或咬合面,且所述第一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四夹角,所述第四夹角的范围为3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二作用面可改变现有技术中作用面与非作用面之间的圆滑过渡结构,即对现有技术中圆滑过渡结构作了局部拉伸抬高处理,如此,当对颌牙齿于第一作用面处滑动时,第二作用面对对颌牙齿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避免对颌牙齿直接滑离作用面,以提高颌位调整效果,进而提高矫治效果,另外,在带有导板的牙科正畸矫治器的脱模过程中,由于第一夹角的范围为5°-30°,较小的夹角可降低脱模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带有导板的牙科正畸矫治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板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板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板支撑对颌牙齿的示意图;
图6a是现有技术的仅需辅助压低对颌牙齿的示意图;
图6b是现有技术的需要压低对颌牙齿及实现正转矩控制的示意图;
图6c是现有技术的需要压低对颌牙齿及实现负转矩控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示例的导板支撑对颌牙齿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示例的导板支撑对颌牙齿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示例的导板支撑对颌牙齿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具体示例的导板支撑对颌牙齿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具体示例的导板支撑对颌牙齿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具体示例的导板支撑对颌牙齿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具体示例的导板支撑对颌牙齿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具体示例的导板支撑对颌牙齿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具体示例的导板支撑对颌牙齿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带有延伸导板的牙科正畸矫治器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示例的延伸导板生成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延伸导板配合至牙齿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示例的延伸导板生成示意图;
图20是图19的延伸导板配合至牙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结合图1至图4,示意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板100及带有导板100的牙科正畸矫治器200。
导板100对应单颗牙齿使用,且导板100由底面10、作用面20及非作用面30围设形成,导板100通过底面10添加至预设添加位置A。
这里,预设添加位置A位于牙齿或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也就是说,导板100可直接添加至牙齿处,或者,导板100先添加至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再与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一并佩戴至牙齿处,“导板100对应单颗牙齿使用”是指导板100的预设添加位置A对应的是单颗牙齿,而并非限定导板100直接设置于该单颗牙齿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以预设添加位置A位于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201为例作说明,此时的导板100与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201配合形成牙科正畸矫治器200,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201形成容纳牙齿的空腔S,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201的表面具有预设添加位置A,导板100通过底面10添加至预设添加位置A。
具体的,导板100包括贯穿底面10的腔室S’,腔室S’连通空腔S。
也就是说,当导板100结合至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201处时,导板100的底面10被取消而导通腔室S’和空腔S,导板100与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201可通过压膜脱模工艺一体成型为牙科正畸矫治器200。
在一具体示例中,可先将数字化导板配合至数字化牙颌模型而生成数字化牙科正畸矫治器,根据数字化牙科正畸矫治器生成实体模型,而后通过压膜脱模工艺一体成型为牙科正畸矫治器200。
这里,在将数字化导板连接至数字化牙颌模型的过程中,由于数字化牙颌模型上的预设添加位置是不平整的,数字化导板的底面与预设添加位置并不匹配,为了保证凸伸出数字化牙颌模型的数字化导板尺寸足够大以及数字化导板与数字化牙颌模型连接可靠,可将预设比例的底面嵌入预设添加位置而使得数字化导板与数字化牙颌模型相互连接,例如将数字化导板的底面的90%的面积嵌入预设添加位置,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用面20用于支撑对颌牙齿,非作用面30连接作用面20及底面10。
这里,“作用面20用于支撑对颌牙齿”是指导板100对应上颌及下颌的其中之一的牙齿设置,作用面20正好面对对颌牙齿,即上颌及下颌的其中另一的牙齿抵接作用面20而进行牙齿矫治。
可以理解的是,“作用面20用于支撑对颌牙齿”包括作用面20直接支撑对颌牙齿或间接支撑对颌牙齿,具体的,当对颌牙齿未佩戴牙科正畸矫治器时,作用面20直接支撑对颌牙齿,当对颌牙齿佩戴牙科正畸矫治器时,作用面20通过牙科正畸矫治器间接支撑对颌牙齿,本实施方式以作用面20直接支撑对颌牙齿为例。
非作用面30连接作用面20的边缘以及底面10的边缘而围设形成导板100,导板100为立体独立结构,导板100的尺寸可自由选择,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用面20包括相连的第一作用面21及第二作用面22,第二作用面22位于第一作用面21远离底面10的一侧,第二作用面22朝远离导板100的中间区域的方向凸伸出第一作用面21。
这里,“第二作用面22朝远离导板100的中间区域的方向凸伸出第一作用面21”是指第二作用面22和第一作用面21为不同的面,且第二作用面22朝外凸伸出第一作用面21,第二作用面22位于第一作用面21远离底面10的末端和非作用面30之间,即此时可借助第二作用面22在第一作用面21远离底面10的末端与非作用面30之间形成外凸结构。
第一作用面21的外轮廓的多个点围设形成第一平面P1,第二作用面22的外轮廓的多个点围设形成第二平面P2,第一平面P1朝向第二平面P2的延伸平面与第二平面P2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α,第一夹角α的范围为5°-30°。
这里,考虑到第一作用面21的外轮廓上的点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以外轮廓上的多个点围设形成的平面作为第一平面P1,第一平面P1是与第一作用面21接近的平面,同样的,以第二作用面22的外轮廓上的多个点围设形成的平面作为第二平面P2,第二平面P2是与第二作用面22接近的平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平面P1朝向第二平面P2的延伸平面与第二平面P2之间的第一夹角α是较小的锐角,也就是说,第一作用面21与第二作用面22之间的变化较为平缓,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二作用面22可改变现有技术中作用面与非作用面之间的圆滑过渡结构,即对现有技术中圆滑过渡结构作了局部拉伸抬高处理,如此,当对颌牙齿于第一作用面21处滑动时,第二作用面22对对颌牙齿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避免对颌牙齿直接滑离作用面20,以提高颌位调整效果,进而提高矫治效果。
另外,在带有导板100的牙科正畸矫治器200的脱模过程中,由于第一夹角α的范围为5°-30°,较小的夹角可降低脱模难度。
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一夹角α的范围为10°-20°,如此,可在保证第二作用面22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脱模难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板100包括平行于第一平面P1的多个横向截面,多个横向截面依次远离第一平面P1且尺寸呈减小趋势。
也就是说,结合图2所示的导板100,整个导板100从上到下呈收窄趋势。
这里,整个导板100从上到下呈收窄趋势,在保证作用面20对对颌牙齿的支撑效果的前提下,可减小导板100的整体尺寸,且渐变趋势便于导板100的脱模。
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3,于第一作用面21朝向第二作用面22的延伸方向上,第一平面P1具有第一长度L1,第二平面P2具有第二长度L2,第一长度L1大于第二长度L2。
这里,整个导板100仅是在第一作用面21靠近非作用面30的区域形成了第二作用面22,第二作用面22的尺寸相对较小,可减小导板100的整体尺寸,且可降低脱模难度。
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一长度L1的范围为2mm-5mm,第二长度L2的范围为1mm-3mm。
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于第一作用面21及第二作用面22的交界线延伸方向上,第一平面P1具有第一宽度D1,第二平面P2具有第二宽度D2,第一宽度D1不小于第二宽度D2,进一步降低第二作用面22的尺寸。
在第一具体示例中,第一宽度D1的最大值范围为2.5mm-5mm,于第一作用面21朝向第二作用面22的延伸方向上,第一宽度D1及第二宽度D2均呈减小趋势。
这里,作用面20的宽度逐渐收窄,一方面,可提高整个导板100的平滑度,另一方面,收窄设计可降低导板100的整体脱模难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5,非作用面30包括第一非作用面31,第一非作用面31由第二作用面22延伸至底面10。
也就是说,第一非作用面31定义的是连接第二作用面22的部分非作用面30。
于第二作用面22朝向底面10的延伸方向上,第一非作用面31呈先外凸再内凹趋势。
也就是说,第一非作用面31包括靠近第二作用面22的第一部分311和靠近底面10的第二部分312,第一部分311朝远离底面10的一侧外凸,第二部分312朝靠近底面10的一侧内凹。
如此设置的好处在于:(1)第二作用面22本身尺寸较小,若第二作用面22周边内缩的话,由于压膜工艺精度的问题,会使得包括第二作用面22的该部分区域较难成型或无法成型,而本实施方式外凸的第一部分311可增大第二作用面22周边区域的尺寸,进而保证包括第二作用面22的该部分区域的正常成型以及提高该部分区域的整体强度;(2)由于导板100的下部分是较难脱模的区域,内凹的第二部分312可便于脱模。
另外,第一非作用面31与第二作用面22之间具有第一交点B1,第一非作用面31与底面10之间具有第二交点B2,第一交点B1定义为导板100的最高点,第二交点B2定义为导板100的最低点。
需要说明的是,最高点和最低点定义的是导板100大致水平放置时的点,即第一平面P1大致平行于水平面时整个导板100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第一交点B1与第二交点B2之间形成第一直线L1,第一直线L1与第一平面P1的垂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β,第二夹角β不大于30°。
也就是说,第一直线L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大于30°。
这里,当第二夹角β过大时,会因为导板100的整体高度过小而影响脱模,故本实施方式通过控制第二夹角β的度数可有效降低脱模难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作用面21为平面或外凸的曲面,本实施方式以第一作用面21为外凸的曲面为例,外凸的曲面曲率较小且较为平缓。
这里,结合图6a至图6c,在现有技术中,支撑对颌牙齿的作用面为平面,对颌牙齿的牙轴线一般偏离竖直方向,结合图6a,当仅需辅助压低对颌牙齿时,需要略微倾斜作用面而使得作用面施加于对颌牙齿的支撑力F1平行于牙轴线,结合图6b,当需要压低对颌牙齿及实现正转矩控制时,需要进一步倾斜作用面而使得支撑力F1偏离牙轴线,且转矩控制力F2朝右侧延伸,结合图6c,当需要压低对颌牙齿及实现负转矩控制时,需要进一步倾斜作用面而使得支撑力F1偏离牙轴线,且转矩控制力F2朝左侧延伸。
可以看到,现有技术中,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以不同的角度添加导板以适应不同的倾斜状态,增大了导板的添加难度,而本实施方式将第一作用面21设计为外凸的曲面,外凸的曲面可适应各种应用场景,例如,当仅需辅助压低对颌牙齿时,可在不调整曲面倾斜角度的情况下直接通过控制对颌牙齿接触的曲面区域而实现支撑力F1平行于牙轴线,进而实现对对颌牙齿的稳定施力。
实际操作中,可根据预计的对颌牙齿的接触位置、不同的施力需求等确定曲面形态,以使得曲面适应各种应用场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作用面22为平面或曲面,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预设添加位置A位于牙齿或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201的前牙区域或后牙区域,预设添加位置A位于牙齿或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201的颊侧、舌侧或咬合面。
下面,以几种具体示例来进行说明。
参图7,在第一具体示例中,牙科正畸矫治器200包括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201及导板100,牙科正畸矫治器200佩戴于下颌牙齿处,且导板100对应下颌牙齿的前牙区域的舌侧设置,第一平面P1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三夹角γ,第三夹角γ的范围为-20°-10°,即此时导板100作为平导板而实现上颌牙齿的压低。
参图8,为第二具体示例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相同或相似的结构采用相同或相似的编号,下同。
第二具体示例与第一具体示例的区别在于:第二具体示例的牙科正畸矫治器200佩戴于上颌牙齿处,导板100作为平导板而实现下颌牙齿的压低。
参图9,为第三具体示例的示意图,第三具体示例与第一具体示例的区别在于:第三具体示例的导板100对应下颌牙齿的前牙区域的唇侧设置,导板100作为平导板而实现上颌牙齿的压低。
参图10,为第四具体示例的示意图,第四具体示例与第三具体示例的区别在于:第四具体示例的牙科正畸矫治器200佩戴于上颌牙齿处,导板100作为平导板而实现下颌牙齿的压低。
参图11,为第五具体示例的示意图,牙科正畸矫治器200包括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201及导板100,牙科正畸矫治器200佩戴于下颌牙齿处,且导板100对应下颌牙齿的前牙区域的舌侧设置,第一平面P1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四夹角θ,第四夹角θ的范围为30°-60°,即此时导板100作为斜导板而实现上颌的调整。
参图12,为第六具体示例的示意图,第六具体示例与第五具体示例的区别在于:第六具体示例的牙科正畸矫治器200佩戴于上颌牙齿处,导板100作为斜导板而实现下颌的调整。
参图13,为第七具体示例的示意图,牙科正畸矫治器200佩戴于上颌牙齿处,且导板100对应上颌牙齿的后牙区域的颊侧设置,导板100大致与后牙的尖端相互作用,导板100作为平导板而实现下颌牙齿的压低。
参图14,为第八具体示例的示意图,牙科正畸矫治器200佩戴于上颌牙齿处,且导板100对应上颌牙齿的后牙区域的颊侧设置,导板100大致与后牙的咬合面相互作用,导板100作为斜导板而实现下颌的调整。
参图15,为第九具体示例的示意图,第九具体示例与第八具体示例的区别在于:第九具体示例的导板100对应上颌牙齿的后牙区域的咬合面设置,导板100作为斜导板而实现下颌的调整。
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导板100是多功能导板,“多功能”体现在导板100根据添加位置不同和添加角度不同,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打开咬合(前牙区域、后牙区域)、调整颌位(水平方向颌位、竖直方向颌位)等,这些不同的功能都可以使用一种基础形态的导板100。
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进行导板100长度的自适应调整,可以实现不同矫治阶段对颌牙齿都可以稳定在作用面20上,实现稳定打开咬合或者有效前导,而现有技术中使患者有明显“就位感”的导板并不能实现“多功能”的目的。
结合图16至图20,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延伸导板300。
上述导板100主要针对单颗牙齿使用,当面对尺寸较小的牙齿,例如下切牙时,单个导板100会超出单颗牙齿的添加范围,若缩小导板100的尺寸又会影响导板100的整体强度,另外,在大多数情况下,牙列都是不整齐的,牙列的切缘也是不规则的,为了增大导板100与对颌牙齿的接触面积,需要增大导板100的尺寸,使得增大后的导板100对应并排排列的多颗牙齿设置,即需要设计一种适应多颗牙齿使用的延伸导板300。
在一具体示例中,结合图17及图18,延伸导板300由如上所示的多个导板100沿第一方向X并排连接形成,第一方向X为第一作用面21及第二作用面22的交界线延伸方向,即第一方向X为牙列形成的近远中方向。
这里,以两个导板100并排连接并进行布尔运算合成延伸导板300为例,延伸导板300对应三颗并排排列的牙齿设置,即延伸导板300连接并排排列的三颗牙齿,此时的延伸导板300与对颌牙齿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
在另一具体示例中,结合图19及图20,延伸导板300由如上所示的一个导板100沿第一方向X放大形成,即通过直接放大导板100的形式来得到延伸导板300,这里以延伸导板300连接并排排列的三颗牙齿为例。
需要说明的是,于第一方向X上,延伸导板300的宽度需要小于并排排列的多颗牙齿的宽度,例如,当需要将延伸导板300添加至并排排列的N颗牙齿上时,延伸导板300的宽度需要小于并排排列的N颗牙齿的宽度,如此,可保证延伸导板300运用至N颗牙齿处时,延伸导板300不会超出N颗牙齿的覆盖范围,其中,1<N≤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导板100通过设置第二作用面22可对对颌牙齿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避免对颌牙齿直接滑离作用面20,以提高颌位调整效果,进而提高矫治效果。
另外,通过对导板100形态的具体设计,可降低脱模难度。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导板,对应单颗牙齿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由底面、作用面及非作用面围设形成,所述导板通过所述底面添加至预设添加位置,所述作用面用于支撑对颌牙齿,所述非作用面连接所述作用面及所述底面,其中,所述作用面包括相连的第一作用面及第二作用面,所述第二作用面位于所述第一作用面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所述第二作用面朝远离所述导板的中间区域的方向凸伸出所述第一作用面,所述第一作用面的外轮廓的多个点围设形成第一平面,所述第二作用面的外轮廓的多个点围设形成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朝向所述第二平面的延伸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5°-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板,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作用面朝向所述第二作用面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平面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二平面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的范围为2mm-5mm,所述第二长度的范围为1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板,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作用面及所述第二作用面的交界线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平面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二平面具有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宽度的最大值范围为2.5mm-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板,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作用面朝向所述第二作用面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宽度及所述第二宽度均呈减小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用面为平面或外凸的曲面,所述第二作用面为平面或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多个横向截面,多个横向截面依次远离所述第一平面且尺寸呈减小趋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作用面包括第一非作用面,所述第一非作用面由所述第二作用面延伸至所述底面,且于所述第二作用面朝向所述底面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非作用面呈先外凸再内凹趋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作用面与所述第二作用面之间具有第一交点,所述第一非作用面与所述底面之间具有第二交点,所述第一交点定义为所述导板的最高点,所述第二交点定义为所述导板的最低点,所述第一交点与所述第二交点之间形成第一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平面的垂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不大于3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添加位置位于牙齿或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的前牙区域或后牙区域,所述预设添加位置位于牙齿或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的颊侧、舌侧或咬合面。
13.一种延伸导板,对应多颗牙齿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导板由如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示的多个导板沿第一方向并排连接形成,或者,所述延伸导板由如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个导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放大形成,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作用面及所述第二作用面的交界线延伸方向。
14.一种牙科正畸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容纳牙齿的空腔的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板或延伸导板,所述导板或所述延伸导板通过所述底面添加至预设添加位置,所述预设添加位置位于所述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科正畸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或所述延伸导板包括贯穿所述底面的腔室,所述腔室连通所述空腔。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科正畸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添加位置位于所述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的舌侧,且所述第一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的范围为-20°-10°。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科正畸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添加位置位于所述牙科正畸矫治器本体的颊侧、舌侧或咬合面,且所述第一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四夹角,所述第四夹角的范围为30°-60°。
CN202223601528.3U 2022-12-31 2022-12-31 导板、延伸导板及牙科正畸矫治器 Active CN219480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1528.3U CN219480381U (zh) 2022-12-31 2022-12-31 导板、延伸导板及牙科正畸矫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1528.3U CN219480381U (zh) 2022-12-31 2022-12-31 导板、延伸导板及牙科正畸矫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0381U true CN219480381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4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1528.3U Active CN219480381U (zh) 2022-12-31 2022-12-31 导板、延伸导板及牙科正畸矫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0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36242A1 (en) Dental appliances with repositioning jaw elements
EP3791824B1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repositioning jaw elements
CN110584805B (zh) 一种颌位性凹面畸形矫治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13288470B (zh) 压力附件设计方法、矫治器成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584804A (zh) 一种牙科矫治系统的设计方法及牙科矫治器械的设计系统
CN220109869U (zh) 牙科矫治器械
KR101509655B1 (ko) 치아 교정기
WO2022036926A1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牙齿矫治套组及系统
CN219480381U (zh) 导板、延伸导板及牙科正畸矫治器
WO2023231904A1 (zh) 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WO2023109821A1 (zh) 带有凸嵴的牙科正畸矫治器
CN210931950U (zh) 一种牙齿矫治器、矫治器套组以及壳状牙科矫治系统
CN114073594A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设计和制备方法、牙齿矫治套组和系统
CN216675955U (zh) 带有扭转嵴的牙科正畸矫治器
WO2021135488A1 (zh) 牙科矫治器械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CN211300419U (zh) 壳状牙齿正畸矫治器
CN211300422U (zh) 壳状牙齿正畸矫治器
CN218484679U (zh) 带有压低嵴的牙科正畸矫治器
CN220001956U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矫治系统
CN220293680U (zh) 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CN219461455U (zh) 壳状矫治器、壳状牙科器械以及矫治系统
CN219109788U (zh) 牙齿矫治器及附件模型
CN217040350U (zh) 具有引导附件的牙科正畸矫治器组合
CN215688593U (zh) 导板附件及具有其的牙科正畸矫治器
CN219323501U (zh) 导板组件及壳状牙科器械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