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6194U - 移液工作站 - Google Patents

移液工作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56194U
CN219456194U CN202320627270.XU CN202320627270U CN219456194U CN 219456194 U CN219456194 U CN 219456194U CN 202320627270 U CN202320627270 U CN 202320627270U CN 219456194 U CN219456194 U CN 219456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unit
frame
guide rail
axi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272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k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k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k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k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272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56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56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56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液工作站,包括主框架、X轴单元、Y轴单元、Z轴单元以及移液器,X轴单元连接在主框架上,Y轴单元连接在X轴单元上且可在X向移动,Z轴单元连接在Y轴单元上且可在Y向移动,移液器连接在Z轴单元上且可在Z向移动,Y轴单元包括Y轴横梁、吊梁,Y轴横梁的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X轴单元上,Y轴横梁的另一端与吊梁的底端连接,吊梁的顶端可移动地连接在主框架上,吊梁设置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给予吊梁在Z向上的缓冲力。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克服悬臂式结构存在问题,保证支撑、移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缓冲组件给予安装枪头时向上施力的缓冲,避免导轨产生变形;此外,整体结构简单、布局合理。

Description

移液工作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液工作站。
背景技术
移液装置是一种可以实现样品的自动加样、试剂分配等移液操作的自动化操作设备。目前,移液装置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核酸、蛋白等样品的制备、检测,以及细胞培养等生物、化学领域。
移液装置主要包括移液器和驱动移液器在X轴、Y轴以及Z轴方向移动驱动机构。参见公开号为CN10642332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移液装置,其在Y轴方向的第二导轨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但是第二导轨的另一端悬空,由于第三导轨、移液器都连接在第二导轨上,造成结构传动的稳定性、支撑性都比较差。同样的,公开号为CN208288048U的专利移液器也存在上述问题。
现有技术中也有对Y轴方向导轨采用双边支撑的结构,如参见公开号为CN216704435U的专利全自动移液工作站,虽然可以克服悬臂梁的缺陷,但是移液器底部的枪头是需要不断更换的,安装时会对导轨产生向上的施力,容易造成导轨的变形使移动出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液工作站,特别是一种结构稳定、移动顺畅的移液工作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液工作站,包括主框架、X轴单元、Y轴单元、Z轴单元以及移液器,
所述的X轴单元连接在所述的主框架上,所述的Y轴单元连接在所述的X轴单元上且可在X向移动,所述的Z轴单元连接在所述的Y轴单元上且可在Y向移动,所述的移液器连接在所述的Z轴单元上且可在Z向移动,
所述的Y轴单元包括Y轴横梁、吊梁,所述的Y轴横梁的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X轴单元上,所述的Y轴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吊梁的底端连接,所述的吊梁的顶端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的主框架上,所述的吊梁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的缓冲组件给予所述的吊梁在Z向上的缓冲力。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吊梁还包括主梁、吊梁滑块,所述的Y轴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主梁的底端连接,所述的缓冲组件连接在所述的主梁顶端与所述的吊梁滑块之间;
所述的主框架上设置有吊梁导轨,所述的吊梁导轨沿X向延伸,所述的吊梁滑块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吊梁导轨上。
通过所述的吊梁导轨可以对所述的Y轴横梁的另一端进行支撑,保持整个所述的Y轴横梁的稳定和平衡。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缓冲组件包括壳体、缓冲件,所述的缓冲件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的壳体的底部与所述的主梁顶端连接,所述的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且底部与所述的壳体连接,所述的缓冲件的顶部露出所述的壳体并与所述的吊梁滑块连接。
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缓冲件包括内芯、外包层,所述的内芯为刚性材质,所述的外包层为弹性材质。
所述的外包层的弹性材质可以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同时配合所述的内芯的刚性材质对整个缓冲件进行支撑。所述的刚性材质可以选择金属材质,所述的弹性材质可以选择橡胶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主框架包括底部框架、支撑杆、顶部框架以及脚座,所述的底部框架、顶部框架均包括多个框架杆,所述的底部框架的相邻两个框架杆连接至一个所述的支撑杆的下端,所述的顶部框架的相邻两个框架杆连接至一个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的脚座连接至所述的底部框架的框架杆与所述的支撑杆的连接处。
所述的支撑杆、框架杆可以采用模块式的结构,使用时可以快速组装,缩短装配时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X轴单元直接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的支撑杆上。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Y轴单元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的Y轴单元连接在同一个所述的X轴单元上,每个所述的Y轴单元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的Z轴单元和移液器。
所述的X轴单元仅设置一个,所述的Y轴单元可以设置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一个所述的Y轴单元上可以连接一个所述的Z轴单元,也可连接两个或者更多所述的Z轴单元,一个所述的Z轴单元上仅连接一个所述的移液器。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X轴单元包括X轴横梁、X向导轨以及X向驱动组件,所述的X轴横梁直接连接在所述的主框架上,所述的X向导轨、X向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的X轴横梁上,所述的X向驱动组件与所述的Y轴横梁连接,驱动所述的Y轴单元在X向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Y轴单元还包括Y向导轨、Y向驱动组件,所述的Y向导轨、Y向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的Y轴横梁上,所述的Y向驱动组件与所述的Z轴单元连接,驱动其在Y向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Z轴单元包括Z轴横梁、Z向导轨以及Z向驱动组件,所述的Z轴横梁连接在所述的Y轴单元上,所述的Z向导轨、Z向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的Z轴横梁上,所述的Z向驱动组件与所述的移液器连接,驱动所述的移液器在Z向移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Y轴单元一端支撑在X轴单元上,另一端通过吊梁悬吊在主框架上,同时吊梁设置缓冲组件,一方面可以克服悬臂式结构存在问题,保证支撑、移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缓冲组件给予安装枪头时向上施力的缓冲,避免导轨产生变形;此外,整体结构简单、布局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个移液工作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X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Y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吊梁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施例中Z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施例中另一个移液工作站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
1、主框架;10、底部框架;11、支撑杆;12、顶部框架;13、脚座;14、框架杆;15、吊梁导轨;
2、X轴单元;20、X轴横梁;21、X向导轨;22、X向电机;23、传动轮;24、传动带;
3、Y轴单元;30、Y轴横梁;31、吊梁;310、主梁;311、吊梁滑块;312、壳体;313、内芯;314、外包层;32、Y向导轨;33、Y向电机;34、传动轮;35、传动带;
4、Z轴单元;40、Z轴横梁;41、Z向导轨;42、Z向电机;43、螺杆;44、螺母;
5、移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的一种移液工作站,包括主框架1、X轴单元2、Y轴单元3、Z轴单元4以及移液器5。在本实施例中,以图示为例,X向为前后方向,Y向为左右方向,Z向为竖直方向。
主框架1包括底部框架10、支撑杆11、顶部框架12以及脚座13。在本实施例中:底部框架10、顶部框架12均包括多个框架杆14,底部框架10的相邻两个框架杆14连接至一个支撑杆11的下端,顶部框架12的相邻两个框架杆14连接至一个支撑杆11的上端,脚座13连接至底部框架10的框架杆14与支撑杆11的连接处。
图示的主框架1呈方形,即底部框架10的框架杆14、支撑杆11、顶部框架12的框架杆14均设置四个。
支撑杆11、框架杆14可以采用模块式的结构,如型材。支撑杆11、框架杆14以及脚座13上均开设螺孔,使用时通过螺钉可以将支撑杆11、框架杆14以及脚座13进行连接,可以实现快速组装,缩短装配时间。
如图2所示,X轴单元2连接在主框架1上。在本实施例中:X轴单元2包括X轴横梁20、X向导轨21以及X向驱动组件。其中:X轴横梁20、X向导轨21均在X向延伸。X轴横梁20直接连接在主框架1的相邻两个支撑杆11上,简化结构且便于安装。X向导轨21、X向驱动组件设置在X轴横梁20上,X向驱动组件与Y轴单元3连接,驱动Y轴单元3在X向导轨21上移动。
如图2所示,X向驱动组件给出了一种实施方式,其包括X向电机22、传动轮23以及传动带24,传动轮23在X向设置两个,传动带24套设在两个传动轮23上,X向电机22与一个传动轮23连接,Y轴单元3与传动带24连接。X向电机22驱动传动轮23转动,带动传动带24移动,从而带动Y轴单元3在X向移动。
如图1、3所示:Y轴单元3连接在X轴单元2上且可在X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Y轴单元3包括Y轴横梁30、吊梁31、Y向导轨32以及Y向驱动组件。其中:Y轴横梁30、Y向导轨32均在Y向延伸,吊梁31则在Z向延伸。Y轴横梁30一端与X向导轨21配合、与传动带24连接,可在传动带24带动下在X向导轨21上移动,Y轴横梁30的另一端与吊梁31的底端连接,吊梁31的顶端可移动地连接在主框架1上。Y向导轨32、Y向驱动组件设置在Y轴横梁30上,Y向驱动组件与Z轴单元4连接,驱动Z轴单元4在Y向导轨21上移动。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吊梁31包括主梁310、吊梁滑块311以及缓冲组件,Y轴横梁30的另一端与主梁310的底端连接,缓冲组件连接在主梁310顶端与吊梁滑块311之间,缓冲组件给予吊梁31在Z向上的缓冲力。为了配合吊梁滑块311,主框架1的顶部框架12上设置有吊梁导轨15,吊梁导轨15也沿X向延伸,吊梁滑块311可移动地连接在吊梁导轨15上。这样,通过吊梁导轨15可以对Y轴横梁30的另一端进行支撑,保持整个Y轴横梁30的稳定和平衡。
如图4所示:缓冲组件给出了一种实施方式,其包括壳体312、缓冲件,缓冲件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图示中以两个为例。壳体312的底部与主梁310顶端连接,缓冲件设置在壳体312内且底部与壳体312连接,缓冲件的顶部露出壳体312并与吊梁滑块311连接。具体的说:缓冲件包括内芯313、外包层314,图示中内芯313设置有两个,内芯313为刚性材质,如金属材质,外包层312为弹性材质,如橡胶材质,外包层314的弹性材质可以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同时配合内芯313的刚性材质对整个缓冲件进行支撑。
如图3所示,Y向驱动组件给出了一种实施方式,其包括Y向电机33、传动轮34以及传动带35,传动轮23在Y向设置两个,传动带35套设在两个传动轮34上,Y向电机33与一个传动轮34连接,Z轴单元4与传动带35连接。Y向电机33驱动传动轮34转动,带动传动带35移动,从而带动Z轴单元4在Y向移动。
如图1、5所示:Z轴单元4连接在Y轴单元3上且可在Y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Z轴单元4包括Z轴横梁40、Z向导轨41以及Z向驱动组件。其中:Z轴横梁40、Z向导轨41均在Z向延伸。Z轴横梁40与Y向导轨32配合、与传动带35连接,可在传动带35带动下在Y向导轨32上移动。Z向导轨41、Z向驱动组件设置在Z轴横梁40上,Z向驱动组件与移液器5连接,驱动移液器5在Z向导轨41上移动。
如图5所示,Z向驱动组件给出了一种实施方式,其包括Z向电机42、螺杆43以及螺母44,Z向电机42与螺杆43连接,螺杆43沿Z向延伸,螺母44套设在螺杆43上,移液器5与螺母44连接。Z向电机42驱动螺杆43转动,带动螺母44在螺杆43上移动,从而带动移液器5在Z向移动。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X轴单元2仅设置一个,Y轴单元3可以设置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图示以两个为例,两个Y轴单元3连接在同一个X轴单元4上。同样的,一个Y轴单元3上可以连接一个Z轴单元4,也可连接两个或者更多Z轴单元4,而一个Z轴单元4上仅连接一个移液器5。这样可以同时进行不同试剂的移液,互不影响,提高移液的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液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X轴单元、Y轴单元、Z轴单元以及移液器,所述的X轴单元连接在所述的主框架上,所述的Y轴单元连接在所述的X轴单元上且可在X向移动,所述的Z轴单元连接在所述的Y轴单元上且可在Y向移动,所述的移液器连接在所述的Z轴单元上且可在Z向移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Y轴单元包括Y轴横梁、吊梁,所述的Y轴横梁的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X轴单元上,所述的Y轴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吊梁的底端连接,所述的吊梁的顶端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的主框架上,所述的吊梁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的缓冲组件给予所述的吊梁在Z向上的缓冲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梁还包括主梁、吊梁滑块,所述的Y轴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主梁的底端连接,所述的缓冲组件连接在所述的主梁顶端与所述的吊梁滑块之间;
所述的主框架上设置有吊梁导轨,所述的吊梁导轨沿X向延伸,所述的吊梁滑块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吊梁导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液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组件包括壳体、缓冲件,所述的缓冲件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的壳体的底部与所述的主梁顶端连接,所述的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且底部与所述的壳体连接,所述的缓冲件的顶部露出所述的壳体并与所述的吊梁滑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液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件包括内芯、外包层,所述的内芯为刚性材质,所述的外包层为弹性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框架包括底部框架、支撑杆、顶部框架以及脚座,所述的底部框架、顶部框架均包括多个框架杆,所述的底部框架的相邻两个框架杆连接至一个所述的支撑杆的下端,所述的顶部框架的相邻两个框架杆连接至一个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的脚座连接至所述的底部框架的框架杆与所述的支撑杆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液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轴单元直接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的支撑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轴单元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的Y轴单元连接在同一个所述的X轴单元上,每个所述的Y轴单元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的Z轴单元和移液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轴单元包括X轴横梁、X向导轨以及X向驱动组件,所述的X轴横梁直接连接在所述的主框架上,所述的X向导轨、X向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的X轴横梁上,所述的X向驱动组件与所述的Y轴横梁连接,驱动所述的Y轴单元在X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轴单元还包括Y向导轨、Y向驱动组件,所述的Y向导轨、Y向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的Y轴横梁上,所述的Y向驱动组件与所述的Z轴单元连接,驱动其在Y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轴单元包括Z轴横梁、Z向导轨以及Z向驱动组件,所述的Z轴横梁连接在所述的Y轴单元上,所述的Z向导轨、Z向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的Z轴横梁上,所述的Z向驱动组件与所述的移液器连接,驱动所述的移液器在Z向移动。
CN202320627270.XU 2023-03-27 2023-03-27 移液工作站 Active CN219456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7270.XU CN219456194U (zh) 2023-03-27 2023-03-27 移液工作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7270.XU CN219456194U (zh) 2023-03-27 2023-03-27 移液工作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56194U true CN219456194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10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27270.XU Active CN219456194U (zh) 2023-03-27 2023-03-27 移液工作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561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88120U (zh) 计算机键盘的按键测试机构
CN103846114A (zh) 全自动移液工作站和其用途
CN219456194U (zh) 移液工作站
CN203874790U (zh) 全自动移液工作站
CN101659920A (zh) 可视化多功能生物实验平台
CN111070406B (zh) 一种建筑板砖生产装置
CN112227732A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厂房行车梁及其施工方法及其安装方法
CN209311032U (zh) 可水平和垂直切换的振动试件悬吊安装导向支撑组件
CN212451437U (zh) 一种带有垂直导柱的核酸提取仪位移系统
CN216102850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动力系统及航电设备的实验台架
CN212124875U (zh) 换电站的电池转载系统
CN213197404U (zh) 一种多功能气浮隔振平台
CN207507521U (zh) 一种生物试剂制备工作台
CN217708494U (zh) 一种用于安装模具的吊车机架
CN215158076U (zh) 一种用于流水线自动检测的试管流转基座
CN109269750A (zh) 可水平和垂直切换的振动试件悬吊安装装置
CN220995454U (zh) 一种3d打印大跨度运动控制设备
CN216996532U (zh) 一种简易经济型xz轴模组
CN219784801U (zh) 一种自动移液工作站
CN109341994A (zh) 可水平和垂直切换的振动试件悬吊安装导向支撑组件
CN212255349U (zh) 温育模块
CN219348863U (zh) 一种移动式土壤检测设备
CN220610506U (zh) 一种分子生物试验中应用的微量加样架
CN220902505U (zh) 龙门加工中心机及其龙门机架
CN219362910U (zh) 1000kg轿顶轮无机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