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3949U - 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3949U
CN219473949U CN202222732102.5U CN202222732102U CN219473949U CN 219473949 U CN219473949 U CN 219473949U CN 202222732102 U CN202222732102 U CN 202222732102U CN 219473949 U CN219473949 U CN 219473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ixing
heating pipe
mount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3210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angtian Magnet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angtian Magnet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angtian Magnet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angtian Magnet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3210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3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3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39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该加热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无法对加热管进行散热,当停止使用的时候,加热管由于内部温度过高,无需加热的水经过加热管的时候,导致水温不适用的情况的技术问题。该加热管包括加热管本体、安装于所述加热管本体外侧用于内部水流通的固定模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模块外侧用于散热的散热模块、安装于所述固定模块上侧用于进水的进水模块、安装于所述固定模块下侧用于出水的出水模块、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本体外侧用于切薄水流的螺旋组件。该加热管通过散热模块的设置,可以将进水模块、出水模块与固定模块更好地连接起来,散热模块后侧的第一散热孔可以将热量散发出去。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
背景技术
加热管是用来加热的管件,其内部装有电热丝,在水流经过的时候可以对其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加热管热效率高,机械强度好,可以应用在各个需要加热的设备中。
目前,专利号为CN201520771331.5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加热的加热管,包括玻璃管和位于玻璃管两端的端盖,所述两个端盖由螺栓配合螺母锁紧固定,所述端盖设置有与所述玻璃管适配的凹槽,所述玻璃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外管之间相距有间隔而形成水流通道,所述两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水流通道连通的通水孔,所述外管外壁设置有发热片,所述发热片与所述外管外壁贴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管兼顾了水流介质加热快、加热均匀、出水量大、组装方便以及成本低等优点。但是本申请方案无法对加热管进行散热,当停止使用的时候,加热管由于内部温度过高,无需加热的水经过加热管的时候,其余热会对水进行加热,导致水温不适用的情况。
因此,针对上述加热管无法对加热管进行散热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加热管的使用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该加热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无法对加热管进行散热,当停止使用的时候,加热管由于内部温度过高,无需加热的水经过加热管的时候,其余热会对水进行加热,导致水温不适用的情况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该加热管包括加热管本体、安装于所述加热管本体外侧用于内部水流通的固定模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模块外侧用于散热的散热模块、安装于所述固定模块上侧用于进水的进水模块、安装于所述固定模块下侧用于出水的出水模块、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本体外侧用于切薄水流的螺旋组件;其中,所述散热模块外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固定模块的连接组件,所述散热模块后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散热孔,所述螺旋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水模块和出水模块外侧。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加热管时,先将固定模块套在加热管本体的外侧,然后再把进水模块安装在固定模块的上侧,再把出水模块安装在固定模块的下侧,然后再把散热模块安装在固定模块外侧,用连接组件将其固定住,再把整个加热管安装在需要安装的位置即可;通过散热模块的设置,可以将进水模块、出水模块与固定模块更好地连接起来,散热模块后侧的第一散热孔可以更好地散热,将热量从第一散热孔散发出去,避免在停止加热的时候,加热管本体内部的余热会对水流进行加热,避免造成水温不适用的情况,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将散热模块和固定模块牢牢固定在一起,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定,通过出水模块和进水模块能够将整个装置与其他水管连接在一起,连接起来十分方便,通过螺旋组件的设置,可以切薄水流,使得出水更加均匀。
优选地,所述散热模块包括第一安装壳,所述第一安装壳前侧设有用于安装的第二安装壳,所述第一安装壳外侧连接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安装壳的第一安装块。通过第一安装壳与第二安装壳相互连接在一起,可以对固定模块进行保护,将整个装置牢牢固定在一起,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水流渗透出来,第一安装壳后侧的第一散热孔可以将热量散发出去。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壳外侧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块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壳内侧连接有用于组装的延伸块,所述延伸块内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模块的固定件。通过延伸块与第二安装壳之间的连接,可以将第二安装壳牢牢固定住,避免其脱离第一安装壳,从而将第二安装壳更稳定地与第一安装壳连接起来。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模块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前侧连接有用于固定的连接柱,所述固定筒外侧连接有用于固定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向前延伸至所述固定件内侧。通过连接件的设置,可以将固定筒与第二安装壳牢牢固定在一起,通过连接柱的设置,可以方便定位安装,避免在安装的时候第二安装壳与第一安装壳发生错位。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模块包括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下侧连接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筒的上安装筒,所述上安装筒下侧连接有用于固定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侧连接有用于出水的上出水管。通过上出水管的设置,方便将整个装置与其他水管连接在一起,方便水能够进入,通过上安装板的设置,可以方便固定第一安装壳和第二安装壳。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安装板外侧设有用于固定的第一卡块,所述上安装板上侧连接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外侧连接有用于安装的上安装块。通过第一卡块的设置,可以方便将上安装板固定住,通过进水管的设置,可以方便水能够流到加热管本体的外侧,再通过螺旋组件形成螺旋水路,可以切薄水流,使得出水更加均匀。
优选地,所述出水模块包括下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外侧连接有用于固定的第二卡块,所述下安装板上侧连接有用于安装的下安装筒,所述下安装筒外侧设有螺纹,所述下安装筒上侧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下安装板下侧连接有用于出水的下出水管,所述下出水管外侧连接有用于安装的下安装块。通过下出水管的设置,可以与其他水管连接在一起,方便出水,通过下安装板可以固定住第一安装壳和第二安装壳。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通过散热模块的设置,可以将进水模块、出水模块与固定模块更好地连接起来,散热模块后侧的第一散热孔可以更好地散热,将热量从第一散热孔散发出去,避免在停止加热的时候,加热管本体内部的余热会对水流进行加热,避免造成水温不适用的情况,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将散热模块和固定模块牢牢固定在一起,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定,通过出水模块和进水模块能够将整个装置与其他水管连接在一起,连接起来十分方便,通过螺旋组件的设置,可以切薄水流,使得出水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管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管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管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管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进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管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出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管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加热管本体;2、固定模块;3、散热模块;4、进水模块;5、出水模块;6、连接组件;7、螺旋组件;8、第一安装壳;9、第二安装壳;10、第一安装块;11、第一散热孔;12、第二安装块;13、延伸块;14、固定件;15、固定筒;16、连接柱;17、连接件;18、上安装板;19、第一卡块;20、进水管;21、上安装块;22、上安装筒;23、连接板;24、上出水管;25、下安装板;26、第二卡块;27、下安装筒;28、螺纹;29、固定套;30、连接管;31、下出水管;32、下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样式。
实施例1
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加热管包括加热管本体1、安装于加热管本体1外侧用于内部水流通的固定模块2、设置于固定模块2外侧用于散热的散热模块3、安装于固定模块2上侧用于进水的进水模块4、安装于固定模块2下侧用于出水的出水模块5、设置于加热管本体1外侧用于切薄水流的螺旋组件7;散热模块3外侧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模块2的连接组件6,散热模块3后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散热孔11,螺旋组件7固定安装在进水模块4和出水模块5外侧。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散热孔11为条状形,螺旋组件7的型号和规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其中,散热模块3包括第一安装壳8,第一安装壳8前侧设有用于安装的第二安装壳9,第一安装壳8外侧连接有用于安装第二安装壳9的第一安装块10,第二安装壳9外侧连接有与第一安装块10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块12,第二安装壳9内侧连接有用于组装的延伸块13,延伸块13内侧设有用于固定固定模块2的固定件14,固定模块2包括固定筒15,固定筒15前侧连接有用于固定的连接柱16,固定筒15外侧连接有用于固定的连接件17,连接件17向前延伸至固定件14内侧,进水模块4包括上安装板18,上安装板18下侧连接有用于安装固定筒15的上安装筒22,上安装筒22下侧连接有用于固定的连接板23,连接板23下侧连接有用于出水的上出水管24,上安装板18外侧设有用于固定的第一卡块19,上安装板18上侧连接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管20,进水管20外侧连接有用于安装的上安装块21。第一卡块19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同时进水管20的尺寸和规格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同时,出水模块5包括下安装板25,下安装板25外侧连接有用于固定的第二卡块26,下安装板25上侧连接有用于安装的下安装筒27,下安装筒27外侧设有螺纹28,下安装筒27上侧连接有固定套29,固定套29上侧连接有连接管30,下安装板25下侧连接有用于出水的下出水管31,下出水管31外侧连接有用于安装的下安装块32。下出水管31的型号和规格可以根据所连接的设备进行调整。
该加热管其固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进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出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第二安装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
在此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加热管本体1的整体高度和规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加热管时,先将固定模块2套在加热管本体1的外侧,然后再把进水模块4安装在固定模块2的上侧,再把出水模块5安装在固定模块2的下侧,然后再把散热模块3安装在固定模块2外侧,用连接组件6将其固定住,再把整个加热管安装在需要安装的位置即可,通过散热模块3的设置,可以将进水模块4、出水模块5与固定模块2更好地连接起来,散热模块3后侧的第一散热孔11可以更好地散热,将热量从第一散热孔11散发出去,避免在停止加热的时候,加热管本体1内部的余热会对水流进行加热,避免造成水温不适用的情况。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基本原理及相关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具体实施方式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各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该加热管包括加热管本体、安装于所述加热管本体外侧用于内部水流通的固定模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模块外侧用于散热的散热模块、安装于所述固定模块上侧用于进水的进水模块、安装于所述固定模块下侧用于出水的出水模块、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本体外侧用于切薄水流的螺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外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固定模块的连接组件,所述散热模块后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散热孔,所述螺旋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水模块和出水模块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第一安装壳,所述第一安装壳前侧设有用于安装的第二安装壳,所述第一安装壳外侧连接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安装壳的第一安装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壳外侧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块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壳内侧连接有用于组装的延伸块,所述延伸块内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模块的固定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块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前侧连接有用于固定的连接柱,所述固定筒外侧连接有用于固定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向前延伸至所述固定件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模块包括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下侧连接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筒的上安装筒,所述上安装筒下侧连接有用于固定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侧连接有用于出水的上出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板外侧设有用于固定的第一卡块,所述上安装板上侧连接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外侧连接有用于安装的上安装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模块包括下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外侧连接有用于固定的第二卡块,所述下安装板上侧连接有用于安装的下安装筒,所述下安装筒外侧设有螺纹,所述下安装筒上侧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下安装板下侧连接有用于出水的下出水管,所述下出水管外侧连接有用于安装的下安装块。
CN202222732102.5U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 Active CN219473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2102.5U CN219473949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2102.5U CN219473949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3949U true CN219473949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66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32102.5U Active CN219473949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39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96736U (zh) 换热器、色轮散热模组和投影装置
CN219473949U (zh) 一种采用条状散热孔进行散热的加热管
CN109193072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散热组件
CN216834306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燃油系统及飞行器
CN110471513A (zh) 一种散热器组件、风冷散热器以及空调设备
CN212614997U (zh) 一种散热冷凝一体式水箱结构
CN201731360U (zh) 新型低成本高效散热大功率led路灯
CN211500784U (zh) 便于安装的柴油发动机散热器
CN110198612B (zh)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站的分离式热管散热器
CN210942079U (zh) 风冷式散热水箱安装结构
CN210773606U (zh) 一种双面散热的铜管水冷板
CN215766022U (zh) 一种辐照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
CN220982005U (zh) 一种散热器芯体及散热器
CN216202892U (zh) 一种筒灯
CN220769853U (zh) 新型挖掘机油散热器
CN219412725U (zh) 一种车辆散热用水管
CN220083755U (zh) 一种螺旋式冷凝器
CN215337745U (zh) 一种电炉冷却装置
CN210663074U (zh) 家用暖气片
CN212990688U (zh) 一种内存条用水冷散热式外壳
CN218994125U (zh) 电冰箱冷凝管快速散热装置
CN219550324U (zh) 贯穿式散热led车灯及汽车
CN219474342U (zh) 一种汽车加工散热器风扇装置
CN211175105U (zh) 一种湿式热嵌式离合器气缸
CN217085649U (zh) 计算机用水冷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