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9217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19217U CN219419217U CN202320712116.2U CN202320712116U CN219419217U CN 219419217 U CN219419217 U CN 219419217U CN 202320712116 U CN202320712116 U CN 202320712116U CN 219419217 U CN219419217 U CN 2194192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lica gel
- layer
- aerogel
- retardant
- fl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该隔热片包括气凝胶层、贴设于该气凝胶层第一面的第一阻燃硅胶层、贴设于该气凝胶层第二面的第二阻燃硅胶层、贴设于该第一阻燃硅胶层外表面的第一PET膜、以及贴设于该第二阻燃硅胶层外表面的第二PET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时,将组装完成的隔热片设置于电芯之间,将相邻两个电芯通过隔热片分隔开,起到隔热、阻燃的效果。具体的,本隔热片中通过设置气凝胶层,起到隔热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阻燃硅胶层和第二阻燃硅胶层,起到双向阻燃效果,然后由第一PET膜和第二PET膜进行表面封装,形成防水、绝缘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隔热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
背景技术
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续航里程逐步提升、充电时间也大幅缩短,解决了续航焦虑和充电时间长的问题,使得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
目前在动力电池模组或电池包内经常使用泡棉类材料隔开每串电芯,由于泡棉有很好的压缩性和回弹力,可以给电芯充放电过程中提供呼吸的空间,吸收电芯的膨胀,然而泡棉并不能隔热,当电芯发生热失控后,很难起到热阻隔作用。
为了提高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模组或电池包内会在电芯间间隔的使用泡棉和气凝胶或云母类的隔热材料,但由于现有的泡棉和气凝胶或云母类的隔热材料不能起到阻燃作用,在电池出现火灾等事故时,很难及时将局部火势阻断,造成局部火势外延,形成严重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该隔热片包括气凝胶层、贴设于该气凝胶层第一面的第一阻燃硅胶层、贴设于该气凝胶层第二面的第二阻燃硅胶层、贴设于该第一阻燃硅胶层外表面的第一PET膜、以及贴设于该第二阻燃硅胶层外表面的第二PET膜。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中,该气凝胶层与该第一阻燃硅胶层之间还垫设有第一硅胶缓冲垫,该气凝胶层与该第二阻燃硅胶层之间还垫设有第二硅胶缓冲垫。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中,该第一硅胶缓冲垫包括第一矩形硅胶框,该第一矩形硅胶框粘设于该气凝胶层第一面的边缘;该第二硅胶缓冲垫包括第二矩形硅胶框,该第二矩形硅胶框粘设于该气凝胶层第二面的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中,该第一阻燃硅胶层嵌入该第一矩形硅胶框内并与该气凝胶层第一面粘接,该第二阻燃硅胶层嵌入该第二矩形硅胶框内并与该气凝胶层第二面粘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中,该第一硅胶缓冲垫还包括固设于该第一矩形硅胶框内的至少一根第一横向筋条和至少一根第一纵向筋条;该第二硅胶缓冲垫还包括固设于该第二矩形硅胶框内的至少一根第二横向筋条和至少一根第二纵向筋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中,该第一矩形硅胶框与该至少一根第一横向筋条和至少一根第一纵向筋条由硅胶材料一体成型形成,该第二矩形硅胶框与该至少一根第二横向筋条和至少一根第二纵向筋条由硅胶材料一体成型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中,该气凝胶层的厚度为0.5-0.7mm,该第一阻燃硅胶层和第二阻燃硅胶层的厚度均为1-1.5mm,该第一PET膜和第二PET膜的厚度均为0.1-0.3m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中,该气凝胶层的厚度为0.5mm,该第一阻燃硅胶层和第二阻燃硅胶层的厚度均为1.5mm,该第一PET膜和第二PET膜的厚度均为0.2m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中,该隔热片还包括贴设于该第一PET膜外表面的第一双面胶层、以及贴设于该第一双面胶层外表面的第一离型膜、贴设于该第二PET膜外表面的第二双面胶层、以及贴设于该第二双面胶层外表面的第二离型膜。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时,将组装完成的隔热片设置于电芯之间,将相邻两个电芯通过隔热片分隔开,起到隔热、阻燃的效果。具体的,本隔热片中通过设置气凝胶层,起到隔热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阻燃硅胶层和第二阻燃硅胶层,起到双向阻燃效果,然后由第一PET膜和第二PET膜进行表面封装,形成防水、绝缘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第一实施例中,该隔热片10包括气凝胶层11、贴设于该气凝胶层11第一面的第一阻燃硅胶层12、贴设于该气凝胶层11第二面的第二阻燃硅胶层13、贴设于该第一阻燃硅胶层12外表面的第一PET膜14、以及贴设于该第二阻燃硅胶层13外表面的第二PET膜15。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10时,将组装完成的隔热片10设置于电芯之间,将相邻两个电芯通过隔热片10分隔开,起到隔热、阻燃的效果。具体的,本隔热片10中通过设置气凝胶层11,起到隔热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阻燃硅胶层12和第二阻燃硅胶层13,起到双向阻燃效果,然后由第一PET膜14和第二PET膜15进行表面封装,形成防水、绝缘效果。
进一步的,为起到更好的防挤压缓冲效果,该气凝胶层11与该第一阻燃硅胶层12之间还垫设有第一硅胶缓冲垫16,该气凝胶层11与该第二阻燃硅胶层13之间还垫设有第二硅胶缓冲垫17。
在电池电芯出现变形时,第一硅胶缓冲垫16和第二硅胶缓冲垫17可起到变形缓冲的效果,防止电池电芯之间出现相互挤压。
具体的,该第一硅胶缓冲垫16包括第一矩形硅胶框,该第一矩形硅胶框粘设于该气凝胶层11第一面的边缘。该第二硅胶缓冲垫17包括第二矩形硅胶框,该第二矩形硅胶框粘设于该气凝胶层11第二面的边缘。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阻燃硅胶层12嵌入该第一矩形硅胶框内并与该气凝胶层11第一面粘接,该第二阻燃硅胶层13嵌入该第二矩形硅胶框内并与该气凝胶层11第二面粘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矩形硅胶框和第二矩形硅胶框均只贴设于气凝胶层11的边缘。第一阻燃硅胶层12嵌设于第一矩形硅胶框的框体内,第二阻燃硅胶层13嵌设于第二矩形硅胶框的框体内。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该第一硅胶缓冲垫16还包括固设于该第一矩形硅胶框内的至少一根第一横向筋条18和至少一根第一纵向筋条20。该第二硅胶缓冲垫17还包括固设于该第二矩形硅胶框内的至少一根第二横向筋条19和至少一根第二纵向筋条2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阻燃硅胶层12贴设于第一矩形硅胶框、第一横向筋条18和第一纵向筋条20的外表面,第二阻燃硅胶层13贴设于第二矩形硅胶框、第二横向筋条19和第二纵向筋条21的外表面。
优选的,该第一矩形硅胶框与该至少一根第一横向筋条18和至少一根第一纵向筋条20由硅胶材料一体成型形成,该第二矩形硅胶框与该至少一根第二横向筋条19和至少一根第二纵向筋条21由硅胶材料一体成型形成。
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该气凝胶层11的厚度为0.5-0.7mm,该第一阻燃硅胶层12和第二阻燃硅胶层13的厚度均为1-1.5mm,该第一PET膜14和第二PET膜15的厚度均为0.1-0.3mm。
优选的,该气凝胶层11的厚度为0.5mm,该第一阻燃硅胶层12和第二阻燃硅胶层13的厚度均为1.5mm,该第一PET膜14和第二PET膜15的厚度均为0.2mm。
为便于隔热片10粘贴使用,该隔热片10还包括贴设于该第一PET膜14外表面的第一双面胶层、以及贴设于该第一双面胶层外表面的第一离型膜、贴设于该第二PET膜15外表面的第二双面胶层、以及贴设于该第二双面胶层外表面的第二离型膜。
在需要使用隔热片10时,将位于隔热片10最外层的第一离型膜和/或第二离型膜揭开,然后将隔热片10粘接于相邻的两个电池之间,起到隔热等效果。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层叠”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片包括气凝胶层、贴设于所述气凝胶层第一面的第一阻燃硅胶层、贴设于所述气凝胶层第二面的第二阻燃硅胶层、贴设于所述第一阻燃硅胶层外表面的第一PET膜、以及贴设于所述第二阻燃硅胶层外表面的第二PET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层与所述第一阻燃硅胶层之间还垫设有第一硅胶缓冲垫,所述气凝胶层与所述第二阻燃硅胶层之间还垫设有第二硅胶缓冲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胶缓冲垫包括第一矩形硅胶框,所述第一矩形硅胶框粘设于所述气凝胶层第一面的边缘;所述第二硅胶缓冲垫包括第二矩形硅胶框,所述第二矩形硅胶框粘设于所述气凝胶层第二面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燃硅胶层嵌入所述第一矩形硅胶框内并与所述气凝胶层第一面粘接,所述第二阻燃硅胶层嵌入所述第二矩形硅胶框内并与所述气凝胶层第二面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胶缓冲垫还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矩形硅胶框内的至少一根第一横向筋条和至少一根第一纵向筋条;所述第二硅胶缓冲垫还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二矩形硅胶框内的至少一根第二横向筋条和至少一根第二纵向筋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硅胶框与所述至少一根第一横向筋条和至少一根第一纵向筋条由硅胶材料一体成型形成,所述第二矩形硅胶框与所述至少一根第二横向筋条和至少一根第二纵向筋条由硅胶材料一体成型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层的厚度为0.5-0.7mm,所述第一阻燃硅胶层和第二阻燃硅胶层的厚度均为1-1.5mm,所述第一PET膜和第二PET膜的厚度均为0.1-0.3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层的厚度为0.5mm,所述第一阻燃硅胶层和第二阻燃硅胶层的厚度均为1.5mm,所述第一PET膜和第二PET膜的厚度均为0.2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片还包括贴设于所述第一PET膜外表面的第一双面胶层、以及贴设于所述第一双面胶层外表面的第一离型膜、贴设于所述第二PET膜外表面的第二双面胶层、以及贴设于所述第二双面胶层外表面的第二离型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12116.2U CN219419217U (zh) | 2023-04-03 | 2023-04-03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12116.2U CN219419217U (zh) | 2023-04-03 | 2023-04-03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19217U true CN219419217U (zh) | 2023-07-25 |
Family
ID=87228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712116.2U Active CN219419217U (zh) | 2023-04-03 | 2023-04-03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19217U (zh) |
-
2023
- 2023-04-03 CN CN202320712116.2U patent/CN2194192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4117541A1 (zh) | 一种建筑光伏构件模块 | |
CN217047831U (zh) | 缓冲阻燃材料结构及电池组 | |
CN214411321U (zh) | 一种防热失控的软包电池模组 | |
CN219419217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凝胶隔热片 | |
CN213752828U (zh) | 具有隔热阻燃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组 | |
CN220138517U (zh) | 一种全固态电池 | |
JP7332333B2 (ja) | 熱伝達抑制シート及び組電池 | |
CN210956820U (zh) | 隔板和电池模组 | |
CN218910212U (zh) | 一种复合缓冲隔热垫结构 | |
CN218054280U (zh) | 一种复合叠层结构的气凝胶复合隔热垫 | |
CN214983923U (zh) | 汽车电池包内弹性胶水封装隔热垫 | |
CN216698592U (zh)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阻燃发泡硅胶层 | |
CN214821560U (zh) | 一种电池防水隔热片 | |
JP7303017B2 (ja) | 電池セル及び組電池 | |
CN211173747U (zh) | 具有防火隔热效果的钢化玻璃 | |
CN114590001B (zh) | 一种新型折叠结构的气凝胶复合隔热垫 | |
CN221540876U (zh) | 一种动力电池用阻燃隔热材料及动力电池 | |
CN218939823U (zh) | 一种用于电芯间的隔热膜结构 | |
CN220774521U (zh) | 防火型隔热缓冲垫 | |
CN218054281U (zh) | 一种夹芯叠层结构的气凝胶复合隔热垫 | |
CN204212347U (zh) | 具有发电功能的保温防水一体板 | |
CN219861171U (zh) | 防火型缓冲垫 | |
CN216473013U (zh) | 一种具有双面或单面粘附结构的隔热片 | |
CN211968628U (zh) | 一种隔热防腐保温材料 | |
CN211172465U (zh) | 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型保温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