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9584U - 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9584U
CN219419584U CN202320662526.0U CN202320662526U CN219419584U CN 219419584 U CN219419584 U CN 219419584U CN 202320662526 U CN202320662526 U CN 202320662526U CN 219419584 U CN219419584 U CN 219419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fish
teeth
tooth structure
e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25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曙平
姜文
张晓玉
王加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an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an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an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an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625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9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9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9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沿其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插接部、鱼眼部、肩部以及针杆部,所述鱼眼部包括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为相互对置的两条,其沿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插接部、肩部连接;弹性带,为与所述弹性臂相对应的两条,并分别布置在两个所述弹性臂的内侧面之上,两个所述弹性带相对应的侧面之上均开设有多个相互并排设置有齿牙,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弹性带之上的齿牙之间构成缓冲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其能够适用不同孔径的插接孔,并且能够保证插接的牢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以及通信产品越来越到,在其过程中,高端连接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鱼眼针在通信连接器领域较为常见的一种新型端子,在将其插入PCB板的插接孔之内是,通过两条相互对置的弹性臂收到插接孔的挤压而产生弹性变形,从而插接在PCB板之上,进行电性连接,用以传输信号。目前的鱼眼针是通过两条具有弹性的侧壁相互间隔形成的,此种结构导致了弹性臂强度较低,容易出现疲劳变形,硬性稳定性,基于此,通常的做法是在弹性臂的内侧增加一个加强筋,从而提高强度,但是,在弹性臂发生变形之后,在加强筋相互接触并压迫之后,使得弹性臂很难再发生变形,因此,实用性较差,不能与不同孔径的插接孔插接。
因此,现在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提供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通过对弹性臂进行设计提升整体强度,保证鱼眼端子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沿其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插接部、鱼眼部、肩部以及针杆部,所述鱼眼部包括有:
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为相互对置的两条,其沿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插接部、肩部连接;
弹性带,为与所述弹性臂相对应的两条,并分别布置在两个所述弹性臂的内侧面之上,两个所述弹性带相对应的侧面之上均开设有多个相互并排设置有齿牙,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弹性带之上的齿牙之间构成缓冲孔。
进一步的,所述齿牙呈波浪形,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弹性带之上的齿牙相互呈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两个相邻齿牙之间槽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齿牙沿轴向的宽度尺寸。
进一步的,弹性带厚度尺寸小于所述弹性臂的厚度尺寸,且所述弹性带布置在所述弹性臂厚度方向的中部,使得两个所述弹性臂分别在所述弹性带两侧形成凹腔。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弹性臂为向外突出的的凸弧结构,使得所述凹腔由两所述弹性臂构成的内壁为向外凸出的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鱼眼部自所述插接部向所述肩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形变区、保持区、第二形变区,两个所述弹性臂之间的间距自所述第一形变区向所述保持区方向逐渐增大,且自所述保持区向所述第二所述形变区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牙分布在所述保持区之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形变区还包括有延伸区,所述延伸区设置于所述第二形变区远离所述保持区的一端并且与所述肩部连接,所述两条弹性臂在所述延伸区之内相互并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带位于所述延伸区之内成型有凸起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两个弹性臂的弹性带之上设置有相互交错的齿牙,从而能够提高两个弹性臂朝向内侧方向的弹性变形量,从而能够适用不同孔径的插接孔,适用的范围更广。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如图1-3所示,沿端子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插接部100、鱼眼部200肩部300以及针杆部400,其中,插接部100用于首先插入到pcb板的插接孔之内,起到引导作用,鱼眼部200通过弹性变形卡紧在插接孔之内,此时通过针杆部400进行通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鱼眼端子通过采用弹性金属冲压加而成,能够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鱼眼部200有两个相互对置的弹性臂210构成,弹性臂210的两端分别与插接部100与肩部300相互连接,两个弹性臂210内侧的侧壁之上均设置有弹性带211,如图1所示,弹性带211沿弹性臂21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在两个弹性带211相对的侧面指桑均设置有相互并排的多个齿牙212,分别位于两个弹性带211之上的齿牙212之间设置相互间隔的空间,从而构成了能够使得弹性臂210向内侧方向发生弹性形变的缓冲孔213。
在使用的过程中,将端子的插接端插入pcb板的插接孔之内,为使其能够更加便捷的相互插接,插接部100设置为圆锥结构,在插接部100的引导使得鱼眼部200穿设在插接孔之内,此时,两条弹性臂210朝向缓冲孔213的方向被挤压,弹性臂210的外侧表面与插接孔的内壁相互压迫,从而实现与pcb板的电连接,在弹性臂210被压迫朝向缓冲孔213方向发生弹性变形的过程中,位于弹性臂210内侧的弹性带211增强弹性臂210的强度,增强弹性臂210的弹力,同时,弹性带211之上的齿牙212在弹性臂210发生朝向内侧方向的弹性变形时,分别为与两个弹性带211之上齿牙212之间也会相互干涉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弹性臂210的弹力,进而提高弹性臂210的回弹力,使得弹性臂210外侧与插接孔内壁相互更紧实相互压迫。值得说明的是,在弹性臂210发生弹性变形后,分别位于两个弹性带211之上的齿牙212将逐渐相互靠近并产生干涉,在齿牙212相互干涉之后,由于位于同一个弹性带211之上两个相邻的齿牙212之间具有槽,相互干涉的齿牙212能够发生相互压迫而产生弹性变形。也就是说,在弹性臂210朝向内侧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在出现分别位于弹性带211之上的齿牙212相互干涉之后,弹性臂210还具有朝向内部变形的空间,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弹性臂210所发生的变形,是基于相互干涉的齿牙212之间的变形所实现的,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得鱼眼端子具有更大的弹性变形量,并且具有较强的弹性力,其实用性更强,能够与不同孔径的插接孔相互插接。通过弹性臂具有较强的回弹力,从而能够保证在插接于插接孔之内后,弹性臂能够与插接孔内壁之间相互压迫较为紧实,避免再次对端子与PCB板进行焊接的方式将弹性臂和插接孔进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齿牙212呈波浪形,并且位于两个弹性带211之上的齿牙212相互交错设置,通过如此结构,能够在弹性臂210发生弹性变形时,缓冲孔213内压缩,此时,相互交错的齿牙212分别深入两个齿牙212之间的槽内,使得其弹性臂210能够发生的变形了较大。并且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两个相邻齿牙212之间槽的宽度尺寸大于齿牙212沿轴向方向的宽度尺寸,通过上述的结构,能够在分别位于两个弹性带211之上的齿牙212相互啮合后,两个齿牙212至今同样具备一定缝隙,由于两个相邻齿牙212之间的宽度尺寸较大,能够在齿牙212顶部与槽底部相互接触压迫后,为齿牙212发生形变提供空间。通过上述的结构,能够提高弹性臂210的弹性变形量,能够适应的孔径范围更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弹性带211的厚度尺寸小于弹性臂210的厚度尺寸,并将其沿厚度方向设置在弹性臂210的中部位置,因此,两个弹性臂210之间位于弹性带211两侧分别形成以凹腔201。
也就是说,位于弹性臂内侧面之上的弹性带厚度小于弹性臂的厚度,从而能够便于两个弹性臂发生弹性变形,便于将其插接在插接孔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弹性臂210的结构做出具体示例,如图1-3所示,了,两条弹性臂210为朝向外突出的凸弧结构,使得凹腔201由两个弹性臂210构成的内壁为朝向为凸出的弧形。通过弧形的弹性臂210设置,使得在发生弹性变形时,其回弹力较强,弹性臂210与插接孔内壁相互压迫的更为紧实。
如图2所示,鱼眼部200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形变区202、保持区203和第二形变区204,其中第一形变区202与插接部100连接,第二形变区204肩部300连接,保持区203位于两个之间,并且两个弹性臂210之间的间距自第一形变区202向保持区203方向逐渐的增大,同时,在保持区203向第二形变区204方向逐渐减小,也就是说,两个弹性臂210在保持区203之间的间距为做大,在插接的过程中具有的回弹力最大,与插接孔内壁相互压迫更加紧实。
在使用的过程中,插接部100插入插接孔之内后,第一形变区202和第二形变区204会被插接孔内壁挤压变形,从而产生回弹力,从而为保持区203获得有效的保持力,使其能够与插接孔的内壁紧实的压迫在插接孔的内壁上面。
在本实施例中,齿牙212分别在保持区203之内,在鱼眼部200插接在插接孔之内,通过齿牙212的压迫发生形变,从而向保持区203提供有效的回弹力,保证与插接孔相互插接的紧实程度。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第二形变区204还设置有延伸区205,延伸区205设置在第二形变区204原来保持区203的一端并且与肩部300连接,两个弹性臂210在延伸区205之内相互并排设置。
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延伸区205增强第二形变区204的回弹力,能够减少弹性臂210在第二形变区204的疲劳变形几率。
如图2所示,为提升延伸区205的回弹力,在弹性带211位于延伸区205成型有凸起部214,从而在延伸区205发生弹性变形后,两个凸起部214将会预先接触并相互压迫,从而减少弹性臂210在延伸区205的变形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Claims (9)

1.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沿其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插接部、鱼眼部、肩部以及针杆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鱼眼部包括有:
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为相互对置的两条,其沿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插接部、肩部连接;
弹性带,为与所述弹性臂相对应的两条,并分别布置在两个所述弹性臂的内侧面之上,两个所述弹性带相对应的侧面之上均开设有多个相互并排设置有齿牙,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弹性带之上的齿牙之间构成缓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牙呈波浪形,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弹性带之上的齿牙相互呈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齿牙之间槽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齿牙沿轴向的宽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弹性带厚度尺寸小于所述弹性臂的厚度尺寸,且所述弹性带布置在所述弹性臂厚度方向的中部,使得两个所述弹性臂分别在所述弹性带两侧形成凹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臂为向外突出的凸弧结构,使得所述凹腔由两所述弹性臂构成的内壁为向外凸出的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眼部自所述插接部向所述肩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形变区、保持区、第二形变区,两个所述弹性臂之间的间距自所述第一形变区向所述保持区方向逐渐增大,且自所述保持区向所述第二所述形变区方向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牙分布在所述保持区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形变区还包括有延伸区,所述延伸区设置于所述第二形变区远离所述保持区的一端并且与所述肩部连接,所述两条弹性臂在所述延伸区之内相互并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位于所述延伸区之内成型有凸起部。
CN202320662526.0U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 Active CN219419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2526.0U CN219419584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2526.0U CN219419584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9584U true CN219419584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28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2526.0U Active CN219419584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9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23248B2 (en)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lug contact elements of plate material
US7377803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ystem
US20060063432A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P180193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403215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retention
EP0685907A2 (en) Contact and connector
CN106972301B (zh) 用于电力连接器的具有顺应销的电力端子
US20040018756A1 (en)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04218357A (zh) 电连接器
KR100224055B1 (ko) 작은 피치의 전기 커넥터
EP1533868A2 (en) Pressure connection structure with coaxial cable
US3613049A (en) Connector for flat multiconductor cables
CN112909660B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CN219419584U (zh) 一种带有齿结构的鱼眼端子
KR830003030Y1 (ko) 콘넥터
CN210806080U (zh) 一种新型射频连接器端子
US710120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ircuit board retention structure
CN200941513Y (zh) 电池连接器
CN218827981U (zh) 电触头端子及连接器
CN210576619U (zh) 高速背板连接器插头的信号针
CN219760029U (zh) 接线端子及断路器
US6024613A (en) Socket contac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217468857U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CN211579027U (zh) 板对板插座
CN219498220U (zh)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