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7664B - 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及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及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7664B
CN115117664B CN202210878493.3A CN202210878493A CN115117664B CN 115117664 B CN115117664 B CN 115117664B CN 202210878493 A CN202210878493 A CN 202210878493A CN 115117664 B CN115117664 B CN 1151176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stic
terminal
conductive terminal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84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7664A (zh
Inventor
黎大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stc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st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stc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st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84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76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7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7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7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76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及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结构包括导电端子、塑胶壳体、塑胶塞片,所述导电端子、塑胶壳体、塑胶塞片是相互分体结构,所述导电端子上依次设有导线固定结构、卡扣结构、弹性连接结构,所述卡扣结构设有副锁卡凸,所述卡扣结构还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主锁凹槽,导电端子与塑胶壳体可相卡接,将若干个导电端子插入塑胶壳体内,由副锁卡凸、主锁凹槽与塑胶壳体、塑胶塞片卡接形成双锁卡接,可简单灵活组装1脚、2脚、3脚或3脚以上的连接器,双锁卡接保证导电端子在受到高强度振动和冲击时,不出现松动和脱落,且具有多夹持的弹性连接结构保证良好的传输性能。其端子元件连接方法简单、实用,可灵活使用或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及连接器及其连接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锁的线对板连接器压着端子元件及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线对板连接器是一种插针比较多的电路板之间电源和信号的一种微型耦合插头和插座;线对板连接器主要通过连接端子进行插接导通,是一种连接印制电路板与导线的常用连接方式,其主要主要目的在于将不同模块进行单独加工,通过线对板连接器进行快速插接形成稳定传输电路,将所有的模块进行堆叠以达到最佳的设计空间,其要求优良的耐久性能、稳定的传输性能、高强度机械振动及冲击、快速装配等。
专利CN110534969A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装设在该绝缘壳体内的多个导电端子,绝缘壳体包括基座和突出于基座前端的四个端子收容凸部,其基座设有空腔,导电端子插入固定于空腔内,完成固定后再与第二端子插接固定,其中导电端子与基座之间仅通过摩擦力进行固定,当基座受到高强度机械振动和冲击时导电端子很容易从基座松动,甚至从空腔中脱落,造成电性连接断开,使连接模块之间通讯失效,造成返工,影响工作效率,且导电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只存在一个接触点,导电端子松动时,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现象,传输性能不稳定,特别是多线对板的连接。
另外,市面上销售的连接器或母端子元件,多为母端子与塑胶壳体相连接好的整体结构,不能分体式,如果对整体结构进行拆装分体,其连接安装后,也会影响母端子与公端子的整体的稳固性及连接效果,且其母端子数量已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增减,也不能一个插接口实现不同数量连接脚的电器连接的需求,连接的实用性或应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双锁的线对板连接器压着端子元件及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其可分体结构且设置的双锁定结构,可根据不同数量连接脚的电器的需求,灵活组装1脚、2脚、3脚及3脚以上的连接器,且组装后的连接器受到高强度机械振动和任意方向冲击时,其导电端子仍能牢固固定在塑胶壳体上保持良好的接触,保证传输稳定性。
一种具有双锁的线对板连接器压着端子元件,包括导电端子、塑胶壳体,所述导电端子、塑胶壳体是相互分体结构,所述导电端子上依次设有导线固定结构、卡扣结构、弹性连接结构,所述卡扣结构设有副锁卡凸,所述副锁卡凸倾斜设置于导电端子一侧面,所述卡扣结构还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主锁凹槽;导电端子与塑胶壳体可相卡接,由导电端子插入塑胶壳体内,由副锁卡凸、主锁凹槽与塑胶壳体卡接形成双锁卡接。
所述塑胶壳体一端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端子腔,另一端设有后塞和插针,所述端子腔内设有副锁挂台,所述导电端子插入端子腔内,副锁卡凸扣住副锁挂台,形成对导电端子在塑胶壳体第一锁定卡接;
所述的导电端子还设有一分体的塑胶塞片相卡接,所述塑胶塞片上设有主锁卡凸和塞片卡凸,所述塑胶壳体侧面上还设有塞片卡槽,所述塑胶塞片以垂直方向插入塑胶壳体的塞片卡槽中,其主锁卡凸与导电端子的主锁凹槽相卡接,所述塞片卡凸与塞片卡槽卡接,形成对导电端子在塑胶壳体第二锁定卡接;
所述插针从后塞插入塑胶壳体内撑开导电端子的弹性连接结构和两个对称的主锁凹槽使其夹持固定插针。
所述弹性连接结构包括位于导电端子一侧的第一弹性接触、第二弹性接触、保护罩,所述第一弹性接触和第二弹性接触相对设置,形成第一包围式触接结构,所述弹性连接结构还设有对称的第三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与保护罩配合形成“口”字形的端口,所述第一弹性接触端口向内折弯,所述第二弹性接触位于保护罩与第一弹性接触之间,所述第三弹性接触位于保护罩与副锁卡凸之间,第三弹性与保护罩形成第二包围式的触接结构。
所述塞片卡凸位于塑胶塞片的主锁卡凸的两侧,所述塞片卡凸包括卡凸一和卡凸二,所述卡凸一和卡凸二均为向外突出的卡凸,所述主锁卡凸位于两侧塞片卡凸之间,所述塞片卡槽设有对应的卡槽一和卡槽二,其卡凸一和卡凸二依纵向排列形成阶梯勾式的卡凸,整体具有微弹性,施加外力,依次卡入卡槽一和卡槽二,如图显示,实现良好的卡接及防反退脱出。
所述的主锁卡凸是一种设有单个或多个间距的卡脚,整体呈“n”、“m”或多“m”字形。卡接后,由间距的卡脚分别与单个或多个导电端子的主锁凹槽夹持卡接,即导电端子设于卡脚的间距内,形成卡脚对单个或双个或多个导电端子的夹持。另外,其与导电端子的主锁凹槽的夹持卡接,同时达到对单个导电端子施力,使其导电端子内部的腔体施力夹持,实现了导电端子对内部的插针进一步夹紧接触连接,同时完全保证了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之间间隔固定。
所述导电端子上还设有防呆卡凸,所述防呆卡凸位于与副锁卡凸相对的另一侧面;
所述导线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压紧和第二压紧,所述第一压紧和第二压紧均为C字型压紧结构,所述第一压紧与导线压紧形成电性连接。
所述后塞上设有与导电端子“口”字型端口位置对应的插孔,所述插针从插孔处进入塑胶壳体内分别与第一弹性接触、第二弹性接触、第三弹性接触接触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与第二弹性接触之间设有间隙一,所述两个对称的第三弹性接触设有间隙二,所述两个对称的主锁凹槽之间设有间隙三,所述间隙一、间隙二、间隙三均小于插针直径;以形成对插针多围包抓式的接触连接,形成多个连接接触点。
所述后塞上设有卡凸三,所述塑胶壳体上设有与卡凸三相配合的卡槽三。
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的连接器,由上述的导电端子、塑胶壳体、塑胶塞片结构连接形成的线对板连接器。
一种具有双锁的线对板连接器压着端子元件的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
S1.使用打端机或工具将导电端子的压紧一与导线的导体铆压连接,压紧二与导线的绝缘层铆压固定;
S2.防呆卡凸定位导线端子插入方向,将导电端子从插入塑胶壳体 的端子腔内,导电端子的副锁卡凸扣住副锁挂台,完成导电端子与端子腔的固定;
S3.塑胶塞片插入塑胶卡壳侧面上的塞片卡槽内,主锁卡凸插入导电端子的主锁凹槽中,直至塑胶塞片两侧的卡凸一扣住塑胶卡壳的卡槽一和卡凸二扣住卡槽二,完成导电端子与塑胶卡壳的装配。
一种连接器用端子元件的锁定结构,由上述导电端子、塑胶壳体、塑胶塞片结构连接形成双锁锁定结构。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1. 导电端子上设置有主锁凹槽和副锁卡凸,通过副锁卡凸扣住副锁挂台,完成导电端子与塑胶壳体的初步固定,导电端子固定后,塑胶塞片从塑胶壳体侧面的塞片卡槽插入,塑胶塞片上的主锁卡凸插入主锁凹槽内卡住导电端子,导电端子通过主锁凹槽和塑胶塞片与塑胶卡壳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保证导电端子在受到高强度振动和任意方向的冲击时仍能牢固固定于塑胶卡壳上,避免出现松动和脱落现象,提高导电端子与塑胶壳体之间的防退力和稳定性能。
其导电端子的副锁卡凸、主锁凹槽与塑胶壳体卡接形成的双锁卡接结构,使用于电器连接时,实现对母端的导电端子在塑胶壳体的双重固定锁定,同时对连接的公端同时具有加强夹紧接触连接的效果,实现双锁、双夹持作用效果。
2、导电端子、塑胶壳体是分体结构,实现了可根据电器连接需求进行自由组合使用,不受连接器或元件的组合限定,实现一脚或多脚任意连接的需求,实用性或应用性高。
3、塑胶塞片的主锁卡凸是一种设有单个或多个间距的卡脚,整体呈“n”、“m”或多“m”字形,卡接后,由间距的卡脚分别与单个或多个导电端子夹持卡接,有效的实现导电端子在塑胶壳体中的固定,同时实现了导电端子对插接后的插针加强夹持,实现双夹持作用的效果。
4、导电端子与导线之间通过C字型的压紧一和压紧二分别铆压固定导线的导体和绝缘层,进一步提升抗冲击能力和抗拉性能,同时实现了自由组合安装的方便性,可以供使用方实现简易工具的安装。
5. 插针从导电端子“口”字型端口插入,依次撑开第一弹性接触、第二弹性接触、第三弹性接触、主锁凹槽,使其夹持固定插针,且主锁凹槽撑开的同时撑开塑胶塞片,使塑胶塞片两侧的塞片卡凸进一步扣住塞片卡槽,同时塑胶塞片反作用于插针上,加强夹持固定插针,加强增加导电端子与塑胶壳体的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和抗冲击能力。且第一弹性接触、第二弹性接触和第三弹性接触与插针的接触点分别错开,与插针形成立体错位接触,具有稳定传输性能,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现象。
6. 导电端子通过防呆卡凸快速定位插入塑胶卡壳方向,且导电端子、塑胶卡壳、塑胶塞片两两之间均通过卡凸、卡槽配合固定,配合后整体结构紧凑,牢固可靠,能满足小型化、快速装配能需求。
7、导电端子上设置主锁凹槽,同时具备另一个重要作用,在整体连接后,可通过此凹槽检查其导线、对接卡接的公端端子插针是否在最佳或要求位置内卡接,同时也可以检测其导电端子在塑胶壳体的位置是否在合格范围内,实现外设备通过由此主锁凹槽实现内部的连接结构位置的检测,以加强保证连接器在连接的质量。
8、其基于端子元件结构形成的连接器同样具有双锁定、多夹持连接端的连接,能避免端子松动和脱落现象,提高导电端子与塑胶壳体之间的防退力和稳定性能,保证公端与母端的连接效果,且可以灵活组合连接使用。
9、其基于端子元件结构形成的连接方法,其操作简单、实用,且可以灵活组合不同连接器使用连接。
10、其基于端子元件结构形成的锁定结构,具有双锁定,能避免端子出现松动和脱落现象,提高导电端子与塑胶壳体之间的防退力和稳定性能,且能保证公端与母端的良好连接,非常适用于连接器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导电端子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线端子正视图。
图3 为塑胶塞片与塑胶卡壳立体示意图。
图4 为本发明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发明塑胶塞片与导电端子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6 为本发明塑胶塞片与塑胶壳体装配示意图。
图7 为本发明装配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装配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导电端子;2-塑胶壳体;3-塑胶塞片;4-插针;5-后塞;6-导线;11-导线固定结构;12-卡扣结构;13-弹性连接结构;21-端子腔;22-塞片卡槽;23-卡槽三;31-卡凸一;32-卡凸二;33-主锁卡凸;51-卡凸三;111-压紧一; 112-压紧二;121-防呆卡凸;122-副锁卡凸;123-主锁凹槽;131-第一弹性接触;132-第二弹性接触;133-第三弹性接触;134-保护罩; 211-副锁挂台;221-卡槽一;222-卡槽二。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4,一种具有双锁的线对板连接器压着端子元件,包括导电端子1、塑胶壳体2、塑胶塞片3,所述导电端子1上依次设有导线固定结构11、卡扣结构12、弹性连接结构13,防呆卡凸121和副锁卡凸122倾斜设置于导电端子1侧面上上,且两者倾斜方向互相相反,所述防呆卡凸121位于导电端子1一侧面,所述副锁卡凸122位于与防呆卡凸121相对的另一侧面,所述卡扣结构12还设有对称的主锁凹槽123。
请参考图7,塑胶壳体2一端设有若干个端子腔21,另一端设有后塞5,所述端子腔21内还设有与副锁卡凸122相配合的副锁挂台211,防呆卡凸121定位导电端子1插入端子腔21时的方向,导电端子1插入端子腔21内,当导电端子1插入端子腔21过程中,副锁卡凸122受力变形,直到副锁卡凸122移动到副锁挂台211时,副锁卡凸122恢复形变扣住副锁挂台211,实现导电端子1与端子腔21的固定,进而导电端子1与塑胶壳体的第一锁定卡接。
请参考图3-5,塑胶塞片3上设有均为对称设置的主锁卡凸33和塞片卡凸,塞片卡凸位于塑胶塞片3两侧,主锁卡凸33位于两侧塞片卡凸之间,主锁卡凸是一种设有单个或多个间距的卡脚,整体呈“n”、“m”或多“m”字形。图中显示的是“m”字形,卡接后,由间距的卡脚分别与单个或多个导电端子1的主锁凹槽123夹持卡接,即导电端子1设于卡脚的间距内,形成卡脚对单个或双个或多个导电端子1的夹持。另外,其与导电端子1的主锁凹槽123的夹持卡接,同时达到对单个导电端子1施力夹持,即使其导电端子1内部的腔体施力夹持,实现了导电端子1对内部的插针4进一步夹紧接触连接。由一个塑胶塞片实现全部的导电端子的锁定及分别夹持,结构简单,非常实用。
塞片卡凸包括卡凸一31和卡凸二32,卡凸二32位于卡凸一31下方,卡凸一31和卡凸二32纵向排列形成阶梯勾式的卡凸,整体具有微弹性。塑胶壳体2侧面还设有塞片卡槽22,塞片卡槽22设有卡槽一221和卡槽二222,塑胶塞片3插入塞片卡槽22中时,塞片卡凸受力变形进入塞片卡槽22内,当塑胶塞片3完全进入塞片卡槽22内时两侧塞片卡凸回弹进而扣住塞片卡槽22,同时主锁卡凸33插入若干个导电端子1的主锁凹槽123中,卡住固定导电端子1,使得导电端子1与塑胶壳体2形成第二锁定卡接,实现导电端子1、塑胶壳体2、塑胶塞片3结构连接形成双锁锁定结构,进一步固定导电端子1,避免导电端子1松动和脱落现象,提高导电端子1与塑胶壳体2之间的防退力和稳定性能,以保证电器的公端与连接器的母端的连接效果,即本结构导电端子1与插针4的连接。
具体的,塞片卡凸扣住塞片卡槽22,卡凸一31扣住卡槽一221,卡凸二32扣住卡槽二222,将塑胶塞片3固定于塑胶壳体2上,保证了卡凸一31与卡槽一221和卡凸32和卡槽二222的扣合固定,保证塑胶塞片在受到高强度振动和任一方向的冲击时不从塑胶壳体2脱落,进而保证导电端子1与塑胶壳体2配合后整体结构紧凑,牢固可靠,装配效率高。
另外,连接器可根据不同模块连接或不同数量连接脚的电器的需求,选择若干个导电端子1插入塑胶壳体2的端子腔21内,再通过塑胶塞片3扣入形成双锁卡接结构,实现灵活组装1脚、2脚、3脚及3脚以上的连接器,根据不同电器连接需求,达到灵活应用组装。如图中,塑胶壳体2展示为四个端子腔21,那可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安装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导电端子1选择,而达到实现1脚、2脚、3脚或4脚的连接器,一个插接口实现四种插针脚需求的连接,非常灵活应用使用。完全解决了一个插口实现多种脚需求的连接,达到体积小结构。
其导电端子、塑胶壳体、塑胶塞片相互的分体结构,也实现了可分体分别销售或组装好整体销售的需求,可应求到不同客户的需求。
请参考图7、8,弹性连接结构13包括位于导电端子1一侧的第一弹性接触131、第二弹性接触132、保护罩134,所述第一弹性接触131和第二弹性接触132相对设置,所述弹性连接结构13上还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三弹性连接133,如图1所示,第一弹性接触131与保护罩134配合形成“口”字形的端口。所述第一弹性接触131端口向内折弯,所述第二弹性接触132位于保护罩134与第一弹性接触131之间,所述第三弹性接触133位于保护罩134与副锁卡凸122之间。
塑胶壳体2与端子腔21的相对的另一侧上设有插针4和后塞5,第一弹性接触131折弯处与第二弹性接触132之间的间隙小于插针4直径,两个对称的第三弹性连接133之间的间隙亦小于插针4直径。所述后塞5上设有与导电端子1的“口”字形端口相对应的插孔,插针4从插孔插入,再从“口”字形端口进入导电端子1,插针4插入过程中依次使第一弹性接触131、第二弹性接触132、第三弹性接触133受力形变,进而夹持固定插针4形成电性连接,且插针4与第一弹性接触131、第二弹性接触132、第三弹性接触133的接触点分别错位,形成立体的错位接触,使导电端子1与插针4形成优良的接触,避免高强度振动和冲击造成的接触不良影响。另外,端子腔21内留有足够空间用于第一弹性接触131、第二弹性接触132、第三弹性接触133的向外扩张。
具体的,当插针4插入两侧主锁凹槽123之间时,主锁凹槽123向外张开,进而使得塑胶塞片3两侧的卡凸一31和卡凸二32亦向外扩张,形成双锁定,增强塑胶塞片3与塑胶壳体2之间的扣合力,进一步增加塑胶塞片3与塑胶壳体2之间的防退力,同时塑胶塞片3反作用于主锁凹槽123,同时达到对单个或多个导电端子1施力,使其导电端子1上两侧主锁凹槽123内部的腔体施力夹持插针4,进一步夹紧导电端子1和插针4,达到双夹紧效果。插孔能准确定位插针4的插入方向,避免插针4对导电端子1的弹性连接结构13造成破坏。
导电端子1上设置主锁凹槽123,同时具备另一个重要作用,在整体连接后,可通过此凹槽检查其导线6、对接卡接的公端端子的插针4是否在导电端子1内部的最佳或合适位置内卡接,同时也可以检测其导电端子1在塑胶壳体的位置是否在合格范围内,由此主锁凹槽123实现连接后的内部位置的连接检测。因为一般导体连接后,通过导体检测设备检测是否有信号或有电源导通来检测其是否连接,但虽然能检测到是否接通,但不能检测到是否最佳或高振动或其它外力作用下,是否稳固,所以是不能检测到连接位置是否最佳位置,而通过这个主锁凹槽123,可伸入其它扫描仪检测实现连接后的内部位置的卡接情况检测,非常适用于半成品加工或整体连接后的质量检测。
检测到最佳或合规格范围内后,再插入塑胶塞片3进行完全连接的固定。
另外,如需要塑胶塞片3进行拔出,可以在塑胶壳体外壳对应的卡凸一和卡凸二的卡入位置的设置小孔(其附图没有显示出来),只要采用其它外部件插入小通孔,形成对卡凸一和卡凸二施力压缩,然后施力拔出塑胶塞片3即可。
第一弹性接触131与第二弹性接触132之间设有间隙一,两个对称的第三弹性接触133设有间隙二,所述两个对称的主锁凹槽123之间设有间隙三,所述间隙一、间隙二、间隙三均小于插针4直径,保证其能够牢固夹持插针4。且第一弹性接触131、第二弹性接触132、第三弹性接触133、两侧主锁凹槽123夹紧插针时,夹紧点不在同一平面,两两错位夹紧,形成多个夹紧点,以形成对插针4多围包抓式的接触夹紧。
导线固定结构11包括第一压紧111和第二压紧112,所述第一压紧111和第二压紧112均为C字型压紧结构,可以供使用方实现简易工具的压紧连接,第一压紧111用于压紧固定导线6的导体,与导线6形成电性连接,第二压紧112用于固定导线6的绝缘层,实现导线6与导电端子1牢固连接,如图2所示。
请参考图7,插针4固定于后塞5上,后塞5上设有卡凸三51,所述塑胶壳体3上设有与卡凸三51相配合的卡槽三23,后塞5通过卡凸三51扣合卡槽三23固定于塑胶壳体2的一端。
其上述连接器端子元件结构或形成的连接器的使用方法或连接方法:
S1:使用打端机或工具将导电端子1的压紧一111与导线6的导体铆压连接,压紧二112与导线6的绝缘层铆压固定;
S2:防呆卡凸121定位导线端子1插入方向,将导电端子1从插入塑胶壳体2的端子腔21内,直至导电端子1的副锁卡凸122扣住副锁挂台211,完成导电端子1与端子腔21的固定;
S3:塑胶塞片3插入塑胶卡壳2侧面上的塞片卡槽22内,主锁卡凸33插入导电端子1的主锁凹槽123中,直至塑胶塞片3两侧的卡凸一21扣住塑胶卡壳2的卡槽一221和卡凸二22扣住卡槽二222,完成导电端子1与塑胶卡壳2的装配。
将后塞5扣入塑胶壳体2的卡槽三23内,直至卡凸三51扣住卡槽三23完成连接器装配。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导电端子上设置有主锁凹槽和副锁卡凸,通过副锁卡凸扣住副锁挂台,完成导电端子与塑胶壳体的初步固定,导电端子固定后,塑胶塞片从塑胶壳体侧面的塞片卡槽插入,塑胶塞片上的主锁卡凸插入主锁凹槽内卡住导电端子,导电端子通过主锁凹槽和塑胶塞片与塑胶卡壳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保证导电端子在受到高强度振动和任意方向的冲击时仍能牢固固定于塑胶卡壳上,避免出现松动和脱落现象,提高导电端子与塑胶壳体之间的防退力和稳定性能。
其导电端子的副锁卡凸、主锁凹槽与塑胶壳体卡接形成的双锁卡接结构,且采用了呈x、y轴的垂直方向的双锁卡接,完全保证了其稳恐性。使用于电器连接时,实现对母端的导电端子在塑胶壳体的双重固定锁定,同时对连接的公端同时具有进一步夹紧接触连接的效果,实现双锁、多夹持作用效果。
导电端子一体呈条状,依次设置导线固定结构11、卡扣结构12、弹性连接结构13,其结构简单、合理,非常实用,且便于加工成形。以简易的结构,实现两端的多围的良好连接、具有双锁定固定关健作用,连接后具有检测内部连接情况或位置的检测窗口,一简易结构具备多种功能。
导电端子、塑胶壳体是分体结构,实现了可根据电器连接需求进行自由组合使用,不受连接器或元件的组合限定,实现一脚或多脚任意连接的需求。
塑胶塞片的主锁卡凸是一种设有单个或多个间距的卡脚,整体呈“n”、“m”或多“m”字形,卡接后,由间距的卡脚分别与单个或多个导电端子夹持卡接,有效的实现导电端子在塑胶壳体中的固定,同时实现了导电端子对插接后的插针进一步夹持,实现双夹持或多夹持作用的效果,同时完全保证了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之间间隔距离。
导电端子与导线之间通过C字型的压紧一和压紧二分别铆压固定导线的导体和绝缘层,进一步提升抗冲击能力和抗拉性能,同时实现了自由组合安装的方便性,可以供使用方实现简易工具的安装。
插针从导电端子“口”字型端口插入,依次撑开第一弹性接触、第二弹性接触、第三弹性接触、主锁凹槽,使其夹持固定插针,且主锁凹槽撑开的同时撑开塑胶塞片,使塑胶塞片两侧的塞片卡凸进一步扣住塞片卡槽,同时塑胶塞片反作用于插针上,进一步夹持固定插针,进一步增加导电端子与塑胶壳体的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和抗冲击能力。且第一弹性接触、第二弹性接触和第三弹性接触与插针的接触点分别错开,与插针形成立体错位接触,具有稳定传输性能,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现象。
导电端子通过防呆卡凸快速定位插入塑胶卡壳方向,且导电端子、塑胶卡壳、塑胶塞片两两之间均通过卡凸、卡槽配合固定,配合后整体结构紧凑,牢固可靠,能满足小型化、快速装配能需求。
其导电端子、塑胶壳体、塑胶塞片相互的分体结构,也实现了可分体分别销售或组装好整体销售的需求,可应求到不同客户的需求。
其基于上述端子元件结构形成的连接器同样具有双锁定,能避免端子松动和脱落现象,提高导电端子与塑胶壳体之间的防退力和稳定性能,保证公端与母端的连接效果,且可以灵活组合连接使用。
其基于上述端子元件结构形成的连接方法,其操作简单、实用,且可以灵活组合使用连接。
其基于上述端子元件或连接器结构形成的锁定结构,具有双锁定,能避免端子出现松动和脱落现象,提高导电端子与塑胶壳体之间的防退力和稳定性能,且能保证公端与母端的良好连接,非常适用于连接器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包括导电端子(1)、塑胶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1)、塑胶壳体(2)是相互分体结构,所述导电端子(1)上依次设有导线固定结构(11)、卡扣结构(12)、弹性连接结构(13),所述卡扣结构(12)设有副锁卡凸(122),所述副锁卡凸(122)倾斜设置于导电端子(1)一侧面,所述卡扣结构(12)还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主锁凹槽(123);导电端子(1)与塑胶壳体(2)可相卡接,由导电端子(1)插入塑胶壳体(2)内,所述塑胶壳体(2)一端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端子腔(21),所述端子腔(21)内设有副锁挂台(211),所述导电端子(1)插入端子腔(21)内,副锁卡凸(122)扣住副锁挂台(211),形成对导电端子(1)在塑胶壳体(2)第一锁定卡接;
所述的导电端子(1)还设有一分体的塑胶塞片(3)相卡接,所述塑胶塞片(3)上设有主锁卡凸(33)和塞片卡凸,所述塑胶壳体(2)侧面上还设有塞片卡槽(22),所述塑胶塞片(3)以垂直方向插入塑胶壳体(2)的塞片卡槽(22)中,其主锁卡凸(33)与导电端子(1)的主锁凹槽(123)相卡接,所述塞片卡凸与塞片卡槽(22)卡接,形成对导电端子(1)在塑胶壳体(2)第二锁定卡接;
所述的主锁卡凸(33)是一种设有单个或多个间距的卡脚,整体呈“n”、“m”或多“m”字形, 导电端子设于卡脚的间距内,形成卡脚对单个或双个或多个导电端子的夹持,实现导电端子在塑胶壳体中的固定,同时实现了导电端子对插接后的插针加强夹持,实现双夹持;
所述导电端子(1)上还设有防呆卡凸(121),所述防呆卡凸(121)位于与副锁卡凸(122)相对的另一侧面,防呆卡凸121和副锁卡凸122倾斜设置于导电端子1侧面上上,且两者倾斜方向互相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壳体(2)另一端设有后塞(5)和插针(4),所述插针(4)从后塞(5)插入塑胶壳体(2)内撑开导电端子(1)的弹性连接结构(13)和两个对称的主锁凹槽(123)使其夹持固定插针(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结构(13)包括位于导电端子(1)一侧的第一弹性接触(131)、第二弹性接触(132)、保护罩(134),所述第一弹性接触(131)和第二弹性接触(132)相对设置,所述弹性连接结构(13)还设有对称的第三弹性连接(133),所述第一弹性接触(131)与保护罩(134)配合形成“口”字形的端口,所述第一弹性接触(131)端口向内折弯,所述第二弹性接触(132)位于保护罩(134)与第一弹性接触(131)之间,所述第三弹性接触(133)位于保护罩(134)与副锁卡凸(12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片卡凸位于塑胶塞片(3)的主锁卡凸(33)的两侧,所述塞片卡凸包括卡凸一(31)和卡凸二(32),所述卡凸一(31)和卡凸二(32)均为向外突出的卡凸,所述主锁卡凸(33)位于两侧塞片卡凸之间,所述塞片卡槽(22)设有对应的卡槽一(221)和卡槽二(222),其卡凸一(31)和卡凸二(32)依纵向排列形成阶梯勾式的卡凸,整体具有微弹性,施加外力,依次卡入卡槽一(221)和卡槽二(2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固定结构(11)包括第一压紧(111)和第二压紧(112),所述第一压紧(111)和第二压紧(112)均为C字型压紧结构,所述第一压紧(111)与导线(6)压紧形成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塞(5)上设有与导电端子(1)“口”字型端口位置对应的插孔,所述插针(4)从插孔处进入塑胶壳体(2)内分别与第一弹性接触(131)、第二弹性接触(132)、第三弹性接触(133)接触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接触(131)与第二弹性接触(132)之间设有间隙一,所述两个对称的第三弹性接触(133)设有间隙二,所述两个对称的主锁凹槽(123)之间设有间隙三,所述间隙一、间隙二、间隙三均小于插针(4)直径;以形成对插针(4)多围包抓式的接触连接,形成多个连接接触点;
所述后塞(5)上设有卡凸三(51),所述塑胶壳体(3)上设有与卡凸三(51)相配合的卡槽三(23)。
7.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由上述的导电端子(1)、塑胶壳体(2)、塑胶塞片(3)结构连接形成的线对板连接器。
8.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
S1:使用打端机或工具将导电端子(1)的压紧一(111)与导线(6)的导体铆压连接,压紧二(112)与导线(6)的绝缘层铆压固定;
S2:防呆卡凸(121)定位导线端子(1)插入方向,将导电端子(1)从插入塑胶壳体(2) 的端子腔(21)内,导电端子(1)的副锁卡凸(122)扣住副锁挂台(211),完成导电端子(1)与端子腔(21)的固定;
S3:塑胶塞片(3)插入塑胶卡壳(2)侧面上的塞片卡槽(22)内,主锁卡凸(33)插入导电端子(1)的主锁凹槽(123)中,直至塑胶塞片(3)两侧的卡凸一(21)扣住塑胶卡壳(2)的卡槽一(221)和卡凸二(22)扣住卡槽二(222),完成导电端子(1)与塑胶卡壳(2)的装配。
9.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用端子元件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上述导电端子(1)、塑胶壳体(2)、塑胶塞片(3)结构连接形成双锁锁定结构。
CN202210878493.3A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及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Active CN1151176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8493.3A CN115117664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及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8493.3A CN115117664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及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7664A CN115117664A (zh) 2022-09-27
CN115117664B true CN115117664B (zh) 2023-03-14

Family

ID=83333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8493.3A Active CN115117664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及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766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49896A (ja) * 2008-08-20 2010-03-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208093810U (zh) * 2018-01-11 2018-11-13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10576791U (zh) * 2019-08-09 2020-05-19 乐清市八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212626204U (zh) * 2020-08-21 2021-02-26 苏州祥龙嘉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二次端子锁定结构的电连接器
CN113629440A (zh) * 2021-07-20 2021-11-0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传输高速射频或差分信号的密封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7664A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4721B (zh) 电连接器
US1156328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and terminal
CN112952423B (zh) 一种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US7179134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a wire of one article to a contact of another article
US20230327359A1 (en) Low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Terminal
CN115117664B (zh) 一种具有双锁双夹持的连接器端子元件及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CN110098518B (zh) 一种稳定型母端子及其应用的稳定型公母对插电连接器
CN216085509U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CN113783027B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CN214797824U (zh) 一种圆端口卧式公头板端连接器
CN210866692U (zh) 一种低高度连接器
CN209844087U (zh) 高稳固性线材连接端子
CN218385863U (zh) 一种连接器堆叠结构
CN218586422U (zh)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
CN115939869B (zh) Fpc连接器组件
CN217983905U (zh) 后缘解锁连接器
CN219303987U (zh) 一种便于安装软排线的线对板连接器结构
CN214797836U (zh) 二次锁入压接式连接器
CN217823362U (zh) 一种连接器的分体结构
CN217848497U (zh) 电连接器
CN216698968U (zh) 一种模块化连接器
CN218448560U (zh)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组合结构
CN219246979U (zh) 连接器导电接触结构
CN217589561U (zh) 电源连接器
CN219809172U (zh) 一种无线安装的风扇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