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2764U - 前端头组件和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前端头组件和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2764U
CN219422764U CN202320389397.2U CN202320389397U CN219422764U CN 219422764 U CN219422764 U CN 219422764U CN 202320389397 U CN202320389397 U CN 202320389397U CN 219422764 U CN219422764 U CN 219422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instrument
module
opening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893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aikang H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aikang H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aikang H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aikang H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893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2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2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2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前端头组件和内窥镜,其中,所述前端头组件包括前端头罩、前端头PCB模组、器械通管和转接环;所述前端头罩内部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远离所述开口的腔壁开设有间隔的镜头口和器械口;所述前端头PCB模组设于所述容纳腔,并部分显露于所述镜头口,所述前端头PCB模组包括PCB板和与PCB板电连接的镜头模组、LED灯和线缆;所述器械通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前端头罩,并与所述器械口连通;所述转接环套设于所述前端头PCB模组和所述器械通管,并与所述前端头罩的开口相连;所述前端头罩和/或所述转接环为绝缘屏蔽材料。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绝缘屏蔽材料的前端头罩和/或转接环,提高前端头组件抗电磁干扰能力。

Description

前端头组件和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端头组件和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学检查非常有用。
现有内窥镜前端头组件易受电磁干扰影响,造成成像不稳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前端头组件,应用于内窥镜,旨在解决前端头的电磁干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前端头组件,包括前端头罩、前端头PCB模组、器械通管和转接环,其中,所述前端头罩内部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远离所述开口的腔壁开设有间隔的镜头口和器械口;所述前端头PCB模组设于所述容纳腔,并部分显露于所述镜头口,所述前端头PCB模组包括PCB板和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镜头模组、LED灯和线缆;所述器械通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前端头罩,并与所述器械口连通;所述转接环套设于所述前端头PCB模组和所述器械通管,并与所述前端头罩的开口相连;所述前端头罩和/或所述转接环为绝缘屏蔽材料。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端头罩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
且/或,所述转接环为硬质塑料或陶瓷;
且/或,所述转接环与所述前端头罩的开口边沿通过绝缘胶水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PCB板连接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所述镜头模组和所述LED灯安装于所述PCB板的一侧,所述线缆连接于所述PCB板背离所述镜头模组的另一侧;所述镜头模组的端面显露于所述镜头口,所述LED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线缆穿设于所述转接环。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端头PCB模组还包括LED支架,所述LED支架的一端与所述PCB板相连,所述LED灯设于所述LED支架远离所述PCB板的另一端,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LED灯设有两个,所述LED支架设有两个,两所述LED支架对称设于所述镜头模组的相对两侧,一所述LED支架安装有一所述LED灯。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PCB板设有所述镜头模组的一侧设有抗电磁干扰电容;
且/或,所述镜头模组和所述LED灯均贴片于所述PCB板的一侧,所述线缆与所述PCB板焊接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镜头口所在平面和所述器械口所在平面呈钝角设置;
且/或,所述前端头罩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前端头罩的周侧与端面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内还设有器械接头,所述器械接头与所述器械口连通,所述器械通管套设于所述器械接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包括操作主体、插入管以及如上任一所述的前端头组件,所述插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操作主体和所述前端头组件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入管为蛇骨管,所述蛇骨管的一端插入所述转接环内,并通过所述绝缘胶水与所述转接环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前端头罩内部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前端头PCB模组包括有PCB板和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镜头模组、LED灯和线缆,上述组件作为整体装配于容纳腔内部,并于镜头口处镜头模组部分显露,不影响镜头模组的图像采集,器械通管连接于前端头罩内,并与器械口连通,从而实现液体或器械传输,转接环套设于前端头PCB模组和器械通管的周侧,并与前端头罩连接,从而可以对前端头PCB模组和器械通管进行外形上的防护。同时,前端头罩和/或转接环为绝缘屏蔽材料,可以使得前端头PCB模组免于外界的电磁干扰,能提高前端头组件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端头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前端头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前端头组件中的前端头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前端头组件中的前端头PCB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前端头罩 22 LED灯
11 容纳腔 23 PCB板
12 镜头口 24 线缆
13 器械口 25 LED支架
14 器械接头 3 器械通管
2 前端头PCB模组 4 转接环
21 镜头模组 5 蛇骨管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针对现有的前端头组件一般缺少外壳保护,从而在外形和电磁干扰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防护,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前端头组件,用于内窥镜,旨在通过设置前端头罩和转接环对内部结构提供安装基础和防护,并至少一者为绝缘屏蔽材料,从而提供前端头组件的电磁屏蔽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前端头组件包括前端头罩1、前端头PCB模组2、器械通管3和转接环4;前端头罩1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11,容纳腔11远离开口的腔壁开设有间隔的镜头口12和器械口13;前端头PCB模组2设于容纳腔11,并部分显露于镜头口12,前端头PCB模组2包括PCB板23和与PCB板23均电连接的镜头模组21、LED灯22和线缆24;器械通管3的一端连接于前端头罩1,并与器械口13连通;转接环4套设于前端头PCB模组2和器械通管3,并与前端头罩1的开口相连;前端头罩1和/或转接环4为绝缘屏蔽材料。
本实施例中,前端头罩1具有开口的容纳腔11,用于装配前端头PCB模组和器械通管3,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容纳腔11远离开口的腔壁开设有间隔的镜头口12和器械口13,镜头口12用于显露部分前端头PCB模组,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时不影响图像采集。器械口13连通器械通管3,通过器械通管3和器械口13输入液体或器械。前端头PCB模组2包括镜头模组21、LED灯22、PCB板23和线缆24,镜头模组21用于采集图像,并通过PCB板23和线缆24将图像进行储存和/或传输,镜头模组的类型可以是CMOS模组。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镜头模组也可以是CCD镜头模组等。LED灯22起到提供照明的作用,使镜头模组21的成像更加清楚。
转接环4套设于前端头PCB模组2和器械通管3,并与前端头罩1的开口相连,提高前端头PCB模组2和器械通管3的耐压性能,转接环4为圆形管状,并与前端头罩1的开口大小相同,故前端头罩1的横截面也为圆形,其开口形状也为圆形,圆滑的外周侧,能够提高前端头组件插入的顺畅性和舒适性。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转接环4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椭圆形或纺锤形等,前端头罩1的横截面形状与之相适配。
于一示例中,前端头罩1或转接环4为绝缘屏蔽材料,例如硬质塑料、陶瓷、玻璃等,能够起到较好的屏蔽前端头PCB模组2的端面或外周侧外界电磁波的干扰,提高前端头组件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于另一示例中,前端头罩1和转接环4均为绝缘屏蔽材料,能够对前端头PCB模组2的端面和周侧均进行电磁防护,进一步提高前端头组件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前端头罩1内部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11,前端头PCB模组2包括有PCB板23和与所述PCB板23电连接的镜头模组21、LED灯22和线缆24,上述组件作为整体装配于容纳腔11内部,并于镜头口12处镜头模组21部分显露,不影响镜头模组21的图像采集,器械通管3连接于前端头罩1内,并与器械口13连通,从而实现液体或器械传输,转接环4套设于前端头PCB模组2和器械通管3的周侧,并与前端头罩1连接,从而可以对前端头PCB模组2和器械通管3进行外形上的防护。同时,前端头罩1和/或转接环4为绝缘屏蔽材料,可以使得前端头PCB模组2免于外界的电磁干扰,能提高前端头组件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前端头罩1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
且/或,转接环4为硬质塑料或陶瓷;
且/或,转接环4与前端头罩1的开口边沿通过绝缘胶水连接。
于一示例中,前端头罩1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对前端头PCB模组提供电磁保护的同时,不阻挡光线,从而可以使LED灯22位于容纳腔内也能够提供所需光线,有效提高前端头组件的防水和方尘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透明屏蔽材料,不做具体要求。或者,于一实施例中,当前端头罩1为不透明塑料或陶瓷时,也需要对应LED灯22开设孔洞,从而实现光线的出射。
于一示例中,转接环4为硬质塑料或陶瓷,两者的结构强度高,且具有绝缘屏蔽效果,能屏蔽前端头PCB模组受到的电磁干扰,同时提高其耐压性能,且两者的结构稳定性好,能够延长前端头组件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屏蔽材料,例如硬质橡胶等。
于一示例中,转接环4与前端头罩1开口边沿通过绝缘胶水连接,该连接方式稳固,且具有一定的密封效果,有效防水,同时进一步提高前端头组件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透明胶粘接或内螺纹和外螺纹等。于一实施例中,同时结合上面三个示例的结构进行设计,电磁屏蔽效果更好。
请参见图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PCB板23连接于所述容纳腔11的腔壁,镜头模组21和LED灯22安装于PCB板23的一侧,线缆24连接于PCB板23背离镜头模组21的另一侧;镜头模组21的端面显露于镜头口12,LED灯22位于容纳腔11内,线缆24穿设于转接环4。
本实施例中,镜头模组21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与镜头口12相同,便于穿设于镜头口12,其尺寸还应小于PCB板23的尺寸,便于安装固定。PCB板23起到将镜头模组21和LED灯22集成连接的作用,并同时传输信号。为节约空间,PCB板23的形状可满足与容纳腔11的部分腔壁形状相吻合,例如,可以是半圆形或者圆弧形,从而能够于前端头罩1的内壁更加贴合,减少对其空间的占用,以减小前端头罩1的横截面尺寸,缩小前端头组件的直径,便于插入。此处,前端头PCB模组2为一个组装整体,在预组装时直接将镜头模组21、LED灯22和线缆24连接到PCB板23上,当将前端头PCB模组2安装于前端头罩1时,只需要将PCB板23与前端头罩1的内壁进行连接固定即可完成组装。镜头模组21的端面显露于镜头口12,并与前端头罩1的端面相平齐,从而使得整体表面光滑,也便于插入。此时,LED灯22位于容纳腔11内部,前端头罩1满足将LED灯22完全包裹起来不至于裸露在外,又不影响照明效果。线缆24穿设于转接环4,提高线缆24抗电磁干扰和耐压性能。本方案提供了包括镜头模组21、LED灯22、PCB板23和线缆24的前端头PCB模组2,在组装过程中整体作为一个模块组装,只需插入前端头罩1中固定PCB板23即可,极大的方便了组装,提高组装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前端头PCB模组2还包括LED支架25,LED支架25的一端与PCB板23相连,LED灯22设于LED支架25远离PCB板23的另一端,并与PCB板23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采用LED支架25,可以增高LED灯22的高度,使LED灯22更加靠近前端头罩1的端面,提高照明亮度和成像清晰度。LED支架25的长度应满足小于镜头模组21的长度,保证LED灯22能被前端头罩1包裹在内,而不会碰撞到前端头罩1的端面,防止干涉。当然,LED支架25的的长度也不宜过小,否则起不到改善照明的效果。此处,LED支架25的具体长度可根据前端头组件的照明需求和成像效果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请再参看图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LED灯22设有两个,LED支架25设有两个,两LED支架25对称设于镜头模组21的相对两侧,一LED支架25安装一LED灯22。
本实施例中,两LED支架25对称设于镜头模组21的相对两侧,同时每一LED支架25上装有一LED灯22,这样能提供亮度更高的照明,同时提供对称光源,减少单侧光源照明时产生不对称影子的干扰,进而提高成像清晰度。于一示例中,两LED支架25紧贴镜头模组21设置,目的是使整个前端头PCB模组更加紧凑,尺寸更小。当然,为进一步提高照明亮度,于其他示例中,LED支架25可以设有两个以上,例如,四个,分布在镜头模组21的四个方向,每一LED支架25上均设有一LED灯22。
为了进一步提高前端头组件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PCB板23设有所述镜头模组的一侧设有抗电磁干扰电容,例如陶瓷介质电容或独石电容。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例如接地等,提高PCB板23的抗电磁干扰性能。
于一示例中,镜头模组21和LED灯22均贴片于PCB板23的一侧,线缆24与PCB板23焊接连接。采用贴片工艺连接镜头模组21、LED灯22和PCB板23,可以减少线路,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同时能够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抗振能力强;也可以方便自动化加工,提高组装效率。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焊接或螺纹连接等。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线缆24和PCB板23,能够提高连接稳定性,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且导电性能好,保证信号传输稳定。同样,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胶粘或端子连接等。如此,使得前端头PCB模组2为一个固定连接的整体结构,方便后续的组装工艺。
请再参见图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镜头口12所在平面和器械口13所在平面呈钝角设置。
本实施例中,镜头口12所在平面与器械口13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钝角,使前端头罩1的前端面为成夹角的两平面,减小前端头罩1的端面横截面,提高插入的顺畅性。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前端头罩1的前端面也可以是一平面或三个不在同一平面的表面组成等。
于一示例中,前端头罩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前端头罩1的周侧与端面的连接处设有倒角。本示例中,前端头罩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同时其周侧与端面的连接处设有倒角,降低前端头罩1边缘的锋利度,进一步方便插入的顺畅性和舒适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容纳腔11内还设有器械接头14,器械接头14与器械口13连通,器械通管3套设于器械接头14。
本实施例中,提供器械接头14,用于连接固定器械通管3。器械接头14为圆柱形管,其尺寸与器械通管3满足过盈配合,器械通管3通过扩口的方式套设于器械接头14,使得器械通管3与前端头罩1的连接更加牢固,使用时不会因为流体或器械的运送而脱落。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器械通道3与器械接头14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胶粘等。于一实施例中,器械结构14的另一端可延伸至器械口,从而与器械口连通,减少液体的泄漏。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操作主体、插入管以及上述的前端头组件,其中,插入管的两端分别与操作主体和前端头组件连接。该前端头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内窥镜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根据内窥镜的使用场景不同,可以是胃镜、肠镜、口腔镜或耳鼻喉镜等,在此不做限定,可依据实际需要进行应用。插入管可以是具有一定弯曲性能的软骨管或软管,也可以是不能弯曲的直管,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插入管为蛇骨管5,蛇骨管5的一端插入转接环4内,并通过绝缘胶水与转接环4连接。
本实施例中,采用蛇骨管5作为插入管,蛇骨管5既能弯曲,符合人体腔道的形状,又有一定的硬度,能更好的受力,使前端头组件能顺利达到目标位置。
该内窥镜的装配方式为在前端头罩1的器械接头14上套入器械通管3,然后将前端头PCB模组2穿入前端头罩1内,刚好镜头模组21端面显露于镜头口12,将转接环4套入器械通管3和前端头PCB模组2并顶到前端头罩1,在转接环4内灌入绝缘胶水,最后向转接环4插入蛇骨管5,待胶水固化,完成装配。采用向转接环4中灌入胶水连接转接环4、前端头罩1和蛇骨管5,便于安装的同时,提高连接密封性;同时该胶水为绝缘胶水,进一步提高前端头组件的抗电磁干扰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前端头组件,用于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头组件包括:
前端头罩,所述前端头罩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远离所述开口的腔壁开设有间隔的镜头口和器械口;
前端头PCB模组,所述前端头PCB模组设于所述容纳腔,并部分显露于所述镜头口,所述前端头PCB模组包括PCB板和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镜头模组、LED灯和线缆;
器械通管,所述器械通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前端头罩,并与所述器械口连通;及
转接环,所述转接环套设于所述前端头PCB模组和所述器械通管,并与所述前端头罩的开口相连;所述前端头罩和/或所述转接环为绝缘屏蔽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头罩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
且/或,所述转接环为硬质塑料或陶瓷;
且/或,所述转接环与所述前端头罩的开口边沿通过绝缘胶水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连接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所述镜头模组和所述LED灯安装于所述PCB板的一侧,所述线缆连接于所述PCB板背离所述镜头模组的另一侧;所述镜头模组的端面显露于所述镜头口,所述LED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线缆穿设于所述转接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端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头PCB模组还包括LED支架,所述LED支架的一端与所述PCB板相连,所述LED灯设于所述LED支架远离所述PCB板的另一端,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端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设有两个,所述LED支架设有两个,两所述LED支架对称设于所述镜头模组的相对两侧,一所述LED支架安装有一所述LED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端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设有所述镜头模组的一侧设有抗电磁干扰电容;
且/或,所述镜头模组和所述LED灯均贴片于所述PCB板的一侧,所述线缆与所述PCB板焊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口所在平面和所述器械口所在平面呈钝角设置;
且/或,所述前端头罩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前端头罩的周侧与端面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还设有器械接头,所述器械接头与所述器械口连通,所述器械通管套设于所述器械接头。
9.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包括操作主体、插入管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头组件,所述插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操作主体和所述前端头组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为蛇骨管,所述蛇骨管的一端插入所述转接环内,并通过所述绝缘胶水与所述转接环连接。
CN202320389397.2U 2023-02-28 2023-02-28 前端头组件和内窥镜 Active CN219422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9397.2U CN219422764U (zh) 2023-02-28 2023-02-28 前端头组件和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9397.2U CN219422764U (zh) 2023-02-28 2023-02-28 前端头组件和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2764U true CN219422764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3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89397.2U Active CN219422764U (zh) 2023-02-28 2023-02-28 前端头组件和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2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11020A (en) Structure of the distal end portion of an endoscope
JPWO2011052408A1 (ja) 医療機器用コネクタ
WO2022041543A1 (zh) 电子内窥镜以及手术机器人
CN111685717B (zh) 一种内窥镜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WO2022041838A1 (zh) 电子内窥镜以及手术机器人
CN212546897U (zh) 电子内窥镜以及手术机器人
US11471033B2 (en) Capsule core and capsule endoscope
CN111887798A (zh) 电子内窥镜以及手术机器人
CN111887800A (zh) 电子内窥镜以及手术机器人
US20210364778A1 (en) Endoscope device
CN211093932U (zh) 胶囊核及胶囊内窥镜
CN219422764U (zh) 前端头组件和内窥镜
CN212281318U (zh) 电子内窥镜以及手术机器人
CN210330527U (zh) 镜体头端部及具有该头端部的电子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CN212281319U (zh) 电子内窥镜以及手术机器人
CN212281317U (zh) 电子内窥镜以及手术机器人
EP3939493A1 (en) Detection package structure and in vivo detection apparatus
CN216535238U (zh) 一种镜头座、远端模块及内窥镜
CN115708659A (zh) 内窥镜及内窥镜成像系统
CN218473252U (zh) 一种内窥镜摄像模组
CN114098605A (zh) 一种镜头座、远端模块、内窥镜和方法
CN212207846U (zh) 内视镜装置及插管部
CN213963296U (zh) 摄像组件、可视医疗器械以及可视医疗系统
CN220158201U (zh) 内窥镜
CN220025001U (zh) 一种内窥镜通用端头及内窥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