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6744U - 电机的防护结构、电机及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机的防护结构、电机及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6744U
CN219436744U CN202223545583.5U CN202223545583U CN219436744U CN 219436744 U CN219436744 U CN 219436744U CN 202223545583 U CN202223545583 U CN 202223545583U CN 219436744 U CN219436744 U CN 219436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haft
annular
motor
annular groove
en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455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德龙
贾洪运
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Jiangsu Kingclean Intelligent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Jiangsu Kingclean Intelligent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Jiangsu Kingclean Intelligent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455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6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6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6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的防护结构、电机及清洁设备。电机包括壳体和转动支撑于壳体的电机轴,壳体包括第一侧端壁,电机轴一端自第一侧端壁伸出至壳体外,电机的防护结构包括:密封件,安装于第一侧端壁的外侧表面,密封件环绕于电机轴的周向外侧;以及衬套,套设于电机轴,且位于密封件的背离第一侧端壁的一侧,衬套上设有与电机轴同轴布置的至少一个环状凸筋,各环状凸筋均抵压至密封件。本实用新型对电机的防护效果较佳。

Description

电机的防护结构、电机及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的防护结构、电机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电机容易进水的部位,大多出现在电机轴相对于电机壳体的伸出端,即伸出端相对于电机壳体的贯穿位置,而对于此处的防护结构,传统方式是在电机轴的伸出端上套设防水胶圈,防水胶圈沿电机轴的轴向挡设在该贯穿位置的外侧。但该防护结构的防护效果往往不佳,外界的水分、细小污垢等容易通过该贯穿位置进入电机内部,对电机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护效果较佳的电机的防护结构、电机及清洁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的防护结构,电机包括壳体和转动支撑于壳体的电机轴,壳体包括第一侧端壁,电机轴一端自第一侧端壁伸出至壳体外,电机的防护结构包括:
密封件,安装于第一侧端壁的外侧表面,密封件环绕于电机轴的周向外侧;以及
衬套,套设于电机轴,且位于密封件的背离第一侧端壁的一侧,衬套上设有与电机轴同轴布置的至少一个环状凸筋,各环状凸筋均抵压至密封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密封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环状槽,环状槽环绕于电机轴的周向外侧;
各环状凸筋一一对应嵌入各环状槽内;环状槽的内壁包覆于对应的环状凸筋的轴向顶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状凸筋被构造为由衬套朝向密封件伸出,且环状凸筋的延伸方向沿着电机轴的轴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状槽设置在密封件的面向衬套的表面上,环状凸筋设置在衬套的面向密封件的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状凸筋的轴向顶端部的外表面被配置为与对应的环状槽的内壁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状凸筋的轴向顶端部被构造为尖端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状槽沿电机轴轴向的深度小于密封件在电机轴轴向的厚度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端壁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有环状的安装槽,安装槽与电机轴同轴布置,密封件卡设在安装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状槽由环状凸筋转动切割而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端壁上设有贯穿孔,电机轴通过一轴承转动支撑于贯穿孔的孔壁;
衬套包括设于环状凸筋周向内侧的内筒部,内筒部套设于电机轴上,且内筒部至少部分结构伸入至贯穿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筒部与电机轴过盈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端壁的外侧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挡流环,挡流环围绕在密封件的周向外侧,且向背离第一侧端壁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密封件包括两个密封环,各密封环上均开设有一个环状槽,环状凸筋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环状凸筋一一对应地嵌入两个环状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密封环在电机轴的轴向相互错开。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机。
上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电机及清洁设备的有益效果:
由于衬套上设有的环状凸筋均抵压至密封件,且密封件和衬套都环绕于电机轴的周向外侧,这样,衬套、环状凸筋、密封件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并环绕于电机轴的周向外侧。由于衬套套接在电机轴上,衬套内侧的空间被电机轴封堵,该整体结构在衬套的一侧与电机轴之间不存在缝隙;由于密封件安装于第一侧端壁的外侧表面,该整体结构在第一侧端壁一侧的与第一侧端壁之间也不存在缝隙,如此,衬套、环状凸筋、密封件形成的整体结构与第一侧端壁、电机轴之间限定出一封闭屏障,并且该封闭屏障还将电机轴和第一侧端壁之间的间隙笼罩在内,可以有效避免外界流体经过上述间隙进入电机内部,提高了对电机的防护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防护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防护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防护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防护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防护结构的安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电机;10、壳体;101、端盖;11、第一侧端壁;111、贯穿孔;112、轴承;113、安装槽;114、挡流环;20、电机轴;211、间隙;
41、转子;42、冷却风扇;43、动叶轮;44、叶轮罩;441、容置腔;442、出口;443、入口;
50、电机的防护结构;51、密封件;511、环状槽;512、密封环;52、衬套;521、环状凸筋;522、内筒部;523、安装孔;
200、清洁设备;210、地刷;220、尘杯;230、机身;240、第一结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机的防护结构、电机及清洁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电机的防护结构能够防止水分、污水及细小污垢等外界杂质进入电机内部。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100,电机100包括壳体10和转动支撑于壳体10的电机轴20,壳体10包括第一侧端壁11,电机轴20一端自第一侧端壁11伸出至壳体10外。壳体10可以包括本体(未图示)和端盖101,端盖101的供电机轴20伸出的壁部形成为第一侧端壁11,当然,在壳体10是一体形成,未设有端盖101的情况下,可以是壳体10的供电机轴20伸出的壁部形成为第一侧端壁11。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机100可以是有刷电机、无刷电机等类型的、且需要做涉水性能测试的电机。本申请实施例以应用于清洁设备200、例如吸尘器、洗地机等中的干湿两用吸尘器电机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性地,电机100还可包括转子41、冷却风扇42、动叶轮43、叶轮罩44等部件。其中,转子41和冷却风扇42安装在电机轴20的位于壳体10内的部分轴段上,壳体10上设有冷却风入口和冷却风出口(未图示),冷却风扇42在电机轴20的带动下转动时,外界的风经过冷却风入口进入壳体10内,经过和转子41等发热部件充分热交换后,经冷却风出口排出壳体10外,在壳体10内产生冷却循环。
另外,动叶轮43安装在电机轴20的位于壳体10外的部分轴段上。叶轮罩44罩设在壳体10的外侧,并与壳体10共同限定出一容置腔441,动叶轮43位于容置腔441内。叶轮罩44的罩体上设置有出口442,背离壳体10的一侧还设有入口443。
参照图1,以虚线箭头表示了叶轮罩44中流体的流动路径。电机100运行时,电机轴20驱动动叶轮43转动,流体从外部环境经过入口443流入叶轮罩44,经过动叶轮43的叶片后,再经过出口442流出叶轮罩44,以在入口443处产生吸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电机轴20一端自第一侧端壁11伸出至壳体10外,具体实现时,可以是第一侧端壁11上设有贯穿孔111,电机轴20通过一轴承112转动支撑于贯穿孔111的孔壁。
可以理解的是,电机100中,大部分流体(如虚线箭头所示)从叶轮罩44的出口442排出,同时,由于受电机100负压影响,有部分流体(如单点划线箭头所示)沿着端盖100的外侧表面向贯穿孔111处流动,为了保护轴承112不受水或酸碱液等流体的影响,也避免流体进入到电机100内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机100还包括电机的防护结构50。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防护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防护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防护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参照图2、图3、图4、图5、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防护结构50包括密封件51和衬套52。
密封件51安装于第一侧端壁11的外侧表面,密封件51环绕于电机轴20的周向外侧。衬套52套设于电机轴20,且位于密封件51的背离第一侧端壁11的一侧,衬套52上设有与电机轴20同轴布置的至少一个环状凸筋521,各环状凸筋521均抵压至密封件51。
在上述方案中,电机轴20一端自第一侧端壁11伸出至壳体10外,会在电机轴20和第一侧端壁11的交界位置产生可供水汽、酸碱液等流体进入壳体10内的间隙211。
由于衬套52上设有的环状凸筋521均抵压至密封件51,且密封件51和衬套52都环绕于电机轴20的周向外侧,这样,衬套52、环状凸筋521、密封件51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并环绕于电机轴20的周向外侧。由于衬套52套接在电机轴20上,衬套52内侧的空间被电机轴20封堵,与电机轴20之间不存在缝隙;由于密封件51安装于第一侧端壁11的外侧表面,该整体结构在第一侧端壁11一侧的与第一侧端壁11之间也不存在缝隙,如此,衬套52、环状凸筋521、密封件51形成的整体结构与第一侧端壁11、电机轴20之间限定出一封闭屏障,并且该封闭屏障还将电机轴20和第一侧端壁11之间的间隙211笼罩在内,可以有效避免外界流体经过上述间隙进入电机100内部,提高了对电机100的防护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密封件5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环状槽511,环状槽511环绕于电机轴20的周向外侧。各环状凸筋521一一对应嵌入各环状槽511内;环状槽511的内壁包覆于对应的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4,环状槽511的内壁包覆于对应的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是指环状槽511的所有内壁都完全贴合在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上,二者之间是紧密接触,但不会影响到电机轴20带动衬套52相对于密封件51的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环状槽511的内壁包覆于对应的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也包含如下情况:即由于电机轴20转动时,电机轴20带动衬套52的环状凸筋521相对于环状槽511转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或出厂测试后,环状槽511的内壁和对应的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之间形成有微小狭缝,该狭缝也能够较大程度或完全阻止流体进入到电机100内部。
其中,结合图2、图6,为了使密封件51上的环状槽511环绕电机轴20的周向外侧设置,密封件51需要沿着电机轴20的周向连续延伸,示例性的,密封件51可以是圆环状,如此便于在密封件51上设置环状槽511。
另外,为了便于将密封件51设置在第一侧端壁11上,可以在第一侧端壁11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有环状的安装槽113,安装槽113与电机轴20同轴布置,密封件51可以卡设在安装槽113中。这样便于密封件51的安装和更换。
在其他一些示例中,也可以通过在安装槽113中灌入液态密封材料,待凝固成型后形成密封件51。这样密封件51和第一侧端壁11的附着性较好,在密封件51上形成环状槽511的情况下,也不易从安装槽113中脱落。
另外,图2-图6中例示出了环状槽511的数量是一个的情况,本申请不限于此,对于环状槽511的数量是其他的情况与此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图4、图5、图6,衬套52内设有安装孔523,电机轴20穿设在安装孔523中,且电机轴20的周向外表面与安装孔523的内表面贴合。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电机轴20和衬套52之间发生窜动,需要使得衬套52与电机轴20过盈配合,即安装孔523和电机轴20过盈配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环状凸筋521被构造为由衬套52朝向密封件51伸出的圆筒状件。如此,可以使衬套52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加工。示例性的,环状凸筋521的延伸方向要沿着电机轴20的轴向延伸,如此,使得环状凸筋521在电机轴20转动时,与环状槽511的摩擦力较小。
进一步地,环状槽511设置在密封件51的面向衬套52的表面上,环状凸筋521设置在衬套52的面向密封件51的表面上。这样便于加工,也使得密封件51和衬套52在电机轴20径向的结构较为紧凑。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使尽量使环状槽511的内壁包覆于对应的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的外表面被配置为与对应的环状槽511的内壁相匹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避免环状凸筋521穿透密封件51,影响密封件51的强度,可以使环状槽511沿电机轴20轴向的深度小于密封件51在电机轴20轴向的厚度尺寸。
另外,对于环状槽511的形成方式,可以是在密封件51上事先加工出环状槽511,这样密封件51的安装和加工都较为简单。
或者,作为另一种可能的方式,环状槽511由环状凸筋521转动切割而形成。具体实现时,可以先将衬套52安装至电机轴20,使各环状凸筋521与电机轴20同轴,且各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整体陷入第一密封件(将未开环状槽511的密封件51定义为第一密封件)。此时使衬套52相对第一侧端壁11转动,并使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切割第一密封件,以在第一密封件中形成包覆于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的环状槽511。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转动的环状凸筋521切割第一密封件,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被构造为尖端状。换言之,环状凸筋521的径向尺寸由衬套52朝向第一侧端壁11的方向逐渐变小。
结合图4、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衬套52包括设于环状凸筋521周向内侧的内筒部522,内筒部522套设于电机轴20上,且内筒部522至少部分结构伸入至贯穿孔111内。内筒部522的内壁形成上述的衬套52的安装孔523。示例性地,内筒部522与电机轴20过盈配合。
另外,结合图1、图6,为了尽量减少水汽等流体进入前述的贯穿孔111,第一侧端壁11的外侧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挡流环114,挡流环114围绕在密封件51的周向外侧,且向背离第一侧端壁11的方向延伸。这里以具有三个挡流环114为例进行说明,其数量也可以为其他。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防护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参照图7、图8,对上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50进一步改进时,密封件51可以包括两个密封环512,各密封环512上均开设有一个环状槽511,环状凸筋52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环状凸筋521一一对应地嵌入两个环状槽511内。这样增加了一组环状凸筋521和环状槽511的配合,增加了一重保障,在因为意外径向外侧的一组环状凸筋521和环状槽511失效的情况下,径向内侧的一组环状凸筋521和环状槽511还能起到防护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密封环512在电机轴20的轴向相互错开。例如图8中所示那样,径向外侧的密封环512的设置位置比径向内侧的密封环512更靠近电机100内侧,这样,径向外侧的密封环512对应的安装槽113的槽深尺寸较大,径向外侧的环状凸筋521在电机轴20轴向的长度尺寸较长,即使由于使用时间过长等原因导致环状凸筋521和环状槽511之间产生了缝隙,水汽等流体经过该缝隙进入贯穿孔111的通道长度也会边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防水性能。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清洁设备200,包括上述的电机100。可以理解的,电机100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等已经进行过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以清洁设备200为吸尘器或洗地机为例进行说明,对于清洁设备是其他类型的情况与此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现时,清洁设备200可以包括机身230、以及设置在机身230上的地刷210、尘杯220、第一结构件240,电机100也设于机身230上。其中,地刷210用于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理,地刷210、第一结构件240、尘杯220、电机100之间流体连接。
在清洁设备是洗地机的情况下,第一结构件240是污水箱或者清水箱,在清洁设备200是吸尘器时,第一结构件240是尘杯。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防护结构的安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机的防护结构的安装方法。该方法用于安装前述实施例的电机的防护结构50。电机的防护结构50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等在前面已经进行过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9,电机的防护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
S10、在第一侧端壁的外侧表面上设置第一密封件,并使第一密封件环绕于电机轴的周向外侧。
S20、将设有至少一个环状凸筋的衬套安装至电机轴,使各环状凸筋与电机轴同轴,且各环状凸筋的轴向顶端部整体陷入第一密封件。
S30、使衬套相对第一侧端壁转动,并使环状凸筋的轴向顶端部切割第一密封件,以在第一密封件中形成包覆于环状凸筋的轴向顶端部的环状槽。
结合上述图1-图9,在上述方案中,在第一侧端壁11的外侧表面上设置第一密封件,并将衬套52安装至电机轴20,使各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整体陷入第一密封件,如此,使得环状凸筋521预先顶紧第一密封件。此时使衬套52相对第一侧端壁11转动,这样环状凸筋521的轴向端部和第一密封件产生相对转动,二者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将第一密封件切割出环状槽511,使得第一密封件形成上述的密封件51。以这种方式切割出的环状槽511能够较为可靠地包覆于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
另外,由于密封件51和衬套52都环绕于电机轴20的周向外侧,这样,衬套52、环状凸筋521、密封件51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并环绕于电机轴20的周向外侧。由于衬套52套接在电机轴20上,衬套52内侧的空间被电机轴20封堵,与电机轴20之间不存在缝隙;由于密封件51安装于第一侧端壁11的外侧表面,该整体结构在第一侧端壁11一侧的与第一侧端壁11之间也不存在缝隙,如此,衬套52、环状凸筋521、密封件51形成的整体结构与第一侧端壁11、电机轴20之间限定出一封闭屏障,并且该封闭屏障还将电机轴20和第一侧端壁11之间的间隙笼罩在内,可以有效避免外界流体经过上述间隙进入电机100内部,提高了对电机100的防护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第一密封件是未开设环状槽511的状态,环状凸筋521在第一密封件上切割出环状槽511后,第一密封件形成为前述图2、图3中所示的密封件51。
示例性的,衬套52的材质为金属或塑料,第一密封件的材质为硅胶、特氟龙或者乙烯。如此,可以使得衬套52的硬度大于第一密封件的硬度,便于衬套52的环状凸筋521与第一密封件摩擦接触时能够将第一密封件的局部切割开。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第一侧端壁11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有安装槽113,安装槽113环绕于电机轴20的周向外侧。
示例性地,上述步骤S10中,在第一侧端壁11的外侧表面上设置第一密封件,并使第一密封件环绕于电机轴20的周向外侧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安装槽113中灌入液态密封材料,凝固成型后形成第一密封件。这样第一密封件和第一侧端壁11的附着性较好,在第一密封件上开设了环状槽511的情况下,也不易从安装槽113中脱落。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方式,步骤S10中,在第一侧端壁11的外侧表面上设置第一密封件,并使第一密封件环绕于电机轴20的周向外侧的步骤具体包括:将第一密封件卡设于安装槽113中。这样便于第一密封件的安装和更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0中,将设有至少一个环状凸筋521的衬套52安装至电机轴20,使各环状凸筋521与电机轴20同轴,且各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整体陷入第一密封件的具体步骤包括:
将衬套52套接在电机轴20上,并使各环状凸筋521与电机轴20同轴;
朝向第一侧端壁11的方向推压衬套52,直至各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整体陷入第一密封件。
其中,朝向第一侧端壁11的方向推压衬套52,直至各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整体陷入第一密封件,例如可以是推压衬套52使得环状凸筋521抵压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在二者接触部位发生弹性变形,或者塑性变形。此后转动衬套52,可以使第一密封件和环状凸筋521在该接触处相互摩擦,并在硬度较小的第一密封件上产生切割切口以形成环状槽511。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使衬套52过盈配合于电机轴20上,这样使得衬套52和电机轴20的连接较为可靠,也避免流体从二者之间的缝隙进入电机100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30中,使衬套52相对第一侧端壁11转动,具体包括:
启动电机100,使电机轴20带动衬套52相对第一侧端壁11转动。以这样的方式切割而出的环状槽511能够可靠地与对应的环状凸筋521相匹配。尽量减少二者之间的缝隙。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在电机100出厂之前会进行驱动电机轴20转动,在第一密封件中形成环状槽511的操作。或者也可以在使用者购买该电机100后,在第一次使用时自行完成该切割环状槽511的操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电机的防护结构,所述电机包括壳体(10)和转动支撑于所述壳体(10)的电机轴(20),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侧端壁(11),所述电机轴(20)一端自所述第一侧端壁(11)伸出至所述壳体(10)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防护结构(50)包括:
密封件(51),安装于所述第一侧端壁(11)的外侧表面,所述密封件(51)环绕于所述电机轴(20)的周向外侧;以及
衬套(52),套设于所述电机轴(20),且位于所述密封件(51)的背离所述第一侧端壁(11)的一侧,所述衬套(52)上设有与所述电机轴(20)同轴布置的至少一个环状凸筋(521),各所述环状凸筋(521)均抵压至所述密封件(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5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环状槽(511),所述环状槽(511)环绕于所述电机轴(20)的周向外侧;
各所述环状凸筋(521)一一对应嵌入各所述环状槽(511)内;所述环状槽(511)的内壁包覆于对应的所述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筋(521)被构造为由所述衬套(52)朝向所述密封件(51)伸出,且所述环状凸筋(521)的延伸方向沿着所述电机轴(20)的轴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5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环状槽(511),所述环状槽(511)环绕于所述电机轴(20)的周向外侧;
各所述环状凸筋(521)一一对应嵌入各所述环状槽(511)内;所述环状槽(511)的内壁包覆于对应的所述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槽(511)设置在所述密封件(51)的面向所述衬套(52)的表面上,所述环状凸筋(521)设置在所述衬套(52)的面向所述密封件(51)的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的外表面被配置为与对应的所述环状槽(511)的内壁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被构造为尖端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槽(511)沿所述电机轴(20)轴向的深度小于所述密封件(51)在所述电机轴(20)轴向的厚度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端壁(11)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有环状的安装槽(113),所述安装槽(113)与所述电机轴(20)同轴布置,所述密封件(51)卡设在所述安装槽(11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5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环状槽(511),所述环状槽(511)环绕于所述电机轴(20)的周向外侧;
各所述环状凸筋(521)一一对应嵌入各所述环状槽(511)内;所述环状槽(511)的内壁包覆于对应的所述环状凸筋(521)的轴向顶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2、4-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槽(511)由所述环状凸筋(521)转动切割而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端壁(11)上设有贯穿孔(111),所述电机轴(20)通过一轴承(112)转动支撑于所述贯穿孔(111)的孔壁;
所述衬套(52)包括设于所述环状凸筋(521)周向内侧的内筒部(522),所述内筒部(522)套设于所述电机轴(20)上,且所述内筒部(522)至少部分结构伸入至所述贯穿孔(11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部(522)与所述电机轴(20)过盈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端壁(11)的外侧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挡流环(114),所述挡流环(114)围绕在所述密封件(51)的周向外侧,且向背离所述第一侧端壁(11)的方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2、4-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51)包括两个密封环(512),各所述密封环(512)上均开设有一个所述环状槽(511),所述环状凸筋(52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环状凸筋(521)一一对应地嵌入两个所述环状槽(511)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密封环(512)在所述电机轴(20)的轴向相互错开。
17.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的防护结构(50)。
18.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机(100)。
CN202223545583.5U 2022-12-29 2022-12-29 电机的防护结构、电机及清洁设备 Active CN219436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5583.5U CN219436744U (zh) 2022-12-29 2022-12-29 电机的防护结构、电机及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5583.5U CN219436744U (zh) 2022-12-29 2022-12-29 电机的防护结构、电机及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6744U true CN219436744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46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45583.5U Active CN219436744U (zh) 2022-12-29 2022-12-29 电机的防护结构、电机及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67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65468B1 (en) Water repellent motor sleeve
KR20190141466A (ko) 비엘디시 모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수펌프
JP5552402B2 (ja) ポンプの冷却液循環構造
CN219436744U (zh) 电机的防护结构、电机及清洁设备
US11349369B2 (en) Non-contact overhead waterproof structure for high-speed motor
EP1334685B1 (en) Blower motor
JP5415800B2 (ja)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CN107740773B (zh) 电子水泵
EP1809906B1 (en) Pump secondary seal
KR101371605B1 (ko) 수중축사류펌프의 결합장치
CN216714757U (zh) 一种干湿两用风机及其应用的清洁设备
JP2009103077A (ja) 汚水用ポンプ羽根車、汚水用ポンプ
CN210927341U (zh) 一种吸尘用直流无刷电机结构
CN111649008A (zh) 一种能减振降噪的电子冷却水泵
CN214577794U (zh) 导风组件、风机及具有其的扫地机
CN219645635U (zh) 滚刷模组及清洁机器人
CN219317202U (zh) 加热泵及洗涤电器
CN217685384U (zh) 风道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617980U (zh) 一种风机及清洁器
CN214707413U (zh) 转轴组件、转子组件、电机及具有其的扫地机
CN212407131U (zh) 一种自散热的电子冷却水泵
CN218301028U (zh) 密封的无刷外转子电机
CN219549602U (zh) 密封件及具有其的往复锯
CN220586083U (zh) 驱动电机、潜水电机及潜水泵
CN214314838U (zh) 干湿两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