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6045U - 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6045U
CN219446045U CN202223384625.1U CN202223384625U CN219446045U CN 219446045 U CN219446045 U CN 219446045U CN 202223384625 U CN202223384625 U CN 202223384625U CN 219446045 U CN219446045 U CN 219446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feeding
raw material
powder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846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建
王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Excen Broaden Polym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Excen Broaden Polym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Excen Broaden Polym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Excen Broaden Polym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846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6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6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6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包括进料管道及若干进料混合管道,若干所述进料混合管道沿进料管道周向设置;所述进料混合管道包括颗粒料管道及若干粉体管道,所述颗粒料管道与进料管道倾斜相连通,所述粉体管道下端口设于颗粒料管道上端壁上方并与颗粒料管道相连通。本装置通过独立进料避开使用搅拌设备造成的扬尘,利用物料单独进料时在颗粒料管道内进行简单预混从而达到物料混合且避免扬尘的状况。

Description

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料进料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双螺杆挤出进料装置多为料斗进料,预先将所需物料混合好后投入料斗,利用物料自重进入双螺杆挤出机。
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多种组分预先混合过程中,因使用搅拌设备,投料放料等过程中易形成扬尘,影响现场6s管理,同时粉尘易被操作员工吸入,长此以往易造成职业危害。
(2)预先混合好的物料在转移至料斗及在料斗中利用自重进入双螺杆时由于物料本身比重不同,容易形成分层现象,导致物料分布不均,影响产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包括进料管道及若干进料混合管道,若干所述进料混合管道沿进料管道周向设置;
所述进料混合管道包括颗粒料管道及若干粉体管道,所述颗粒料管道与进料管道倾斜相连通,所述粉体管道下端口设于颗粒料管道上端壁上方并与颗粒料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排气管道,所述进料管道向上延伸形成排气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混合管道设有1-6组,且若干组所述进料混合管道沿进料管道周向等角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混合管道设有两组,且两个所述颗粒料管道对称安装于进料管道两侧并与进料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颗粒料管道与进料管道间的角度呈120-150°。
进一步的,所述粉体管道与进料管道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粉体管道与颗粒料管道间的角度为30-70°。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进料混合管道中的粉体管道设有1-5个。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道排气口处安装有防尘布。
进一步的,所述颗粒料管道的长度为2-6米,所述粉体管道的长度为1-6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独立进料避开使用搅拌设备造成的扬尘,利用物料单独进料时在传输管道内进行简单预混从而达到物料混合且避免扬尘的状况.
(2)通过前端密闭设备将粉体料经粉体管道缓慢持续的落在颗粒料管道的下端,颗粒料经颗粒料管道滚动进料时带动粉体通过进料管道进入双螺杆设备;物料进入双螺杆设备进料口后,升温产生的水汽及携带的少量粉体经排气管道向上蒸腾,少量粉体附着在排气管道上方覆盖的防尘布上,便于定期进行清理,水汽则挥发到空气中。
(3)通过本装置,可减少人工及拌料成本,采用自动化进料;避免传输过程中扬尘,提高车间清洁度,强化6S管理;避免员工吸入粉尘形成职业危害;粉体及颗粒按照配方比例独立传输到进料装置中,通过颗粒自重滚落带动粉体进行传输进双螺杆设备,实现初步混料;颗粒及粉体中吸收的潮气在双螺杆进料口遇热,挥发蒸腾,通过排气管道排出,逸散的极少量粉体通过排气管道排气口上的防尘布进行收集,操作便捷、避免扬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进料管道1、颗粒料管道2、粉体管道3、排气管道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包括进料管道1及若干进料混合管道,若干所述进料混合管道沿进料管道1周向设置;
所述进料混合管道包括颗粒料管道2及若干粉体管道3,所述颗粒料管道2与进料管道1倾斜相连通,所述粉体管道3下端口设于颗粒料管道2上端壁上方并与颗粒料管道2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其还包括排气管道4,所述进料管道1向上延伸形成排气管道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进料混合管道设有1-6组,且若干组所述进料混合管道沿进料管道1周向等角度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进料混合管道设有两组,且两个所述颗粒料管道2对称安装于进料管道1两侧并与进料管道1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颗粒料管道2与进料管道1间的角度呈120-15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粉体管道3与进料管道1平行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粉体管道3与颗粒料管道2间的角度为30-7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每组所述进料混合管道中的粉体管道3设有1-5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排气管道4排气口处安装有防尘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颗粒料管道2的长度为2-6米,所述粉体管道3的长度为1-6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如下:
通过前端密闭设备将粉体料经粉体管道缓慢持续的落在颗粒料管道的下端,颗粒料经颗粒料管道滚动进料时带动粉体通过进料管道进入双螺杆设备;物料进入双螺杆设备进料口后,升温产生的水汽及携带的少量粉体经排气管道向上蒸腾,少量粉体附着在排气管道上方覆盖的防尘布上,便于定期进行清理,水汽则挥发到空气中。
通过本装置,可减少人工及拌料成本,采用自动化进料;避免传输过程中扬尘,提高车间清洁度,强化6S管理;避免员工吸入粉尘形成职业危害;粉体及颗粒按照配方比例独立传输到进料装置中,通过颗粒自重滚落带动粉体进行传输进双螺杆设备,实现初步混料;颗粒及粉体中吸收的潮气在双螺杆进料口遇热,挥发蒸腾,通过排气管道排出,逸散的极少量粉体通过排气管道排气口上的防尘布进行收集,操作便捷、避免扬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料管道(1)及若干进料混合管道,若干所述进料混合管道沿进料管道(1)周向设置;
所述进料混合管道包括颗粒料管道(2)及若干粉体管道(3),所述颗粒料管道(2)与进料管道(1)倾斜相连通,所述粉体管道(3)下端口设于颗粒料管道(2)上端壁上方并与颗粒料管道(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排气管道(4),所述进料管道(1)向上延伸形成排气管道(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混合管道设有1-6组,且若干组所述进料混合管道沿进料管道(1)周向等角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混合管道设有两组,且两个所述颗粒料管道(2)对称安装于进料管道(1)两侧并与进料管道(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料管道(2)与进料管道(1)间的角度呈120-1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体管道(3)与进料管道(1)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体管道(3)与颗粒料管道(2)间的角度为30-7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进料混合管道中的粉体管道(3)设有1-5个。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4)排气口处安装有防尘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料管道(2)的长度为2-6米,所述粉体管道(3)的长度为1-6米。
CN202223384625.1U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 Active CN219446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84625.1U CN219446045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84625.1U CN219446045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6045U true CN219446045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22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84625.1U Active CN219446045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60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66397U (zh) 一种混凝土加热料仓
CN219446045U (zh) 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
CN108854846B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秸秆加工颗粒机
CN206823707U (zh) 一种粉体物料比例混合锁气给料器
CN103604285A (zh) 一种生物质木屑干燥系统及生物质木屑干燥方法
CN106563390A (zh) 一种干法陶瓷墙地砖坯体粉料造粒工艺
CN204306018U (zh) 混合下料装置
CN1098236C (zh) 干燥造粒一体化有机颗粒复合肥料生产方法及其成套设备
CN207734780U (zh) 对粘性或含湿粉尘烟气进行吸附净化处理的装置
CN216224189U (zh) 一种基于物料返还的烧结一次混合机粉尘治理系统
CN216171540U (zh) 一种新型石灰石粉混合器
CN202570101U (zh) 一种无尘式润滑脂生产用下料管
CN210260324U (zh) 风送式连续给料机
CN204455238U (zh) 炼钢污泥干燥压球系统
CN107930324A (zh) 对粘性或含湿粉尘烟气进行吸附净化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CN202924925U (zh) 石膏粉干燥装置
CN202924923U (zh) 一种防堵塞的物料提升装置
CN202846701U (zh) 干粉砂浆混合上料装置
CN215809999U (zh) 一种干粉砂浆原料的烘干装置
CN215472972U (zh) 一种生产线用分料箱装置
CN207153645U (zh) 一种高速混合制粒装置
CN106996686B (zh) 一种立式无烟煤球烘干设备
CN108579613B (zh) 一种粉料雾化装置及陶瓷干粉造粒系统
CN203244890U (zh)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水除尘系统
CN220844516U (zh) 一种适用于易潮粉料投加的文丘里喷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