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5023U - 一种套管热切割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套管热切割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65023U
CN219465023U CN202320536613.1U CN202320536613U CN219465023U CN 219465023 U CN219465023 U CN 219465023U CN 202320536613 U CN202320536613 U CN 202320536613U CN 219465023 U CN219465023 U CN 219465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cutting
bracket
gun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66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振峰
刘芝亮
牛茂猛
尧名园
苏智钦
刘�东
安显涛
张彦虎
晏树奇
钟国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366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65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65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65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检测过程中的套管切割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套管热切割工装。套管热切割工装用于切割套管,包括:安装基准座,安装基准座用于固定连接在套管上;第一割枪托架、第二割枪托架,第一割枪托架和第二割枪托架用于切割的套管尺寸依次减小,第一割枪托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基准座的顶面,且能够相对于安装基准座沿套管的周向转动;第二割枪托架用于放置在第一割枪托架固定的割枪所切割后的套管端面且能够相对于套管周向转动。采用上述的套管热切割工装可以提高切割质量,而且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套管切割的工作效。

Description

一种套管热切割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检测过程中的套管切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热切割工装。
背景技术
在钻井平台海上钻井作业中,每层套管在固井后需要切割,然后安装下一井口头。套管切割以及切割后对切口的打磨质量,将影响井口头密封的质量。制约套管切割质量、效率、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现采用现有的工装进行切割,主要需要在套管上精确划线,确保切割平整,在切割过程中套管受风浪影响晃动,容易造成切割质量较差,后期二次切割、修边、打磨,时间较长。具体而言,包括以下步骤:1、表层套管固井侯凝期间,准备工具;2、以套管提升固定点为基准,测量确认在高60cm以上的位置割孔放水,需要20分钟;3、以套管提升点为基准,在高60cm的位置画切割线,需要10分钟;使用气炬割枪沿切割线切割套管,需要30分钟;用气炬割枪对割口修坡口,使用砂轮机打磨修边,约需要40分钟,在外部条件正常的情况下,总计约需要100分钟才能完成一根套管的切割工作。而且,上述工艺,对焊工的技术熟练度依赖性较大,不熟练的焊工容易出错返工,效率较低,甚至无法完成。另外,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套管晃动较大,将无法完成套管切割作业,需要停工等待。此外,切割套管后,套管口也处于敞开状态,工具及修边时的残渣容易掉进井内,造成井下落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套管切割的工作效率,本发提出了一种套管热切割工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套管热切割工装,用于切割套管,包括:
安装基准座,所述安装基准座用于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管上;
第一割枪托架、第二割枪托架,所述第一割枪托架和所述第二割枪托架用于切割的套管尺寸依次减小,所述第一割枪托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基准座的顶面,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基准座沿所述套管的周向转动;所述第二割枪托架用于放置在被所述第一割枪托架固定的割枪所切割后的套管端面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套管周向转动。
通过将第一割枪托架和第二割枪托架与安装基准座固定连接,并且使得二者架能够相对于安装基准座转动,可以利用固定连接在套管上的安装基准座为上述两种割枪托架能够有准确的定位基准,在需要对套管进行切割时,只需要旋转第一割枪托架和第二割枪托架,即可带动其上的割枪在套管表面进行切割,且可以保证切割时切割点只沿套管的周向移动而在套管的轴向不发生移动,从而提高了切割质量,而且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套管切割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基准座包括基准座上环和基准座下环,所述基准座上环和所述基准座下环固定连接,所述基准座下环安装有紧固支座,所述紧固支座活动连接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与所述套管抵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基准座由两个半基准座对接而成,每个所述半基准座包括上安装半环和下安装半环,两个所述上安装半环通过上半环连接组件连接,两个所述下安装半环通过下半环连接组件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半环连接组件包括上半环连接座和上半环连接件,上半环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安装半环的下表面,每个所述上半环连接座通过所述上半环连接件连接另一个上安装半环。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割枪托架包括第一托架本体、第一枪嘴固定座和第一枪柄固定座,所述第一枪嘴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托架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枪柄固定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托架本体的上部,所述第一托架本体用于与所述安装基准座沿所述套管的周向相对滑动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割枪托架包括第二托架本体、第二枪嘴固定座和第二枪柄固定座,所述第二枪嘴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托架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枪柄固定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托架本体的上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三割枪托架,所述第三割枪托架与所述第二割枪托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割枪托架包括第三托架本体和第三枪嘴固定座,所述第三枪嘴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托架本体的上表面。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枪嘴固定座、所述第二枪嘴固定座和所述第三枪嘴固定座均包括枪嘴套管,沿朝向所述套管中心的径向方向,所述枪嘴套管的高度逐渐升高。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割枪托架和所述第二割枪托架还包括沿所述套管的轴向延伸的驱动手柄和/或径向延伸的驱动手柄,所述驱动手柄位于所述第一割枪托架和所述第二割枪托架的顶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防落物组件,所述防落物组件包括纵向连接件、与所述纵向连接件的上部固定连接的挂耳和与所述套管内径匹配的底挡板,所述底挡板与所述纵向连接件的底部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安装基准座和第一割枪托架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安装基准座和第一割枪托架组合后的左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安装基准座和第一割枪托架组合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安装基准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安装基准座的右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安装基准座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割枪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第一割枪托架的俯视图;
图9为图7所示的第一割枪托架的左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割枪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第二割枪托架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0所示的第一割枪托架的左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三割枪托架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防落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防落物组件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防落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三防落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为:
100、安装基准座;200、第一割枪托架;300、第二割枪托架;400、第三割枪托架;500、防落物组件;
110、基准座上环;111、筒形板;120、基准座下环;131、紧固支座;132、紧固件;140、支撑立管;150、下半环连接组件;151、连接立板;152、第一定位销;160、上半环连接组件;161、上半环连接座;162、上半环连接件;
210、第一托架本体;211、第一托架上板体;212、第一托架下板体;213、连接立管;220、第一枪柄固定座;221、固定螺杆;222、压板;230、第一枪嘴固定座;231、枪嘴套管;232、紧固顶丝;240、驱动手柄;
310、第二托架本体;311、第二托架上板体;312、第二托架下板体;313、斜支撑板;320、第二枪柄固定座;330、第二枪嘴固定座;340、安装孔。
410、第三托架本体;420、第三枪嘴固定座;430、第二定位销;
510、纵向连接件;511、起吊孔;520、挂耳;530、底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安装基准座和第一割枪托架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安装基准座和第一割枪托架组合后的左视;图3为图1所示的安装基准座和第一割枪托架组合后的俯视图;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
套管热切割工装用于切割套管,包括:安装基准座100,安装基准座100用于固定连接在套管上;第一割枪托架200、第二割枪托架300,第一割枪托架200和第二割枪托架300用于切割的套管尺寸依次减小,第一割枪托架200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基准座100的顶面,且能够相对于安装基准座100沿套管的周向转动;第二割枪托架300用于放置在第一割枪托架200固定的割枪所切割后的套管端面且能够相对于套管周向转动。
通过将第一割枪托架200和第二割枪托架300与安装基准座100固定连接,并且使得二者架能够相对于安装基准座100转动,可以利用固定连接在套管上的安装基准座100为上述两种割枪托架能够有准确的定位基准,在需要对套管进行切割时,只需要旋转第一割枪托架200和第二割枪托架300,即可带动其上的割枪在套管表面进行切割,且可以保证切割时切割点只沿套管的周向移动而在套管的轴向不发生移动,从而提高了切割质量,而且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套管切割的工作效率。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安装基准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安装基准座的右视图;图6为图4所示的安装基准座的俯视图。如图4-图6所示,优选的,安装基准座100包括基准座上环110和基准座下环120,基准座上环110和基准座下环120固定连接,基准座下环120安装有紧固支座131,紧固支座131活动连接紧固件132,紧固件132用于与套管抵接。
通过设置具有二者固定连接的基准座上环110和基准座下环120的安装基准座100,并利用紧固件132和紧固支座131使得基准座固定于套管外侧,可以为第一割枪托架200和第二割枪托架300提供一个可靠的固定基准。对于套管进行不同位置的切割时,只需要更换不同的割枪托架即可实现切割,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具体地,基准座上环110和基准座下环120均为圆环,二者尺寸相同,二者的内径比20”套管的外径稍大,均为520mm,而外径均为680mm,均采用316L不锈钢板制成,厚度5mm。基准座上环110和基准座下环120均为圆环形状,沿竖直投影方向,二者的圆心位置重合。在基准座上环110的外边缘处可以焊接高20mm的筒形板111,焊接位置为基准座上环110的底面外边缘处,以对基准座上环110实现支撑,提高基准座上环110的承载能力,减少长期使用基准座上环110的变形。其中,图4和图5中,为了展示下述的支撑立管140的顶部和上半环连接组件160,将筒形板111表示在二者的后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筒形板111是沿基准座上环110的整圆周设置的。另外,基准座上环110的上表面平整,以便第一割枪托架200可以在其上运动。
基准座上环110和基准座下环120通过支撑立管140连接,支撑立管140可以采用316L不锈钢无缝钢管,外径为25.4mm,壁厚5mm,支撑立管140两端分别与基准座上环110和基准座下环120的接触的部位采用满焊的方式进行焊接。支撑立管140沿圆周均匀布置,数量可以为4个或6个或8个,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具体地,紧固支座131可以采用焊接在基准座下环120的上表面的不锈钢板,每个紧固支座131大致平行于该紧固支座131所对应的20”套管的局部表面。即,可以认为平的不锈钢板与20”套管的弧形局部表面大致平行。紧固支座131中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螺纹连接诸如顶丝或紧定螺钉的紧固件132。紧固件132的轴线距离基准座下环120的上表面50mm。紧固支座131可以设置4个。通过相对于紧固支座131旋转紧固件132,一方面可以调整安装基准座100与20”套管沿竖直投影的相对位置,使得二者的圆心尽量重合;另一方面还可以将紧固件132的端部与套管顶紧,二者之间产生摩擦力,以将安装基准座100固定在套管的外侧。另外,将紧固支座131设置在基准座下环120,举例第一割枪托架200和第二割枪托架300较远,一旦将安装基准座100固定后,操作人员在操作割枪时,难以触碰到紧固支座131和紧固件132,避免安装基准座100发生移动,从而保证定位基准的可靠。
如图4-图6所示,优选的,安装基准座100由两个半基准座对接而成,每个半基准座包括上安装半环和下安装半环,两个上安装半环通过上半环连接组件160连接,两个下安装半环通过下半环连接组件150连接。
采用两个半基准座对接的方式形成安装基准座100,可以在使用安装基准座100时,分别使得两个半基准座沿径向靠近后,分别通过上半环连接组件160和下半环连接组件150将基准座上环110和基准座下环120进行连接。采用这种方式连接,无需将安装基准座100以吊装的方式套在20”套管上,减少了安装基准座100的升降高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负担。而且,采用吊装方式,需要吊装的过程中,紧固件132与套管的外表面之间留有较大的缝隙,缝隙越大,越方便套装过程的进行,但是吊装高度到位之后,则需要紧固件132旋转较多的圈数以抵接套管表面,这就增加了操作时间。
而采用两个半基准座进行拼接的方案,由于每次的移动是沿套管的径向的,在切割工作结束从套管上拆掉安装基准座100时,紧固件132相对于紧固支座131无需进行移动。再次将安装基准座100固定在新的套管上时,基本上不需要将紧固件132相对于紧固支座131过多的旋转,除非每次所切割的套管尺寸存在误差,或储存运输安装基准座100过程中紧固件132松动或为了对接两个半基准座方便而先调松紧固件132。即使是这三种情形,紧固件132的调整幅度也明显小于将安装基准座100作为一个整体从上向下套在套管上的这种情形中的紧固件132调整幅度。
具体地,下半环连接组件150包括设置在每个半基准座端部的连接立板151,连接立板151的尺寸为厚8mm,宽50mm,高50mm。位于两个半基准座对应端部的连接立板151通过第一定位销152穿过位于连接立板151上的定位孔的方式连接。具体的,第一定位销152直径19mm,长25mm,定位孔的直径为20mm。为了防止第一定位销152丢失,第一定位销152还通过焊接安全链固定于连接立板151旁。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两个连接立板151还可以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螺栓和螺母穿过定位孔。
如图4-图5所示,优选的,上半环连接组件160包括上半环连接座161和上半环连接件162,上半环连接座161固定连接在上安装半环的下表面,每个上半环连接座161通过上半环连接件162连接另一个上安装半环。
具体的,上半环连接座161为一块焊接在基准座上环110下表面的板材,板材的部分位于其所焊接的上安装半环下表面下方,板材的部分突出于另一个上安装半环的端面,并且突出的部分设置连接通孔。当两个上安装半环连接时,突出的部分伸入到另一个上安装半环的下部,螺栓穿过上半环连接座161的连接通孔,与另一个上安装半环的螺纹孔连接。为了避免干扰置于基准座上的第一割枪托架200的旋转,螺栓并不向上突出于与上安装半环的上表面。
通过将每个上安装半环与另一个上安装半环在两个上安装半环的下方进行连接,可以避免上半环连接组件160突出于上安装半环的上表面,干扰到第一割枪托架200的旋转。另外,采用从下向上穿过的螺栓进行连接,可以从螺栓的下方利用诸如套筒扳手的工具旋转螺栓。相比于水平设置该螺栓的方案而言,避免了筒形板111对螺栓装卸的干扰。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割枪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第一割枪托架的俯视图;图9为图7所示的第一割枪托架的左视图。如图7-图9所示,优选的,第一割枪托架200包括第一托架本体210、第一枪嘴固定座230和第一枪柄固定座220,第一枪嘴固定座230固定安装于第一托架本体210的上表面,第一枪柄固定座220安装在第一托架本体210的上部,第一托架本体210用于与安装基准座100沿套管的周向相对滑动设置。
具体的,第一托架本体210包括第一托架上板体211和第一托架下板体212,其中第一托架下板体212为对应圆心角90°的扇环形,第一托架上板体211为对应圆心角45°的扇环形,上述的扇环形,内径为515mm,该内径与20”套管的外径一致,外径为678mm。第一托架上板体211和第一托架下板体212的所对应的圆心重合。沿竖直向下的投影方向,第一托架上板体211的一端与第一托架下板体212的一端对齐,相应的,第一托架上板体211的另一端与第一托架下板体212的纵向对称面对齐。第一托架上板体211的上表面至第一托架下板体212的下表面的高度为130mm。第一托架上板体211和第一托架下板体212之间用多根连接立管213连接,连接立管213可以采用316不锈钢管,外径为25.4mm。具体的连接立管213的数量可以为三根、四根或两根,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第一枪柄固定座220包括固定螺杆221和压板222以及螺母(图中未示出),固定螺杆221可以采用两个M12的316不锈钢螺杆,固定螺杆221的中心距为32mm,固定螺杆221的高度可以为25mm。压板222宽20mm,厚8mm,压板222上设置两个通孔,通孔的中心距为32mm。而螺母可以选择M12的元宝螺母或羊角螺母。使用时,先将枪柄放入两个固定螺杆221之间,然后将压板222压在枪柄上,旋紧螺母,则可以压紧枪柄。
而第一枪嘴固定座230,可以设置在第一托架上板体211的与第一托架下板体212对齐的一端附近,并配置为使得焊枪指向套管的中心。第一枪嘴固定座230的内侧端面与第一托架上板体211的内径所在边缘对齐。
将第一枪嘴固定座230设置在第一托架本体210的上部,可以在需要切割最外层的套管时,将第一割枪托架200置于安装基准座100上,第一枪嘴固定座230所固定的枪嘴即可指向套管的需要切割的部位,另外,配合第一枪柄固定座220固定住焊枪的枪柄,可以提高焊枪固定的稳定性,从而在第一托架本体210旋转时,可使枪嘴时钟朝向需要切割的部位,尽量减小枪嘴方向的抖动,从而提高了切割的精度,进而,减少了切割之后的打磨环节,提高劳动效率。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割枪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的第二割枪托架的俯视图;图12为图10所示的第一割枪托架的左视图。如图10-图12所示,优选的,第二割枪托架300包括第二托架本体310、第二枪嘴固定座330和第二枪柄固定座320,第二枪嘴固定座330固定安装于第二托架本体310的上表面,第二枪柄固定座320安装在第二托架本体310的上部。
具体的,第二托架本体310包括第二托架上板体311和第二托架下板体312,二者均为半环形。第二托架上板体311内径为349mm,该内径与13-3/8”套管的外径一致,外径为510mm。第二托架下板体312内径为436mm,外径为556mm,该外径与20”套管头的钢圈内径一致。第二托架上板体311和第二托架下板体312的所对应的圆心重合,二者采用多个斜支撑板313连接。具体的,斜支撑板313的数量可以为三块、四块或两块,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第二托架上板体311的下表面至第二托架下板体312的上表面的高度为100mm。第二托架的整体高度为140mm。此外,第二托架上板体311上还设置多个安装孔340,该安装孔340用于安装下述的第三割枪托架400。具体地,安装孔34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四个,直径可以为16mm。当设置三个安装孔340时,三个安装孔340相对于套管中心的夹角大约为60°。
具体的,第二枪柄固定座320包括固定螺杆221和压板222以及螺母(图中未示出),固定螺栓可以采用两个M12的316不锈钢螺杆,固定螺杆221的中心距为32mm,固定螺杆221的高度可以为25mm。压板222宽20mm,厚8mm,压板222上设置两个通孔,通孔的中心距为32mm。而螺母可以选择M12的元宝螺母或羊角螺母。使用时,先将枪柄放入两个固定螺杆221之间,然后将固定压板222压在枪柄上,旋紧螺母,则可以压紧枪柄。压板222的位置可以选择在与第二枪嘴固定座330相对于套管中心大约成60°夹角处。
而第二枪嘴固定座330,可以设置在第二托架上板体311的与其端面相对于套筒中心大约成30°角处,第二枪嘴固定座330配置为使得焊枪指向套筒的中心。第二枪嘴固定座330的内侧端面与第二托架上板体311的内径所在边缘对齐。
将第二枪嘴固定座330设置在第二托架本体310的上部,可以在需要切割中层的套管时,将第二割枪托架300置于安装基准座100上,第二枪嘴固定座330所固定的枪嘴即可指向套管的需要切割的部位,另外,配合第二枪柄固定座320固定住焊枪的枪柄,可以提高焊枪固定的稳定性,从而在第二托架本体310旋转时,可使枪嘴时钟朝向需要切割的部位,尽量减小枪嘴方向的抖动,从而提高了切割的精度,进而,减少了切割之后的打磨环节,提高劳动效率。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三割枪托架的俯视图。如图13所示,优选的,还包括第三割枪托架400,第三割枪托架400与第二割枪托架30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三割枪托架400包括第三托架本体410和第三枪嘴固定座420,第三枪嘴固定座420固定安装于第三托架本体410的上表面。
具体地,第三托架本体410可以为一块半圆环板,半圆板的内径为254mm,外径为435mm,厚度为5mm。半圆环板的下表面焊接多个竖直的第二定位销430。为了与上述的第二割枪托架300对应,第二定位销430的数量和分布位置与上述的三个安装孔340对应。具体地,第二定位销430的直径为15mm,长度为30mm,第二定位销430的头部为圆锥形。
第三枪嘴固定座420,设置在与第三托架板体的端面相对于套筒的中心成30°角处,第三枪嘴固定座420配置为使得焊枪朝向套管中心。第三枪嘴固定座420的内侧端面与第三托架本体410的内径所在边缘对齐。
采用将第三枪嘴固定座420设置在第三托架本体410的顶部,可以在需要切割最内层的套管时,将第三割枪托架400置于第二割枪托架300上,将第二定位销430插入到对应的安装孔340中,第三枪嘴固定座420所固定的枪嘴即可指向相应套管的需要切割部位。将第三割枪托架400与第二割枪托架300固定连接后,可以通过旋转第二割枪托架300的方式带动第三割枪托架400运动,切割中层的套管和最内层的套管的旋转中心是相同的,从而可以提高对最内层的套管和中层套管的切割的同轴度,改善切割质量,提高操作效率。
如图7、图10和图13所示,优选的,第一枪嘴固定座230、第二枪嘴固定座330和第三枪嘴固定座420均包括枪嘴套管231,沿朝向套管中心的径向方向,枪嘴套管231的高度逐渐升高。
具体地,枪嘴套管231可以选用厚度为5mm的不锈钢管制作,枪嘴套管231的长度为30mm,内径为15mm。枪嘴套管231的管壁开设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紧固顶丝232,紧固顶丝232可以选用M12的316不锈钢螺丝。
另外,枪嘴套管231的高度,沿朝向套管中心的径向方向逐渐升高,具体地,可以为与水平面夹角为30°。其中,第一枪嘴固定座230的枪嘴套管231的中心高度为,距离第一托架上板体211的上表面30mm;第二枪嘴固定座330的枪嘴套管231的中心高度也距离第二托架上板体311的上表面30mm;第三枪嘴固定座420的枪嘴套管231的中心高度为,距离第三托架本体410的上表面25mm。
如图7-图9、图11和图12所示,优选的,第一割枪托架200和第二割枪托架300还包括沿套管的轴向延伸的驱动手柄240和/或径向延伸的驱动手柄240,驱动手柄240位于第一割枪托架200和第二割枪托架300的顶部。
具体地,第一割枪托架200包括一沿套管轴向延伸的驱动手柄240和一个沿套管径向延伸的驱动手柄240,其中前者的尺寸和选材可以与连接立管213相同,设置在第一托架下板体212的并未被第一托架上板体211竖直覆盖的区域。而后者可以固定连接在第一托架上板体211的外径所在边缘,在第一托架上板体211的周向上大致居中设置,而长度可以为120mm,宽度为40mm,与第一托架上板体211的厚度相同。
而第二割枪托架300可以在与第二托架上板体311一侧的端面大致间隔45°的位置设置沿套管的径向延伸的手柄,其尺寸与第一托架上板体211所连接的驱动手柄240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在第二割枪托架300上设置沿套管的轴向延伸的驱动手柄240,或者也可以在第一割枪托架200上只设置沿轴向延伸的或只设置沿径向延伸的驱动手柄240,也可以实现方便带动相应的割枪托架转动的效果。
通过设置沿套管的径向延伸和/或沿套管的轴向延伸的驱动手柄240,可以便于操作人员手握驱动手柄240而带动相应的割枪托架以于套管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防落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防落物组件的俯视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防落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三防落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图17所示,优选的,还包括防落物组件500,防落物组件500包括纵向连接件510、与纵向连接件510的上部固定连接的挂耳520和与套管内径匹配的底挡板530,底挡板530与纵向连接件510的底部固定连接。
其中,底挡板530为一圆形板。而纵向连接件510可以为一块板材,与底挡板530垂直并竖直设置,在纵向连接件510的上部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挂耳520,通过挂耳520可以将方落物组件悬挂在相应的套管管壁的顶部。另外,在纵向连接件510的顶部还开设有沿纵向连接件510的厚度方向贯穿的起吊孔511,方便使用吊具吊起防落物组件500。
具体地,根据不同的套管尺寸,分别选用不同尺寸的防落物组件500:
如图14和图15所示,其中针对20”的套管,与其配套的第一防落物组件中,底挡板530的直径为450mm,而纵向连接件510的宽度为250mm,纵向连接件510的整体高度为390mm,两个挂耳520的相距最远的边缘距离为615mm,
如图16所示,其中针对13-3/8”的套管,与其配套的第二防落物组件中,底挡板530的直径为306mm,而纵向连接件510的宽度为181mm,纵向连接件510的整体高度约为380mm,两个挂耳520的相距最远的边缘距离为425mm,
如图17所示,其中针对9-5/8”的套管,与其配套的第一防落物组件中,底挡板530的直径为206mm,而纵向连接件510的宽度为120mm,纵向连接件510的整体高度约为290mm,两个挂耳520的相距最远的边缘距离为310mm。
上述的套管热切割工装的工作原理如下:
被切割的套管包括三层,三层套管由外至内,分别为20”套管、13-3/8”套管和9-5/8”套管。
首先,当需要切割最外层的套管时。在套管下到位固井侯凝时,将安装基准座100固定在最外层套管的提升固定点。具体地,可以通过将两个半基准座对接,并且调整紧固件132并顶紧套管,以确保安装基准座100与套管的同轴度不会有过大的偏差。
待侯凝结束之后,在基准座上环110之上的位置割孔放水;如图1-图3所示,待放水结束之后,将第一割枪托架200放置于基准座上环110之上,并套在最外层套管的外侧,将割枪的枪嘴插在第一割枪固定座中并紧固,用第一枪柄固定座220压住枪柄后,即可开始切割。用手带动第一割枪托架200的驱动手柄240进行旋转,其间,须使得第一托架上板体211的内径所在边缘抵住最外层套管。由于割枪被固定在第一割枪托架200上,枪嘴与套管距离适中保持一致,所以切口会比较平整。而且枪头与水平面夹角为30°,刚好满足套管头的坡度要求,切割结束后,将对应尺寸的第一防落物组件挂在最外层套管的切口处,进行简单的打磨即可安装套管头。
然后,继续切割中层的13-3/8”套管。具体地,包括:
将第二割枪托架300放在外层套管的套管头上,第二托架下板体312与钢圈内侧边缘温和。在第二托架上板体311的以上位置对中层套管割孔并放水,带放水结束后,安装气炬割枪,将枪嘴固定在第二枪嘴固定座330中,并且利用第二枪柄固定座320将枪柄固定住。点火后,手持第二割枪托架300,围绕中层套管缓慢转一圈,套管切割完成,将对应尺寸的第二防落物组件挂入套管头,进行简单的打磨即可。
最后,切割内层的套管,具体包括:
将第三割枪托架400安装在第二割枪托架300上,具体地,使得三个第二定位销430插入对应的安装孔340中。在第三割枪托架400以上位置割孔并放水,待放水结束后,安装气炬割枪,将枪嘴固定在第三枪嘴固定座420中。点火后,手持第二割枪托架300,围绕中层套管缓慢转一圈,套管切割完成,将对应尺寸的第三防落物组件挂入套管头,进行简单的打磨即可。
经过试验表明,采用上述的套管热切割工装进行切割,割孔放水的步骤,大约需要20分钟,将割枪固定在割枪托架上并对相应的套管进行切割,大约需要10分钟;将防落物组件500放入套管内,使用砂轮机打磨修边,约需要10分钟。即,切割每个套管,大约需要40分钟。所以,切割外层、中层和内层一共三个套管,大约需要120分钟。而采用原来的方式进行切割,如背景技术所说,切割每个套管大约需要100分钟。所以切割三个套管可以节省100*3-120=180分钟的时间,明显提高了作业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套管热切割工装,用于切割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基准座(100),所述安装基准座(100)用于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管上;
第一割枪托架(200)、第二割枪托架(300),所述第一割枪托架(200)和所述第二割枪托架(300)用于切割的套管尺寸依次减小,所述第一割枪托架(200)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基准座(100)的顶面,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基准座(100)沿所述套管的周向转动;所述第二割枪托架(300)用于放置在所述第一割枪托架(200)固定的割枪所切割后的套管端面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套管周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热切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准座(100)包括基准座上环(110)和基准座下环(120),所述基准座上环(110)和所述基准座下环(120)固定连接,所述基准座下环(120)安装有紧固支座(131),所述紧固支座(131)活动连接紧固件(132),所述紧固件(132)用于与所述套管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热切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准座(100)由两个半基准座对接而成,每个所述半基准座包括上安装半环和下安装半环,两个所述上安装半环通过上半环连接组件(160)连接,两个所述下安装半环通过下半环连接组件(15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管热切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环连接组件(160)包括上半环连接座(161)和上半环连接件(162),上半环连接座(161)固定连接在上安装半环的下表面,每个所述上半环连接座(161)通过所述上半环连接件(162)连接另一个上安装半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热切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割枪托架(200)包括第一托架本体(210)、第一枪嘴固定座(230)和第一枪柄固定座(220),所述第一枪嘴固定座(23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托架本体(210)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枪柄固定座(220)安装在所述第一托架本体(210)的上部,所述第一托架本体(210)用于与所述安装基准座(100)沿所述套管的周向相对滑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套管热切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割枪托架(300)包括第二托架本体(310)、第二枪嘴固定座(330)和第二枪柄固定座(320),所述第二枪嘴固定座(33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托架本体(310)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枪柄固定座(320)安装在所述第二托架本体(310)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套管热切割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割枪托架(400),所述第三割枪托架(400)与所述第二割枪托架(30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割枪托架(400)包括第三托架本体(410)和第三枪嘴固定座(420),所述第三枪嘴固定座(42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托架本体(410)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套管热切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枪嘴固定座(230)、所述第二枪嘴固定座(330)和所述第三枪嘴固定座(420)均包括枪嘴套管(231),沿朝向所述套管中心的径向方向,所述枪嘴套管(231)的高度逐渐升高。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热切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割枪托架(200)和所述第二割枪托架(300)还包括沿所述套管的轴向延伸的驱动手柄(240)和/或径向延伸的驱动手柄(240),所述驱动手柄(240)位于所述第一割枪托架(200)和所述第二割枪托架(300)的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热切割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落物组件(500),所述防落物组件(500)包括纵向连接件(510)、与所述纵向连接件(510)的上部固定连接的挂耳(520)和与所述套管内径匹配的底挡板(530),所述底挡板(530)与所述纵向连接件(510)的底部固定连接。
CN202320536613.1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套管热切割工装 Active CN219465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6613.1U CN219465023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套管热切割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6613.1U CN219465023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套管热切割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65023U true CN219465023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37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6613.1U Active CN219465023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套管热切割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65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91600A (en) Pipe shaver
US4052045A (en) Alignment of flanges
US10556271B2 (en) Pipe end tru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3018047A (ja) 溶接用位置決め装置、溶接装置及び溶接方法
CN219465023U (zh) 一种套管热切割工装
US11446772B2 (en)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a metal sheet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a metal sheet
US9126272B2 (en) Weld bead cutting device
GB2233261A (en) Apparatus for use in repairing turbine rotors.
CN204954385U (zh) 万向中心架
CN105665998A (zh) 一种用于短管法兰的焊接定位装置
US20150056033A1 (en) Universal offset portable boring bar support system
US2003020511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vel cutting pipe
CN210755783U (zh) 一种大直径钢护筒打坡口设备
JP2008507415A (ja) チューブ用多機能フライスヘッド
CN110328408B (zh) 一种管道坡口机
CN205520233U (zh) 一种用于短管法兰的焊接定位装置
CN210115796U (zh) 直柄内磨机转型专用工具、直柄切割机及直柄磨光机
US20200016699A1 (en) Pipeline tie-in apparatus and methods
KR20160001763U (ko) 파이프/플랜지 연결부 얼라인 핏업 장치
CN220761312U (zh) 一种钢管切割设备
EP3618998B1 (en)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a metal sheet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a metal sheet
CN212977517U (zh) 一种马达筒立式同轴度工装
US20230381873A1 (en) Automated orbital machine for cutting and drawing the pipe preservation system
CN218926737U (zh) 一种多接口换热器定位工装
JP6793304B1 (ja) 回転式アンテナ架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