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1885U - 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1885U
CN219471885U CN202320607513.3U CN202320607513U CN219471885U CN 219471885 U CN219471885 U CN 219471885U CN 202320607513 U CN202320607513 U CN 202320607513U CN 219471885 U CN219471885 U CN 219471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wheel
wheel
automobile side
wire
sliding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75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eq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eq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eq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eq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075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1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1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1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侧滑门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的安装有线轮轴与导轮一,线轮轴上安装有第一线轮与第二线轮,第一线轮的外部缠绕设置有第二钢索,第二线轮的外部缠绕设置有第一钢索,第二钢索与第一钢索的缠绕方向相反,第一钢索与第二钢索的末端分别和汽车侧滑门沿车长方向的两端连接,第二钢索绕过导轮一后与汽车侧滑门连接,安装架上安装有转轴,导轮一上同轴延伸有连接轴,连接轴与转轴之间通过动力传递件实现动力连接,动力传递件的传动比小于一,传感器用于通过感应转轴的旋转圈数间接计算得到导轮一的旋转圈数,进而得到钢索的收放长度。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汽车侧滑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电动侧滑门是一种能够自动打开或关闭的汽车车门,方便乘客或货物的进出。
申请人经过检索发现一篇授权公告号为CN21618439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动侧滑门180°出线拉线驱动器,该汽车电动侧滑门180°出线拉线驱动器通过拉线轮以180°出线拉线输出,连接原车的原车滑门中的导轨滑轮前后位置,拉线拉动原车滑门中导轨滑轮往开门方向或者关门方向移动,轻松实现侧门滑动开关改装成侧门电动开关,然而其存在着以下不足:通过拉线实现侧滑门移动时,拉线的收放长度是决定侧滑门是否关闭到位的重要因素,侧滑门关闭不到位,会在车辆行驶时对乘客的安全性造成危险,而该篇对比文件中,拉线是缠绕设置在拉线轮上的,由于拉线轮外部的拉线不断增多(收线)或不断减小(放线),会导致拉线轮与缠绕在其上的拉线组成的整体的外径随着旋转而发生变化,收线时外径变大,放线时外径变小,故而拉线轮每旋转一圈,收放的拉线的长度是不一样的,故而不能够根据拉线轮的旋转圈数得到收放的拉线的长度大小,存在着不足,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的安装有线轮轴与导轮一,线轮轴上安装有第一线轮与第二线轮,第一线轮的外部缠绕设置有第二钢索,第二线轮的外部缠绕设置有第一钢索,第二钢索与第一钢索的缠绕方向相反,第一钢索与第二钢索的末端分别和汽车侧滑门沿车长方向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的,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线轮轴旋转的电机。
进一步的,第二钢索绕过导轮一后与汽车侧滑门连接,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导轮一旋转圈数的传感器。
进一步的,安装架上安装有转轴,导轮一上同轴延伸有连接轴,连接轴与转轴之间通过动力传递件实现动力连接,动力传递件的传动比小于一,传感器用于通过感应转轴的旋转圈数间接计算得到导轮一的旋转圈数。
进一步的,安装架上还安装有导轮二,导轮二与导轮一相互平行,导轮一与导轮二之间设置有张紧组件。
进一步的,张紧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架上的滑套,滑套的轴向垂直于导轮一与导轮二之间的距离方向,滑套内滑动套设有滑杆,滑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压紧轮,压紧轮与导轮一相互平行,滑套的外部套设有位于支架与安装架之间的弹簧,第二钢索的末端依次绕过导轮二、压紧轮以及导轮一后与汽车侧滑门连接,初始状态下,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两组钢索的缠绕方向相反,故而线轮轴旋转时,两组线轮中,一组线轮收线,那么另一组线轮就同步放线,收线的长度与放线的长度保持一致,不仅只需要一组电机即可,而且两组钢索的收放实时保持同步,汽车侧滑门的移动也更加平稳顺利;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传感器感应导轮一的旋转圈数,计算得到钢索的收放长度,当达到预设值时,代表汽车侧滑门关闭到位或打开到位,电机立即停止驱使线轮轴旋转,汽车侧滑门的打开或关闭更加顺利,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拉线收放长度不确定”的问题;
进一步的,传感器是通过感应转轴的旋转圈数间接得到导轮一的旋转圈数,导轮一与转轴设置有传动比小于一的增速传动结构的动力传递件,故而感应结果更加精确一些;
进一步的,张紧组件的设置,能够使钢索与导轮一的接触更加紧密,钢索收放即同步带着导轮一旋转,进一步提高感应结构的精确性,同时,张紧组件的设置还能够在汽车侧滑门被卡住时,起到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线轮与线轮轴的示意图;
图4为张紧组件与导轮一、二的示意图;
图5为张紧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导轮一与转轴之间的传动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1、外壳体;2、第一钢索;3、第二钢索;4、线轮轴;5、第一线轮;6、第二线轮;7、导轮一;8、导轮二;9、动力传递件;10、转轴;11、测量盘;12、连接轴;13、压紧轮;14、支架;15、滑杆;16、滑套;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所示,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内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在图中未示意。
安装架上的安装有线轮轴4与导轮一7,其中,线轮轴4上安装有两组线轮:第一线轮5与第二线轮6,每组线轮上均缠绕设置有钢索:缠绕在第一线轮5外部的第二钢索3,缠绕在第二线轮6外部的第一钢索2,第二钢索3与第一钢索2的缠绕方向相反,第一钢索2与第二钢索3的末端均与汽车侧滑门连接且两个连接点分别位于汽车侧滑门沿车长方向的两端;其意义在于,线轮轴4被电机驱使发生旋转时,由于两组钢索的缠绕方向相反,故而两组线轮中,一组线轮收线,那么另一组线轮就同步放线,收线的长度与放线的长度保持一致,两组钢索始终保持绷紧状态,相互配合实现牵引汽车侧滑门发生移动,若两组线轮是分别由不同的电机驱使旋转的话,那么两个电机不可能做到同启同停,长时间使用下来,累积的误差会导致钢索不再绷紧,出现松动,影响整个驱动机构的运行。
进一步的,第二钢索3绕过导轮一7后与汽车侧滑门连接,第一线轮5收线或放线时,第二钢索3移动会带着导轮一7同步发生旋转,第二钢索3的移动距离与导轮一7的旋转线位移一致,故而可通过导轮一7的旋转线位移得到第二钢索3的移动距离,即通过导轮一7的旋转圈数间接得到第二钢索3的移动距离,当移动距离达到预设值时,代表汽车侧滑门关闭到位或打开到位,此时,电机停止驱使线轮轴4旋转。
进一步的,安装架上安装有转轴10,导轮一7上同轴延伸有连接轴12,连接轴12与转轴10之间通过动力传递件9实现动力连接,动力传递件9的传动比小于一,为增速传动结构,导轮一7旋转时通过连接轴12与动力传递件9的配合使转轴10发生旋转,并且转轴10的旋转圈数要远大于导轮一7的旋转圈数,也就是说,通过连接轴12与动力传递件9的配合,对导轮一7的旋转圈数进行放大并体现在转轴10上,其意义在于,通过转轴10的旋转圈数可计算得到导轮一7的旋转圈数,最终得到的结果相比于直接对导轮一7的旋转圈数进行感应要精确,举例说明:
传感器的感应误差为0-0.1,那么传感器直接感应导轮一7旋转时的感应结果的误差在0-0.1之间,动力传递件9的传动比为0.5,这样一来,同样的传感器感应转轴10旋转时的误差同样为0-0.1,反馈到导轮一7上,导轮一7的旋转误差就变成的0-0.05,故而感应结果更加精确。
上述描述中,传感器是用来感应转轴10旋转的圈数的,可以为编码器或旋转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等等,为现有技术可实现,另外,可在转轴10上同轴设置一个测量盘11,通过测量盘11辅助传感器进行感应测量转轴10的旋转圈数,传感器为现有技术可实现,不作赘述,图中未展示。
实施例二
如图4与图5所示,安装架上还安装有导轮二8,导轮二8与导轮一7相互平行,导轮一7与导轮二8之间设置有张紧组件,具体的,张紧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架上的滑套16,滑套16的轴向垂直于导轮一7与导轮二8之间的距离方向,滑套16内滑动套设有滑杆15,滑杆15的自由端设置有支架14,支架14上安装有压紧轮13,压紧轮13与导轮一7相互平行,滑套16的外部套设有位于支架14与安装架之间的弹簧17。
第二钢索3的末端依次绕过导轮二8、压紧轮13以及导轮一7后与汽车侧滑门连接。
初始状态下,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
张紧组件的设置,有利于使第二钢索3与导轮一7保持紧密接触,在第二钢索3收放线时,使第二钢索3移动带着导轮一7同步旋转的过程更加平稳顺利,反过来说,若第二钢索3与导轮一7未保持紧密接触,两者之间出现松垮,那么第二钢索3移动时,导轮一7的旋转与第二钢索3的移动存在有误差,最终导致感应结果有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内设置有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安装架上的安装有线轮轴(4)与导轮一(7),线轮轴(4)上安装有第一线轮(5)与第二线轮(6),第一线轮(5)的外部缠绕设置有第二钢索(3),第二线轮(6)的外部缠绕设置有第一钢索(2),第二钢索(3)与第一钢索(2)的缠绕方向相反,第一钢索(2)与第二钢索(3)的末端分别和汽车侧滑门沿车长方向的两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线轮轴(4)旋转的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钢索(3)绕过导轮一(7)后与汽车侧滑门连接,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导轮一(7)旋转圈数的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架上安装有转轴(10),导轮一(7)上同轴延伸有连接轴(12),连接轴(12)与转轴(10)之间通过动力传递件(9)实现动力连接,动力传递件(9)的传动比小于一,传感器用于通过感应转轴(10)的旋转圈数间接计算得到导轮一(7)的旋转圈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架上还安装有导轮二(8),导轮二(8)与导轮一(7)相互平行,导轮一(7)与导轮二(8)之间设置有张紧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张紧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架上的滑套(16),滑套(16)的轴向垂直于导轮一(7)与导轮二(8)之间的距离方向,滑套(16)内滑动套设有滑杆(15),滑杆(15)的自由端设置有支架(14),支架(14)上安装有压紧轮(13),压紧轮(13)与导轮一(7)相互平行,滑套(16)的外部套设有位于支架(14)与安装架之间的弹簧(17),第二钢索(3)的末端依次绕过导轮二(8)、压紧轮(13)以及导轮一(7)后与汽车侧滑门连接,初始状态下,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
CN202320607513.3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 Active CN219471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7513.3U CN219471885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7513.3U CN219471885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1885U true CN219471885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63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7513.3U Active CN219471885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1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10518B2 (en) Divided window shade arrangement for motor vehicles
US6425206B1 (en) Open/close body control equipment and method
JP4410332B2 (ja) 特に自動車用のスライドドアの操作装置
KR20080083593A (ko) 차량용 선스크린 블라인드
CN103562106A (zh) 软线收装装置
EP1452363A3 (en) Slide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for vehicles
CN219471885U (zh) 一种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
JPH0341632B2 (zh)
CN203432789U (zh) 安全带带感耐久性试验机
JP2010007386A (ja) 車両用自動開閉装置
CN216686986U (zh) 电缆伸缩装置
CN109911239A (zh) 系留无人机用放线长度控制装置、绞盘装置及无人机系统
US2237576A (en) Door closer
CN100353628C (zh) 引导电缆进出电缆框的装置
CN210343071U (zh) 汽车侧滑门驱动机构
CN108116996A (zh) 一种海洋动力参量拖曳式剖面测量系统
CN210948182U (zh) 汽车电动滑移门驱动机构
JPS59170381A (ja) 車両用スライドドアの自動開閉装置
CN102619441B (zh) 全自动物流防尘门
CN102613866B (zh) 汽车用电动开合窗帘机构
CN212580823U (zh) 一种铜带用过跨小车
CN215625845U (zh) 一种收线机的收线机构
CN218991295U (zh) 一种侧滑式汽车中门驱动结构
CN219296885U (zh) 一种车载t-box总成线路收卷装置
CN103558014A (zh) 安全带带感耐久性试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