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7265U - 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7265U
CN219417265U CN202320564450.8U CN202320564450U CN219417265U CN 219417265 U CN219417265 U CN 219417265U CN 202320564450 U CN202320564450 U CN 202320564450U CN 219417265 U CN219417265 U CN 219417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ng
mobile phone
light source
middle frame
reflec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644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飞
徐能
贾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ngyunguang Industri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ngyunguang Industri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ngyunguang Industri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ngyunguang Industri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644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7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7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7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属于工业视觉技术领域。所述成像装置中,夹持机构具有用于夹持待测试的手机中框的夹持位;第一光源朝向夹持位照射;第一反射结构朝向第一光源及夹持位,且用于将第一光源发射的至少部分光线反射到手机中框的3D面;第二反射结构布置在第一反射结构与第一光源之间,第二反射结构朝向第一光源及夹持位,且用于将第一光源发射的至少部分光线反射到手机中框的3D面;相机朝向第一反射结构,用于采集第一反射结构中手机中框的3D面图像信息。通过上述夹持机构、第一光源、第一反射结构、第二反射结构和相机的设置,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增大了采集到的图像的亮度,提高了缺陷检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工业视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方案一般采用两个面阵相机,对准手机中框的上3D面和下3D面,分别对上3D面成像和下3D面成像,相关技术中,为避免弧形面局部爆亮,一般采用面光源拼接的方案或者产品旋转多次拍摄的方案。
但是发明人研究发现,首先,上述方案需要两个相机对上下3D面分别成像,相机数量增加,从而增大了整体结构所占据的空间,进而大大增加了成本;其次,采用两个面光拼接的光源会使图像中间产生一条黑线,从而影响成像效果和检测结果;最后,采用多次产品旋转多次拍摄会增加设备的复杂度,从而降低了设备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增大了光照面积,提高了缺陷检测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包括: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具有用于夹持待测试的手机中框的夹持位;
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朝向所述夹持位照射;
第一反射结构,所述第一反射结构朝向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夹持位,且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发射的至少部分光线反射到所述手机中框的3D面;
第二反射结构,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布置在所述第一反射结构与所述第一光源之间,所述第二反射结构朝向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夹持位,且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发射的至少部分光线反射到所述手机中框的3D面;
相机,所述相机朝向所述第一反射结构,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反射结构中所述手机中框的3D面图像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通过上述夹持机构、第一光源、第一反射结构、第二反射结构和相机的设置,依靠第一反射结构和第二反射结构对第一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的反射作用,使待测试的手机中框的上下3D面在同一个相机中成像,降低了装置的复杂度,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反射膜增大了有效照射到待测试的手机中框的3D面的光线的面积,增大了采集到的图像的亮度,从而提高了缺陷检测的准确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射结构的反射面与所述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1大于所述第二反射结构的反射面与所述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2,且α1和α2均为锐角。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α1和α2,满足:35°≤α1≤55°,20°≤α1≤40°。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反射结构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反射结构的宽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射结构和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反射结构分布在所述夹持位的第一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分布在所述夹持位的第一方向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夹持位的中轴线垂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反射结构远离所述第一光源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反射结构相连。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还包括:
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布置在所述夹持位的侧面;
第三反射结构,所述第三反射结构朝向所述第二光源及所述第二反射结构,且用于将所述第二光源发射的至少部分光线反射到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并经过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反射到所述手机中框的3D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光源和所述第三反射结构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光源分布在所述夹持位的第二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三反射结构分布在所述夹持位的第二方向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夹持位的中轴线垂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光源的朝向与所述第一光源的朝向垂直,所述第三反射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反射结构的长度方向垂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反射结构的反射面与所述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3满足:35°≤α3≤55°。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与手机中框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与手机中框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
第一光源110,第一反射结构120,第二反射结构130,相机140,第二光源150,第三反射结构160,手机中框1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手机中框1703D面的成像装置。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机中框1703D面的成像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种,如图1-图2所示,该手机中框1703D面的成像装置包括:夹持机构、第一光源110、第一反射结构120、第二反射结构130和相机140。
夹持机构具有用于夹持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夹持位。
夹持机构可以进行旋转,带动被夹持的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变换拍摄角度,从而获取手机中框170的3D面在旋转过程中不同角度的多张图像。
手机中框170可以为手机屏幕与手机后盖中间的承载内部各种组件的框架,手机中框170的表面可以包括3D面和平面,平面可以包括上平面、下平面以及侧面,3D面可以是上平面、下平面以及侧面的过渡面,上平面与侧面的过渡面可以是上3D面,下平面与侧面的过渡面可以是下3D面。
第一光源110朝向夹持位照射。
第一光源110可以用于照亮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第一光源110的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面光源、线光源或者线同轴光源等,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一光源110的类型为线同轴光源,其中,线同轴光源可以选用高亮气冷线同轴光源。
第一反射结构120朝向第一光源110及夹持位,且第一反射结构120用于将第一光源110发射的至少部分光线反射到手机中框170的3D面。
如图1所示,第一反射结构120可以为反射镜,第一反射结构120的反射面可以面向第一光源110,第一光源110发射出的光线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一反射结构120的镜面反射作用到达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
此时,第一反射结构120中映射有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镜像,通过捕捉第一反射结构120中的镜像即可捕捉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的图像。
第二反射结构130布置在第一反射结构120与第一光源110之间,第二反射结构130朝向第一光源110及夹持位,且第二反射结构130用于将第一光源110发射的至少部分光线反射到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
第二反射结构130可以是反射镜,或者第二反射结构130可以是反射膜,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反射结构130为反射膜,其中,反射膜的材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铝、氧化铝或者二氧化硅等,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膜的材质为铝。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10所发射的光线只有一部分能到达第一反射结构120,并且通过第一反射结构120反射至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而第二反射结构130可以接触到第一光源110所发射的另一部分光线,并且将该部分光线反射至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从而达到第二反射结构130辅助第一反射结构120进行补光的作用。
如图1所示,第二反射结构130的反射面可以面向第一光源110,第一光源110发射出的光线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二反射结构130的镜面反射作用到达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
相机140朝向第一反射结构120,相机140用于采集第一反射结构120中手机中框170的3D面图像信息。
相机140可以选用线扫相机,或者相机140可以选用面阵相机,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相机140为线扫相机。
如图1-图2所示,相机140包括镜头,镜头的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双远心镜头、像方远心镜头或者物方远心镜头等,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镜头选用双远心镜头。
在实际的执行中,第一光源110发射高亮气冷光线,第一光源110对准第一反射结构120以及第二反射结构130,一部分光线径直到达第一反射结构120,并且通过第一反射结构120的镜面反射作用到达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此时,第一反射结构120中映射有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镜像;另一部分光线径直到达第二反射结构130,并且被第二反射结构130反射至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
此时,相机140对准第一反射结构120,相机140对第一反射结构120中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镜像进行多次拍照,第一光源110所发射的光线进入相机140的镜头中,最后相机140采集到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的图像信息。
相关技术中,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通过在待检测中框的上面和下面放置反射镜,使待检测中框三个方向的外观情况集合在一个方向,进而通过一个拍摄装置获取了待检测图像。
但是发明人研究发现,该装置中有效照射到待测试的手机中框的3D面的光线的面积较小,从而使得待测试的手机中框的3D面接收到的光线较少,对采集到的待测试的手机中框的3D面的多张图像的亮度有所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1703D面的成像装置,通过上述夹持机构、第一光源110、第一反射结构120、第二反射结构130和相机140的设置,依靠第一反射结构120和第二反射结构130对第一光源110所发射的光线的反射作用,使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上下3D面在同一个相机140中成像,降低了装置的复杂度,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第二反射结构130增大了有效照射到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的光线的面积,增大了采集到的图像的亮度,从而提高了缺陷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反射结构120的反射面与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1可以大于第二反射结构130的反射面与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2,且α1和α2均可为锐角。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第一反射结构120可以布置在靠近夹持位的位置,第二反射结构130可以布置在靠近第一反射结构120的位置,且第二反射结构130可以与第一反射结构120相邻,此时,第一反射结构120可以位于第二反射结构130与夹持位之间,换句话说,第一反射结构120与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二反射结构130与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之间的距离。
如图1所示,在α1和α2均为锐角的情况下,第一反射结构120与第二反射结构130可以组合成一个面向第一光源110敞开的开口,开口处可以布置第一光源110,收口处可以布置夹持有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夹持机构,此时,因为第一反射结构120的反射膜与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1大于第二反射结构130的反射面与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2,第二反射结构130相较于第一反应结构更向夹持位的中轴线收拢,从而离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较远的一部分光线可以通过向内收拢的第二反射结构130更精准地反射至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1703D面的成像装置,通过上述α1和α2的角度设计,保证了第一反射结构120与第二反射结构130的反射面始终面向第一光源110,使得第一光源110所发射的光线可以精准地反射至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从而提高了整个成像装置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α1和α2,可以满足:35°≤α1≤55°,20°≤α2≤40°。
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结构120的反射面与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1为45°,第二反射结构130的反射面与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2为30°。
需要说明的是,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为有弧度的光滑面,当光线反射至手机中框170的3D面的一部分时,由于光滑弧面的表面具有很强的反射特性,而此时第一光源110位置离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较近以及光线强度较强,被照亮的一部分3D面聚光从而导致最后得到的图像产生局部爆亮的现象。
在实际的执行中,可以控制第一反射结构120进行移动,使第一反射结构120的反射面与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1在35°~55°的范围内变化,可以控制第二反射结构130进行移动,使第二反射结构130的反射面与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2在20°~40°的范围内变化,直到第一光源110所发射的光线均匀反射至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整个3D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1703D面的成像装置,通过上述α1和α2的角度的数值范围的设置,避免了第一光源110所发射的光线照射到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部分3D面上产生局部爆亮的现象,在保证了第一反射结构120与第二反射结构130对第一光源110所发射的光线能正常反射的同时,提升了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的成像的均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反射结构130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一反射结构120的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第一反射结构120的宽度从夹持位至第一光源110的朝向上不断增大,第二反射结构130的宽度从夹持位至第一光源110的朝向上也不断增大,第二反射结构130靠近夹持位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一反射结构120靠近第一光源110的一侧的宽度,换句话说,第二反射结构130到夹持位的中轴线的距离大于第一反射结构120到夹持位的中轴线的距离。
在实际的执行中,如图1所示,在第二反射结构130的宽度大于第一反射结构120的宽度的情况下,第一反射结构120和第二反射结构130可以构成想第一光源110敞开的喇叭状,第一光源110发射光线,其中,离夹持位的中轴线较近的一部分光线可以通过第一反射结构120反射至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而离夹持位的中轴线较远的一部分光线可以通过第二反射结构130反射至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从而避免第二反射结构130接收到离夹持位的中轴线较远的一部分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1703D面的成像装置,通过上述第一反射结构120和第二反射结构130的宽度关系设置,保证了第一光源110所发射的所以光线均可通过反射作用到达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增大了反射面的接收范围,增大了对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照明面积,从而提升了最终成像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反射结构120和第二反射结构130均可为两个,两个第一反射结构120可以分布在夹持位的第一方向的两侧,两个第二反射结构130可以分布在夹持位的第一方向的两侧,其中,第一方向可以与夹持位的中轴线垂直。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其中一个第一反射结构120可以布置在夹持位的中轴线的上方,另一个第一反射结构120可以布置在夹持位的中轴线的下方;其中一个第二反射结构130可以布置在夹持位的中轴线的上方,另一个第二反射结构130可以布置在夹持位的中轴线的下方,此时,夹持位的第一方向的上侧分布有一个第一反射结构120和一个第二反射结构130,夹持位的第一方向的下侧也分布有一个第一反射结构120和一个第二反射结构130。
在实际的执行中,位于夹持位的第一方向的上侧的一个第一反射结构120和一个第二反射结构130可以将光线反射至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上3D面,从而相机140可以通过拍摄位于夹持位的第一方向的上侧的第一反射结构120中的镜像得到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上3D面的图像;位于夹持位的第一方向的下侧的一个第一反射结构120和一个第二反射结构130可以将光线反射至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下3D面,从而相机140可以通过拍摄位于夹持位的第一方向的下侧的第一反射结构120中的镜像得到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下3D面的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1703D面的成像装置,通过上述第一反射结构120和第二反射结构130的数量以及位置的设计,使用第一反射结构120和第二反射结构130对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上3D面以及下3D面进行成像和照明,使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上3D面以及下3D面在同一个相机140中成像,从而节省了整个成像装置的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反射结构130远离第一光源110的一侧可以与第一反射结构120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反射结构120靠近第一光源110的一侧可以与第二反射结构130远离第一光源110的一侧进行连接,连接后第一反射结构120与第二反射结构130之间可以消除间隙公差。
在实际的执行中,在第一反射结构120与第二反射结构130相连的情况下,第一反射结构120和第二反射结构130可以组成连续不间断的反射面,当第一光源110所发射的光线被第一反射结构120和第二反射结构130反射至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上时,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上的亮区不会出现缺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1703D面的成像装置,通过上述第一反射结构120与第二反射结构130的连接关系的设置,保证了第一反射结构120与第二反射结构130所组成的反射面是连续不间断的,避免了第一光源110到达第一反射结构120与第二反射结构130的反射面上时出现漏光的现象,从而保障了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的成像的均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手机中框1703D面的成像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光源150和第三反射结构160。
第二光源150可以布置在夹持位的侧面。
第二光源150可以用于照亮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第二光源150的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面光源、线光源或者线同轴光源等,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光源150的类型为线光源,其中,线光源可以选用高亮紧凑气冷线光源。
第三反射结构160可以朝向第二光源150及第二反射结构130,且第三反射结构160可以用于将第二光源150发射的至少部分光线反射到第二反射结构130,并可以经过第二反射结构130反射到手机中框170的3D面。
如图2所示,第三反射结构160可以为反射镜,第三反射结构160的反射面可以面向第二光源150以及第二反射结构130,从而使得第二光源150发射出的光线可以通过第三反射结构160的镜面反射作用到达第二反射结构130。
在实际的执行中,第二光源150发射高亮紧凑气冷光线,第二光源150对准第三反射结构160,至少部分光线径直到达第三反射结构160,并且通过第三反射结构160的镜面反射作用到达第二反射结构130,随后第二反射结构130将该光线反射至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1703D面的成像装置,通过上述第二光源150和第三反射结构160的设置,实现了第二光源150所发射的光线经过两次反射作用到达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使得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接收到的光线更多,优化了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的成像效果,有利于后续的图像处理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光源150和第三反射结构160均可为两个,两个第二光源150可以分布在夹持位的第二方向的两侧,两个第三反射结构160可以分布在夹持位的第二方向的两侧,其中,第二方向可以与夹持位的中轴线垂直。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其中一个第二光源150可以布置在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左侧,另一个第二光源150可以布置在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右侧;其中一个第三反射结构160可以布置在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左侧,另一个第三反射结构160可以布置在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右侧,并且第三反射结构160到夹持位的中轴线的距离大于第二光源150到夹持位的中轴线的距离,此时,夹持位的第二方向的左侧分布有一个第二光源150和一个第三反射结构160,夹持位的第二方向的右侧也分布有一个第二光源150和一个第三反射结构160。
在实际的执行中,位于夹持位的第二方向的左侧的一个第二光源150和一个第三反射结构160可以将光线反射至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位于夹持位的第二方向的右侧的一个第二光源150和一个第三反射结构160可以将光线反射至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上述两侧的第二光源150同时对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进行打光,使得第二光源150均匀的照亮整个3D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1703D面的成像装置,通过上述第二光源150和第三反射结构160的数量和位置的设置,配合第一反射结构120和第二反射结构130的数量以及位置的设计,对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进行全方位照射,使得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的弧面成像更加均匀,从而提升了后续缺陷处理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二光源150的朝向可以与第一光源110的朝向垂直,第三反射结构160的长度方向可以与第一反射结构120的长度方向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方向可以与第二方向垂直,第一光源110和第一反射结构120可以是第一反射组合,第二光源150和第三反射结构160可以是第二反射组合,第一反射组合与第二反射组合在空间上可以形成交叉式结构,而第一光源110所发射的部分光线与第二光源150所发射的至少部分光线均可通过第二反射结构130到达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上述第一反射组合与第二反射组合在空间上互不干扰,又能通过第二反射结构130汇集到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1703D面的成像装置,通过上述第一光源110、第二光源150、第一反射结构120、第二反射结构130以及第三反射结构160的空间位置的设计,实现了一个相机140即可对整个3D面成像,同时适用于不同弧度3D面的手机中框170,一方面,结构紧凑,提高了整个系统的集成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对手机中框1703D面的成像效率,节省了整个成像装置的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三反射结构160的法线与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3可以满足:35°≤α3≤55°。
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反射结构160的法线与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3为45°。
在实际的执行中,可以控制第三反射结构160进行移动,使第三反射结构160的反射面与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3在35°~55°的范围内变化,直到第二光源150所发射的光线经过第三反射结构160以及第二反射结构130的两次反射后,均匀照射到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整个3D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1703D面的成像装置,通过上述α3的角度的数值范围的设置,避免了第二光源150所发射的光线照射到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部分3D面上产生局部爆亮的现象,在保证了第二反射结构130与第三反射结构160对第一光源110所发射的光线能正常反射的同时,提升了待测试的手机中框170的3D面的成像的均匀度。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具有用于夹持待测试的手机中框的夹持位;
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朝向所述夹持位照射;
第一反射结构,所述第一反射结构朝向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夹持位,且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发射的至少部分光线反射到所述手机中框的3D面;
第二反射结构,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布置在所述第一反射结构与所述第一光源之间,所述第二反射结构朝向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夹持位,且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发射的至少部分光线反射到所述手机中框的3D面;
相机,所述相机朝向所述第一反射结构,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反射结构中所述手机中框的3D面图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结构的反射面与所述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1大于所述第二反射结构的反射面与所述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2,且α1和α2均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α1和α2,满足:35°≤α1≤55°,20°≤α1≤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结构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反射结构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射结构和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反射结构分布在所述夹持位的第一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分布在所述夹持位的第一方向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夹持位的中轴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结构远离所述第一光源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反射结构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布置在所述夹持位的侧面;
第三反射结构,所述第三反射结构朝向所述第二光源及所述第二反射结构,且用于将所述第二光源发射的至少部分光线反射到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并经过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反射到所述手机中框的3D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光源和所述第三反射结构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光源分布在所述夹持位的第二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三反射结构分布在所述夹持位的第二方向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夹持位的中轴线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光源的朝向与所述第一光源的朝向垂直,所述第三反射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反射结构的长度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反射结构的反射面与所述夹持位的中轴线的夹角α3满足:35°≤α3≤55°。
CN202320564450.8U 2023-03-21 2023-03-21 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 Active CN219417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4450.8U CN219417265U (zh) 2023-03-21 2023-03-21 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4450.8U CN219417265U (zh) 2023-03-21 2023-03-21 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7265U true CN219417265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1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64450.8U Active CN219417265U (zh) 2023-03-21 2023-03-21 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7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90630B2 (ja) 表面検査装置及び表面検査方法
JPH0515978B2 (zh)
JP5144401B2 (ja) ウエハ用検査装置
CN110736752A (zh) 一种表面缺陷检测的光照方式、光照结构及检测装置
TWI449878B (zh) 用於光學地將一三維物體轉換一二維平面影像的裝置與方法
CN111044524B (zh) 实现半导体晶粒相对两表面等光程成像的光学检测装置及方法
JP2016212060A (ja) 鏡面検査装置
JP2001012930A (ja) 表面欠陥検査装置
CN219417265U (zh) 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
CN116256369A (zh) 手机中框3d面的成像装置
US7893991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H059780B2 (zh)
JP2000004383A (ja) 多方向画像取込装置
CN211014053U (zh) 高精度自动化物体表面瑕疵影像撷取装置
CN112630228A (zh) 一种机器视觉光源、方法及检测系统
JPH10274515A (ja) 曲面検査方法及び検査用カメラユニット
JPH10246706A (ja) 光学部材検査装置
JP2010261724A (ja) タイヤ内面検査装置
JP2005195332A (ja) 円環状物品の外観検査装置
JPS6353493B2 (zh)
KR102493209B1 (ko) Ai 기반 외관검사시스템용 영상검출장치
JP3360795B2 (ja) 光学部材検査装置
JP3054227B2 (ja) 表面欠陥検査装置
CN117571744A (zh) 一种用于盖板玻璃双表面缺陷光学检测方法
KR20170108525A (ko) Dslr 카메라와 오목거울을 이용한 2차원 투영 측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