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9788U - 牙齿矫治器及附件模型 - Google Patents

牙齿矫治器及附件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9788U
CN219109788U CN202223549997.5U CN202223549997U CN219109788U CN 219109788 U CN219109788 U CN 219109788U CN 202223549997 U CN202223549997 U CN 202223549997U CN 219109788 U CN219109788 U CN 219109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 application
accessory
model
crown
de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499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洪文
李贺
赵延
禾鹏
龙建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dite Qinhuangd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dite Qinhuangd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dite Qinhuangd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dite Qinhuangd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499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9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9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9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矫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牙齿矫治器及附件模型,该牙齿矫治器包括本体和虚拟附件,本体包括多个牙冠套,牙冠套内部形成容纳牙齿的空腔,相邻的牙冠套之间相互连通;虚拟附件位于牙冠套的空腔内部面向牙冠外侧一侧,虚拟附件包括能够与牙齿接触的施力面,施力面为光滑的外凸曲面。该牙齿矫治器包含的虚拟附件采用光滑外凸曲面作为与牙齿接触的施力面,能够有效降低牙齿矫治器佩戴时的难度,而该附件模型与三维牙齿模型配合能够形成上述牙齿矫治器。

Description

牙齿矫治器及附件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矫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牙齿矫治器及附件模型。
背景技术
在隐形正畸过程中,由于牙齿移动的阻抗中心位于牙槽骨内,而牙齿矫治器包裹和施力只能作用在牙齿临床冠上,故在前牙内收过程中,前牙往往会出现临床冠向舌侧倾斜,牙根向唇侧倾斜的现象,这种现象会随着前牙内收量的增大更加明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了“压力附件”这种用于辅助牙齿矫治器的辅助装置,通过牙齿矫治器本身以及压力附件之间的挤压和摩擦作用,对该牙齿施加辅助力系,使得对该牙齿施加的总的矫正力系更接近希望的力系。压力附件分为实体附件和虚拟附件,实体附件一般由与牙齿颜色相近的牙体修复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制成,由医生通过附件定位模板粘接在牙齿上,以利于矫治器固位,辅助牙齿移动,保证矫治效果。虚拟附件则是在牙冠上不粘接任何实体的附件,而是通过矫治器本身的局部凸起作为附件,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达到精确控制牙齿移动的目的。
常见的虚拟附件包括椭圆附件和矩形附件,椭圆附件用于辅助矫治器固位,而矩形附件则用于辅助牙齿整体或倾斜移动,虚拟附件的成型过程如下:将附件模型与患者的三维牙齿模型的牙冠表面进行布尔减运算,从而在牙冠表面形成一个凹入牙冠表面的附件腔体,然后将带有附件腔体的三维牙齿表面模型成型为实体牙齿模型,再用实体牙齿模型进行热压膜制作矫治器,膜片在附件腔体处形成一个凸起即虚拟附件。虚拟附件虽然解决了使用实体附件可能存在的粘接不严或损伤牙釉面的问题,但是含有虚拟附件的矫治器摘戴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虚拟附件的牙齿矫治器,结构简单、摘戴方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牙齿矫治器,包括本体和虚拟附件,所述本体包括多个牙冠套,所述牙冠套内部形成容纳牙齿的空腔,相邻的所述牙冠套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虚拟附件位于所述牙冠套的所述空腔内部面向牙冠外侧一侧,所述虚拟附件包括能够与牙齿接触的施力面,所述施力面为光滑的外凸曲面。
优选的,所述虚拟附件的数量与需要做根舌向控根的牙齿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施力面设置为梯形外凸曲面,佩戴在牙齿上时,所述施力面朝向牙根一侧的边的长度要小于朝向牙冠一侧的边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施力面的最长边长度范围在3-6mm。
优选的,所述施力面的截面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施力面的截面半径设置在1-3mm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虚拟附件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虚拟附件整体呈向所述本体内凹的槽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件模型,能够与三维牙齿模型配合形成上述牙齿矫治器。
优选的,所述附件模型包括陷入所述三维牙齿模型用于形成所述施力面的塑形面,还包括背立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塑形面自所述背立面的一边光滑过渡到所述背立面的另一边,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对称设置在所述塑形面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牙齿矫治器将虚拟附件与牙齿接触的施力面设置为光滑的外凸曲面,在摘戴时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降低了摘戴难度,而且具有一定的固位效果,同时,由于虚拟附件中间凸出部分相较于虚拟附件两侧部分对牙冠的施力更加,使得牙齿矫治器施放应力更加集中,能够有效防止牙齿临床冠舌倾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牙齿矫治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虚拟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附件模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附件模型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附件模型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附件模型的俯视图。
图中,1、本体;2、虚拟附件;21、施力面;3、附件模型;31、塑形面;32、背立面;33、第一连接面;34、第二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很多情况下,单纯依靠牙齿矫治器本身难以保证对牙齿施加大小和方向适宜的矫治力系。此时,就需要借助压力附件对牙齿施加辅助力系,以更有效的进行牙齿矫治。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带有虚拟附件的牙齿矫治器,该牙齿矫治器基于现有虚拟附件的形状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以降低摘戴难度。
参考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牙齿矫治器包括本体1以及虚拟附件2,本体1包括多个与患者齿列形状契合的牙冠套,牙冠套内部形成容纳牙齿的空腔,相邻的牙冠套之间相互连通,其中对应患者临床牙的牙冠套的空腔内部面向牙冠外侧一侧设置有虚拟附件2,虚拟附件2包括能够与牙齿接触的施力面21,施力面21为光滑的外凸曲面。
该牙齿矫治器将虚拟附件2的施力面21设置为光滑的外凸曲面,在佩戴时施力面21具备一定的导向作用,能够减小来自牙冠的阻碍,降低摘戴难度;同时,施力面21与牙齿为线接触或点接触,固位效果好,且施力面21中间最突出的位置相对于施力面21的两侧施力更大,使得牙齿矫治器的施放应力更加集中,能够有效控制牙齿转矩,防止牙齿内收时产生舌倾现象。
本实施例中,牙齿矫治器的本体1中设置的虚拟附件2的数量不作限定,一般来说,为提高矫正效率,虚拟附件2的数量与需要做根舌向控根的牙齿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而且虚拟附件2的大小也是根据患者不同的牙齿形态来调节。
进一步的,虚拟附件2的施力面21设置为梯形外凸曲面,佩戴在牙齿上时,其朝向牙根一侧的边的长度要小于朝向牙冠一侧的边的长度。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减少初始佩戴时虚拟附件2与牙齿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降低牙齿矫治器佩戴难度。
虚拟附件2的长度和凸出于牙冠套内壁的厚度均可根据患者的牙齿形态来调整。示例性的,施力面21的最长边(朝向牙冠一侧的边)长度范围在3-6mm。过大会增加制造成本,过小则会提高制造难度。同时,施力面21的截面可以设置为规则的半圆形或半椭圆形,以进一步降低制造难度。示例性的,施力面21的截面半径设置在1-3mm范围内。
虚拟附件2与本体1一体成型,其既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空心的。本实施例中的虚拟附件2为本体1的局部内凹形成的,也即虚拟附件2整体呈向本体1内凹的槽状。
制造牙齿矫治器时,需要根据患者牙齿临床冠的实际情况,先制造附件模型3,然后将附件模型3局部陷入三维牙齿模型的指定位置,使三维牙齿模型上出现一个凹陷的附件腔体,再将带有附件腔体的三维牙齿模型导出并利用3D打印机或其他工艺形成实体牙齿模型,经压膜环节形成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器采用高分子塑料材料热压而成,整体呈透明状。
参考图3-6所示,本实施例中用于形成虚拟附件2的附件模型3整体为条状,包括陷入三维牙齿模型用于形成施力面21的塑形面31,还包括背立面32、第一连接面33和第二连接面34,塑形面31形状与施力面21形状相同,自背立面32的一边光滑过渡到背立面32的另一边,第一连接面33和第二连接面34对称设置在塑形面31的两端。
相对于塑形面31而言,背立面32可以设置为平面、内凹曲面或其他形状,因其不对最终成型的牙齿矫治器产生影响,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形状进行限制。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多个牙冠套,所述牙冠套内部形成容纳牙齿的空腔,相邻的所述牙冠套之间相互连通;
虚拟附件(2),位于所述牙冠套的所述空腔内部面向牙冠外侧一侧,所述虚拟附件(2)包括能够与牙齿接触的施力面(21),所述施力面(21)为光滑的外凸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附件(2)的数量与需要做根舌向控根的牙齿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面(21)设置为梯形外凸曲面,佩戴在牙齿上时,所述施力面(21)朝向牙根一侧的边的长度要小于朝向牙冠一侧的边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面(21)的最长边长度范围在3-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面(21)的截面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面(21)的截面半径设置在1-3mm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附件(2)与所述本体(1)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附件(2)整体呈向所述本体(1)内凹的槽状。
9.附件模型,其特征在于,能够与三维牙齿模型配合形成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牙齿矫治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附件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陷入所述三维牙齿模型用于形成所述施力面(21)的塑形面(31),还包括背立面(32)、第一连接面(33)和第二连接面(34),所述塑形面(31)自所述背立面(32)的一边光滑过渡到所述背立面(32)的另一边,所述第一连接面(33)和所述第二连接面(34)对称设置在所述塑形面(31)的两端。
CN202223549997.5U 2022-12-29 2022-12-29 牙齿矫治器及附件模型 Active CN219109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9997.5U CN219109788U (zh) 2022-12-29 2022-12-29 牙齿矫治器及附件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9997.5U CN219109788U (zh) 2022-12-29 2022-12-29 牙齿矫治器及附件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9788U true CN219109788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32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49997.5U Active CN219109788U (zh) 2022-12-29 2022-12-29 牙齿矫治器及附件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97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84427B1 (ja) 歯科矯正治療用アライナー
CN110584804A (zh) 一种牙科矫治系统的设计方法及牙科矫治器械的设计系统
CN102715957A (zh) 一种新型口腔正畸矫治器
CN102614041A (zh) 止鼾器
CN211512126U (zh) 用于错颌畸形治疗的牙科器械、牙科器械套组及矫治系统
CN110840589A (zh) 增强隐形矫治器固位力的方法及隐形矫治器
CN219109788U (zh) 牙齿矫治器及附件模型
TWM625020U (zh) 牙科器械及殼狀矯正器
CN210931950U (zh) 一种牙齿矫治器、矫治器套组以及壳状牙科矫治系统
CN210204955U (zh) 颊屏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
CN214484672U (zh) 一种隐形矫治双峰附件
CN214231575U (zh) 一种改ⅲ类错颌的隐形矫治器
CN214805562U (zh)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CN212592497U (zh) 一种牵引钩缺口制作钳
CN220001956U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矫治系统
CN216090857U (zh) 抗蠕变的牙套
CN219579082U (zh) 一种多曲丝舌簧矫治器
CN216318095U (zh) 一种便于摘取的无托槽隐形正畸牙套
CN219480381U (zh) 导板、延伸导板及牙科正畸矫治器
CN216908152U (zh) 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CN212592498U (zh) 一种扭转固位钳
CN214157550U (zh) 一种按扣式附件和按扣式矫正装置
CN217566371U (zh) 用于隐形矫治器的压力附件、隐形矫治器和隐形正畸模型
CN219814351U (zh) 矫治器
CN215130506U (zh) 口外附件及具有其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