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1270U - 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1270U
CN219411270U CN202320254124.7U CN202320254124U CN219411270U CN 219411270 U CN219411270 U CN 219411270U CN 202320254124 U CN202320254124 U CN 202320254124U CN 219411270 U CN219411270 U CN 219411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plate body
connecting piece
cast strip
concrete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541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遥凌
杨文�
闫欣宜
高育欣
吴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ilding Materials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uilding Materials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ilding Materials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ilding Materials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1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1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包括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多个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栓,所述钢板本体上还设有多个钢筋预留孔。本实用新型使得后浇带的混凝土块与先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之间通过钢板连接件连接在一起,避免出现先后浇筑的混凝土出现断层情况,无法连接在一起,影响工程质量。设置钢筋预留孔也能够降低钢板本体的质量,既减少了材料的使用,也降低建筑整体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超长或者双向超长结构在建筑施工中涌现,针对超长结构的建设项目,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主要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在温度收缩应力和主体结构沉降的作用下出现异常的收缩和沉降等问题,由于现有后浇带的施工过程包括钢筋除锈、混凝土凿毛、清除杂物、表面冲洗等繁琐步骤,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技术要求和施工步骤的交代不清晰、实际执行困难等问题,会导致施工质量较差,进而造成贯穿裂缝的形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以解决现有技术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技术要求和施工步骤的交代不清晰、实际执行困难等问题,会导致施工质量较差,进而造成贯穿裂缝的形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包括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多个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栓,所述钢板本体上还设有多个钢筋预留孔。
进一步,每个所述连接栓远离钢板本体的一端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边缘突出于连接栓的侧壁。
进一步,所述钢板本体两侧的连接栓均呈等间距均匀分布。
进一步,每个所述钢筋预留孔均呈长条状,且钢筋预留孔呈水平设置。
进一步,每个所述钢筋预留孔处均设有将其封闭的浇筑挡板,每个所述钢筋预留孔的两侧均设有螺纹孔,所述浇筑挡板通过螺纹孔与钢板本体螺丝连接,所述浇筑挡板上设有多个穿孔。
进一步,多个所述钢筋预留孔均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所述钢板本体的两侧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上表面呈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所述钢板本体的两侧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上表面与钢板本体的夹角等于或小于90度,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下表面呈向上倾斜设置。
进一步,所述钢板本体的厚度为5-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钢板本体作为一个模具侧壁,配合相应的模具在钢板本体的一侧进行浇筑,完成混凝土结构一段的预制成型,同时,钢板本体一侧的连接栓也与该段混凝土结构浇筑为一体,连接栓全部预制在混凝土结构中,使得混凝土结构和钢板本体的连接效果非常好,之后,再在钢板本体的另一侧的后浇带浇筑,具体参照图1,使得后浇带的混凝土块与先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之间通过钢板连接件连接在一起,避免出现先后浇筑的混凝土出现断层情况,无法连接在一起,影响工程质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预留孔的设置,第一、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中必然是要设置连接的钢筋,即钢筋的一段预埋浇筑在先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中,另一端需要预埋浇筑在后浇带的混凝土块中,因此,设置钢筋预留孔能够供钢筋延伸至后浇带中,第二、钢板本体质量较大,在施工后也会使得整个建筑设备增大,因此,设置钢筋预留孔也能够降低钢板本体的质量,既减少了材料的使用,也降低建筑整体质量,尤其是桥梁、高架等建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拆分图。
附图标记:
1、钢板本体;2、连接栓;3、钢筋预留孔;4、连接块;5、浇筑挡板;6、螺纹孔;7、第一限位块;8、第二限位块;9、混凝土结构;10、混凝土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包括钢板本体1,所述钢板本体1的两侧均设有多个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栓2,工作时,将钢板本体1作为一个模具侧壁,配合相应的模具在钢板本体1的一侧进行浇筑,完成混凝土结构9一段的预制成型,同时,钢板本体1一侧的连接栓2也与该段混凝土结构9浇筑为一体,连接栓2全部预制在混凝土结构9中,使得混凝土结构9和钢板本体1的连接效果非常好,之后,再在钢板本体1的另一侧的后浇带浇筑,具体参照图1,使得后浇带的混凝土块10与先浇筑的混凝土结构9之间通过钢板连接件连接在一起,避免出现先后浇筑的混凝土出现断层情况,无法连接在一起,影响工程质量,所述钢板本体1上还设有多个钢筋预留孔3,预留孔的设置有两个作用,第一、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中必然是要设置连接的钢筋,即钢筋的一段预埋浇筑在先浇筑的混凝土结构9中,另一端需要预埋浇筑在后浇带的混凝土块10中,因此,设置钢筋预留孔3能够供钢筋延伸至后浇带中,第二、钢板本体1质量较大,在施工后也会使得整个建筑设备增大,因此,设置钢筋预留孔3也能够降低钢板本体1的质量,既减少了材料的使用,也降低建筑整体质量,尤其是桥梁、高架等建筑。
具体地,每个连接栓2远离钢板本体1的一端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块4,连接块4的边缘突出于连接栓2的侧壁;如图2所述,连接块4与连接栓2之间形成钩状结构,能够将混凝土块10勾住,防止混凝土块10向远离钢板本体1的方向移动,使得混凝土块10与钢板本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具体地,钢板本体1两侧的连接栓2均呈等间距均匀分布,使得钢板与混凝土块10之间的受力更加均匀,连接更加牢固。
具体地,每个钢筋预留孔3均呈长条状,且钢筋预留孔3呈水平设置,由于混凝土结构9和混凝土块10内部的钢筋是等间距分布的,即成排等距分布,为了进一步提高钢板本体1的减重效果,将钢筋预留孔3设置成长条状,同时,也使得同排的钢筋穿过同一个钢筋预留孔3也可延伸。
具体地,每个所述钢筋预留孔3处均设有将其封闭的浇筑挡板5,每个所述钢筋预留孔3的两侧均设有螺纹孔6,所述浇筑挡板5通过螺纹孔6与钢板本体1螺丝连接,所述浇筑挡板5上设有多个穿孔,由于钢筋预留孔3尺寸过大,在进行浇筑混凝土结构9时,混凝土会通过钢筋预留孔3流出,影响浇筑混凝土结构9的质量,因此,设置浇筑挡板5将钢筋预留孔3封闭,同时浇筑挡板5上的穿孔与钢筋一一对应,这样在浇筑时,混凝土不会流出,当完成混凝土结构9的浇筑后,再将浇筑挡板5拆下,能够重复使用,同时,混凝土结构9会有部分位于钢筋预留孔3中,使得两者的连接更加牢固,能够承受更大的竖直方向上的力。
具体地,多个钢筋预留孔3均等间距设置,钢筋预留孔3的均匀分布使得受力时,各个位置承受的力也更加均匀。
具体地,钢板本体1的两侧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块7,第一限位块7的上表面呈向下倾斜设置。
具体地,钢板本体1的两侧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限位块8,第二限位块8的上表面与钢板本体1的夹角等于或小于90度,第二限位块8的下表面呈向上倾斜设置。
第一限位块7和第二限位块8相配合,使得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结构9和混凝土块10与钢板本体1之间的卡接结构更多,进而使得三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具体地,所述钢板本体1的厚度为5-15mm。钢板厚度是根据室内试验及现场施工经验来决定的,钢板太薄会导致连接力薄弱,钢板太厚会增加成本,同时由于混凝土具有收缩特性,会有可能将混凝土拉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本体(1),所述钢板本体(1)的两侧均设有多个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栓(2),所述钢板本体(1)上还设有多个钢筋预留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栓(2)远离钢板本体(1)的一端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边缘突出于连接栓(2)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本体(1)两侧的连接栓(2)均呈等间距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筋预留孔(3)均呈长条状,且钢筋预留孔(3)呈水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筋预留孔(3)处均设有将其封闭的浇筑挡板(5),每个所述钢筋预留孔(3)的两侧均设有螺纹孔(6),所述浇筑挡板(5)通过螺纹孔(6)与钢板本体(1)螺丝连接,所述浇筑挡板(5)上设有多个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钢筋预留孔(3)均等间距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本体(1)的两侧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块(7),所述第一限位块(7)的上表面呈向下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本体(1)的两侧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限位块(8),所述第二限位块(8)的上表面与钢板本体(1)的夹角等于或小于90度,所述第二限位块(8)的下表面呈向上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本体(1)的厚度为5-15mm。
CN202320254124.7U 2022-12-05 2023-02-17 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 Active CN21941127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40760 2022-12-05
CN202223314076 2022-12-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1270U true CN219411270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42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54124.7U Active CN219411270U (zh) 2022-12-05 2023-02-17 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1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56582B (zh) 一种浇筑钢梁外包混凝土的模具及施工方法
EP2261430B1 (en) Constructing an overhang
CN112681117B (zh) 连接装置及桥梁墩柱与承台连接处的施工方法
CN210151599U (zh) 一种空心板梁
CN219411270U (zh) 一种混凝土后浇带用钢板连接件
CN112593991A (zh) 预制轨顶风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441520A (zh) 一种钢结构免支撑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节点及连接方法
CN109296136B (zh) 无需套筒连接的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CN111074923A (zh) 一种预制空心桥墩与承台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45305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空调板
CN211114143U (zh) 一种预制板的连接节点
CN210562680U (zh) 一种带槽的预制板的连接节点
CN209760499U (zh) 一种轻钢龙骨结构和墙体
CN108086533B (zh) 一种并联多肢预制剪力墙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施工方法
KR200233607Y1 (ko) 교좌장치용 하부강판 구조
CN220318911U (zh) 便于施工连接的桁架楼承板
CN111962404A (zh) T型刚构悬臂梁桥同步顶推位移控制合龙方法及悬臂梁桥
CN212421730U (zh) 夹心板构件、立模及夹心板构件的成型系统
CN217651763U (zh) 地下连续墙连接结构
CN213978541U (zh) 一种新型轨道全装配式集成工业化体系
CN220521965U (zh) 一种用于工字钢洞口的封堵装置
CN219604673U (zh) 一种后浇带免剔凿免支模施工模具
CN108286220B (zh) 一种斜拉桥混凝土箱梁三面压剪承载式索梁锚固结构
CN217000832U (zh) 建筑浇筑模具
CN217871139U (zh) 一种竖向插筋连接混凝土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