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2434U - 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52434U
CN219452434U CN202223258611.5U CN202223258611U CN219452434U CN 219452434 U CN219452434 U CN 219452434U CN 202223258611 U CN202223258611 U CN 202223258611U CN 219452434 U CN219452434 U CN 219452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pump
inflation
knob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586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ongsheng Metal & Plastic Technolo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ongsheng Metal & Plastic Technolo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ongsheng Metal & Plastic Technolo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ongsheng Metal & Plastic Technolo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586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52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52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52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顶部的面板,外壳和面板共同围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抽吸气组件,外壳上设置有出风口,面板上设置有旋钮,旋钮上设置有进气口,旋钮连接有挡风片,外壳内设置有与挡风片配合的挡片,挡风片下方设置有与出风口连通的转换筒,转换筒内设置有挡板,且旋钮可带动转换筒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的转换筒的设计,只需简单的旋转旋钮,就可以实现充气、抽气和停止三种状态的自由切换,而且抽气时,能够把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很好的抽出来,同时能防止外部的气流进入到气泵中,杜绝气泵抽不干充气产品内的气体的现象发生,充气时又能快速地充好气,且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又无法从气泵逸出。

Description

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
背景技术
内置气泵是各种充气产品的关键部件。使用时,一般是将内置气泵置于充气产品的内侧边,利用该内置气泵可对充气产品进行快速充气和快速泄气等操作,以实现充气产品的正常使用和收纳。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内置气泵无法实现很好的充气、抽气效果,而且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其通过巧妙的转换筒的设计,只需简单的旋转旋钮,就可以实现充气、抽气和停止三种状态的自由切换,而且抽气时,能够把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很好的抽出来,同时能防止外部的气流进入到气泵中,杜绝气泵抽不干充气产品内的气体的现象发生,充气时又能快速地充好气,且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又无法从气泵逸出,大大提高充气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其通过巧妙的转换筒的设计,只需简单的旋转旋钮,就可以实现充气、抽气和停止三种状态的自由切换,而且抽气时,能够把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很好的抽出来,同时能防止外部的气流进入到气泵中,杜绝气泵抽不干充气产品内的气体的现象发生,充气时又能快速地充好气,且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又无法从气泵逸出,大大提高充气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顶部的面板,所述外壳和所述面板共同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抽吸气组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旋钮连接有挡风片,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所述挡风片配合的挡片,所述挡风片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转换筒,所述转换筒内设置有挡板,且所述旋钮可带动所述转换筒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挡风片包括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的底部向外延伸的弧形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挡片的主体呈半圆弧状,当所述内置气泵处于抽气状态时,所述挡片的主体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围且与所述弧形块形成阻挡气体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转换筒内的阻挡结构;当所述内置气泵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挡片的主体位于所述弧形块的下方,使得气体从进气口进入所述转换筒内;当所述内置气泵处于关机状态时,所述挡片的主体与所述弧形块部分重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转换筒包括筒体和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旋钮连接,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进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凸点,在充气状态和抽气状态下,所述凸点与微动开关相顶,从而触发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挡板倾斜地设置于所述筒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转换筒下方依次设置有密封支架和保护罩,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上,所述密封支架上设置有凸起柱,在抽气和充气状态下,所述凸起柱顶设于所述挡片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抽吸气组件包括马达、马达支架、风叶、风叶下盖和风叶上盖,所述马达设置于所述马达支架上,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风叶连接,所述风叶设置于所述风叶下盖和所述风叶上盖之间,所述抽吸气组件的风口与转换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风叶下盖与所述马达支架之间形成有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旋钮的底部向外形成有凹槽,所述面板的旋钮安装位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起,且所述旋钮上设置有关机位、抽气位和吸气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当将旋钮旋转90°至充气状态时,转换筒随之旋转,抽吸气组件开始动作,将外界的气体从旋钮的进气口吸入,依次经过抽吸气组件、转换筒后,从出风口进入到充气产品中。在充气过程中,挡板可以阻挡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向外逸出,使得在此过程中,气体只能单向的进入到充气产品内。
当将旋钮旋转至关机位时,转换筒保持静置状态。
当将旋钮旋转90°至抽气状态时,转换筒随之旋转,抽吸气组件开始动作,挡风片与挡片相配合,防止外部的气流进入到气泵中,充气产品的气体依次经过出风口、转换筒、抽吸气组件后从旋钮上的进气口排出。在此过程中,挡板可以阻挡外界的气体进入到充气产品内,使得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只能单方向地向外排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的转换筒的设计,只需简单的旋转旋钮,就可以实现充气、抽气和停止三种状态的自由切换,而且抽气时,能够把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很好的抽出来,同时能防止外部的气流进入到气泵中,杜绝气泵抽不干充气产品内的气体的现象发生,充气时又能快速地充好气,且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又无法从气泵逸出,大大提高充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抽气状态和充气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关机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关机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关机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充气状态下的气流图(其中带箭头的折线为气流流向)。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抽气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抽气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抽气状态下的气流图(其中带箭头的折线为气流流向)。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换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转换筒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包括外壳1和设置于外壳1顶部的面板2,外壳1和面板2共同围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抽吸气组件3,外壳1上设置有出风口4,面板2上设置有旋钮5,旋钮5上设置有进气口51,旋钮5连接有挡风片6,外壳1设置有与挡风片6配合的挡片7,挡风片6下方设置有与出风口4连通的转换筒8,转换筒8内设置有挡板81,且旋钮5可带动转换筒8旋转。当内置气泵处于充状态时,挡板81的设置可以防止充气产品内的气体逸出,提高充气效率;而当内置气泵处于抽气状态时,挡风片6与挡片7的配合,再加上挡板81的作用,可以防止外部的气流进入到气泵中,杜绝气泵抽不干充气产品内部的气的问题的发生,保障抽气效果。
挡风片6包括主体部61和从主体部61的底部向外延伸的弧形块62。
挡片7的主体呈半圆弧状,当内置气泵处于抽气状态时,挡片7的主体位于主体部61的外围且与弧形块62形成阻挡气体从进气口51进入转换筒8内的阻挡结构;当内置气泵处于充气状态时,挡片7的主体位于弧形块62的下方,二者基本处于完全重合的状态,使得气体从进气口51进入转换筒8内;当内置气泵处于关机状态时,挡片7的主体与弧形块62部分重叠,基本是一半区域重叠。
转换筒8包括筒体82和设置于筒体82内的连接结构83,连接结构83与旋钮5中部的卡位53连接,从而旋转5的转动可以带着转换筒8一起转动,筒体82上设置有进风口84。在抽气状态下,进风口84刚好对着抽吸气组件3的风口,从而可以更有效的抽干充气产品内部的气。
筒体82上设置有凸点85,在充气状态和抽气状态下,凸点85与微动开关相顶,从而触发电源,使得抽吸气组件3开始动作。
挡板81倾斜地设置于筒体82内,起到阻挡气体的作用。
转换筒8下方依次设置有密封支架9和保护罩10,出风口4设置于保护罩10上,密封支架9上设置有凸起柱91和密封圈92,在抽气和充气状态下,凸起柱91顶设于挡片7下。在关机状态时,密封支架9的主体部对气泵起到密封作用,而在抽气和充气状态下,随着转换筒8的转动,挡板81将密封支架9往下压,压至保护罩10内,从而可以打开气泵到充气产品的通道,气流由密封支架9和保护罩10的间隙进入充气产品的内部或从充气产品的内部抽出。
抽吸气组件3包括马达31、马达支架32、风叶33、风叶下盖34和风叶上盖35,马达31设置于马达支架32上,马达31的输出端与风叶33连接,风叶设置于风叶下盖34和风叶上盖35之间,抽吸气组件3的风口与转换筒8连通。挡片7本身并不旋转,通过旋转旋钮5带动挡风片6转动,从而使得挡风片6与挡片7处于不同的状态:全重叠、半重叠或者不重叠(形成环形结构)。挡片7与风叶上盖35固定连接。
风叶下盖34与马达支架32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有利于气流进入到风叶33中被带出去。
旋钮5的底部向外形成有凹槽52,面板2的旋钮安装位上设置有与凹槽52匹配的凸起21,且旋钮5上设置有关机位、抽气位和吸气位。凸块52的设置会在旋转的时候实现转换挡位的手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当将旋钮旋转90°至充气状态时,转换筒8随之旋转,此时,挡风片6与挡片7处于全重叠的状态,挡板81将密封支架9往下压,压至保护罩10内,从而可以打开气泵到充气产品的通道,筒体82的凸点85与微动开关相顶,从而触发电源,使得马达31开始动作,将外界的气体从旋钮5的进气口51吸入,依次经过风叶33、风口、转换筒8后,气流再由密封支架9和保护罩10的间隙再经出风口4进入充气产品的内部。在充气过程中,挡板81可以阻挡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向外逸出,使得在此过程中,气体只能单向的进入到充气产品内。
当将旋钮旋转至关机位时,转换筒保持静置状态。
当将旋钮旋转90°至抽气状态时,转换筒8随之旋转,此时,挡风片6与挡片7处于不重叠而是围合成环形的状态,防止外部的气流进入到气泵中,挡板81将密封支架9往下压,压至保护罩10内,从而可以打开气泵到充气产品的通道,筒体82的凸点86与微动开关相顶,从而触发电源,使得马达31开始动作,充气产品的气体依次经过出风口4、密封支架9和保护罩10的间隙、转换筒8后,再从风叶下盖34与马达支架32之间的间隙进入到风叶33中被带出去。在此过程中,挡风片6与挡片7的配合再加上挡板81的共同作用可以阻挡外界的气体进入到充气产品内,使得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只能单方向地向外排出,从而达到极佳的抽气效果。
总之,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的转换筒的设计,只需简单的旋转旋钮,就可以实现充气、抽气和停止三种状态的自由切换,而且抽气时,能够把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很好的抽出来,同时能防止外部的气流进入到气泵中,杜绝气泵抽不干充气产品内的气体的现象发生,充气时又能快速地充好气,且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又无法从气泵逸出,大大提高充气效率。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顶部的面板,所述外壳和所述面板共同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抽吸气组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旋钮连接有挡风片,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所述挡风片配合的挡片,所述挡风片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转换筒,所述转换筒内设置有挡板,且所述旋钮可带动所述转换筒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片包括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的底部向外延伸的弧形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的主体呈半圆弧状,当所述内置气泵处于抽气状态时,所述挡片的主体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围且与所述弧形块形成阻挡气体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转换筒内的阻挡结构;当所述内置气泵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挡片的主体位于所述弧形块的下方,使得气体从进气口进入所述转换筒内;当所述内置气泵处于关机状态时,所述挡片的主体与所述弧形块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筒包括筒体和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旋钮连接,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进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凸点,在充气状态和抽气状态下,所述凸点与微动开关相顶,从而触发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倾斜地设置于所述筒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筒下方依次设置有密封支架和保护罩,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上,所述密封支架上设置有凸起柱,在抽气和充气状态下,所述凸起柱顶设于所述挡片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气组件包括马达、马达支架、风叶、风叶下盖和风叶上盖,所述马达设置于所述马达支架上,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风叶连接,所述风叶设置于所述风叶下盖和所述风叶上盖之间,所述抽吸气组件的风口与转换筒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下盖与所述马达支架之间形成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的底部向外形成有凹槽,所述面板的旋钮安装位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起,且所述旋钮上设置有关机位、抽气位和吸气位。
CN202223258611.5U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 Active CN219452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8611.5U CN219452434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8611.5U CN219452434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52434U true CN219452434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21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58611.5U Active CN219452434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524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5575A (zh) * 2022-12-06 2023-04-28 东莞市鸿生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5575A (zh) * 2022-12-06 2023-04-28 东莞市鸿生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
CN116025575B (zh) * 2022-12-06 2024-05-28 东莞市鸿生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52434U (zh) 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
CN206035814U (zh) 辅助真空泵
CN115632512B (zh) 一种基于散热结构的防爆电机
CN116025575B (zh) 一种抽气、充气两用内置气泵
CN210565193U (zh) 内置式电动气泵
CN201347870Y (zh) 一种可充气和排气的气泵
CN102022364A (zh) 旋转切换式气泵
CN201176943Y (zh) 内置式充气、放气泵
CN201218176Y (zh) 打气泵
CN219622829U (zh) 一种内置气泵及其机芯
CN110500301B (zh) 内置式电动气泵
CN207131607U (zh) 一种单气室压力自动控制电动充气气泵
CN201963573U (zh) 旋转切换式气泵
CN208804012U (zh) 一种双向电动充气泵
CN211819987U (zh) 使用方便型旋钮式电动气泵
CN217633005U (zh) 一种带抽气功能的sup内置泵结构
CN202789592U (zh) 新型内置式充、放气气泵
CN207363892U (zh) 旋涡气泵泵盖
CN219865378U (zh) 一种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
CN117967543A (zh) 内置气泵
CN219622830U (zh) 一种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
CN206753946U (zh) 一种高效率的电动气泵
CN215762329U (zh) 一种具有充气和排气功能的打气机
CN2731147Y (zh) 充气泵
CN212615226U (zh) 一种用于充气体充气的电动气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