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3040U - 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3040U
CN219413040U CN202320002970.XU CN202320002970U CN219413040U CN 219413040 U CN219413040 U CN 219413040U CN 202320002970 U CN202320002970 U CN 202320002970U CN 219413040 U CN219413040 U CN 219413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ound
fan
noise reduction
sound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029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先龙
孙得璋
唐芳宗
贾行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Zhen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Zhen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Zhen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Zhen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029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30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3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30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属于风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风机主体,风机主体包括机壳、扇叶、动力源,动力源外壁设有支杆支撑在机壳内部,机壳靠近扇叶的一端为出风口,减震机构包括设于机壳外周的套圈,套圈与机壳同轴心,套圈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开口朝向机壳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均设有朝向机壳的支柱,支柱远离安装槽的一端设有开口朝向机壳的U形筒,U形筒内设有朝向机壳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末端设有减震柱,减震柱末端与机壳外壁设有橡胶块;降噪机构包括设于出风口的阻流片;减震机构可实现电机驱动扇叶转动时时产生的震颤,还可实现一定的消声效果;降噪机构可对扇叶产生的气流进行分散与减缓,进一步实现降噪消声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风机是依靠输入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在产生动能时都会一定的震动和较大的气流噪声,但是如果风机用于医疗行业,医疗器械内部风机的安静运行就是衡量使用体验的重要指标。
现有的风机在降噪、减震时一般是选择在风机外部或者风道内使用海绵,如公开号为CN 209621674U的一种具有减震降噪的轴流风机就是采取在风机出口处设置多圈海绵圈以达到减震的目的。此方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震动、降低气流噪声,但是还有由于其多孔的吸水性会不可避免的吸附灰尘,从而滋生细菌,而且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海绵的性能会发生改变,弹性逐渐降低,降噪、减震效果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降噪式风机,以解决现有的风机减震装置长期使用后对风机的减震效果减弱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包括风机主体,所述风机主体包括呈圆筒状的机壳、设置在机壳内部的扇叶、驱动扇叶转动的动力源,动力源外壁设有支杆,支杆支撑在机壳内部,机壳外还设有支座,机壳靠近扇叶的一端为出风口,所述减震降噪装置包括减震机构和降噪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设于机壳外周的套圈,套圈与机壳同轴心,套圈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开口朝向机壳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均设有朝向机壳的支柱,支柱远离安装槽的一端设有开口朝向机壳的U形筒,U形筒内设有朝向机壳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末端设有减震柱,减震柱末端与机壳外壁通过橡胶块连接;所述降噪机构包括多块竖直设置于出风口的阻流片,阻流片为两块弧形板连接而成的“人”字状结构,阻流片的连接棱背离扇叶。
进一步地,所述降噪机构还包括吸音组件和反声组件,所述吸音组件包括依次贴设于机壳内壁的第三吸声层、第二吸声层、第一吸声层,第一吸声层为钢板,第三吸声层由若干块铝块组成,铝块与机壳内壁的接触面为弧形,铝块的长度方向与机壳轴向方向一致,若干块铝块间隔沿机壳内壁周向设置,第二吸声层为皮革且贴设连接于若干块铝块远离机壳内壁的一侧,第一吸声层为钢板且贴设在第二吸声层内壁,第一吸声层的表面还开设有若干个吸声孔;反声组件包括依次贴设于机壳外壁的第一反声层、第二反声层和第三反声层,所述第一反声层为钢板,第二反声层为铅板,第三反声层为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套圈背离出风口的一侧还设有与套圈同轴心的通风管,通风管与套圈外周直径、内径均相等,支座穿过通风管对机壳形成支撑,通风管与机壳之间设有若干个沿通风管内圆周均匀设置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依次穿过反声音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套圈与机壳之间还间隔设有若干个环形减震块。
进一步地,所述两两相邻的阻流片之间均转动设有多个横向的阻流棒,阻流棒表面均倾斜错位设有阻风片。
进一步地,所述阻流片和阻流棒表面壁均贴设有消音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机构可减小动力源驱动扇叶转动时产生的震颤;
2、本实用新型的降噪机构可对扇叶产生的气流噪声进行分散与减缓,实现降噪消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降噪机构局部分解连接关系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风机主体1、机壳11、扇叶12、动力源13、支杆14、支座15、减震降噪装置2、减震机构21、套圈211、安装槽212、支柱213、U形筒214、第一弹簧215、减震柱216、橡胶块217、环形减震块218、通风管3、第二弹簧31、降噪机构4、阻流片41、吸音组件42、第一吸声层421、吸声孔4211、第二吸声层422、第三吸声层423、反声组件43、第一反声层431、第二反声层432、第三反声层433、阻流棒44、阻风片4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包括风机主体1,所述风机主体1包括圆筒状的机壳11、机壳11内设有扇叶12,驱动扇叶12转动的动力源13(本申请中动力源13为电机,电机为BYG-PG牌的INSUNMOT电机),动力源13周壁设有支杆14,支杆14支撑在机壳11内部,机壳11外壁两侧设有支座15,机壳11靠近扇叶12的一端为出风口;所述减震降噪装置2包括减震机构21和降噪机构4,所述减震机构21包括设于机壳11外周的套圈211,套圈211与机壳11同轴心,套圈211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开口朝向机壳11的安装槽212(本申请中安装槽212的数量为4个),安装槽212内均设有朝向机壳11的支柱213,支柱213远离安装槽212的一端设有开口朝向机壳11的U形筒214,U形筒214内设有朝向机壳11的第一弹簧215,第一弹簧215的末端设有减震柱216,减震柱216末端设有橡胶块217,橡胶块217与机壳11外壁抵接;所述降噪机构4包括三块竖直设置于出风口的阻流片41,阻流片41为两块弧形板连接而成的“人”字状结构,阻流片41的连接棱背离扇叶12。
在本方案中,动力源13驱动扇叶12转动时风机主体1会产生震颤,震颤通过机壳11传递给减震柱216,减震柱216再传递给第一弹簧215,减震柱216和第一弹簧215依次对震颤进行一部分抵消,第一弹簧215设在U形筒214内,进一步对震颤进行抵消,整个减震机构21减小了震颤的扩散,提升风机主体1运行的稳定性,且减震柱216末端与机壳11之间设置橡胶块217还可抵消切向产生的震动;扇叶12转动时会对气流形成挤压,从而产生一定的气流噪声,出风口设置阻流片41可对气流进行分散,气流产生的气旋涡由于旋转方向不同二产生碰撞和交融,形成不同的小气流旋涡,极大的降低了气流速度,可大幅度减小由于气流挤压带来的气流噪声,阻流片41对气流进行分散后也可以进一步减小机壳11主体由于气流变化带来的震颤。
所述降噪机构4还包括吸音组件42和反声组件43,所述吸音组件42包括依次贴设于机壳11内壁的第三吸声层423、第二吸声层422、第一吸声层421,第一吸声层421为钢板,第三吸声层423由若干块铝块组成,铝块与机壳11内壁的接触面为弧形,铝块的长度方向与机壳11轴向方向一致,若干块铝块间隔沿机壳11内壁周向设置,第二吸声层422为皮革且贴设连接于若干块铝块远离机壳11内壁的一侧,第一吸声层421为钢板且贴设在第二吸声层422内壁,第一吸声层421的表面还开设有若干个吸声孔4211;反声组件43包括依次贴设于机壳11外壁的第一反声层431、第二反声层432和第三反声层433,所述第一反声层431为钢板,第二反声层432为铅板,第三反声层433为钢板。
在本方案中,由于阻流片41对气流进行分散后,气流被分成多股,一部分气流会回到机壳11内,此时,回到机壳11内的气流噪声穿过吸声孔4211进入第一吸声层421、第二吸声层422、第三吸声层423依次吸收,未被吸收的噪声穿过机壳11,依次被第一反声层431、第二反声层432和第三反声层433反射,噪声再次进入吸声组件内被吸收,以此对未被吸收的噪声形成循环吸收。
所述套圈211背离机壳11出风口的一侧还设有与套圈211同轴心的通风管3,通风管3与套圈211外周直径、内径均相等,支座15穿过通风管3对机壳11形成支撑,通风管3与机壳11之间设有若干个沿通风管3内圆周均匀设置的第二弹簧31(本申请中设置4个第二弹簧31),第二弹簧31依次穿过反声组件43。
在本方案中,随着动力源13驱动扇叶12的不断转动,第二弹簧31随着震颤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实现震颤的消耗与缓冲,进一步实现减震效果。
所述套圈211与机壳11的外壁之间还间隔设有若干个环形减震块218(本申请中减震块个数为4个)。
在本方案中,环形减震块218可进一步消除扇叶12转动时产生的震颤,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
所述相邻的阻流片41之间、阻流片41与机壳11内壁之间均转动设有多个横向的阻流棒44(本申请中相邻的阻流片41之间、阻流片41与机壳11内壁之间阻流棒44个数均为2个),阻流棒44表面均设有倾斜的阻风片45。
在本方案中,扇叶12转动时产生的气流噪声经过阻流片41时初步分散后,一部分回到机壳11内被吸音组件42和反声组件43循环吸收,另一部份气流会穿过阻流片41之间的间隙,气流吹动阻流棒44转动,阻流棒44表面的阻风片45形成对气流的阻挡破坏,即可进一步减缓气流速度,以此减小气流带来的气流噪声,还可进一步减小机壳11主体由于气流变化带来的震颤。
所述阻流片41和阻流棒44表面壁均贴设有消音棉(图中未示出)。
在本方案中,消音棉可进一步吸收气流噪声,并缓冲气流产生的冲击,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包括风机主体,所述风机主体包括呈圆筒状的机壳、设置在机壳内部的扇叶、驱动扇叶转动的动力源,动力源外壁设有支杆,支杆支撑在机壳内部,机壳外还设有支座,机壳靠近扇叶的一端为出风口,所述减震降噪装置包括减震机构和降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设于机壳外周的套圈,套圈与机壳同轴心,套圈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开口朝向机壳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均设有朝向机壳的支柱,支柱远离安装槽的一端设有开口朝向机壳的U形筒,U形筒内设有朝向机壳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末端设有减震柱,减震柱末端与机壳外壁通过橡胶块连接;所述降噪机构包括多块竖直设置于出风口的阻流片,阻流片为两块弧形板连接而成的“人”字状结构,阻流片的连接棱背离扇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机构还包括吸音组件和反声组件,所述吸音组件包括依次贴设于机壳内壁的第三吸声层、第二吸声层、第一吸声层,第一吸声层为钢板,第三吸声层由若干块铝块组成,铝块与机壳内壁的接触面为弧形,铝块的长度方向与机壳轴向方向一致,若干块铝块间隔沿机壳内壁周向设置,第二吸声层为皮革且贴设连接于若干块铝块远离机壳内壁的一侧,第一吸声层为钢板且贴设在第二吸声层内壁,第一吸声层的表面还开设有若干个吸声孔;反声组件包括依次贴设于机壳外壁的第一反声层、第二反声层和第三反声层,所述第一反声层为钢板,第二反声层为铅板,第三反声层为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背离出风口的一侧还设有与套圈同轴心的通风管,通风管与套圈外周直径、内径均相等,支座穿过通风管对机壳形成支撑,通风管与机壳之间设有若干个沿通风管内圆周均匀设置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依次穿过反声音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与机壳之间还间隔设有若干个环形减震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阻流片之间、阻流片与机壳内壁之间均转动设有多个横向的阻流棒,阻流棒表面均倾斜错位设有阻风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片和阻流棒表面壁均贴设有消音棉。
CN202320002970.XU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 Active CN219413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2970.XU CN219413040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2970.XU CN219413040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3040U true CN219413040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4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02970.XU Active CN219413040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30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1421A (zh) 导流圈组件、轴流风机及空调器
CN109882426B (zh) 一种玻璃钢轴流通风机
CN219413040U (zh) 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
CN215927930U (zh) 一种降低风机叶频噪声的消声结构
CN108316989B (zh) 一种摩托车用噪声压电发电自供能的磁流变消音器
CN207526722U (zh) 一种方形低噪音风机
CN215595959U (zh) 一种轴流通风机消音装置
CN201035981Y (zh) 一种降低噪音的装置
CN214742377U (zh) 一种高压鼓风机的消声结构
CN110395378B (zh) 一种应用于船艇的高效通风结构组件
CN115111176A (zh) 一种低音降噪风机
CN212055298U (zh) 一种屋顶风机用组合式消声罩
CN212429325U (zh) 一种低噪音排风设备
CN219888359U (zh) 一种低噪音风机
CN210565189U (zh) 一种低噪音的轴流风机
CN220869729U (zh) 一种水泥风机防堵消声器
CN116677587B (zh) 一种压缩机的降噪装置及安装舱体
CN214063313U (zh) 一种减震旋涡式气泵
CN211288266U (zh) 一种运行稳定的风机
CN220185461U (zh) 一种减震型管道风机
CN216518883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低噪混流风机
CN112177984B (zh) 一种风机降噪结构
CN215805294U (zh) 一种卧式螺旋风机
CN213980923U (zh) 一种汽车消音器
CN109681964B (zh) 一种空调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