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2273U - 一种折叠铰链及其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铰链及其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2273U
CN219432273U CN202320902311.1U CN202320902311U CN219432273U CN 219432273 U CN219432273 U CN 219432273U CN 202320902311 U CN202320902311 U CN 202320902311U CN 219432273 U CN219432273 U CN 219432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ain body
bearing frame
driving piece
folding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23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峻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023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2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2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2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铰链及其移动终端,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用于迫使驱动部旋转的一个或若干个驱动件、与驱动件活动连接的承架和辅助承架,以及设置在承架与辅助承架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了一个或若干个连接块;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块夹持在承架和辅助承架之间;所述连接块可滑动设置于承架与辅助承架之间;驱动件迫使驱动部旋转带动主体同步翻转,同时带动翻转组件发生同向翻转,连接块作为支撑板的回转圆心受限于承架与辅助承架之间,进而通过多点位驱动实现主体在0°‑180°范围内的折叠操作;支撑板通过连接块、限位块、夹持槽等部件被夹持在承架与辅助承架之间,可实现小角度范围的调节,实现闭合状态的有效避位。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铰链及其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铰链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移动终端领域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拓展,家伙是哪个5G网络时代的来临,现今,各种聊天、视频等软件的不选更新换代下,人们觉得常规的触摸屏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已经不够用,主要原因是受限于移动终端的体积限制了屏幕的大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发明了柔性屏(折叠屏),靖江柔性屏(折叠屏)应用到移动终端上,通过折叠设计使得终端既能在鞋带上满足人们要求,又能在使用需要时通过展开扩大终端的屏幕,为了实现这个要求,关键在于铰链机构的设计是否合理。
由于移动终端在0°闭合状态下,折叠屏呈水滴状,即两个折叠屏之间形成20-35°左右,现有固定设置的支撑板大多以180°来呈现对折叠屏进行支撑,而其他角度下都是避开折叠屏的,闭合状态无法根据角度进行有效避位,导致很难做到闭合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铰链及其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铰链,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的驱动部以及翻转组件;
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主体同步翻转;
所述翻转组件,用于主体翻转操作;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用于迫使驱动部旋转的一个或若干个驱动件、与驱动件活动连接的承架和辅助承架,以及设置在承架与辅助承架之间的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上设置了一个或若干个连接块;
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块夹持在承架和辅助承架之间;
所述连接块可滑动设置于承架与辅助承架之间;
驱动件迫使驱动部旋转带动主体同步翻转,同时带动翻转组件发生同向翻转,连接块作为支撑板的回转圆心受限于承架与辅助承架之间,进而通过多点位驱动实现主体在0°-180°范围内的折叠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块一端设置有弧形槽,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形成凸台,使得所述连接块整体形成阶梯状。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承架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边缘位置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连接块设置于限位槽和限位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的外壁为与弧形槽相适配的弧形结构;所述连接块的弧形槽设置于限位块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辅助承板上的夹持槽,所述夹持槽为与连接块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形凹槽,所述连接块的外壁设置于夹持槽内。
其中,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块、限位块、夹持槽等部件被夹持在承架与辅助承架之间,由于弧形结构的连接块、限位块、夹持槽具有一定的深度,使得连接块被限位在有限空间内,使其仅能在有限空间内发生转动,保证支撑板被稳定设置于承架和辅助承架之间,相较于现有将支撑板直接设置于承架上,本申请有效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提高本申请的连接强度;另外,连接块、限位块、夹持槽三者通过弧形结构连接,当翻转组件对主体进行翻转过程中,承架与辅助承架以驱动部为圆心进行转动时,连接块作为回转圆心,以回转圆心为旋转点实现小范围回转,保证调节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一个或若干个第一驱动件、一个或若干个第二驱动件;
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转动端和滑动端;
所述转动端与驱动部连接;
所述滑动端可滑动设置于承架上;
所述第二驱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辅助承架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承架上的导向滑动组件,所述导向滑动组件沿承架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导向滑动组件包括滑动环、滑动杆和导轨;
所述导轨沿承架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滑动环沿长度方向设置于导轨之间;
所述滑动杆贯穿滑动环滑动设置;
所述第一驱动件夹持在滑动环上;
所述滑动杆连接在滑动环与第一驱动件之间;
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滑动端滑动设置在导轨内。
进一步地,设置于一个承架上的第一驱动件至少为两个,两个第一驱动件对称设置于承架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环一体成型设置于支撑板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两个第一驱动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为分体式设计,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为左右设置的,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安装位,所述承架、辅助承架、支撑板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安装在第一模块和/或第二模块的内侧;所述承架、辅助承架、支撑板、驱动件至少包含四组,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内壁上,通过承架、辅助承架、支撑板、驱动件实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可翻转连接使之成为整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之间的中间模块;所述驱动部可拆卸设置在中间模块内。
进一步地,位于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之间的驱动部至少设置有两组,两组驱动部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第三模块上的主体,所述驱动部设置在主体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转动端为环状结构,所述驱动部的输出端贯穿第一驱动件的转动端设置于主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安装槽位,所述第二驱动件的端部设置于安装槽位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两端都设置为可转动结构;
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辅助承架上;
在所述主体上与第二驱动件相适配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位,该安装槽位的侧壁上设置导向环;
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导向槽位,导向环与导向槽位相互配合实现第二驱动件的转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第一驱动件上的凸点以及主体上的止挡面;
所述凸点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靠近主体的一侧;
所述止挡面设置在主体两侧
所述第一驱动件上的凸点延伸至主体内部与止挡面贴合;
当主体打开至180°,凸点会随着第一驱动件一同转动,凸点与主体上的止挡面贴合起到止挡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为现有技术,优选为具有阻尼功能的螺杆齿轮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件为异形孔结构;
所述驱动部的输出端为与异形孔结构相适配的异形杆;
所述异形杆与异形孔的尺寸相同以插接的方式设置于第一驱动件内,随着第一驱动件的转动驱动部也随之转动;
在所述异形杆的一端还设置有转动部;
设置于所述主体内实现驱动部整体的转动;
所述异形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块;
所述异形杆和第一驱动件处于同步运动的状态;
所述压块处于驱动部和主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折叠铰链,还包括折叠屏,所述折叠屏镶嵌于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铰链以及移动终端,支撑板通过连接块、限位块、夹持槽等部件被夹持在承架与辅助承架之间,可实现小角度范围的调节,实现闭合状态的有效避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铰链以及移动终端,驱动部与第一驱动件通过插接并压合的方式,提高了驱动部扭力调整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铰链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铰链调整至135°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铰链调整至135°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铰链承架、支撑板和辅助承架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示意图的爆炸图;
图6为图4中示意图的剖视图;
图7为图4中示意图其中一个视角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4中示意图另一个视角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铰链主体、第一驱动件和驱动部三者局部连接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铰链主体与第二驱动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铰链的第二驱动件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铰链驱动部的输出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铰链止挡面和凸点设计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铰链止挡面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铰链及其移动终端的爆炸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模块、2-第二模块、3-中间模块、4-折叠屏、5-折叠铰链、6-支撑板、7-滑动环、8-承架、9-辅助承架、10-第一驱动件、11-第二驱动件、12-导轨、13-主体、15-驱动部、16-滑动杆、17-连接块、18-限位槽、19-限位块、20-弧形槽、21-夹持槽、22-导向环、23-导向槽位、24-止挡面、25-凸点、26-异形孔、27-压块、28-异形杆、29-转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铰链,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的驱动部15以及翻转组件;驱动部15,用于驱动主体同步翻转;翻转组件,用于主体翻转操作;翻转组件包括用于迫使驱动部15旋转的一个或若干个驱动件、与驱动件活动连接的承架8和辅助承架9,以及设置在承架8与辅助承架9之间的支撑板6;支撑板6上设置了一个或若干个连接块17;支撑板6通过连接块17夹持在承架8和辅助承架9之间;连接块17可滑动设置于承架8与辅助承架9之间;驱动件迫使驱动部15旋转带动主体同步翻转,同时带动翻转组件发生同向翻转,连接块17作为支撑板6的回转圆心受限于承架8与辅助承架9之间,进而通过多点位驱动实现主体在0°-180°范围内的折叠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主体由三部分组成,主要包含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上述驱动件、承架8、辅助承架9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模块1和第二模块2内,通过拉动或按压第一模块1或第二模块2可实现翻转调节。还包括第一模块1和第二模块2之间的中间模块3,上述驱动部15通过螺栓安装在中间模块3上。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和中间模块3作为本申请的外壳,可优选为坚硬材料。第一模块1与第二模块2之间通过多组翻转组件将其连接成整体,翻转组件与驱动部15转动连接可实现第一模块1和第二模块2同步翻转,第一模块1和第二模块2之间的翻转组件数量可以为2-8组且对称设置,优选为四组,四组翻转组件两两相对设置。每组翻转组件上的第一驱动件10至少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承架8两端。第二驱动件11设置在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驱动件1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8所示,连接块17在支撑板6顶部由上至下形成的弧形结构,连接块17的内壁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20,另一侧形成凸台,使得连接块17外壁形成光滑的弧形面,内壁形成阶梯状。还包括设置于承架8上的限位槽18,限位槽18的边缘位置设置有限位块19,限位块19的高度略大于限位槽18的深度。限位块19的外壁设计为与弧形槽20相适配的弧形结构;连接块17的弧形槽20设置于限位块19上。还包括设置于辅助承板上的夹持槽21,夹持槽21为与连接块17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形凹槽,连接块17的外壁设置于夹持槽21内。
其中,主体处于闭合状态,形成水滴状,两侧构成30°的夹角,这时两侧的支撑板分别负责动作15°的角度,实现闭合状态的避位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包括一个或若干个第一驱动件10、一个或若干个第二驱动件11;第一驱动件10包括转动端和滑动端;转动端与驱动部15连接;滑动端可滑动设置于承架8上;第二驱动件11可转动地设置于辅助承架9上。
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于承架8上的导向滑动组件,导向滑动组件沿承架8宽度方向设置;导向滑动组件包括滑动环7、滑动杆16和导轨12;导轨12沿承架8宽度方向设置;滑动环7沿长度方向设置于导轨12之间;滑动杆16贯穿滑动环7滑动设置;第一驱动件10夹持在滑动环7上;滑动杆16连接在滑动环7与第一驱动件10之间;第一驱动件10的滑动端滑动设置在导轨12内。
当主体的调节角度为0°时(即第一模块1和第二模块2处于平行状态),滑动杆16处于滑动环7靠近中间模块3的一端,随着角度的不断改变,滑动杆16带动第一驱动件10不断向承架8内部移动,直到调节至180°,滑动杆16移动至滑动环7远离中间模块3的一端,使得第一模块1和第二模块2完全展开。为了实现避位,通过设置在导向滑动组件带动支撑板向倾斜15°的方向调整,完成避位。
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于中间模块3上的主体13,主体13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中间模块3上,驱动部15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中间模块3上且处于主体13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二驱动件11的两端都设置为可转动结构,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辅助承架9上;在主体13上与第二驱动件11相适配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位,该安装槽位的侧壁上设置导向环22,第二驱动件11的另一端设置有导向槽位,导向环22与导向槽位相互配合实现第二驱动件11的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15为现有技术,优选为带有阻尼的螺杆齿轮副,每组驱动部15存在两个螺旋齿轮副,即通过螺杆与齿轮的啮合连接实现主体的角度调节。驱动部15通过螺栓安装在中间模块3内,第一驱动件10的转动端为环状设计,通过驱动部15的输出端贯穿转动端延伸至主体13内部,实现第一驱动件10的转动连接。如图9和13所示,第一驱动件10优选为异形孔26结构,上下两侧面为弧形结构,左右两侧面为矩形结构,驱动部15的输出端优选为与异形孔26结构相适配的异形杆28,异形杆28与异形孔26的尺寸相同以插接的方式设置于第一驱动件10内,这样随着第一驱动件10的转动驱动部15也随之转动。在异形杆28的一端还设置有转动部29,设置于主体13内实现驱动部15整体的转动,另外,异形杆28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块27,通过螺栓将驱动部15定位至合适位置,且异形杆28和第一驱动件10处于同步运动的状态,压块27处于驱动部15和主体13之间,如此设计,一方面驱动部15采用干涉加压合的方式作用于第一驱动件10上,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另外采用铆钉进行固定的方式,另一方面,采用可拆卸以及干涉压合更加便于单独组装以及扭力的调节,提高了实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15所示,第一驱动件靠近主体一侧设置有凸点,主体两侧设置有止挡面,第一驱动件上的凸点延伸至主体内部与止挡面贴合。具体地,当本申请打开至180°,凸点会随着第一驱动件一同转动,凸点与主体上的止挡面贴合起到止挡作用。另外,凸点延伸至主体内部有效避免回转同时在180°的角度实现贴面止挡。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移动终端,如图16-18所示,包括上述的折叠铰链5,还包括折叠屏4,折叠屏4镶嵌于第一模块1和第二模块2上。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折叠过程如下:
从闭合状态至完全打开状态(0°-180°):通过向上翻转第一模块1和/或第二模块2,带动驱动件向上翻转,驱动件向上翻转带动每组的螺杆齿轮副发生相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模块1和/或第二模块2向上转动,随着主体与中间模块3形成的角度越来越小,带动承架8、辅助承架9逐渐向靠近中间模块3的位置转动,使得第一驱动件10向承架8内部移动,第二驱动件11的转动端也通过导向环22与导向槽位的滑动作用实现转动,直到驱动件带动主体完全平行状态,与此同时,支撑板6会通过导向滑动组件与连接块17的滑动作用,将其由倾斜的15°调节至0°,对折叠屏进行支撑,上述转动部停止转动,移动终端通过驱动部15的阻尼作用停止在原状态,打开完成。
从打开状态至完全闭合(180°-0°):通过向下翻转第一模块1和/或第二模块2,带动驱动件向下翻转,驱动件向下翻转带动每组的螺杆齿轮副发生相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模块1和/或第二模块2向下转动,随着主体与中间模块3形成的角度越来越大,带动承架8、辅助承架9逐渐向远离中间模块3的位置转动,使得第一驱动件10向承架8外侧移动,第二驱动件11的转动端也通过导向环22与导向槽位的滑动作用实现转动,驱动件转动至与中间模块3趋近于垂直状态,与此同时,两侧的支撑板6会与折叠屏4之间形成30°(15°+15°)的夹角,驱动件调节的过程中,通过导向滑动组件以及连接块17的转动作用分别将支撑板6向折叠屏4转动15°,来弥补闭合状态下折叠屏4存在夹角的问题,同时也实现避位的问题,实现了移动终端完全闭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的驱动部(15)以及翻转组件;
所述驱动部(15),用于驱动主体同步翻转;
所述翻转组件,用于主体翻转操作;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用于迫使驱动部(15)旋转的一个或若干个驱动件、与驱动件活动连接的承架(8)和辅助承架(9),以及设置在承架(8)与辅助承架(9)之间的支撑板(6);
所述支撑板(6)上设置了一个或若干个连接块(17);
所述支撑板(6)通过连接块(17)夹持在承架(8)和辅助承架(9)之间;
所述连接块(17)可滑动设置于承架(8)与辅助承架(9)之间;
驱动件迫使驱动部(15)旋转带动主体同步翻转,同时带动翻转组件发生同向翻转,连接块(17)作为支撑板(6)的回转圆心受限于承架(8)与辅助承架(9)之间,进而通过多点位驱动实现主体在0°-180°范围内的折叠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承架(8)上的限位槽(18),所述限位槽(18)的边缘位置设置有限位块(19),所述连接块(17)设置于限位槽(18)和限位块(1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辅助承板上的夹持槽(21),所述夹持槽(21)为与连接块(17)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形凹槽,所述连接块(17)的外壁设置于夹持槽(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一个或若干个第一驱动件(10)、一个或若干个第二驱动件(11);
所述第一驱动件(10)包括转动端和滑动端;
所述转动端与驱动部(15)连接;
所述滑动端可滑动设置于承架(8)上;
所述第二驱动件(11)可转动地设置于辅助承架(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承架(8)上的导向滑动组件,所述导向滑动组件沿承架(8)宽度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体,所述驱动部设置在主体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11)的两端都设置为可转动结构;
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辅助承架上;
在所述主体上与第二驱动件相适配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位,该安装槽位的侧壁上设置导向环;
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导向槽位,导向环与导向槽位相互配合实现第二驱动件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第一驱动件上的凸点以及主体上的止挡面;
所述凸点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靠近主体的一侧;
所述止挡面设置在主体两侧
所述第一驱动件上的凸点延伸至主体内部与止挡面贴合;
当主体打开至180°,凸点会随着第一驱动件一同转动,凸点与主体上的止挡面贴合起到止挡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为异形孔结构;
所述驱动部的输出端为与异形孔结构相适配的异形杆;
所述异形杆与异形孔的尺寸相同以插接的方式设置于第一驱动件内,随着第一驱动件的转动驱动部也随之转动;
在所述异形杆的一端还设置有转动部;
设置于所述主体内实现驱动部整体的转动;
所述异形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块;
所述异形杆和第一驱动件处于同步运动的状态;
所述压块处于驱动部和主体之间。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折叠铰链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屏(4),所述折叠屏(4)镶嵌于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上。
CN202320902311.1U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折叠铰链及其移动终端 Active CN219432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2311.1U CN219432273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折叠铰链及其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2311.1U CN219432273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折叠铰链及其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2273U true CN219432273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41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2311.1U Active CN219432273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折叠铰链及其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2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90149B (zh) 铰链结构和折叠式电子设备
US8483784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having a rotatable member
CN217761887U (zh) 阻尼机构、铰链装置以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KR20230130141A (ko) 힌지 및 인폴딩 플렉서블 스크린 이동 단말기
KR20220084076A (ko) 폴더블 구조를 갖는 휴대단말기의 힌지장치
CN219432273U (zh) 一种折叠铰链及其移动终端
CN216951254U (zh) 铰链组件和折叠式电子设备
CN214533998U (zh) 适用于搭载显示屏且可旋转的铰链机构及移动终端
TW201921221A (zh) 折疊式裝置的轉軸模組(三)
WO2023193592A1 (zh) 同轴反转连接机构
CN110513389B (zh) 挠性结构及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
US2024002808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alignment method thereof
CN115234572A (zh)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面板
KR200396211Y1 (ko) 회전식 슬라이드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이동통신단말기
TWI721711B (zh) 折疊式裝置
CN218863068U (zh) 一种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铰链
CN101132432B (zh) 具有双连接构件的移动电话及其铰链装置
CN219780185U (zh) 一种折叠屏的铰链结构
CN218863073U (zh) 转轴结构及使用该转轴结构的折叠式电子装置
CN219874349U (zh) 一种无缝连接翻转结构
CN213064311U (zh) 单轴枢纽器
KR101046656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롱스트로크 틸팅 힌지모듈
CN217333905U (zh) 开关
CN218159467U (zh) 一种折叠屏水滴型弯折治具构造
CN117128239A (zh) 转轴组件和可折叠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