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7410U - 电梯控制驱动设备以及电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梯控制驱动设备以及电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7410U
CN219437410U CN202223280820.XU CN202223280820U CN219437410U CN 219437410 U CN219437410 U CN 219437410U CN 202223280820 U CN202223280820 U CN 202223280820U CN 219437410 U CN219437410 U CN 219437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riving
heat dissipation
elevator control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808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腾飞
杨书林
严彩忠
刘芳
张湃
黄萃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Winone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Winon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Winone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808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7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7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7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及电梯设备,包括:柜体;安装板,与柜体相连,安装板具有正面和背面,背面与柜体之间限定出散热风道;驱动模块,设于散热风道;电源模块,设于散热风道;控制模块,安装于正面并位于散热风道外。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通过安装板与柜体之间形成散热风道,并利用安装板将控制模块与电源模块和驱动模块分隔开,使电源模块和驱动模块处于散热风道内,且控制模块处于散热风道外,减小控制模块受电源模块和驱动模块所散发热量的影响,降低控制模块的工作环境温度,有利于提高控制模块上的电子器件的运行稳定性,减少电梯运行故障。

Description

电梯控制驱动设备以及电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设备以及电梯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现有的电梯控制系统包括驱动部分、控制部分、电源部分、功能按钮部分以及接口部分等,各部分相互独立的设于控制柜箱体的不同区域并通过线缆连接。由于电源部分和驱动部分运行时产生较高的热量,使设于控制柜内的控制部分处于高温环境下运行,影响控制部分的运行性能及稳定性,造成电梯运行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控制柜内的控制部分处于高温环境下运行,影响控制部分的运行性能及稳定性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设备,所述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包括柜体;安装板,与所述柜体相连,所述安装板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背面与所述柜体之间限定出散热风道;驱动模块,设于所述散热风道;电源模块,设于所述散热风道;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正面并位于所述散热风道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通过安装板与柜体之间形成散热风道,并利用安装板将控制模块与电源模块和驱动模块分隔开,使电源模块和驱动模块处于散热风道内,且控制模块处于散热风道外,减小控制模块受电源模块和驱动模块所散发热量的影响,降低控制模块的工作环境温度,有利于提高控制模块上的电子器件的运行稳定性,减少电梯运行故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沿平行于所述安装板的方向,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依次设置;沿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方向,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或电源模块层叠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风道的两端在所述柜体上分别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中的一者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中的另一者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梯控制驱动设备还包括:散热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沿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方向,所述散热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任意两者之间至少部分叠层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板,与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单管IGBT模块,设于所述驱动板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单管IGBT模块包括多个固定件和多个IGBT单管,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板,每个所述固定件设有至少一个嵌装槽,所述IGBT单管具有引脚,所述IGBT单管嵌装于所述嵌装槽内并通过所述引脚与所述驱动板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板对应每个所述固定件设有一个连接孔;所述固定件包括本体部以及分别设于所述本体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插接于所述连接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驱动控制板,设于所述驱动板;整流模块,设于所述驱动板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单管IGBT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并位于所述整流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整流模块包括:电容板,与所述驱动板相连,所述电容板包括电流输入端和电流输出端,所述电流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板上的端子排电连接,所述电流输出端与所述单管IGBT模块电连接;整流桥,设于所述电容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模块包括:第一散热组件,与所述IGBT单管相抵;第二散热组件,设于所述整流桥远离所述电容板的一端且与所述整流桥相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梯控制驱动设备还包括:第一支架,与所述柜体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一支架用于安装所述电源模块;第二支架,与所述柜体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支架用于安装所述驱动模块;其中,沿平行于所述安装板的方向,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线束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安装板设有多个过线孔,所述多个过线孔供所述线束穿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控板,安装于所述正面;PG卡,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PG卡用于接收曳引机的转速信息并将所述转速信息输送至所述主控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梯控制驱动设备还包括:急停按钮,安装于所述正面并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转换开关,安装于所述正面并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轿厢意外移动保护模块,安装于所述正面并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技术方案,还提出一种电梯设备,所述电梯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任一项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的零件爆炸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一视角的驱动模块与散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的零件爆炸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二视角的驱动模块与散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柜体,11-散热风道、12-进风口、13-出风口;
20-安装板、21-正面、22-过线孔、
30-驱动模块、31-驱动板、311-连接孔、32-单管IGBT模块、321-固定件、3211-连接部、322-IGBT单管、33-驱动控制板、34-整流模块、341-电容板、342-整流桥、343-第一绝缘纸、344-第二绝缘纸、35-端子排;
40-电源模块;
50-控制模块、51-主控板、52-PG卡;
60-散热模块、61-第一散热组件、611-导热支撑板、612-第一散热器、62-第二散热组件、621-第二散热器;
71-第一支架、711-第一主体部、712-第一侧边部、72-第二支架、721-第二主体部、722-第二侧边部、73-第三支架、731-第三主体部、732-第三侧边部;
81-急停按钮、82-转换开关、83-轿厢意外移动保护模块、84-安全转矩取消模块、85-风扇;
91-连接柱、9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设备。
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包括柜体10、安装板20、驱动模块30、电源模块40和控制模块50。具体地,控制模块50对外部信号的输入输出处理并应答信号,根据信号向驱动模块30发出控制指令,以使驱动模块30控制电梯部件的运行,以实现电梯的上下运行等。电源模块40用于向控制模块50和驱动模块30供电。
本实施方式中,柜体10呈长方体形状的箱型结构,安装板20为板状结构,安装板20固定安装于柜体10上,安装板20的正面21位于背离柜体10的一侧,安装板20的背面朝向柜体10一侧设置并且与柜体10之间限定出散热风道11。驱动模块30和电源模块40均设于散热风道11内,驱动模块30和电源模块40所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风道11内的气流实现散热。控制模块50安装在安装板20的正面21,使控制模块50位于散热风道11外,从而减小控制模块50受电源模块40和驱动模块30所散发热量的影响,降低控制模块50的工作环境温度,有利于提高控制模块50上的电子器件的运行稳定性,减少电梯运行故障。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50可以设置在安装板20的正面21的任意位置处,例如,控制模块50可以靠近正面21的下边缘、上边缘、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设置,或者,控制模块50设于正面21的中间区域。
驱动模块30和电源模块40可以设置在安装板20的背面的任意位置处,驱动模块30和电源模块40可以分别设于安装板20背面的不同区域,例如,驱动模块30和电源模块40沿上下方向依次设于安装板20背面的不同区域,或者驱动模块30和电源模块40沿左右方向依次设于安装板20背面的不同区域。可理解地,驱动模块30和电源模块40可以沿垂直于安装板20的方向层叠设置于安装板20的背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电源模块40和驱动模块30沿平行于安装板20的方向依次布置,使电源模块40和驱动模块30分别处于散热风道11内的不同区域,增大电源模块40和驱动模块30与散热风道11内的气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并且沿垂直于安装板20的方向,控制模块50和驱动模块30层叠设置,且安装板20上设有多个供接线穿过的过线孔22,使得控制模块50能够通过安装板20上的过线孔22与驱动模块30和电源模块40电连接,优化了控制驱动设备的各部件以及各模块的布局,且使得内部各部件之间接线更加简洁,防止电缆相互缠绕;另外,各个模块以及各个模块内的部件具有层次的布设,可以有效的减少控制柜的体积,极大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减少各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线缆的长度,降低生产接线理线所需工时及成本。并且有利于逐层拆卸维修,降低拆卸维修的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柜体10上还设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均与散热风道11连通,且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分别位于散热风道11的两端。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进风口设于柜体的底部,出风口设于柜体的顶部,电源模块和驱动模块沿散热风道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驱动模块靠近进风口设置,电源模块靠近出风口设置。本实施方式中,将出风口设于柜体的顶部。使散热通道内的气流由下向上流动,由于热空气的密度相对冷空气的密度较低,因此,使散热风道内的热气流的流动更加顺畅。
在另一个示例性的地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进风口12设于柜体10的顶部,出风口13设于柜体10的底部,电源模块40和驱动模块30沿散热风道1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驱动模块30靠近出风口13设置,电源模块40靠近进风口12设置,由于驱动模块30具有较大的发热量,因此将驱动模块30靠近出风口13设置,使散热风道11内的气流在与驱动模块30换热后即从出风口13排出散热风道11,减少了换热后的高温空气在柜体10内的滞留时间,因此,尽可能地降低了换热后的高温空气对电源模块40以及驱动模块30中电子元件的影响,提高电源模块40和驱动模块30运行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风口12设于柜体10的顶部,出风口13设于柜体10的底部,且进风口12的数量为两个,每个进风口12中均设有一个风扇85,通过风扇85提供驱动力使散热风道11内产生较为强劲的气流以提高电源模块40和驱动模块30的散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风扇还可以设置在出风口,或者在出风口和进风口均设置风扇,以增加散热风道内气体流动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电梯控制驱动设备还包括散热模块60。具体地散热模块60与驱动模块30相连,散热模块60用于对驱动模块30进行散热。本实施方式中,沿垂直于安装板20的方向,散热模块60、控制模块50和驱动模块30分为三层叠层设置,有利于对处于各层上的电路板之间进行排线连接,减少各层电路板之间的线缆数量以及长度,节省线缆物料成本,并降低接线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模块60设于驱动模块30远离安装板20的一侧,使驱动模块30更为接近控制模块50,以利于驱动模块30和控制模块50之间的布线。并且,使散热模块60远离控制模块50,以降低散热模块60的热辐射对控制模块50的影响。
在其他示例中,散热模块60还可以设于驱动模块30远离安装板20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驱动模块30包括:驱动板31、单管IGBT模块32、驱动控制板33、整流模块34。散热模块60包括第一散热组件61和第二散热组件62。
需要说明的是,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双极型三极管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模块是由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与FWD(续流二极管芯片)通过特定的电路桥接封装而成的模块化半导体产品;封装后的IGBT模块直接应用于变频器等设备上。本实用新型中,单管IGBT模块32采用将多个IGBT单管322集成到驱动板31上,以替代封装好的IGBT模块,降低成本。
具体地,驱动板31为单管IGBT模块32、驱动控制板33、整流模块34的电路板载体,通过将单管IGBT模块32、驱动控制板33、整流模块34集成于驱动板31上,使驱动模块30具备整流、逆变以及驱动控制等各项功能,提高了驱动模块30的集成度,使得驱动模块30各部件之间接线更加简洁,防止电缆相互缠绕,并减小驱动模块30占用体积。
具体地,驱动板31与安装板20间隔设置,以防止击穿,或者在驱动板31与安装板20之间设置绝缘件(如绝缘纸)以将驱动板31与安装板20之间隔开,从而防止击穿。驱动控制板33与驱动板31相连且位于驱动板31和安装板20之间,单管IGBT模块32和整流模块34安装于驱动板31上且位于驱动板31背离安装板20的一侧,因此,单管IGBT模块32和整流模块34进一步的远离控制模块50,以降低发热电气元件对控制模块50的影响。
详细地,单管IGBT模块32包括多个固定件321和多个IGBT单管322,固定件321的外形大致呈方块形状,每个固定件321上均设有至少一个与IGBT单管322相匹配的嵌装槽,固定件321与驱动板31固定连接,嵌装槽设于固定件321背离驱动板31的一侧,多个IGBT单管322嵌装于嵌装槽内,从而实现IGBT单管322与驱动板31的相对固定。第一散热组件61与IGBT单管322相抵,使IGBT单管322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组件61处散发,使IGBT单管322始终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以确保单管IGBT模块32能够正常运行。每个IGBT单管322均具有引脚,IGBT单管322通过引脚实现与驱动板31的电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固定件321均设有两个嵌装槽,使每个固定件321均可以安装两个IGBT单管322。多个IGBT单管322呈一字排列地设置于驱动板31上,且在驱动板31上设置至少一排IGBT单管322。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采用多个IGBT单管322代替传统的集成封装好的功率模块,避免了选用封装功率模块导致电机控制器成本较高的问题,而且还缩减了功率模块所需要的体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驱动板31上设有两排IGBT单管322,每排IGBT单管322均需要多个固定件321,在驱动板31上设有多个连接孔311,每个连接孔311与一个固定件321对应,连接孔311为圆形的通孔,固定件321包括本体部和连接部3211,连接部3211位于本体部朝向驱动板31的一侧,嵌装槽形成于本体部背离驱动板31的一侧。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3211为凸出本体部的柱状结构,并且通过连接部3211插入连接孔311中,实现固定件321和驱动板31的连接。在连接孔311以及连接部3211设有相对应的防呆结构,一方面对固定件321与驱动板31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提高IGBT单管322的安装精度,另一方面,防止上下两排IGBT单管322在安装过程中出现混淆。本实施例中,防呆机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块,限位槽形成于连接孔311的内壁上,限位块凸设于连接部3211的外侧壁上,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配合,以实现固定件321与驱动板31防呆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模块30还包括端子排35,设于驱动板31的边缘位置处,整流模块34相对于单管IGBT模块32位于驱动板31靠近端子排35的一侧,单管IGBT模块32与电源模块40电连接,且单管IGBT模块32位于整流模块34和电源模块40之间。
具体地,整流模块34包括电容板341、整流桥342、第一绝缘纸343、第二绝缘纸344以及第二散热组件62,电容板341与驱动板31相连,且电容板341的电流输入端与端子排35电连接,电容板341的电流输出端与单管IGBT模块32电连接,整流桥342设于电容板341且分别与电流输入端和电流输出端电连接。详细地,外部输入的三相交流电通过电缆接到端子排35的RST三相电源输入,三相交流电通过流经电容板341上的整流桥342被转化成两相直流电,两相直流电跟电容板341上的电解电容并联后流经驱动板31上的单管IGBT模块32转化成三相交流电,三相交流电流回驱动板31端子排35的UVW三相上,然后通过电缆接到电梯曳引机。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电源模块40从驱动板31的输入三相交流电取电然后转化成各个电压等级的电源来给驱动模块30和控制模块50内的各个部分供电。
本实施方式中,电容板341的电流输入端与电流输出端均通过铜螺柱实现电容板341与驱动板31的电连接。除用于导电外,铜螺柱还将电容板341与驱动板31固定连接,以减小电容板341和驱动板31之间的连接件,使结构更为简单紧凑,有利于驱动模块30的小型化设计。
进一步地,第一绝缘纸343位于电容板341和驱动板31之间,以实现驱动板31和电容板341之间的绝缘。第二绝缘纸344位于电容板341和第二散热组件62之间,以实现电容板341和第二散热组件62的钣金之间的绝缘。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散热组件61包括导热支撑板611以及与导热支撑板611贴合的第一散热器612,导热支撑板611用于将单管IGBT模块32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器612。导热支撑板611具体可以采用陶瓷、复合材料等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材料制备。第二散组件包括第二散热器621,第二散热器621与整流桥342相抵,第二散热器621用于整流桥342的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4所示,电梯控制驱动设备还包括第一支架71和第二支架72。
具体地,第一支架71呈板状,其包括第一主体部711以及形成于第一主体部711两侧的第一侧边部712,第一主体部711的边缘朝向同一侧90度弯折形成第一侧边部712,两个第一侧边部712分别与柜体10相对的两个内壁抵接,并在第一侧边部712和柜体10设有相对应的通孔,以通过连接件(如螺栓、铆钉等)将第一支架71与柜体10固定连接。第一主体部711上还设有连接柱91,电源模块40包括集成电源板,集成电源板对应连接柱91设有安装孔92,装配时集成电源板将安装孔92与对应的连接柱91对齐,便能够将集成电源板直接安装在连接柱91上,安装方便快捷,且通过安装孔92实现定位,无需再进行额外的定位,使得安装和后期拆卸维护更加方便快捷。其中,第一主体部711呈框形结构,一方面用于减重,另一方面,有利于气流充分与电源模块40接触,提高散热效率。
第二支架72呈板状,其包括第二主体部721以及形成于第二主体部721两侧的第二侧边部722,第二主体部721的边缘朝向同一侧90度弯折形成第二侧边部722,两个第二侧边部722分别与柜体10相对的两个内壁抵接,并在第二侧边部722和柜体10设有相对应的通孔,以通过连接件(如螺栓、铆钉等)将第二支架72与柜体10固定连接。第二主体部721上还设有连接柱91,驱动板31对应连接柱91设有安装孔92,装配时,驱动板31将安装孔92与对应的连接柱91对齐,便能够将驱动板31直接安装在连接柱91上,安装方便快捷,且通过安装孔92实现定位,无需再进行额外的定位,使得安装和后期拆卸维护更加方便快捷。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架72还用于支撑第一散热器612。具体地,第二主体部721设有安装孔92,第一散热器612设有与安装孔92对应的螺纹孔,通过螺栓将第一散热器612固定到第二支架72上。第二主体部721呈框形结构,一方面用于减重,另一方面,IGBT单管322穿过第二支架72的中空部分与第一散热器612相抵,以便于IGBT单管322的散热。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71和第二支架72沿平行于安装板20的方向依次设置,且第一支架71和第二支架72均与安装板20间隔设置,以便于在第一支架71和安装板20之间以及第二支架72与安装板20之间形成装配空间,并使得电源模块40与安装板20之间以及驱动模块30与安装板20之间均形成供气体流动的间隙,因此在散热风道11内,电源模块40和驱动模块30的两侧均形成供气体流动的风道,有利于电源模块40和驱动模块30的充分散热。
本实施方式中,电梯控制能够设备还包括第三支架73,第三支架73呈板状,其包括第三主体部731以及形成于第三主体部731两侧的第三侧边部732,第三主体部731的边缘朝向同一侧90度弯折形成第三侧边部732,两个第三侧边部732分别与柜体10相对的两个内壁抵接,并在第三侧边部732和柜体10设有相对应的通孔,以通过连接件(如螺栓、铆钉等)将第三支架73与柜体10固定连接。第三支架73朝向驱动板31的一侧用于固定电容板341,第三支架73背离驱动板31的一侧用于固定第二散热器621,整流桥342穿过第三支架73与第二散热器621相抵,以实现整流模块34的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50包括主控板51和PG卡52。具体地,安装板20的正面21设有多个连接柱91,主控板51上设有与连接柱91对应的安装孔92,以便将主控板51可拆卸的安装于安装板20上。主控板51通过排线与驱动模块30相连接来交互控制信号,通过控制驱动模块30来实现电梯曳引机带动轿厢上升、下降、停止开门的平稳性及其减震等控制功能的实现。PG卡52(PG,Pulse Generator)PG卡52通过铜螺柱连接到主控板51上。PG卡52通过数据总线DB(Data Bus)与曳引机相连来收集曳引机马达反馈转速等信息,并将转速等信息输送至主控板51控制曳引机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电梯控制驱动设备还包括:轿厢意外移动保护模块83、安全转矩取消模块84、急停按钮81和转换开关82。具体地,轿厢意外移动保护模块83、急停按钮81和转换开关82均固定安装于安装板20的正面21并与主控板51电连接,安全转矩取消模块84固定设于驱动板31并与驱动板31电连接。
具体地,轿厢意外移动保护模块83(UCMP,Unintended car movement protectionsystem)通过线束与电梯轿厢相连接来实现提前开门和检测门锁短路功能。具体地,当电梯处于平层位置且门打开时,如果电梯出现意外移动,轿厢意外移动保护模块83马上启动保护,停止电梯运行,为乘客增加一道安全保障。轿厢意外移动保护模块83的技术原理为:当轿门开启后,乘客进入轿厢之中,此时,该装置的功能启动,通过传感器信号控制的方式,使轿厢可靠的固定在电梯导轨上,以免轿厢发生意外移动。在轿门关闭后,传感器将启动信号复位轿厢保护装置,然后,轿厢继续运行,使轿门与保护装置能够同步运行,达到实时保护的效果。
安全转矩取消模块84(STO,Safe Torque Off)能够在电动机停止运行时能控制变频器关闭转矩输出,避免意外启动造成安全事故。在电梯应用中,STO功能与制动器最大的区别在于,STO功能可以在不关闭电源的情况下切断电动机的动力来源,而制动器是在特定情况下(断电、未有使能状态)抱住制动轮或轴。安全转矩取消模块84使用户能够在没有切断驱动器电源的情况下可靠地切断电机电源,从而能够在达到安全状态后能够更快地重新启动系统。
急停按钮81和转换开关82通过线束与电源模块40电连接,以通过线束从电源模块40取电。在电梯出现紧急情况:如事故,故障维修时,按下急停按钮81,接通在控制回路的线路断电,电梯立即制停,达到保护。
转换开关82通过线束与电梯安全回路相连接来实现电梯不同工作状态的转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中,各器件沿垂直于安装板20的方向分三层设置。位于散热风道11外且安装于安装板20正面21的第一层:包括主控板51、PG卡52、轿厢意外移动保护模块83、急停按钮81和转换开关82。位于散热风道11内且与安装板20背面间隔设置的第二层:包括驱动板31、驱动控制板33、安全转矩取消模块84、电容板341和整流桥342。位于散热风道11内且远离第一层设置的第一散热组件61和第二散热组件62。详细地,因驱动模块30和电源模块40主要涉及强电部分且器件损耗较大,排布在散热风道11内部,来实现大损耗器件的散热。控制模块50以及轿厢意外移动保护模块83、急停按钮81和转换开关82等部分主要涉及弱电、器件损耗相对较小且急停按钮81和转换开关82需要进行操作,排布到安装板20的正面21,位于散热风道11外,一方面以便于操作,另一方面,减小了电源模块40和驱动模块30散发的热量对控制模块50等各器件的影响。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集成整流、逆变、电梯控制、UCMP、集成电源、电梯转换和急停开关功能,具备电梯驱动控制全套功能。并且将各部分器件沿垂直于安装板20的方向分三层布设,可以有效的减少控制柜的体积,极大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减少各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线缆的长度,降低生产接线理线所需工时及成本。并且有利于逐层拆卸维修,降低拆卸维修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梯设备,电梯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梯设备具有与电梯控制驱动设备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包括:
柜体;
安装板,与所述柜体相连,所述安装板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背面与所述柜体之间限定出散热风道;
驱动模块,设于所述散热风道;
电源模块,设于所述散热风道;
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正面并位于所述散热风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沿平行于所述安装板的方向,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依次设置;
沿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方向,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或电源模块层叠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风道的两端在所述柜体上分别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中的一者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中的另一者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驱动设备还包括:
散热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
沿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方向,所述散热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任意两者之间至少部分叠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驱动板,与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
单管IGBT模块,设于所述驱动板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单管IGBT模块包括多个固定件和多个IGBT单管,
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板,每个所述固定件设有至少一个嵌装槽,所述IGBT单管具有引脚,所述IGBT单管嵌装于所述嵌装槽内并通过所述引脚与所述驱动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板对应每个所述固定件设有一个连接孔;
所述固定件包括本体部以及设于所述本体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插接于所述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
驱动控制板,设于所述驱动板;
整流模块,设于所述驱动板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单管IGBT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并位于所述整流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块包括:
电容板,与所述驱动板相连,所述电容板包括电流输入端和电流输出端,所述电流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板上的端子排电连接,所述电流输出端与所述单管IGBT模块电连接;
整流桥,设于所述电容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
第一散热组件,与所述IGBT单管相抵;
第二散热组件,设于所述整流桥远离所述电容板的一端且与所述整流桥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驱动设备还包括:
第一支架,与所述柜体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一支架用于安装所述电源模块;
第二支架,与所述柜体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支架用于安装所述驱动模块;
其中,沿平行于所述安装板的方向,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与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线束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所述安装板设有多个过线孔,所述多个过线孔供所述线束穿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主控板,安装于所述正面;
PG卡,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PG卡用于接收曳引机的转速信息并将所述转速信息输送至所述主控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驱动设备还包括:
急停按钮,安装于所述正面并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转换开关,安装于所述正面并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模块,安装于所述正面并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14.一种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控制驱动设备。
CN202223280820.XU 2022-12-05 2022-12-05 电梯控制驱动设备以及电梯设备 Active CN219437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0820.XU CN219437410U (zh) 2022-12-05 2022-12-05 电梯控制驱动设备以及电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0820.XU CN219437410U (zh) 2022-12-05 2022-12-05 电梯控制驱动设备以及电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7410U true CN219437410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8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80820.XU Active CN219437410U (zh) 2022-12-05 2022-12-05 电梯控制驱动设备以及电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7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9702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electric vehicle
US9888591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electric vehicle
JP5702988B2 (ja) 半導体パワ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が搭載される電力変換装置並びに半導体パワーモジュール搭載用水路形成体の製造方法
US9713292B2 (en) DC-DC converter and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WO2010038541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5544255B2 (ja) 半導体パワー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力変換装置
EP3493388B1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JP6639320B2 (ja) 半導体装置
CN106953505B (zh) 电力转换装置和电梯
CN219437410U (zh) 电梯控制驱动设备以及电梯设备
JP3651406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08387212U (zh) 高集成智能功率模块和空调器
JP2018022731A (ja)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パワー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
CN104724556B (zh)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使用该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
CN204993102U (zh) 功率转换器组件
CN115955811A (zh) 电梯控制驱动设备以及电梯设备
WO2018229929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19372288U (zh) 变频控制模组以及电梯变频控制柜
CN219429414U (zh) 电梯控制柜以及电梯设备
CN219372658U (zh) Pcb板结构、变频控制柜及电梯系统
CN219778876U (zh) 单管igbt组件、模块板及电梯控制柜
CN220108321U (zh) 电梯控制柜
CN219771452U (zh) 电梯控制柜
KR20200044689A (ko) 인버터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동압축기
US20240007015A1 (en) Single-phase module of an inverter, inverter and power electron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