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9787U - 一种短接件和压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短接件和压接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9787U
CN219419787U CN202320416447.1U CN202320416447U CN219419787U CN 219419787 U CN219419787 U CN 219419787U CN 202320416447 U CN202320416447 U CN 202320416447U CN 219419787 U CN219419787 U CN 219419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circuit
short
pin
shorting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64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传烈
欧康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Yingweit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Yingweit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Yingweit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Yingweit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164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9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9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9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短接件和压接端子,短接件包括:插拔部、短接脚;插拔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上形成有限位平面;短接脚连接于插拔部的第一端并朝远离第二端的方向延伸,插拔部还包括弯折段,弯折段自第二端朝向短接脚的方向以锐角弯折形成,弯折段远离第二端的一侧与限位平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具有间距。该短接件设有以锐角度弯折的弯折段结构,通过限位平面与压接端子抵接,弯折段与压接端子间形成间隙,借助工具对其进行操作,可轻松将短接件从压接端子上取出,在压接端子数量多且安装在空间狭小处也能轻松插拔,使用起来灵活方便,适应多种场景,机器设备使用带有该短接件的压接端子后,调试和维护更加方便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短接件和压接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端子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接件和压接端子。
背景技术
在很多的机器设备里,为了方便连接和调试,通常设置有很多的压接端子,在实际使用时,有时候需要将压接端子上相近的两Pin或三Pin之间连通,通常采用短接片或者定制线缆插拔连接的方式来进行连通,采用定制线缆需要逐Pin进行插拔,操作起来很繁琐,而传统的短接片,通常没有设置方便进行插拔操作的结构,非常不利于操作,若压接端子数量多且安装在比较狭小的空间里时,操作起来更加困难,短接片压接端子上的插拔操作非常不便,经常出现短接件无法插接或拔取的情况,非常不利于调试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提供一种短接件和压接端子,解决现有技术短接片在压接端子上插拔操作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短接件,其包括:插拔部、短接脚;所述插拔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上形成有限位平面;所述短接脚连接于所述插拔部的第一端并朝远离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所述插拔部还包括弯折段,所述弯折段自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短接脚的方向以锐角弯折形成,所述弯折段远离所述第二端的一侧与所述限位平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具有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短接件中,所述短接脚的数量至少有两个,所述限位平面择一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短接脚之间或所述短接脚的侧边。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短接件中,所述短接脚数量有三个,分别为第一短接脚、第二短接脚、第三短接脚,所述第一短接脚和所述第二短接脚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二短接脚和所述第三短接脚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短接件中,所述第一短接脚、所述第二短接脚、所述第三短接脚相互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短接件中,所述短接脚末端呈圆弧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短接件中,所述弯折段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呈弧形过渡。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短接件中,所述弯折段远离所述第二端的一侧为斜切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短接件中,所述第二端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裹于所述插拔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接端子,所述压接端子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短接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接端子中,所述压接端子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插接孔;
旋转柱,设于所述外壳中;
弹片,设于所述外壳中,与所述旋转柱连接;
压扣,安装于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弹片弹性压接;
其中,所述短接件插接于所述插接孔且所述短接脚与所述弹片压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短接件和压接端子,短接件包括插拔部、短接脚;所述插拔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上形成有限位平面;所述短接脚连接于所述插拔部的第一端并朝远离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所述插拔部还包括弯折段,所述弯折段自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短接脚的方向以锐角弯折形成,所述弯折段远离所述第二端的一侧与所述限位平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具有间距。该短接件设有以锐角度弯折的弯折段结构,通过限位平面与压接端子的抵接,弯折段与压接端子之间形成间距,借助工具来对其进行操作,可轻松将短接件从压接端子上取出,整体的操作更加灵活,在压接端子数量多且安装在空间狭小处时也能将短接件灵活地进行插拔操作,非常方便快捷,适用多种场景,在机器设备上使用带有该短接件的压接端子后,调试和维护变得更加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短接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接端子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接端子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接端子的应用场景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00、短接件;110、插拔部;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13、弯折段;120、短接脚;121、第一短接脚;122、第二短接脚;123、第三短接脚;130、限位平面;200、压接端子;210、外壳;211、插接孔;212、压扣;213、旋转柱;214、弹片;215、焊接片;300、工具;400、变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5,具体参照图1和图2,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短接件100的一实施例,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该短接件10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做详细地说明。短接件100包括:插拔部110、短接脚120;插拔部11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第一端111上形成有限位平面130;短接脚120连接于插拔部110的第一端111并朝远离第二端112的方向延伸;插拔部110还包括弯折段113,弯折段113自第二端112朝向短接脚120的方向以锐角弯折形成,弯折段113远离第二端112的一侧与限位平面130所在的水平面之间具有间距。
在本实施中,短接件100可采用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来进行设计,如铜、铝等材料,电信号连接更稳定,短接脚120用于与压接端子200插接以使压接端子200多个PIN脚间进行电信号连通,短接脚12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进行设计,插拔部110用于对短接脚120在压接端子200上进行插拔操作,第一端111上的限位平面130用来限制短接脚120与压接端子200的插接,弯折段113的末端与限位平面130所在的水平面的间距的宽度可以任意,可以根据弯折段113弯折的锐角角度的大小以及弯折段113整体的长度来进行设计,具体可按照常用工具如一字螺丝刀的刀头尺寸适当设计间距宽度,当短接脚120与压接端子200完全插接时,弯折段113的末端就会按照设计的间距与压接端子的平台形成间隙供工具进行操作,另外,插拔部110表面设计有绝缘层,绝缘层可使用绝缘材料包裹在插拔部110的表面来进行设计,可以保障插拔操作的安全,短接脚120的末端可设计成圆弧状,短接脚120与压接端子200进行插接时,短接脚120与压接端子200内电连接部件的摩擦阻力减小,插接起来可以更加轻松省力。
通过实施本实施例,操作插拔部110,可将短接件100在压接端子200上自由插接或拔取,插拔部110表面的绝缘层设计,可以保护操作者进行插拔操作的安全,在进行短接脚120插入压接端子200的操作过程中,弯折段113以锐角弯折的设计,短接件100整体的体积更小,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在压接端子数量较多且安装在较为狭小的空间的场景下也能进行插拔操作,短接件100与压接端子200完全插接时,短接件100将压接端子200的相应PIN脚紧固连接,使用工具对弯折段113以及限位平面130与压接端子200平台间形成的间隙进行操作,施以轻微的力就能轻松将短接件100从压接端子200中撬起,方便快捷。该短接件100整体上通过插拔部110上的弯折段113以锐角的角度弯折的设计,使得短接件100在压接端子200上的插拔变得操作更加灵活轻松,在压接端子数量比较多且安装在空间狭小的地方时也能够灵活地进行插拔操作,应用场景广泛,适用性更强。
在一实施例中,短接脚120的数量至少有两个,限位平面130择一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短接脚120之间或短接脚120的侧边。短接件100应用于压接端子200上相邻两个PIN脚或三个PIN脚间进行电气连通,短接脚120的数量至少设计为两个,限位平面130用于短接脚120与压接端子200插接时对短接脚120进行限位,限位平面130可以设计在相邻的两个短接脚之间,也可以设计在任意一个短接脚的侧边,短接脚120与压接端子200完全插接时限位平面130与压接端子200上的平台抵接,使弯折段113与压接端子200上的平台可以形成一定间隙,方便使用工具对短接件100进行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优选的短接脚设计方案,参照图1至图3,短接脚120的数量设计为三个,分别为第一短接脚121、第二短接脚122以及第三短接脚123,以此可实现压接端子200三个PIN脚的电气连通,第一短接脚121、第二短接脚122、第三短接脚123平行排列连接在第一端111上,并且第一短接脚121和第二短接脚122之间的间距与第二短接脚122和第三短接脚123之间的间距相等,与压接端子200上的插接孔211的布置相适应,插接时更加轻松且稳定,这里第一短接脚121与第二短接脚122相邻并且在第一端111形成了一个限位平面130,同样的,第二短接脚122与第三短接脚123相邻并在第一端111也形成了一个限位平面130,在第一短接脚121、第二短接脚122以及第三短接脚123与压接端子200进行插接过程中,两个限位平面130会与压接端子200上的平台抵接,限制了第一短接脚121、第二短接脚122以及第三短接脚123的继续插接,弯折段113与压接端子200上的平台形成间隙,使用工具对间隙进行操作可将整个短接件100轻松撬起,非常方便。
进一步地,第一短接脚121和第二短接脚122之间的间距与第二短接脚122和第三短接脚123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短接脚之间的间距相等,适应了压接端子200上插接孔211等间距的布置,插接时短接脚120与插接孔211内电连接部件的接触更加充分,可以有效避免接触不良。
在一实施例中,弯折段113与第二端112之间呈弧形过渡。具体地,弯折段113从第二端111以弧形的方式弯折过渡,弯折处圆滑且没有尖锐的棱角,可以有效保护操作者手部在施力进行插拔操作时不会被划伤,提高了插拔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非常实用。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弯折段113远离第二端112的一侧为斜切面,弯折段113末端两边的斜切面设计,去除了传统短接片尖锐的棱角设计,适应手部抓握的状态,在实际使用中不会划伤手部,插拔操作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接端子200,如图2和图3所示,该压接端子200包括:外壳210、旋转柱213、弹片214、压扣212;外壳210上设有插接孔211;旋转柱213设于外壳210中;弹片214设于外壳210中,与旋转柱213连接;压扣212安装于外壳210上且弹片214弹性压接;短接件100插接于插接孔211且短接脚120与弹片214压接。具体地,弹片214与焊接片2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焊接片215的另一端用来焊接在电路板上以进行电信号传输,短接件100的短接脚120插接在插接孔211中并与弹片214压接在一起,一个短接脚对应与一个弹片214压接,一个弹片214对应着一个信号PIN脚,并且弹片214之间相互独立,而短接件100的所有短接脚则连通一体,实现多PIN脚间的电信号连通,弹片214本身具有弹性,与压扣212弹性压接形成力的对抗,按压压扣212时,弹片214被压扣212下压,弹片214以旋转柱213为中心转动,弹片214与短接脚120分离,解除压接状态,此时可直接用手或借助工具300将短接件100从压接端子200中拔出。
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变频器400安装了所示压接端子200,在对压接端子200上的压扣212进行按压后,借助工具300对短接件100进行操作,将短接件100撬起,非常轻松地将短接件100从压接端子200上取出,方便快捷。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短接件100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一种短接件,由于前面说明书已经对短接件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做了详细地介绍,为了说明书的简洁性,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压接端子,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短接件,使得短接件在压接端子上的插拔操作变得十分轻松,使用了该压接端子的机器设备,调试和维护起来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短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拔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上形成有限位平面;
短接脚,连接于所述插拔部的第一端并朝远离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插拔部还包括弯折段,所述弯折段自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短接脚的方向以锐角弯折形成,所述弯折段远离所述第二端的一侧与所述限位平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具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脚的数量至少有两个,所述限位平面择一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短接脚之间或所述短接脚的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短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脚数量有三个,分别为第一短接脚、第二短接脚、第三短接脚,所述第一短接脚和所述第二短接脚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二短接脚和所述第三短接脚之间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接脚、所述第二短接脚、所述第三短接脚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脚末端呈圆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呈弧形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远离所述第二端的一侧为斜切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裹于所述插拔部。
9.一种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种所述的短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端子还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插接孔;
旋转柱,设于所述外壳中;
弹片,设于所述外壳中,与所述旋转柱连接;
压扣,安装于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弹片弹性压接;
其中,所述短接件插接于所述插接孔且所述短接脚与所述弹片压接。
CN202320416447.1U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短接件和压接端子 Active CN219419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6447.1U CN219419787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短接件和压接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6447.1U CN219419787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短接件和压接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9787U true CN219419787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28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6447.1U Active CN219419787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短接件和压接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97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2221B (zh) 連接器組件
US6338653B1 (en) Surface mount cable connector
JP3173283U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20070254521A1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terminal
JP6685394B2 (ja) プラグインコンタクト
US20090197475A1 (en) Audio plug and an audio adapter thereof
EP2330693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JP3378983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US6884125B2 (en) Secured connector and using process thereof
KR100885062B1 (ko) 프린터 잉크 카트리지용 전기 커넥터
US6467164B2 (en)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terminal fitting and a flat conductor, a terminal connection apparatus and a terminal fitting
CN219419787U (zh) 一种短接件和压接端子
US669906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05514641A (zh) 一种柔性线路半自动连接器
JP2006505102A (ja) 2つの導体を接続するためのプラグコネクタ
US9431736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and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EP2755281A1 (en) Connector
KR102564227B1 (ko) 소켓 및 플러그 타입 전기배선용 커넥터
JP2601193Y2 (ja) 差込形接続端子
CN217589561U (zh) 电源连接器
CN219760029U (zh) 接线端子及断路器
CN218215752U (zh) 免焊型电连接装置及其电连接器
CN218586422U (zh)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
CN212908446U (zh) 一种整合式转接数据线
CN115117664B (zh) 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及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