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6330U - 一种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6330U
CN219426330U CN202320237257.3U CN202320237257U CN219426330U CN 219426330 U CN219426330 U CN 219426330U CN 202320237257 U CN202320237257 U CN 202320237257U CN 219426330 U CN219426330 U CN 219426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ing
cutting
machine
conveyor
oil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72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华
李安迪
宋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hua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hua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hua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hua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372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6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6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6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涉及切削油的技术领域,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的自由端设有脱油机,所述脱油机的下方设有接料盘,所述接料盘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的自由端连接有筛分机;所述进料斗与所述筛分机同侧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所在平面平行,所述脱油机设于所述进料斗的另一侧。

Description

一种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油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加工切削油是由精炼基础油复配不同比例的硫化猪油、硫化脂肪酸酯、极压抗磨剂、润滑剂、防锈剂、防霉杀菌剂、抗氧剂、催冷剂等添加剂合成,产品因此具有极佳的对数控机床本身、刃具、工件的彻底保护性能。切削油有超强的润滑极压效果,有效保护刀具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可获得极高的工件精密度和表面光洁度。
机加工切削油适用于铸铁、合金钢、碳钢、不锈钢、高镍钢、耐热钢、模具钢等金属制品的切削加工、高速切削及重负荷切削加工。包括车、铣镗、高速攻丝、钻孔、铰牙、拉削、滚齿等多种切削加工。
机加工切削油在使用后,需要进行回收,现有的处理方式是用脱油机进行脱油,而收回的机加工切削油基本都含有较多残渣杂质,比如机加工工件、废屑、颗粒物残渣等,现有处理残渣杂质的方式是则直接扔掉,而杂质中含有部分机加工工件直接扔掉则会存在一定的浪费,如需回收残渣杂质中的工件,则需要安装相应的设备来进行回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厂房内部的设计都是事先有相应的规定,对此安装存在一定的不便,除此之外,增加相应设备则又需要较多的人工来参与转移等工作,使其便利性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用以实现能够对机加工后的切削油进行回收处理,以及能够对处理出来的残渣杂质进行筛分一系列传动处理,提高对杂质的优化处理方式,减少人工参与,提高工件的回收率,减少成本的浪费,除此之外,通过围墙式的布局设置,该安装方式能够节约空间,降低对场地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的自由端设有脱油机,所述脱油机的下方设有接料盘,所述接料盘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的自由端连接有筛分机;
所述进料斗与所述筛分机同侧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所在平面平行,所述脱油机设于所述进料斗的另一侧。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
还包括安装平台,所述进料斗设于所述安装平台内,所述脱油机、所述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和筛分机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
所述安装平台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所述进料斗,所述安装槽内还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方还安装有接料槽,所述接料槽的槽口与所述安装平台的台面齐平,所述接料槽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进料斗,所述接料槽内还设有螺旋输送机,所述接料槽的出料口置于所述进料斗的上方。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
所述接料槽的槽口上还安装有筛网;所述接料槽上还安装有防溅罩。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
所述筛分机包括筛分内筒和筛分外筒,所述筛分内筒置于所述筛分外筒内,所述筛分内筒传动连接有驱动组件,以使所述筛分内筒转动,所述筛分内筒包括筛本筒,所述筛本筒的一端设有第一锥环,所述筛本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锥环,所述第一锥环的自由端锥口向内收,所述第二锥环的自由端锥口向外扩,所述筛本筒上设有若干个筛孔;
所述筛分内筒的外壁和所述筛分外筒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筛分外筒的底部还设有出屑口。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筛分机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轮,所述筛分内筒的外壁固定设有齿圈,所述齿圈啮合有转动圈,所述转动圈的同轴还设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与所述传动轮之间传动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锥环的宽度。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设于所述筛分外筒的一端,且靠近所述第一锥环,所述第一保护罩的顶部设为开口便于物料进入至所述筛分内筒。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保护罩,所述第二保护罩设于所述筛分外筒的另一端,且靠近所述第二锥环,所述第二保护罩内壁与所述第二锥环的锥口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底部设有开口。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轮与所述传动轮之间还设有传输带,通过所述传输带传动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
还包括支撑架,所述筛分外筒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支撑架的两端设有挡板,所述传动轮设于所述挡板的底部,所述转动轮设于所述挡板的顶部,且所述传动轮和所述转动轮均设于所述挡板的外壁,所述转动圈设于所述挡板的内壁,且与所述齿圈啮合。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
所述支撑架的顶部的四个角均还设有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靠近设置在筛分外筒内壁,所述筛分内筒一端底部设有两个辅助支撑轮,两个辅助支撑轮安装于其中两个所述安装座内,所述筛分内筒另一端底部设置两个转动圈,两个所述转动圈安装于剩余的两个所述安装座内,其中的一个所述转动圈与所述转动轮同轴设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方的防护网,所述防护网有多个,且收尾相连,所述防护网上设有第一门体,所述第一门体对应设于所述进料斗前方。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二门体和第三门体,所述第二门体对应安装在所述筛分机前方;所述第三门体设置在所述脱油机的前方。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组件的顶部还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于所述防护网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料斗、第一输送机、脱油机和第二输送机和筛分机,机加工切削油经过进料斗进入,通过第一输送机的提升至脱油机进行脱油回收切削油,残渣杂质从脱油机另一侧排出,并通过第二输送机提升至筛分机,在筛分机的作用下,将残渣杂质进行细化筛分,使其钢屑等细小颗粒杂质从底部排出,能够回收利用的工件从筛分机的另一侧面排出,从而达到回收工件,减少成本的浪费,该流水线式的回收方式,能够节约人力成本,且安装方式采用围栏式安装,能够降低对场地的要求,提高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筛分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筛分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筛分机结构示意图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筛分内筒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筛分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进料斗,200-第一输送机,300-脱油机,310-接料盘,320-接油桶,400-第二输送机,500-安装平台,510-安装槽,520-支架,530-接料槽,540-螺旋输送机,550-防溅罩,600-筛分机,610-筛分内筒,611-筛本筒,612-第一锥环,613-第二锥环,614-进料输送管,620-筛分外筒,621-出屑口,622-第一保护罩,623-第二保护罩,630-驱动组件,631-驱动电机,632-传动轮,633-传输带,634-转动轮,635-转动圈,636-齿圈,640-支撑架,641-挡板,642-安装座,643-辅助支撑轮,700-防护组件,710-防护网,711-第一门体,712-第二门体,713-第三门体,714-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看图1~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现有技术中机加工切削油在使用后,需要进行回收,而收回的机加工切削油基本都含有较多残渣杂质,比如机加工工件、废屑、颗粒物残渣,为此需要用到切削油脱油机进行切削油的回收,现有的处理方式是将残渣杂质直接扔掉,而残渣杂质中含有部分机加工工件直接扔掉则会存在一定的浪费,如若单纯增设设备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参与,且同时需要更多安装空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方案,达到合理回收切削油和收集工件的目的。
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包括进料斗100,该进料斗10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送机200,第一输送机200的自由端连接脱油机300,脱油机300的下方设置接料盘310,接料盘310的一端连接第二输送机400,第二输送机400的自由端连接筛分机600,如图所示,进料斗100与筛分机600同侧设置,第一输送机200和第二输送机400所在平面平行,脱油机300设于进料斗100的另一侧,如图中所示,这样设置的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能够对机加工的切削油进行脱油回收切削油处理,以及能够对脱油后的残渣杂质进行筛分,将有用的工件等进行回收,减少材料的浪费,除此之外,这样围栏式排布布置的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所用面积较小,空间利用率高,能够有效利用厂房的面积。
为了能够更便于安装以及提高空间的利用,因此还设置安装平台500,安装平台500内开设有安装槽510,如图中所示,将进料斗100放置在安装槽510内,其他的设备则至于安装平台500的上方,既是第一输送机200、第二输送机400、脱油机300和筛分机600,为了便于进料,因此还在安装槽510上设置支架520,该支架520设于进料斗100旁,支架520的上方还安装有接料槽530,接料槽530的槽口与安装平台500的台面齐平,在接料槽530内还设有螺栓输送机,便于机加工切削油输出至进料斗内。
在通过小车将机加工切削油推至接料槽530,为了提高安全性,因此还在接料槽530的槽口上安装筛网(图中未试出),防止操作人员误入接料槽530,筛网的网眼大小20*20mm,其安全防护距离135mm(铁丝网孔),在将机加工切削油转至接料槽530的过程中,以及在通过螺旋输送机540输送过程中,为了避免机加工切削油飞溅,因此还在接料槽530的顶部上设置防溅罩550,如图中所示,该防溅罩550设置在接料槽530的一端,该防溅罩550具有固定罩和活动罩,其中固定罩是固定在接料槽530的一端,活动罩的宽度大于固定罩,且活动罩能够活动安装于固定罩上,如图中所示,在推进机加工切削油和输送机加工切削油时将活动罩转动,使其能够罩住接料槽530槽口,从而放置机加工切削油飞溅等情况发生。
上述提及到安装平台500可以是另设于地面的安装台,也可以将地面作为安装平台500,在其地面上开设安装槽510,能够实现相应的安装即可。
第一输送机200和第二输送机400结构相同均是链板输送机,其结构均是包括输送链板和输送电机,输送电机与输送链板传动连接,使其输送链板能够传动提升物料,如图中所示,用于物料的提升,为了使其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更高,因此还在第一输送机200和第二输送机400上设置封闭罩,将链板输送机完全封闭在封闭罩内,使其形成全封闭式的输送结构。
机加工切削油从进料斗100经过第一输送机200到脱油机300,经过脱油机300进行脱油,使其能够对切削油进行回收,该脱油机300的一侧设有出油口,出油口下方还设有接油桶320,另一侧设置有出渣口,该出渣口则是设置在接料盘310的上方,如图中所示,为了使结构能够完善,因此在脱油机300的下方设置加高台,将脱油机300放置在加高台上,脱油机300的上方设置接料仓,第一输送机200的自由端将机加工切削油输送至接料仓内,通过脱油机300进行脱油,脱油后的切削油则从出油口流出,而其他残渣杂质则会出渣口中掉入接料盘310内,在通过第二输送机400,输送至筛分机600。
筛分机600的主要作用是对残渣杂质的工件和杂屑等进行筛分分离,进而回收工件,主要包括筛分内筒610和筛分外筒620,其中筛分内筒610容置在筛分外筒620内,筛分内筒610上开设若干个筛孔(图中未视出),细小颗粒物(钢屑、其他废屑)等可以通过筛孔,较粗的工件则会留在筛分内筒610内,筛分内筒610还连接驱动组件630,在驱动组件630的带动下,使其留在筛分内筒610的工件从筛分内筒610的端部旋出,从而达到对工件和细小颗粒物的分离,进而达到对工件的回收。
为了能够使工件的输出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还进一步优化筛分内筒610,具体包括筛本筒611,筛孔则是设置在筛本筒611上,筛本筒611的一端设置第一锥环612,筛本筒611的另一端设置第二锥环613,其中第一锥环612的自由端锥口向内收,第二锥环613的自由端锥口向外扩,如图中所示,杂质进入到筛分内筒610后,通过驱动组件630转动,使其杂质在筛分内筒610内翻转,并筛分过滤掉小型颗粒物的杂屑等,残渣杂质从筛分内筒610的一端进入,具体是靠近在第一锥环612的一端,通过第一锥环612向内收的结构,使其杂质不被转出筛分内筒610,在筛孔过滤分离后,留下的工件,则在筛分内筒610的转动的作用下,向筛分内筒610的另一端移动,在第二锥环613向外扩的结构作用下,使其工件能够被快速的转出。
在筛分外筒620的底部设置出屑口621,通过从筛分内筒610筛出的小型颗粒物的杂屑则从出屑口621排出,如图中所示,该筛分外筒620的顶部圆弧筒状,底部设置漏斗状,该结构便于小型颗粒物的杂屑排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筛分内筒610的结构,设置在筛本筒611的一端设置第一锥环612,在另一端设置第二锥环613,使其在筛分过程中,第一锥环612能够避免残渣杂质从筛分内筒610中旋出,影响工件的筛分分离,第二锥环613能够将分离后的工件有序的旋出,而分离出来的细小颗粒物杂屑从筛分外筒620的出屑口621排出,该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快速分离杂屑和工件,提高对工件的回收。
为了进一步优化其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将第一锥环612的宽度设置小于低热锥环的宽度,如图中所示,这样便于工件的转出,而第一锥环612的宽度设置相对较小的原因是,第一锥环612端会设置进料输送管614,杂质在分离的过程中是向第二锥环613方向移动,只有小部分杂质才会被移动到第一锥环612,因此对此的宽度要求并不会太高,除第一锥环612的结构外,还可以设置呈空心锥体的结构,锥尖设置在筛本筒611的外。
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使本结构更加完善,因此还设置第一保护罩622和第二保护罩623,第一保护罩622设置与筛分外筒620的一端,且靠近第一锥环612,第一保护罩622的顶部设置为开口,使其能够将进料输送管614放置进去,便于残渣杂质从进料输送管614中进入到筛分内筒610。
第二保护罩623靠近设置在第二锥环613,主要是用于罩住第二锥环613,使其被旋出的工件不会随意乱飞,第二保护罩623如图中所示,呈半圆形的壳体,与第二锥环613的锥口之间留有间隙,底部设有开口,该间隙则是用于工件的留出。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驱动组件630,该驱动组件630主要是用于驱动筛分内筒610的转动,主要包括驱动电机631,该驱动电机63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轮632,筛分内筒610的外壁固定设置有齿圈636,该齿圈636可以是固定焊接在筛分内筒610外壁上,齿圈636啮合有转动圈635,如图中所示转动圈635与转动轮634同轴设置,该转动轮634与传动轮632之间通过传输带633传动连接,在驱动电机631的动力作用下,带动传动轮632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轮634转动,再进而是转动圈635去啮合带动筛分内筒610,从而达到筛分内筒610的转动,进而使其筛分内筒610的残渣杂质在筛分内筒610内翻转,从而达到将细小颗粒杂屑从筛孔中分离出来。
为了使本装置的结构更加完整,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还设置有支撑架640,如图中所示,该筛分外筒620设置在支撑架640的顶部,支撑架640的两端设置挡板641,传动轮632设置与挡板641的底部,转动轮634设置与挡板641的顶部,驱动电机631设置在两个挡板641内,转动轮634和传动轮632设置在挡板641的外壁,这样设置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护电机的作用,使其电机不外露,如图中所示,齿圈636和转动圈635设置在筛分内筒610和筛分外筒620之间的间隙上,并通过转动轮634传动连接。
在筛分内筒610外壁和筛分外筒620内壁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板,该连接板靠近筛分内筒610的一端壁圈设有凹槽,筛分内筒610的两端外壁还设有支板,筛分内筒610的支板能够容置在连接板的凹槽内,在筛分内筒610转动过程中,不会影响其筛分内筒610的转动,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限位筛分内筒610的作用。
如图中所示,为了能够更好的限位筛分内筒610,因此还在支撑架640的顶部的四个角设置均设置安装座642,该安装座642呈U字型,位于筛分内筒610一端的两个安装座642上设置辅助支撑轮643,筛分内筒610则放置在两个辅助支撑轮643上,且辅助支撑轮643与筛分内筒610外壁接触,在转动过程中,该辅助支撑轮643不会影响筛分内筒610正常的转动。
位于筛分内筒610另一端的两个安装座642分别设置的转动圈635,其中只有一个转动圈635的轴上安装转动轮634,在正常驱动的过程中,带动驱动一个转动圈635转动,进行带动筛分内筒610和另一个转动圈635转动,由于另一个转动圈635并不与驱动组件630传动连接,因此另一个转动主要是起到支撑和协同的作用,如图中所示。
通过在筛分内筒610的两端分别设置转动圈635和辅助支撑轮643,使其能够将筛分内筒610进行稳定支撑的作用。
在回收和筛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安全性,因此还设置防护组件700,该防护组件700包括设置在安装平台500上的防护网710,防护网710设置有多个,如图中所示,收尾相连,形成一个四方形的围栏,除此之外,还在防护网710的顶部设置防护罩714,使其能够更加安全,为了便于转接物料,因此还在防护网710上开设第一门体711和第二门体712,其中第一门体711是设置在进料斗100前方,具体是设置在接料槽530的前方,开门即可将物料推进,第二门体712设置在筛分机600的前方,便于将钢屑等细小颗粒和工件分别转出,除此之外,还设置第三门体713,该第三门体713设置在脱油机300的前方,便于将脱油后的切削油转出。
为了提高安全性,还设有安全系统,具体是在第一门体711、第二门体712和第三门体713上设置急停按钮和监测开关(既是行程开关),一旦门开启,系统将会停机,具体是行程开关接入主回路,系统整体设备开门即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进料斗(100),所述进料斗(10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送机(200),所述第一输送机(200)的自由端设有脱油机(300),所述脱油机(300)的下方设有接料盘(310),所述接料盘(310)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送机(400),所述第二输送机(400)的自由端连接有筛分机(600);
所述进料斗(100)与所述筛分机(600)同侧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200)和所述第二输送机(400)所在平面平行,所述脱油机(300)设于所述进料斗(100)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安装平台(500),所述进料斗(100)设于所述安装平台(500)内,所述脱油机(300)、所述第一输送机(200)、第二输送机(400)和筛分机(600)设于所述安装平台(50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平台(500)内开设有安装槽(510),所述安装槽(510)内安装所述进料斗(100),所述安装槽(510)内还设有支架(520),所述支架(520)的上方还安装有接料槽(530),所述接料槽(530)的槽口与所述安装平台(500)的台面齐平,所述接料槽(530)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进料斗(100),所述接料槽(530)内还设有螺旋输送机(540),所述接料槽(530)的出料口置于所述进料斗(100)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料槽(530)的槽口上还安装有筛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料槽(530)上还安装有防溅罩(55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筛分机(600)包括筛分内筒(610)和筛分外筒(620),所述筛分内筒(610)置于所述筛分外筒(620)内,所述筛分内筒(610)传动连接有驱动组件(630),以使所述筛分内筒(610)转动,所述筛分内筒(610)包括筛本筒(611),所述筛本筒(611)的一端设有第一锥环(612),所述筛本筒(61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锥环(613),所述第一锥环(612)的自由端锥口向内收,所述第二锥环(613)的自由端锥口向外扩,所述筛本筒(611)上设有若干个筛孔;
所述筛分内筒(610)的外壁和所述筛分外筒(620)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筛分外筒(620)的底部还设有出屑口(6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筛分机(600)还包括驱动电机(631),所述驱动电机(63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轮(632),所述筛分内筒(610)的外壁固定设有齿圈(636),所述齿圈(636)啮合有转动圈(635),所述转动圈(635)的同轴还设有转动轮(634),所述转动轮(634)与所述传动轮(632)之间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防护组件(700),所述防护组件(700)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500)上方的防护网(710),所述防护网(710)有多个,且收尾相连,所述防护网(710)上设有第一门体(711),所述第一门体(711)对应设于所述进料斗(100)前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组件(700)还包括第二门体(712)和第三门体(713),所述第二门体(712)对应安装在所述筛分机(600)前方;所述第三门体(713)设置在所述脱油机(300)的前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组件(700)的顶部还设有防护罩(714),所述防护罩(714)设于所述防护网(710)的上方。
CN202320237257.3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 Active CN219426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7257.3U CN219426330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7257.3U CN219426330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6330U true CN219426330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41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7257.3U Active CN219426330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63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14848B (zh) 一种机械加工的废屑收集装置
CN107984290B (zh) 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数控高光机
CN112404492B (zh) 一种数控钻床
CN113334133A (zh) 一种多工位数控加工机床
CN219426330U (zh) 一种切削油回收及钢削筛分装置
CN114161163A (zh) 转向器壳体生产用铆压系统
CN211386779U (zh) 多功能自动化除油联机装置
CN211988978U (zh) 一种炼钢用废渣破碎装置
CN210756361U (zh) 一种带有龙门驱动机构的切磨加工中心设备
CN211361578U (zh) 一种龙门加工中心排屑装置
CN106693489A (zh) 切削液用过滤回收装置
CN107199378A (zh) 一种用于小模数蜗杆全自动加工的精密旋风铣机床及其方法
CN109926602A (zh) 一种铁刨屑粉碎分离堆垛车床
CN217648035U (zh) 一种机床用废屑收集装置
CN211277598U (zh) 数控机床加工碎屑智能回收设备
CN110834061A (zh) 多功能自动化除油联机装置
CN107175477B (zh) 一种轧钢边角余料生产炼钢冷却剂的生产线
CN219424855U (zh) 一种筛分机
CN219484763U (zh) 一种环模磨倒一体机
CN115337996B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节能排屑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15586759U (zh) 一种转筒式铝屑处理系统
CN219805390U (zh) 一种数控车床自动排屑装置
CN220575365U (zh) 一种硬质合金加工用带有废料回收功能的机床
CN213256862U (zh) 一种法兰立式碾环机加工磨具
CN212192340U (zh) 一种用于刀具加工装置的金属碎屑过滤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