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8448U - 一种包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68448U
CN219468448U CN202320251182.4U CN202320251182U CN219468448U CN 219468448 U CN219468448 U CN 219468448U CN 202320251182 U CN202320251182 U CN 202320251182U CN 219468448 U CN219468448 U CN 219468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side plate
main body
plug
plu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511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承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511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68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68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68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结构,涉及包装技术领域。该包装结构包括缓冲主体和插接件,缓冲主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待包装工件,插接件设置于缓冲主体沿缓冲主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插接件可拆卸连接于缓冲主体。缓冲主体为待包装件提供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以提高待包装件的抗冲击性能。将插接件设置于缓冲主体沿缓冲主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以对缓冲主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进行封堵,增加待包装件的包裹范围,提高待包装件的防护性能。插接件可拆卸连接于缓冲主体,无需胶水等粘接结构粘合,操作简单,且在使用完成之后,无需其他工具就行进行拆卸,便于后续维护和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来说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扁平产品的高度比较小,在储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针对扁平产品的防护,现有存在以下几种形式:
1、利用瓦楞纸箱对扁平类的产品进行包装,由于瓦楞纸箱的结构限制,对于高度极小的扁平产品存在纸箱成型困难的问题。
2、将瓦楞纸板折叠成型形成内衬,以对扁平产品进行防护,但是瓦楞纸板做成内衬制造过程复杂,组装过程繁琐,生产成本比较高,且由于瓦楞纸板的厚度比较薄,影响缓冲保护效果。
3、利用珍珠棉、气柱袋等其他类型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以防止边角出现磕碰。例如:在纸板上粘合特质的塑料薄膜,通过悬空紧固包装的形式,通过设计结构折叠和薄膜张力达到固定的作用,以对扁平产品进行保护作用。但是,塑料材料虽能有较强和实用性和保护性能,在使用后丢弃会产生塑料污染,不利于绿色环保的需求;
4、纸箱需要配合紧固件使用,对于扁平的产品,需要设计尺寸较大的纸箱,存在原始材料浪费的风险。同时,紧固件包括纸类和塑料,存在不环保和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包装结构,用于扁平工件的包装和防护,缓冲保护效果好,便于成型和拆卸,生产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结构,包括:
缓冲主体,所述缓冲主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待包装工件;
插接件,设置于所述缓冲主体沿所述缓冲主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所述插接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缓冲主体。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主体包括:
两个缓冲组件,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插接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所述缓冲组件;
主连接部,垂直设置于两个所述缓冲组件之间并分别与其相连接,所述容纳腔设置于两个所述缓冲组件和所述主连接部之间。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连接部设置有第一通孔。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件和所述主连接部彼此靠近的一侧其中一个设置有第一卡凸,另一个设置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凸卡接于所述第一卡孔。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件包括:
两个插接部,平行间隔设置并分别选择性插接于所述缓冲组件内;
支撑部,垂直设置于两个所述插接部之间并与所述主连接部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
第一侧板,连接于所述主连接部;
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间隔设置;
副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并分别与其相连接,所述插接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副连接部之间。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副连接部设置有第二通孔。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件和所述副连接部彼此靠近的一侧其中一个设置有第二卡凸,另一个设置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凸卡接于所述第二卡孔。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
加强板,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板沿所述缓冲主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设置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用于避让所述插接件。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和/或,
所述插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主体和所述插接件均采用瓦楞纸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缓冲主体的容纳腔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待包装工件,可以对待包装件的全部或者边角或者其他部分进行保护,并为待包装件提供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以提高待包装件的抗冲击性能,减少在储运过程中出现损伤的风险。当待包装件为长度比较大,高度比较小的扁平工件时,将插接件设置于缓冲主体沿缓冲主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以对缓冲主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进行封堵,增加待包装件的包裹范围,提高待包装件的防护性能。插接件可拆卸连接于缓冲主体,无需胶水等粘接结构粘合,操作简单,且在使用完成之后,无需其他工具就行进行拆卸,便于后续维护和回收。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可参考在下面的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是按比例的,并且相关的元件可能省略,以便强调和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另外,相关要素或部件可以有如本领域中已知的不同的设置。此外,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在各个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其中:
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包装结构中缓冲主体和插接件在安装之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2示出的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包装结构中缓冲主体和插接件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包装结构中缓冲主体折叠加强板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包装结构中缓冲主体折叠第二侧板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包装结构中缓冲主体和插接件在安装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示出的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包装结构中插接件在折叠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9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包装结构中缓冲主体和插接件在安装完成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0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包装结构中缓冲主体和插接件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包装结构中缓冲主体和插接件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缓冲主体;2、插接件;
11、缓冲组件;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副连接部;1131、第二通孔;1132、第二卡孔;
12、主连接部; 121、第一通孔; 122、第一卡孔;
13、加强板; 131、避让部;
21、插接部;211、第一卡凸;212、第二卡凸;
22、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文中的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列出项目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特别地,提到“该/所述”对象或“一个”对象同样旨在表示可能的多个此类对象中的一个。
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定。还需要理解的是,在上下文中,当提到一个元件或特征连接在另外元件(一个或多个)“上”、“下”、或者“内”、“外”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结构,用于扁平产品的包装,以下待包装工件具体指高度比较小的扁平工件。具体地,待包装件的外形类似于长方体结构,待包装件包括两个第一侧面和四个第二侧面,两个第一侧面平行间隔设置,四个第二侧面首尾相接并设置于两个第一侧面之间。
如图1-图2所示,该包装结构包括缓冲主体1和插接件2,缓冲主体1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待包装工件,插接件2设置于缓冲主体1沿缓冲主体1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插接件2可拆卸连接于缓冲主体1。可以理解的是,插接件2设置于缓冲主体1的其中一端,或者两个插接件2对应设置于缓冲主体1的两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缓冲主体1的容纳腔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待包装工件,可以对待包装件的全部或者边角或者其他部分进行保护,并为待包装件提供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以提高待包装件的抗冲击性能,减少在储运过程中出现损伤的风险。当待包装件为长度比较大,高度比较小的扁平工件时,将插接件2设置于缓冲主体1沿缓冲主体1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以对缓冲主体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进行封堵,增加待包装件的包裹范围,提高待包装件的防护性能。插接件2可拆卸连接于缓冲主体1,无需胶水等粘接结构粘合,操作简单,且在使用完成之后,无需其他工具就行进行拆卸,便于后续维护和回收。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主体1和插接件2均采用瓦楞纸制成。
其中,瓦楞纸是挂面纸等纸质材料通过瓦楞辊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纸后粘合而成的板状物,生产成本比较低,且采用全纸设计,方便回收和利用,与塑料缓冲件相比,减少污染,以满足绿色环保的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主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和/或,插接件2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减少缓冲主体1和插接件2组装的环节,装配成本比较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缓冲主体1包括两个缓冲组件11和主连接部12,两个缓冲组件11平行间隔设置,插接件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两个缓冲组件11,主连接部12垂直设置于两个缓冲组件11之间并分别与其相连接,容纳腔设置于两个缓冲组件11和主连接部12之间。
两个缓冲组件11平行间隔设置,由于待包装件的两个第一侧面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缓冲组件11和待包装件的两个第一侧面对应设置,两个缓冲组件11对待包装件的两个第一侧面进行缓冲保护。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主连接部12垂直设置于两个缓冲组件11之间,使缓冲主体1类似于U形结构,U形结构的缓冲主体1具有第一开口和两个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主连接部12对应设置,待包装件可以从第一开口进入容纳腔内,两个第二开口分别设置于缓冲主体1沿缓冲主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插接件2对应于两个第二开口,插接件2可对第二开口进行封堵。每个插接件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两个缓冲组件11,便于安装和拆卸,维护成本比较低。
主连接部12垂直设置于两个缓冲组件11之间并分别与其相连接,主连接部12起到两个缓冲组件11中间连接的作用以形成整体结构。两个缓冲组件11和主连接部12之间形成容纳腔,在为待包装件提供容纳空间的同时,还起到对待包装件的防护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插接件2包括两个插接部21和支撑部22,两个插接部21平行间隔设置并分别选择性插接于缓冲组件11内,支撑部22垂直设置于两个插接部21之间并与主连接部12对应设置。
两个插接部21平行间隔设置,由于两个缓冲组件11平行间隔设置,两个插接部21可以对应插接于两个缓冲组件11内,以实现缓冲主体1的第二开口的封堵的同时,还实现缓冲主体1和插接件2之间的固定,且可以为待包装件中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进行缓冲保护。两个插接部21选择性插接于缓冲组件11内便于安装和拆卸,维护成本比较低。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支撑部22垂直设置于两个插接部21之间并与主连接部12对应设置,支撑部22起到两个插接部21中间连接的作用,以形成整体结构,此时插接件2整体类似于U形结构,U形结构的开口朝向缓冲主体1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缓冲组件11包括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和副连接部113,第一侧板111连接于主连接部12,第二侧板112与第一侧板111平行间隔设置,副连接部113设置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之间并分别与其相连接,插接件2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和副连接部113之间。
第一侧板111连接于主连接部12,实现缓冲组件11和主连接部1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第一侧板111与第二侧板112平行间隔设置,以对应于待包装件的第一侧面,采用层叠设置的双层侧板,能够为待包装件提供一定的抗冲击和缓冲保护性能。副连接部113设置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之间并分别与其相连接,副连接部113起到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中间连接作用的同时,还使缓冲组件11具有一定的高度,该高度距离为待包装件提供缓冲空间的同时,还为插接件2的插接部21提供插接空间,以使插接件2的插接部21设置于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和副连接部113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缓冲组件11还包括加强板13,加强板13连接于第二侧板112并设置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之间。
将加强板13设置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之间,即在两个侧板之间夹设加强板13,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和加强板13三者层叠设置,增加整个缓冲组件11的结构强度。由于第二侧板112的一侧连接于第一侧板111,另一侧连接于加强板13,由于三者相互连接,在连接处可以对插接件2从进行限位,避免插接件2从缓冲组件11脱出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加强板13沿缓冲主体1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设置有避让部131,避让部131用于避让插接件2。
如果插接件2直接插入至缓冲组件11内,则插接件2的插接部21和加强板13会出现层叠设置,导致缓冲组件11对应插接部21的部分局部变厚。为此,在加强板13沿缓冲主体1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设置有避让部131,避让部131可以对插接件2的插接部21进行避让,在为插接部21提供容纳空间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加强板13和插接件2之间出现相互接触和覆盖的情况,使插接部21和加强板13尽量保持平齐状态,减少局部厚度变厚的情况,提高美观度。
具体地,避让部131具体可为加强板13沿缓冲主体1长度方向端部的缺口,缺口具体可选矩形缺口,用于成型后形成空隙空间,便于插接件2组装成型,达到免粘合快速成型的功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如图3所示,缓冲主体1在展开状态时近似矩形结构的纸板。如图4所示,先将两个缓冲组件11的加强板13分别沿加强板13和第二侧板112之间的模切线向靠近第二侧板112方向的翻折180°,使加强板13和第二侧板112相互贴合。如图5所示,然后将两个缓冲组件11的第二侧板112沿副连接部113的侧边分别向靠近第一侧板111的方向翻折180°,使加强板13远离第二侧板112的一侧和第一侧板111正对。最后,如图6-图7所示,将两个缓冲组件11的第一侧板111沿主连接部12的侧边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翻转90°,使两个第一侧板111远离加强板13的一侧相互正对,从而实现缓冲主体1在折叠状态下形成U形结构。
插接件2在展开状态时近似矩形结构的纸板(如图3所示),如图8所示,将两个插接部21分别沿着插接部21和支撑部22之间的模切线同向翻折90°,使两个插接部21相对设置,实现插接件2在折叠状态下形成U形结构。然后,如图9所示,将两个插接件2分别插接至缓冲主体1沿缓冲主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最终成型完整的包装结构。
采用这种方式,缓冲主体1利用瓦楞纸板成型多层折叠结构,能够提供一定的抗冲击和缓冲保护性能的同时,装配和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主连接部12设置有第一通孔121。
其中,第一通孔121具体为矩形通孔或者线型开口,通过主连接部12设置有第一通孔121,减少主连接部12的结构强度,降低在成型过程中的反弹力,便于位于主连接部12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板111向彼此靠近方向翻折成型,为成型组装提供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副连接部113设置有第二通孔1131。
其中,第二通孔1131具体为矩形通孔或者线型开口,通过副连接部113设置有第二通孔1131,减少副连接部113的结构强度,降低在成型过程中的反弹力,便于位于副连接部113两侧的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向彼此靠近方向翻折成型,为成型组装提供便利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13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一个第一通孔121和一个第二通孔1131的长度相对比较长;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131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多个第一通孔121和多个第二通孔1131的长度相对比较短,且多个第一通孔121为间隔设置,多个第二通孔1131为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一通孔121之间的连接部用于两个缓冲组件11的第一侧板111之间的连接,相邻两个第一通孔121之间的连接部用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之间的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结构和原理类似,区别仅在于主连接部12的具体结构。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主连接部12可以没有设置第一通孔121,也可实现缓冲主体1的快速组装成型。由于两个缓冲组件11的第一侧板111通过主连接部12相连接,而在主连接部12没有设置第一通孔121,提高两个第一侧板11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在待包装件放置于缓冲主体1的容纳腔内时,由于主连接部12的结构强度比较好,能够为待包装件提供良好的正向保护性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二结构和原理类似,区别仅在于插接件2的具体结构和缓冲主体1与插接件2相互配合的结构。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插接件2和主连接部12彼此靠近的一侧其中一个设置有第一卡凸211,另一个设置有第一卡孔122,第一卡凸211卡接于第一卡孔122。
具体地,在插接件2的插接部21设置有第一卡凸211,主连接部12对应第一卡凸211设置有第一卡孔122,相当于在主连接部12增加与第一卡凸211相配合的开口,第一卡凸211卡接于第一卡孔122,形成插锁结构,在实现快速成型的同时,还可增加插锁结构的锁止稳定性,减少第一卡凸211出现反弹与主连接部12出现的风险,进而减少在使用过程中插接件2和缓冲主体1之间出现散落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插接件2和副连接部113彼此靠近的一侧其中一个设置有第二卡凸212,另一个设置有第二卡孔1132,第二卡凸212卡接于第二卡孔1132。
具体地,在插接件2的插接部21设置有第二卡凸212,副连接部113对应第二卡凸212设置有第二卡孔1132,相当于在副连接部113增加与第二卡凸212相配合的开口,第二卡凸212卡接于第二卡孔1132,形成插锁结构,在实现快速成型的同时,还可增加插锁结构的锁止稳定性,减少第二卡凸212出现反弹与副连接部113出现的风险,进而减少在使用过程中插接件2和缓冲主体1之间出现散落的风险。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包装结构仅仅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一个示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说明书中描述的装置的任何细节或任何部件。
应可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说明书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公开和限定的本实用新型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替代方面。本说明书所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创造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示例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主体,所述缓冲主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待包装工件;
插接件,设置于所述缓冲主体沿所述缓冲主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所述插接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缓冲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主体包括:
两个缓冲组件,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插接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所述缓冲组件;
主连接部,垂直设置于两个所述缓冲组件之间并分别与其相连接,所述容纳腔设置于两个所述缓冲组件和所述主连接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部设置有第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和所述主连接部彼此靠近的一侧其中一个设置有第一卡凸,另一个设置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凸卡接于所述第一卡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包括:
两个插接部,平行间隔设置并分别选择性插接于所述缓冲组件内;
支撑部,垂直设置于两个所述插接部之间并与所述主连接部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
第一侧板,连接于所述主连接部;
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间隔设置;
副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并分别与其相连接,所述插接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副连接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连接部设置有第二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和所述副连接部彼此靠近的一侧其中一个设置有第二卡凸,另一个设置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凸卡接于所述第二卡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
加强板,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沿所述缓冲主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设置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用于避让所述插接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和/或,
所述插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主体和所述插接件均采用瓦楞纸制成。
CN202320251182.4U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包装结构 Active CN219468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1182.4U CN219468448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包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1182.4U CN219468448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包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68448U true CN219468448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65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51182.4U Active CN219468448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包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68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92651A (en) Wrap around hinged end cap for packaging a computer system
EP3112282B1 (en) Box template with integrated corner protectors
CN112124737A (zh) 一种可重复多次利用的模数化快递缓冲包装方法
CN115709837B (zh) 薄膜包装盒
CN219468448U (zh) 一种包装结构
CN109911377B (zh) 用于显示器的缓冲包装及应用该包装的缓冲包装结构
CN101468738B (zh) 缓冲托架
TWM506802U (zh) 防護角套
CN220363608U (zh) 一种兼具固定缓冲功能的一体成型包装盒
CN107856977B (zh) 护角框及包装结构
JP3725855B2 (ja) 板状体の梱包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398525U (en) Adjustable paper box
TWI783874B (zh) 易組立的薄型資通產品適用的紙製緩衝保護件
CN220391751U (zh) 一种多功能包装盒
TWI415773B (zh) 緩衝結構
CN219155284U (zh) 一种托盘式折叠蜂巢包装箱
CN219905145U (zh) 应用于打印耗材包装的包装盒
CN218705460U (zh) 一种led模组保护件、包装结构以及包装箱
CN214649676U (zh) 一种局部可降解的悬空包装盒
CN220221505U (zh) 一种免粘合包装内衬结构
CN212172869U (zh) 一种纸卡结构及包装盒
CN220375005U (zh) 一种底板和摇翼串联缓冲的防摔包装盒
CN218987219U (zh) 一种包装加固结构
CN213057889U (zh) 防护内衬结构
CN217477816U (zh) 一体成型防跌落冲击保护纸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