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1185U -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1185U
CN219441185U CN202320973290.2U CN202320973290U CN219441185U CN 219441185 U CN219441185 U CN 219441185U CN 202320973290 U CN202320973290 U CN 202320973290U CN 219441185 U CN219441185 U CN 219441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late
cylinder
active carbon
exhaust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732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俊
周田生
胡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hree Cle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hree Cle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hree Cle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hree Cle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732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1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1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11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水平放置的长方体箱体,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外壳的内部沿外壳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圆筒,第一圆筒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承垂直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边缘处紧贴外壳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第一圆筒和多个第二圆筒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在两端支撑板上进行转动,配合第一活性炭板的螺旋结构,使得废气在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内经过时不断与第一活性炭板发生接触,即保证了第一活性炭板与废气的充分接触,又不会因第一活性炭板某一区域提前饱和,而致使废气通过率下降,或阻碍到第一活性炭板的正常吸附。

Description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行各业的生产以及建造中,随着物品的加工、构建等一系列的操作下,均会伴随着产出一些颗粒粉尘或有害气体混合在空气中,对人体造成危害,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经常扬起灰尘以及钢材施工时飞溅的颗粒金属氧化物粉尘,对施工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在房屋内部施工时,灰尘颗粒和金属氧化层飘散在房屋内,易沉积在人体肺部,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对此类灰尘等的处理,常会使用到废气处理装置进行粉尘浓度进行降低和吸附处理。
但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其内的吸附板多为固定安插,虽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以及便于拆装的性能,但需要多个吸附板同时配合,以便保证废气的处理完全性,而且吸附板在处理装置内多为沿处理装置的长度方向排列,即废气流动方向,导致较为靠近进气口一端的吸附板会发生更快的饱和,加大了吸附板的更换频率,同时也会降低废气流动的速率,进而降低废气处理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用于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水平放置的长方体箱体,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外壳的内部沿外壳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圆筒,第一圆筒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承垂直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边缘处紧贴外壳的内壁,所述第一圆筒的四周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第二圆筒,第二圆筒绕第一圆筒四周呈圆周排列,且第二圆筒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承与支撑板相连接;
所述第一圆筒的内部和第二圆筒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活性炭板,第一活性炭板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设置在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内,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靠近出气管的一端安装有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环形齿盘和多个第二环形齿盘,第一环形齿盘同轴固定在第一圆筒靠近出气管的一端,第二环形齿盘与第二圆筒相对应,且第二环形齿盘同轴固定在第二圆筒上,第二环形齿盘与第一环形齿盘啮合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环形齿盘的一侧啮合有齿轮,齿轮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支撑板上,且该转轴的另一端同轴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支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沿外壳的长度方向设有进出口,进出口的两端均铰接有开合门,两个开合门的另一侧均通过天地锁与外壳相连接;
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远离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分别固定在外壳靠近出气管的一端内壁上和外壳靠近进气管的一端内壁上,且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对应紧贴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板靠近进气管的一侧为锥形的广口结构的环形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为U型板。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靠近外壳的一端安装有挡板,挡板平行于支撑板,挡板上安装有多个风扇,风扇集中在挡板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内部通过安装有第二活性炭板,第二活性炭板孔隙密度大于第一活性炭板。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等距排列的支撑底座。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圆筒和多个第二圆筒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在两端支撑板上进行转动,配合第一活性炭板的螺旋结构,使得废气在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内经过时不断与第一活性炭板发生接触,即保证了第一活性炭板与废气的充分接触,又不会因第一活性炭板某一区域提前饱和,而致使废气通过率下降,或阻碍到第一活性炭板的正常吸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出气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进气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进气管;3、出气管;4、支撑底座;5、第一圆筒;6、第二圆筒;7、支撑板;8、第一活性炭板;9、第一环形齿盘;10、第二环形齿盘;11、齿轮;12、驱动电机;13、第一限位板;14、第二限位板;15、进出口;16、开合门;17、挡板;18、风扇;19、第二活性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水平放置的长方体箱体,所述外壳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气管2和出气管3;
所述外壳1的内部沿外壳1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圆筒5,第一圆筒5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承垂直安装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边缘处紧贴外壳1的内壁,所述第一圆筒5的四周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第二圆筒6,第二圆筒6绕第一圆筒5四周呈圆周排列,且第二圆筒6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承与支撑板7相连接;
所述第一圆筒5的内部和第二圆筒6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活性炭板8,第一活性炭板8沿外壳1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设置在第一圆筒5和第二圆筒6内,所述第一圆筒5和第二圆筒6靠近出气管3的一端安装有驱动机构。
具体的,通过第一圆筒5和多个第二圆筒6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在两端支撑板7上进行转动,配合第一活性炭板8的螺旋结构,使得废气在第一圆筒5和第二圆筒6内经过时不断与第一活性炭板8发生接触,即保证了第一活性炭板8与废气的充分接触,又不会因第一活性炭板8某一区域提前饱和,而致使废气通过率下降,或阻碍到第一活性炭板8的正常吸附。
进一步的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环形齿盘9和多个第二环形齿盘10,第一环形齿盘9同轴固定在第一圆筒5靠近出气管3的一端,第二环形齿盘10与第二圆筒6相对应,且第二环形齿盘10同轴固定在第二圆筒6上,第二环形齿盘10与第一环形齿盘9啮合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环形齿盘10的一侧啮合有齿轮11,齿轮11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支撑板7上,且该转轴的另一端同轴安装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通过支架与支撑板7固定连接,以其中一个第二环形齿盘10的转动,带动第一环形齿盘9同频率转动,再由第一环形齿盘9带动另外的第二环形齿盘10转动,从而实现单一电机驱动下,第一圆筒5和多个第二圆筒6的同时转动。
进一步的说,所述外壳1的一侧沿外壳1的长度方向设有进出口15,进出口15的两端均铰接有开合门16,两个开合门16的另一侧均通过天地锁与外壳1相连接,便于第一圆筒5、第二圆筒6以及支撑板7的取出和安装;
两个所述支撑板7相对远离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板13和第二限位板14,第一限位板13和第二限位板14分别固定在外壳1靠近出气管3的一端内壁上和外壳1靠近进气管2的一端内壁上,且第一限位板13和第二限位板14均对应紧贴支撑板7,保证支撑板7在外壳1内的稳定。
进一步的说,所述第二限位板14靠近进气管2的一侧为锥形的广口结构的环形板,使得废气在进入外壳1内后向第一圆筒5和第二圆筒6处集中,以便加快废气处理的效果,所述第一限位板13为U型板。
进一步的说,所述进气管2靠近外壳1的一端安装有挡板17,挡板17平行于支撑板7,挡板17上安装有多个风扇18,风扇18集中在挡板17中心位置,加速废气从第一圆筒5和第二圆筒6内流动的速率,同时也依靠风力的加速带动,提高废气与第一活性炭板8的接触。
进一步的说,所述出气管3的内部通过安装有第二活性炭板19,第二活性炭板19孔隙密度大于第一活性炭板8,对经第一活性炭板8处理后的废气,进行二次处理,保证排出气体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说,所述外壳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等距排列的支撑底座4。
综上所述,该废气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先打开开合门16,将第一圆筒5和多个第二圆筒6依靠支撑板7的支撑,放置到外壳1内,然后关闭开合门16,启动驱动电机12和风扇18,然后将废气从进气管2处接入,废气从进气管2处进入,经风扇18的加速进入到第一圆筒5和第二圆筒6内,随着第一圆筒5和第二圆筒6的转动,废气开始沿第一活性炭板8的螺旋方向进行旋转行进,从而使废气与第一活性炭板8不断发生接触,进而实现对废气中的粉尘颗粒进行持续性的吸附操作,随后废气到达出气管3,经出气管3上的第二活性炭板19进行二次过滤,最后排出装置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水平放置的长方体箱体,所述外壳(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气管(2)和出气管(3);
所述外壳(1)的内部沿外壳(1)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圆筒(5),第一圆筒(5)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承垂直安装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边缘处紧贴外壳(1)的内壁,所述第一圆筒(5)的四周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第二圆筒(6),第二圆筒(6)绕第一圆筒(5)四周呈圆周排列,且第二圆筒(6)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承与支撑板(7)相连接;
所述第一圆筒(5)的内部和第二圆筒(6)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活性炭板(8),第一活性炭板(8)沿外壳(1)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设置在第一圆筒(5)和第二圆筒(6)内,所述第一圆筒(5)和第二圆筒(6)靠近出气管(3)的一端安装有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环形齿盘(9)和多个第二环形齿盘(10),第一环形齿盘(9)同轴固定在第一圆筒(5)靠近出气管(3)的一端,第二环形齿盘(10)与第二圆筒(6)相对应,且第二环形齿盘(10)同轴固定在第二圆筒(6)上,第二环形齿盘(10)与第一环形齿盘(9)啮合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环形齿盘(10)的一侧啮合有齿轮(11),齿轮(11)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支撑板(7)上,且该转轴的另一端同轴安装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通过支架与支撑板(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沿外壳(1)的长度方向设有进出口(15),进出口(15)的两端均铰接有开合门(16),两个开合门(16)的另一侧均通过天地锁与外壳(1)相连接;
两个所述支撑板(7)相对远离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板(13)和第二限位板(14),第一限位板(13)和第二限位板(14)分别固定在外壳(1)靠近的出气管(3)一端内壁上和外壳(1)靠近进气管(2)的一端内壁上,且第一限位板(13)和第二限位板(14)均对应紧贴支撑板(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14)靠近进气管(2)的一侧为锥形的广口结构的环形板,所述第一限位板(13)为U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靠近外壳(1)的一端安装有挡板(17),挡板(17)平行于支撑板(7),挡板(17)上安装有多个风扇(18),风扇(18)集中在挡板(17)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3)的内部通过安装有第二活性炭板(19),第二活性炭板(19)孔隙密度大于第一活性炭板(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等距排列的支撑底座(4)。
CN202320973290.2U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94411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3290.2U CN219441185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3290.2U CN219441185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1185U true CN219441185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13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73290.2U Active CN219441185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11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5490B (zh) 一种空气净化机
CN104776510A (zh) 一种滤网自清洁式气体除杂质装置
CN103486674A (zh) 一种壁挂式新风净化器
CN210292150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家用空气净化器
CN201173543Y (zh) 一种加湿器
CN219441185U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203478450U (zh) 一种壁挂式新风净化器
CN218846358U (zh) 一种通风排毒设备
CN212202523U (zh) 一种耐高温排烟风机
CN210645754U (zh) 一种沸石转轮装置
CN210728960U (zh) 一种节能型高效蓄热式高温氧化废气净化装置
CN112717626A (zh) 一种高效活性炭吸附箱
CN204165135U (zh) 一种风机外置的嵌入式空气净化器
CN208553622U (zh) 用于处理废气的活性炭吸附装置
CN218936581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12452059A (zh) 一种带有补风通道的通风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18133946U (zh) 一种自净化无管道实验室通风柜
CN211886073U (zh) 一种烟尘净化器
CN117006107B (zh) 一种带净化系统的离心通风机
CN213256191U (zh) 一种自带废气处理系统的通风柜
CN218281202U (zh) 一种废气降温除油设备
CN220355664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CN213208144U (zh) 一种室内通风与空气净化循环装置
CN211925980U (zh) 一种基于紫外线消毒技术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16500035U (zh) 一种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