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4838U - 干湿两用电机 - Google Patents

干湿两用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4838U
CN214314838U CN202023249349.9U CN202023249349U CN214314838U CN 214314838 U CN214314838 U CN 214314838U CN 202023249349 U CN202023249349 U CN 202023249349U CN 214314838 U CN214314838 U CN 214314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casing
wet
annular groove
sea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493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昆
李宏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ONGJIE MOTO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otary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otary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otary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493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4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4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4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湿两用电机,包括机壳、电机主体、定叶轮、风罩、动叶轮和密封圈,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机主体,所述定叶轮扣合在所述机壳上,所述定叶轮和所述机壳间设有所述密封圈;所述风罩设于所述定叶轮远离所述机壳的一侧,所述动叶轮设于所述风罩远离所述定叶轮的一侧并与所述电机主体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叶轮和机壳间设置密封圈,阻挡了水渗入电机主体内部的同时阻挡了水渗入定叶轮、风罩和动叶轮内部,降低了材料成本,提高了防水性,可同时在干燥和潮湿的环境中使用。

Description

干湿两用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湿两用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不仅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中工作,而且还需要在潮湿的环境或者水中工作。为了制造方便,电机的机壳和定叶轮通常采用松配,定叶轮和机壳之间就存在缝隙,缝隙存在漏水的风险。电机在水中工作时,水不仅会渗入定叶轮,还会从转轴处渗入电机主体内部,导致电机主体内部零件生锈、控制器元器件损坏、电路烧毁等后果,严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现有的防水电机大都只考虑了电机主体内部的防水性,并没有考虑定叶轮内部的防水性,水一旦进入定叶轮到达风罩和动叶轮,在动叶轮的影响下会形成杂乱的水流,对定叶轮、风罩和动叶轮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同时防止水进入定叶轮和电机内部的干湿两用电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湿两用电机,包括机壳、电机主体、定叶轮、风罩、动叶轮和密封圈,
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机主体,所述定叶轮扣合在所述机壳上,所述定叶轮和所述机壳间设有所述密封圈;
所述风罩设于所述定叶轮远离所述机壳的一侧,所述动叶轮设于所述风罩远离所述定叶轮的一侧并与所述电机主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截面为O型。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定叶轮上设有螺丝,所述螺丝与所述第一螺孔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主体的动力输出轴伸出所述机壳与所述动叶轮连接并驱动所述动叶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出轴的末端设有螺纹,所述动叶轮中央设有第二螺孔,所述螺纹与所述第二螺孔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定叶轮中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定叶轮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风罩中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风罩通过第二通孔套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靠近所述定叶轮的一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定叶轮靠近所述机壳的一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形状对称,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内径均小于所述密封圈的直径,所述密封圈具有弹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干湿两用电机通过在定叶轮和机壳间设置密封圈,阻挡了水渗入电机主体内部的同时阻挡了水渗入定叶轮、风罩和动叶轮内部,相较于分别在各缝隙处设置密封圈,降低了材料成本,提高了防水性,可同时在干燥和潮湿的环境中使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1、机壳,11、第一螺孔,12、第一环形凹槽,2、电机主体,21、动力输出轴,211、螺纹,3、定叶轮,31、螺丝,32、第一通孔,33、第二环形凹槽,4、风罩,41、第二通孔,5、动叶轮,51、第二螺孔,6、密封圈,7、第一缝隙,8、第二缝隙,9、第三缝隙,10、第四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二”、“第一”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此外,术语“包括”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湿两用电机的实施例,包括机壳1、电机主体2、定叶轮3、风罩4、动叶轮5和密封圈6。所述机壳1内设有电机主体2,所述定叶轮3扣合在所述机壳1上,所述定叶轮3和所述机壳1间设有所述密封圈6。图2中箭头表示没有密封圈时的水流方向,定叶轮3和所述机壳1扣合时两者之间会形成第一缝隙7,电机在水中工作时水会从第一缝隙7处渗入,通过在定叶轮3和机壳1间设置密封圈6,可以阻挡水从第一缝隙7处渗入。所述风罩4设于所述定叶轮3远离所述机壳1的一侧,所述动叶轮5设于所述风罩4远离所述定叶轮3的一侧并与所述电机主体2连接。
所述密封圈6为橡胶圈,所述密封圈6的截面为O型。O型橡胶圈可以紧密贴合定叶轮3和机壳1间的第一缝隙,有效阻挡水渗入。橡胶圈还能一定程度上吸收电机主体高速运转时产生的能量,起到阻尼降振的作用。
所述机壳1上设有第一螺孔11,所述定叶轮3上设有螺丝31,所述螺丝31与所述第一螺孔11配合。通过将螺丝31旋入第一螺孔11,可以将定叶轮3进一步固定在机壳1上;同时也可以将定叶轮3和机壳1之间的密封圈6压紧,进一步防止水渗入。
所述电机主体2的动力输出轴21伸出所述机壳1与所述动叶轮5连接并驱动所述动叶轮5转动。动力输出轴21伸出机壳1的地方会产生第二缝隙8,电机在水中工作时从第一缝隙7处渗入的水会经过第二缝隙8渗入电机主体2内对电机主体2造成损害。通过在定叶轮3与机壳1之间设置密封圈6可以阻挡水从第一缝隙7处渗入,即可以阻挡水从第二缝隙8处渗入电机主体2内部。
所述动力输出轴21的末端设有螺纹211,所述动叶轮5中央设有第二螺孔51,所述螺纹211与所述第二螺孔51配合。动力输出轴21通过旋入第二螺孔51与所述动叶轮5紧密连接。
所述定叶轮3中央设有第一通孔32,所述定叶轮3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2套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21上。所述风罩4中央设有第二通孔41,所述风罩4通过第二通孔41套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21上。电机主体2工作时,定叶轮3和风罩4不会转动即不会与动力输出轴21紧密接触,第一通孔32处会形成第三缝隙9,第二通孔32处会形成第四缝隙10。电机在水中工作时从第一缝隙7处渗入的水会经过第三缝隙9和第四缝隙10渗入定叶轮3、风罩4和动叶轮5,水在动叶轮5的转动下会在定叶轮3、风罩4和动叶轮5内部形成杂乱的水流对定叶轮3、风罩4和动叶轮5造成损害。通过在定叶轮3与机壳1之间设置密封圈6可以阻挡水从第一缝隙7处渗入,即可以阻挡水从第三缝隙9和第四缝隙10渗入定叶轮3、风罩4和动叶轮5内部。
所述机壳1靠近所述定叶轮3的一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12,所述定叶轮3靠近所述机壳1的一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33,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2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33形状对称,所述密封圈6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2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33内。通过将密封圈6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12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33内,避免密封圈6发生位移,保证密封效果。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2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33的内径均小于所述密封圈6的直径,所述密封圈6具有弹性。第一环形凹槽12和第二环形凹槽33的内径均小于弹性密封圈6的直径,弹性密封圈6可以有效阻挡水从第一缝隙处渗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干湿两用电机通过在定叶轮和机壳间设置密封圈,阻挡了水渗入电机主体内部的同时阻挡了水渗入定叶轮、风罩和动叶轮内部,相较于分别在各缝隙处设置密封圈,降低了材料成本,提高了防水性,可同时在干燥和潮湿的环境中使用。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下将行业现有的干湿两用电机与本实施例中的电机放入水中工作,行业现有的干湿两用电机在水中工作25分钟就会出现渗漏现象,本实施例在水中工作2小时仍无漏水现象,进一步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干湿两用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电机主体、定叶轮、风罩、动叶轮和密封圈,
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机主体,所述定叶轮扣合在所述机壳上,所述定叶轮和所述机壳间设有所述密封圈;
所述风罩设于所述定叶轮远离所述机壳的一侧,所述动叶轮设于所述风罩远离所述定叶轮的一侧并与所述电机主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两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两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截面为O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两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定叶轮上设有螺丝,所述螺丝与所述第一螺孔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两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体的动力输出轴伸出所述机壳与所述动叶轮连接并驱动所述动叶轮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湿两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轴的末端设有螺纹,所述动叶轮中央设有第二螺孔,所述螺纹与所述第二螺孔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湿两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叶轮中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定叶轮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湿两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中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风罩通过第二通孔套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干湿两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靠近所述定叶轮的一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定叶轮靠近所述机壳的一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形状对称,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湿两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内径均小于所述密封圈的直径,所述密封圈具有弹性。
CN202023249349.9U 2020-12-29 2020-12-29 干湿两用电机 Active CN214314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49349.9U CN214314838U (zh) 2020-12-29 2020-12-29 干湿两用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49349.9U CN214314838U (zh) 2020-12-29 2020-12-29 干湿两用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4838U true CN214314838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64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49349.9U Active CN214314838U (zh) 2020-12-29 2020-12-29 干湿两用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4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14838U (zh) 干湿两用电机
CN201599209U (zh) 一种电动水泵
CN211429050U (zh) 防爆轴流风机电机
CN216122038U (zh) 一种改良的无刷马达
CN212367063U (zh) 一种高效节能电机
CN211116646U (zh) 电子水泵
CN204349658U (zh) 一种改进型电机
CN201742210U (zh) 电机轴承盖组件
CN204089501U (zh) 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整体式发电机
CN208707463U (zh) 一种用于空气清新机的马达
CN203707946U (zh) 一种电机
CN102635566B (zh) 内部调速两档电子风扇
CN203301247U (zh) 无换向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CN202206232U (zh) 一种机械损耗低的电动机
CN206759209U (zh) 一种防水电机
CN114633861A (zh) 一种轮缘水下推进器
CN206908069U (zh) 一种无磨损、免维护的变桨滑环
CN212992139U (zh) 一种助燃电动吹风机
CN206481202U (zh) 用于电动车的直流无刷霍尔外置电机
CN214959012U (zh) 一种防水加固型永磁电机
CN108352667B (zh) 滑环、马达和具有该马达的车辆
CN218976463U (zh) 一种节能防水电机及其插头组件
CN215071919U (zh) 一种防护等级ip55的工业吊扇电机
CN210225167U (zh) 一种用于机壳式电机的连体式定叶轮
CN102280964A (zh) 机械损耗低的电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7

Address after: 215000 building 3, No. 4955, East Taihu Road, Linh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YONGJIE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building 6, No. 4955, East Taihu Road, Linh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ROTARY MOTO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