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3461U - 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33461U CN219433461U CN202320932299.9U CN202320932299U CN219433461U CN 219433461 U CN219433461 U CN 219433461U CN 202320932299 U CN202320932299 U CN 202320932299U CN 219433461 U CN219433461 U CN 2194334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gral
- supporting rod
- air duct
- round
- mounting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联机系统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包括换热支架、第一圆支杆、第二圆支杆、第一整体式钣金、第二整体式钣金和风机,采用第一圆支杆和第二圆支杆替代传统的方通支撑,优化回风面积和减小回风阻力,从而提高机组的风量及能力,通过机组测试对比,通过优化风道设计,机组的风量可以提升3%。采用第一整体式钣金和第二整体式钣金,避免安装分体式钣金于第一圆支杆和第二圆支杆后不平以及焊接工序繁琐,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第一L型折弯件和第二L型折弯件固定连接于换热支架的外侧壁,进一步加强了第一圆支杆和第二圆支杆的支撑强度,减少了风机的震动和整个风机的噪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联机系统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
背景技术
多联机系统/多联式空调机组是一台室外机能连接多台室内机,室内机的数量1~32个。其制冷系统是一台室外机通过管路能够向若干个室内机输送制冷剂液体,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各个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可以适时地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
传统的多联机系统的风道为三面回风、顶部出风,主要由整体框架、C型换热器、电机、扇叶、方通支撑组成,但方通支撑的风阻力加大,不利于送风,且方通支撑固定或改成圆管固定后均存在噪声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包括换热支架、第一圆支杆、第二圆支杆、与第一圆支杆固定连接的第一整体式钣金、与第二圆支杆固定连接的第二整体式钣金、以及与第一整体式钣金和第二整体式钣金固定连接的风机,所述第一圆支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一L型折弯件,所述第二圆支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二L型折弯件,第一L型折弯件和第二L型折弯件均沿换热支架的内侧壁伸入并固定连接于换热支架的外侧壁。
优选的,所述风机包括驱动电机、套设于驱动电机的电机座、以及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扇叶,所述第一整体式钣金和第二整体式钣金均与电机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整体式钣金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整体式钣金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电机座的底部凸伸有与第一定位孔插接配合的第一定位柱、以及与第二定位孔插接配合的第二定位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整体式钣金的端部与第一定位孔边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5-20mm,所述第二整体式钣金的端部与第二定位孔边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5-2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整体式钣金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整体式钣金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电机座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的第三安装孔、以及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四安装孔,所述风道机构还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贯穿第三安装孔并与第一安装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栓贯穿第四安装孔并与第二安装孔螺纹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支杆的直径为10-30mm,所述第二圆支杆的直径为10-30mm。
优选的,所述风道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换热支架的底部的底座、以及容设于所述换热支架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采用第一圆支杆和第二圆支杆替代传统的方通支撑,优化回风面积和减小回风阻力,优化回风风道,减小空气阻力,从而提高机组的风量及能力,通过机组测试对比,通过优化风道设计,机组的风量可以提升3%。采用第一整体式钣金和第二整体式钣金,避免安装分体式钣金于第一圆支杆和第二圆支杆后不平以及焊接工序繁琐,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第一圆支杆和第二圆支杆的支撑强度;进一步的,第一L型折弯件和第二L型折弯件均沿换热支架的内侧壁伸入并固定连接于换热支架的外侧壁,进一步加强了第一圆支杆和第二圆支杆的支撑强度,减少了风机的震动和整个风机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换热支架;2、第一圆支杆;3、第二圆支杆;4、第一整体式钣金;5、第二整体式钣金;6、风机;61、驱动电机;62、电机座;63、扇叶;7、第一L型折弯件;8、第二L型折弯件;9、第一定位孔;10、第二定位孔;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3、第一螺栓;14、第二螺栓;15、底座;16、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5所示,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包括换热支架1、第一圆支杆2、第二圆支杆3、与第一圆支杆2固定连接的第一整体式钣金4、与第二圆支杆3固定连接的第二整体式钣金5、以及与第一整体式钣金4和第二整体式钣金5固定连接的风机6,所述第一圆支杆2的两端设置有第一L型折弯件7,所述第二圆支杆3的两端设置有第二L型折弯件8,第一L型折弯件7和第二L型折弯件8均沿换热支架1的内侧壁伸入并固定连接于换热支架1的外侧壁。
该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采用第一圆支杆2和第二圆支杆3替代传统的方通支撑,优化回风面积和减小回风阻力,优化回风风道,减小空气阻力,从而提高机组的风量及能力,通过机组测试对比,通过优化风道设计,机组的风量可以提升3%。采用第一整体式钣金4和第二整体式钣金5,避免安装分体式钣金于第一圆支杆2和第二圆支杆3后不平以及焊接工序繁琐,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第一圆支杆2和第二圆支杆3的支撑强度;进一步的,第一L型折弯件7和第二L型折弯件8均沿换热支架1的内侧壁伸入并固定连接于换热支架1的外侧壁,进一步加强了第一圆支杆2和第二圆支杆3的支撑强度,减少了风机6的震动和整个风机6的噪声。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6包括驱动电机61、套设于驱动电机61的电机座62、以及与驱动电机61的输出端连接的扇叶63,所述第一整体式钣金4和第二整体式钣金5均与电机座6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整体式钣金4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9,所述第二整体式钣金5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0,所述电机座62的底部凸伸有与第一定位孔9插接配合的第一定位柱(图中未示出)、以及与第二定位孔10插接配合的第二定位柱(图中未示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整体式钣金4的端部与第一定位孔9边沿之间的最短距离(图中以a表示)为5-20mm,所述第二整体式钣金5的端部与第二定位孔10边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5-20mm。相比分体式钣金,第一整体式钣金4的端部与第一定位孔9边沿之间的最短距离以及第二整体式钣金5的端部与第二定位孔10边沿之间的最短距离的设定,更有利于避免钣金因定位孔与钣金端部距离较小而断裂。优选的,所述第一整体式钣金4的端部与第一定位孔9边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0mm,所述第二整体式钣金5的端部与第二定位孔10边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整体式钣金4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所述第二整体式钣金5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2,所述电机座62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1连通的第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以及与第二安装孔12连通的第四安装孔(图中未示出),所述风道机构还包括第一螺栓13和第二螺栓14,所述第一螺栓13贯穿第三安装孔并与第一安装孔11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栓14贯穿第四安装孔并与第二安装孔12螺纹配合。通过第一螺栓13和第二螺栓14将电机座62锁紧于第一整体式钣金4和第二整体式钣金5,连接稳固性好,又便于拆卸维修。另外,第一L型折弯件7和第二L型折弯件8均通过螺栓与换热支架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以便从换热支架1的侧面锁紧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支杆2的直径为10-30mm,所述第二圆支杆3的直径为10-30mm。相比同等宽度的方通管而言,第一圆支杆2和第二圆支杆3的抽风面积遮挡更少,更有利于减少回风阻力,增加回风风速,增大风量。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支杆2的直径为20mm,所述第二圆支杆3的直径为20mm。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换热支架1的底部的底座15、以及容设于所述换热支架1的换热器16。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支架、第一圆支杆、第二圆支杆、与第一圆支杆固定连接的第一整体式钣金、与第二圆支杆固定连接的第二整体式钣金、以及与第一整体式钣金和第二整体式钣金固定连接的风机,所述第一圆支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一L型折弯件,所述第二圆支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二L型折弯件,第一L型折弯件和第二L型折弯件均沿换热支架的内侧壁伸入并固定连接于换热支架的外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驱动电机、套设于驱动电机的电机座、以及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扇叶,所述第一整体式钣金和第二整体式钣金均与电机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体式钣金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整体式钣金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电机座的底部凸伸有与第一定位孔插接配合的第一定位柱、以及与第二定位孔插接配合的第二定位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体式钣金的端部与第一定位孔边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5-20mm,所述第二整体式钣金的端部与第二定位孔边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5-2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体式钣金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整体式钣金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电机座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的第三安装孔、以及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四安装孔,所述风道机构还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贯穿第三安装孔并与第一安装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栓贯穿第四安装孔并与第二安装孔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支杆的直径为10-30mm,所述第二圆支杆的直径为10-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换热支架的底部的底座、以及容设于所述换热支架的换热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32299.9U CN219433461U (zh) | 2023-04-23 | 2023-04-23 | 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32299.9U CN219433461U (zh) | 2023-04-23 | 2023-04-23 | 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33461U true CN219433461U (zh) | 2023-07-28 |
Family
ID=87345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932299.9U Active CN219433461U (zh) | 2023-04-23 | 2023-04-23 | 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33461U (zh) |
-
2023
- 2023-04-23 CN CN202320932299.9U patent/CN21943346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40915A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2171286U (zh) | 一种商用空调室内机 | |
CN103335373A (zh) | 自然冷却通风系统 | |
CN219433461U (zh) | 一种多联机系统的风道机构 | |
CN202253976U (zh) | 一种带有导流板的空调装置 | |
CN202973670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蒸发器及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0953765A (zh) | 一种不共风v型风冷模块机组外框 | |
CN202757353U (zh) | 冷凝器组件和空调室外机 | |
CN203718929U (zh) | 超薄型空调 | |
JP2020535369A (ja) | 熱交換器組立品とエアコン室内機 | |
CN211526756U (zh) | 一种不共风v型风冷模块机组外框 | |
CN108518896A (zh) | 一种机房空调蒸发器与机房空调 | |
CN205119232U (zh) | 一种机房空调系统 | |
CN210320778U (zh) | 一种用于空调生产的水冷一体化冷暖机构 | |
CN220567357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组及具有该室内机组的空调系统 | |
CN219797473U (zh) | 一种多联机系统的导流换热机构 | |
CN104675719A (zh) | 一种风机 | |
CN210042690U (zh) | 一种机柜空调 | |
CN219797571U (zh) | 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 | |
CN209068807U (zh) | 一种机房空调蒸发器与机房空调 | |
CN112815429A (zh) | 一种充分利用空间获取能量的空气源热泵 | |
CN206338875U (zh) | 多联空调的室外机 | |
CN214426107U (zh) | 一种狭小空间空调室外机自动导流散热节能装置 | |
CN104832991A (zh) | 一种保温棉加工车间的改良型空调系统 | |
CN203657170U (zh) | 一种改良出风结构的机房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