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6348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6348U
CN219476348U CN202223601920.8U CN202223601920U CN219476348U CN 219476348 U CN219476348 U CN 219476348U CN 202223601920 U CN202223601920 U CN 202223601920U CN 219476348 U CN219476348 U CN 219476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insulating layer
wire body
ffc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19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达
朱树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Junfe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Junf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Junfe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Junf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19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6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6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6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包括第一绝缘层和多个导线,多个所述导线均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中;多个所述导线的第二线本体的所在位置在导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排列;所述第一线本体与第一线本体通过插接头连接,所述第二线本体表面包覆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应多个第二线本体处均设有第一镂空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方便了复杂的动力电池中的模组的电连接,提高了动力电池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领域,动力电池的模组之间的导线趋于集成化,因此模组之间的电连接多通过FFC线实现。
FFC,Flexible Flat Cable可以任意选择导线数目及间距,使联线更方便,大大减少电子产品的体积,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但随着动力电池的电池包布置结构的迭代,常规的FFC线逐渐无法满足模组之间复杂的连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适配模组之间复杂的连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包括第一绝缘层和多个导线,多个所述导线均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中;
多个所述导线本体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导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线本体、第二线本体和第三线本体;
多个所述导线的第二线本体的所在位置在导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排列;
所述第一线本体与第一线本体通过插接头连接,所述第二线本体表面包覆有第二绝缘层;
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应多个第二线本体处均设有第一镂空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还包括第四线本体,所述第四线本体连接于第三线本体远离第二线本体的一端,所述第四线本体与第三线本体之间通过电阻丝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补强板,所述第一绝缘层对应电阻丝的位置设有第二镂空部,所述第一补强板可拆卸设置在第一绝缘层表面并覆盖第二镂空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镂空部处设有耐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层表面设有挂钩,所述第一补强板表面设有对应挂钩的凹陷。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第二补强板,所述第二补强板长度方向垂直导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补强板设置在第一绝缘层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中,所述第一线本体和第二线本体的连接可通过插接头断开;具体的,工作人员的手伸入第一绝缘层的第一镂空部,拉动第二线本体,第二线本体和第一线本体断开后将第一线本体的端部拉出第一镂空部。
将第二线本体的端部从第一镂空部中拉出,使导线的中部多出了一个接线端,避免了动力电池的模组布置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导线不容易连接两个模组。
“多个所述导线的第二线本体的所在位置在导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排列”多个第二线本体顺序排列的设置,使第一绝缘层上多出的接线端的位置不同,适配了多个放置位置不同的模组。
所述第二绝缘层使裸露出第一镂空部的第二线本体绝缘。
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方便了复杂的动力电池中的模组的电连接,提高了动力电池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第一绝缘层;11、第一镂空部;
2、导线;21、第一线本体;22、第二线本体;23、第三线本体;24、第四线本体;
3、第二绝缘层;4、电阻丝;5、第一补强板;6、第二补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4,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包括第一绝缘层1和多个导线2,多个所述导线2均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中;
多个所述导线2本体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导线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线本体21、第二线本体22和第三线本体23;
多个所述导线2的第二线本体22的所在位置在导线2的长度方向上均匀排列;
所述第一线本体21与第一线本体21通过插接头连接,所述第二线本体22表面包覆有第二绝缘层3;
所述第一绝缘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应多个第二线本体22处均设有第一镂空部11。
由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中,所述第一线本体21和第二线本体22的连接可通过插接头断开;具体的,工作人员的手伸入第一绝缘层1的第一镂空部11,拉动第二线本体22,第二线本体22和第一线本体21断开后将第一线本体21的端部拉出第一镂空部11。
将第二线本体22的端部从第一镂空部11中拉出,使导线2的中部多出了一个接线端,避免了动力电池的模组布置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导线2不容易连接两个模组。
“多个所述导线2的第二线本体22的所在位置在导线2的长度方向上均匀排列”多个第二线本体22顺序排列的设置,使第一绝缘层1上多出的接线端的位置不同,适配了多个放置位置不同的模组。
所述第二绝缘层3使裸露出第一镂空部11的第二线本体22绝缘。
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方便了复杂的动力电池中的模组的电连接,提高了动力电池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2还包括第四线本体24,所述第四线本体24连接于第三线本体23远离第二线本体22的一端,所述第四线本体24与第三线本体23之间通过电阻丝4连接。
由上描述可知,设置电阻丝4可以在电路短路时保护导线2。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补强板5,所述第一绝缘层1对应电阻丝4的位置设有第二镂空部,所述第一补强板5可拆卸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表面并覆盖第二镂空部。
由上描述可知,所述第一补强板5封闭电阻丝4所在空间,并且还可以对导线2和第一绝缘层1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镂空部处设有耐热层。
由上描述可知,所述电阻丝4的熔断会产生大量热量,所述耐热层避免电阻丝4附近的第一绝缘层1被熔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层1表面设有挂钩,所述第一补强板5表面设有对应挂钩的凹陷。
由上描述可知,上述设置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第一补强板5可拆卸的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第二补强板6,所述第二补强板6长度方向垂直导线2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补强板6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表面。
由上描述可知,所述第二补强板6支撑导线2和第一绝缘层1,提高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的应用背景为:当FFC需要适配复杂的电池包中,模组的电连接时。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4,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包括第一绝缘层1和多个导线2,多个所述导线2均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中;
多个所述导线2本体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导线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线本体21、第二线本体22和第三线本体23;
多个所述导线2的第二线本体22的所在位置在导线2的长度方向上均匀排列;
所述第一线本体21与第一线本体21通过插接头连接,所述第二线本体22表面包覆有第二绝缘层3;
所述第一绝缘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应多个第二线本体22处均设有第一镂空部11。
所述导线2还包括第四线本体24,所述第四线本体24连接于第三线本体23远离第二线本体22的一端,所述第四线本体24与第三线本体23之间通过电阻丝4连接。
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还包括第一补强板5和多个第二补强板6,所述第一绝缘层1对应电阻丝4的位置设有第二镂空部,所述第一补强板5可拆卸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表面并覆盖第二镂空部。
所述第二镂空部处设有耐热层。
所述第一绝缘层1表面设有挂钩,所述第一补强板5表面设有对应挂钩的凹陷。
所述第二补强板6长度方向垂直导线2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补强板6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的使用及原理:
在动力电池的电池包中,模组可能排布复杂,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可能端部分别连接第一个模组和第二个模组;而第三个模组可能在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的中部上方,也需要连接。
此时工作人员可以从穿过第一镂空部11,将第二线本体22的端部从第一绝缘层1中拉出,因为第二线本体22和第一线本体21是通过插接连接的,故而第一线本体21和第二线本体22可拆卸,将第二线本体22从第一镂空部11中拉出后,使第二线本体22可以连接第三个模组。
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中设有保险丝,保护电路,避免短路。所述第一补强板5不仅覆盖第二镂空部,遮挡保险丝而保护保险丝,还提供给第一绝缘层1支撑力,使第一绝缘层1具有一定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绝缘层和多个导线,多个所述导线均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中;
多个所述导线本体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导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线本体、第二线本体和第三线本体;
多个所述导线的第二线本体的所在位置在导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排列;
所述第一线本体与第一线本体通过插接头连接,所述第二线本体表面包覆有第二绝缘层;
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应多个第二线本体处均设有第一镂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还包括第四线本体,所述第四线本体连接于第三线本体远离第二线本体的一端,所述第四线本体与第三线本体之间通过电阻丝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补强板,所述第一绝缘层对应电阻丝的位置设有第二镂空部,所述第一补强板可拆卸设置在第一绝缘层表面并覆盖第二镂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镂空部处设有耐热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表面设有挂钩,所述第一补强板表面设有对应挂钩的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补强板,所述第二补强板长度方向垂直导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补强板设置在第一绝缘层表面。
CN202223601920.8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 Active CN219476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1920.8U CN219476348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1920.8U CN219476348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6348U true CN219476348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59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1920.8U Active CN219476348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6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4645B (zh) 包含金属板的电极连接器以及具有其的使用的电池模块
CN21947634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ffc线
CN202534813U (zh) 直流电源连接器
CN205830156U (zh) 柔性线路板、连接器及电池信号采样装置
CN209963326U (zh) 连接组件及电池包
CN109428183A (zh) 电池连接模块
CN217213070U (zh) 电池包温度电压采集装置
CN213212601U (zh) 一种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快速取电装置
CN211280902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高压线束
CN220020635U (zh) 一种集成化硬质线束
CN209150360U (zh) 一种具有一体化塑型结构的高压电连接器
CN207069241U (zh) 汽车电池用线束
CN207303600U (zh) 一种用于充电和数据传输的转接线
CN205985440U (zh) 电连接器
CN112117816A (zh) 一种充电转接装置
CN214067209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采样测试连接结构
CN205680828U (zh) 一种fpc连接装置
CN211351158U (zh) 线束转接装置及组合线束
WO2023221922A1 (zh) 车用电池包线束
CN202134720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3425264U (zh) 电源线插头
CN215579120U (zh) 一种t型三通连接器
CN218275179U (zh) 连接端口及电子设备
CN211530213U (zh) 电路连接组件
CN218805651U (zh) 一种组合后灯位置灯模组线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