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1118U - 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1118U
CN219411118U CN202222986212.4U CN202222986212U CN219411118U CN 219411118 U CN219411118 U CN 219411118U CN 202222986212 U CN202222986212 U CN 202222986212U CN 219411118 U CN219411118 U CN 219411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frame
base frame
frame
cross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62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梓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9862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1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1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1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Toilet Supp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包括基础框架、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基础框架通过升降驱动结构与第一升降架连接;还包括钩接件和被钩接件,钩接件设置在第一升降架上,被钩接件设置在第二升降架上;钩接件与基础框架之间设有能使钩接件与被钩接件两者在相互钩接和脱离状态切换的第一状态切换组件;第一升降架通过圆棒A连接有上盖;第二升降架通过圆棒B连接有坐圈板;上盖与基础框架之间、坐圈板与基础框架之间均通过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联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卫生间智能系统,所需的升降驱动结构数量少,能耗低,而且产品重量小,生产成本低,而且在无需使用时,能进行折叠收纳,减少占地面积,方便人员活动。

Description

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便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卫生间坐便器以固定式为主,其中便池圈固定,上盖和坐圈板均可相对便池圈旋转。坐便器占地面积的直径至少为40cm或60cm,其占据了卫生间相当大的面积,在不使用的时候也一直占用空间,妨碍人员行走或进行淋浴等其他活动。
部分住房为了扩充客厅和卧室空间,只能对卫生间的空间进行压缩。而部分公共卫生间的建设也受制于地价,内部活动空间极少。上述情况均导致传统卫生间坐便器的使用越来越不方便。
目前虽有可自动折叠上盖、坐圈和便池圈的坐便器,但三者的折叠各自采用独立的折叠驱动机构,不仅能耗大,产品重量大,生产成本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所需的升降驱动结构数量少,能耗低,而且产品重量小,生产成本低,而且在无需使用时,能进行折叠收纳,减少占地面积,方便人员活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包括基础框架、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基础框架通过升降驱动结构与第一升降架连接;第二升降架与基础框架上下滑动配合;还包括相适配的钩接件和被钩接件,钩接件设置在第一升降架上,被钩接件设置在第二升降架上;钩接件与基础框架之间设有能使钩接件与被钩接件两者在相互钩接和脱离状态切换的第一状态切换组件;第一升降架通过圆棒A连接有上盖;第二升降架通过圆棒B连接有坐圈板;上盖与基础框架之间、坐圈板与基础框架之间均通过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联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圆棒C连接的便池圈;便池圈与基础框架之间通过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联动;第二升降架与圆棒C之间通过可松开的夹持装置相配合;第二升降架与便池圈之间连接有拉线装置;基础框架上设有圆棒C的支撑结构,第二升降架上设有所述支撑结构的顶开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包括齿条和齿轮减速器,齿条竖向布置在基础框架上;齿轮减速器包括减速器基座,减速器基座上设有通过减速增矩齿轮组相联动的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输入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每个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的输出齿轮与所述上盖、坐圈板和便池圈其中一个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紧导轨和自由状态呈撑开状的夹子,夹子连接在第二升降架上,夹紧导轨固定连接在基础框架上;夹紧导轨包括相连接的上夹紧导轨和下夹紧导轨,夹子滑动设置在夹紧导轨内侧;下夹紧导轨的内侧宽度小于上夹紧导轨的内侧宽度;上夹紧导轨和下夹紧导轨两者内侧的连接处宽度逐渐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拉线装置包括相连接的牵引线和弹簧卷线辘,牵引线一端连接在便池圈上,弹簧卷线辘连接在第二升降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圆棒C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十字架,支撑十字架上设有四个依次呈直角布置的支撑延伸部,每两个相邻支撑延伸部的连接处均连接有弹簧延伸片;支撑十字架的转轴通过第三单向轴承连接在基础框架上;支撑十字架的转轴与基础框架相互铰接,铰接处设有扭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结构的顶开结构包括单向旋转十字架,单向旋转十字架通过第四单向轴承连接在第二升降架上,单向旋转十字架与支撑十字架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状态切换组件包括相适配的第一十字架和第二十字架;第一十字架与钩接件两者同轴线固定连接且两者通过第一单向轴承与第一升降架转动连接;第二十字架通过第二单向轴承与基础框架转动连接;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钩接件包括钩接件基板,钩接件基板两侧边缘处设有相对布置的弧形凸起;钩接件基板中部与第一单向轴承连接,弧形凸起与所述被钩接件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基础框架上设有花洒;基础框架上部铰接有摆臂一端,摆臂另一端铰接有折叠镜面;折叠镜面下端与基础框架上下滑动配合,折叠镜面下端铰接有层板支架,层板支架与基础框架上下滑动配合,层板支架下部铰接有折叠层板;层板支架与第一升降架相适配;上盖上设有感应龙头、折叠脸盆和折叠垃圾盒。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卫生间智能系统的优点为:
1、升降驱动结构可带动第一升降架升降。而通过第一状态切换组件使钩接件与被钩接件相互钩接时,即可让第二升降架随第一升降架一起升降;而通过第一状态切换组件使钩接件与被钩接件相互脱离时,则第二升降架不随第一升降架移动。当上盖、坐圈和便池圈设置在不同升降架上,即可实现仅通过一个升降驱动结构带动所需的部分升降,所需的升降驱动结构数量少,能耗低,而且产品重量小,生产成本低。
2、第一状态切换组件中,第一十字架和第二十字架均连接有单向轴承,且两者单向轴承转动方向相反。当升降驱动结构带动第一十字架由上往下经过第二十字架时,第一十字架和钩接件转动而第二十字架不转动;当升降驱动结构带动第一十字架由下往上经过第二十字架时,第一十字架和钩接件不转动而第二十字架转动,从而实现钩接件和被钩接件两者钩接或脱离的状态切换动作,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运行稳定。
3、通过让齿轮减速器上下移动,进而让与齿条啮合的输入齿轮旋转,从而让输出齿轮带动由上盖、坐圈板和便池圈三者构成的坐便器主体旋转。当齿轮减速器上升时,上盖、坐圈板和便池圈三者折叠收纳呈竖直状态,可减少占地面积,方便人员在卫生间内活动;当齿轮减速器下降时,坐便器主体旋转90°并展开,此时可使用坐便器主体。
4、通过设置基础框架,可将升降旋转折叠收纳式卫生间坐便器整体模块化,方便现场安装。
5、坐便器主体中,上盖、坐圈板和便池圈三者通过相互独立的三组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即可各自实现折叠收纳和展开的动作,方便人员根据需要使用坐便器主体。
6、坐圈连接在第二升降架上。当第二升降架通过夹持装置带动圆棒C随第二升降架下降至最底层时,坐圈和便池圈均水平展开,可作为坐厕。当第二升降架通过夹持装置带动圆棒C随第二升降架上升至中层时,坐圈和便池圈均折叠收纳。当第二升降架进一步上升至上层时,夹持装置的夹子松开圆棒C,同时圆棒C被支撑结构的支撑十字架支撑,便池圈被连接在第二升降上的拉线装置拉起呈倾斜状,此时便池圈即可作为小便斗使用。该结构具备多种功能,而且结构简单,不需要复杂的驱动结构,生产和维护成本低,占地面积小。
7、夹持装置中,夹子随第二升降架升降,上夹紧导轨位于基础框架的上层,下夹紧导轨位于基础框架的中、下层。当夹子滑动至上夹紧导轨内侧时,夹子张开,当夹子滑动至下夹紧导轨内侧时,夹子夹住圆棒C,即可使圆棒C随第二升降架升降。夹子对圆棒C的夹持与松开不需要采用额外的动力,降低了设备的结构复杂程度,从而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
8、拉线装置包括相连接的牵引线和弹簧卷线辘,确保牵引线各状态均拉紧,防止出现牵引线松弛并卡在附近其它部件上的问题。
9、由于支撑十字架的转轴通过第三单向轴承连接在基础框架上,当圆棒C由下往上经过支撑十字架时,支撑十字架旋转90°,单向旋转十字架从下往上经过支撑十字架且因被拨动而旋转90°,此时夹子刚好松开圆棒C,圆棒C落在支撑十字架上,支撑十字架不能反向旋转,即可对圆棒C形成支撑。当第二升降架从上层往下移动,并使单向旋转十字架从上往下经过支撑十字架时,支撑十字架被单向旋转十字架顶得水平偏转并脱离圆棒C,此时圆棒C又被夹子夹住,圆棒C即可随第二升降架一起沿基础框架的中、下层移动。单向旋转十字架向下离开支撑十字架后,支撑十字架在扭簧作用下复位。支撑十字架对圆棒C的支撑和远离无需通过电动驱动结构带动,能耗低,结构简单。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坐便器的折叠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2为坐便器的完全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上盖的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侧视图;
图4为上盖的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主视透视图;
图5为上盖、坐圈和便池圈三者均呈折叠时的状态;
图6为上盖、坐圈和便池圈三者均呈展开时的状态;
图7为上盖收起、坐圈和便池圈两者展开时的状态;
图8为钩接件和被钩接件的放大图;
图9为坐便器的升降驱动原理示意图;
图10为第一升降架、第二升降架、钩接件和被钩接件的侧视图;
图11为设有可收纳式小便斗的坐便器的男士模式状态侧视图;
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夹子的放大图;
图14为支撑十字架和圆棒C的状态图之一;
图15为支撑十字架和圆棒C的状态图之二;
图16为支撑十字架和圆棒C的状态图之三;
图17为单向旋转十字架、支撑十字架和圆棒C的主视图;
图18为设有可收纳式小便斗的坐便器的折叠收折状态侧视图;
图19为图18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20为单向旋转十字架和支撑十字架的主视图;
图21为单向旋转十字架、支撑十字架和圆棒C的俯视图之一;
图22为单向旋转十字架、支撑十字架和圆棒C的俯视图之二;
图23为卫生间智能系统的部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3所示,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包括基础框架5、第一升降架12和第二升降架22,基础框架5通过升降驱动结构与第一升降架12连接。升降驱动结构(图中未画出)可以为直线电机或气缸。第二升降架22与基础框架5上下滑动配合。还包括相适配的钩接件61和被钩接件62,钩接件61设置在第一升降架12上,被钩接件62设置在第二升降架22上。钩接件61与基础框架5之间设有能使钩接件61与被钩接件62两者在相互钩接和脱离状态切换的第一状态切换组件7。基础框架5安装在卫生间内。第一升降架12与基础框架5上下滑动配合。
第一升降架12通过圆棒A11连接有上盖1。第二升降架22通过圆棒B21连接有坐圈板2。上盖1与基础框架5之间、坐圈板2与基础框架5之间均通过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4联动。
还包括与圆棒C31连接的便池圈3。便池圈3与基础框架5之间通过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4联动。第二升降架22与圆棒C31之间通过可松开的夹持装置相配合。第二升降架22与便池圈3之间连接有拉线装置10。基础框架5上设有圆棒C31的支撑结构,第二升降架22上设有支撑结构的顶开结构。便池圈3后端与圆棒C31连接,便池圈3还连接有软体漏斗32,软体漏斗32能使尿液或粪便流入地面的排污口。
上盖1、坐圈板2和便池圈3三者的旋转角度随各自升降的高度而变化。圆棒A11与第一升降架12固定连接,圆棒B21与第二升降架22固定连接。
每个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4包括齿条41和齿轮减速器42,齿条41竖向布置在基础框架5上。齿轮减速器42包括减速器基座421,减速器基座421上设有通过减速增矩齿轮组(图中未画出)相联动的输入齿轮422和输出齿轮423。输入齿轮422与齿条41相啮合,每个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4的输出齿轮423与上盖1、坐圈板2和便池圈3其中一个连接。本实施例中,减速器基座421呈壳体状,输入齿轮422位于减速器基座421的壳体外,输出齿轮423和减速增矩齿轮组(图中未画出)均位于减速器基座421的壳体内,上盖1、坐圈板2和便池圈3三者位于减速器基座421的壳体外。输出齿轮423连接有筒体,筒体穿出至减速器基座421的壳体外并与上盖1、坐圈板2和便池圈3连接。减速器基座421固定在圆棒上。上盖1、坐圈板2和便池圈3三者随输出齿轮423移动和转动。以圆棒A11为例,圆棒A11的端部为扁状端111,扁状端111与设置在基础框架5上的滑槽滑动配合,可避免圆棒A11旋转。
当上盖1、坐圈板2和便池圈3三者处于折叠收纳状态时,上盖1位于最外侧,便池圈3位于最内侧。当上盖1、坐圈板2和便池圈3三者均处于展开状态时,三者由上往下依次布置。上盖1可设置清洗及风干系统,用水射流对坐圈板2和便池圈3进行清洗,清洗后再通过吹风将坐圈板2和便池圈3吹干。
上盖1、坐圈板2和便池圈3三者在使用时,至少展开便池圈3;而人员需要采用坐厕姿势时,将坐圈板2也展开;需要清洗坐圈板2和便池圈3时,上盖1、坐圈板2和便池圈3三者均展开。
圆棒C31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的齿条只设置在基础框架5的下层,随着圆棒C31在基础框架5下层的升降,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的齿轮带动便池圈3旋转。
夹持装置包括夹紧导轨和自由状态呈撑开状的夹子8,夹子8连接在第二升降架22上,夹紧导轨固定连接在基础框架5上。夹紧导轨包括相连接的上夹紧导轨51和下夹紧导轨52,夹子8滑动设置在夹紧导轨内侧。下夹紧导轨52的内侧宽度小于上夹紧导轨51的内侧宽度。上夹紧导轨51和下夹紧导轨52两者内侧的连接处宽度逐渐过渡。本实施中,夹子8开口朝下。
拉线装置10包括相连接的牵引线101和弹簧卷线辘102,牵引线101一端连接在便池圈3的两侧边框上,弹簧卷线辘102连接在第二升降架22上。
圆棒C31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十字架,支撑十字架9上设有四个依次呈直角布置的支撑延伸部,每两个相邻支撑延伸部的连接处均连接有弹簧延伸片91。支撑十字架9的转轴通过第三单向轴承连接在基础框架5上。如图14、15、16所示,支撑十字架9只能作顺时针旋转。圆棒C31由下往上经过支撑十字架9时,圆棒C31先接触其中一块弹簧延伸片91,并带动支撑十字架9顺时针旋转。当圆棒C31移动至图6状态时,则圆棒C31脱离弹簧延伸片91,此时夹子8放开圆棒C31,圆棒C31被支撑十字架9的一个支撑延伸部支撑。通过设置弹簧延伸片91,可确保支撑十字架9刚好能旋转90°。支撑十字架9的转轴与基础框架5相互铰接,铰接处设有扭簧。自由状态下,圆棒C31和支撑十字架9两者的轴线相互平行,单向旋转十字架23与圆棒C31的轴线相互垂直。
支撑结构的顶开结构包括单向旋转十字架23,单向旋转十字架23通过第四单向轴承连接在第二升降架22上,单向旋转十字架23与支撑十字架9相适配。如图19所示,圆棒C31和单向旋转十字架23分别位于支撑十字架9的左右两侧。
当第二升降架22通过夹子8带动圆棒C31随第二升降架22下降至基础框架5下层时,坐圈2和便池圈3均在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的带动下水平展开,可作为坐厕。当第二升降架22通过夹子8带动圆棒C31上升至基础框架5中层时,坐圈和便池圈均折叠收纳。当第二升降架22进一步上升至基础框架5上层时,圆棒C31由下往上经过支撑十字架9一侧,支撑十字架9旋转90°,单向旋转十字架23从下往上经过支撑十字架9另一侧且因被拨动而旋转90°。夹持装置的夹子8进入上夹紧导轨51,夹子8松开圆棒C31,圆棒C31落在支撑十字架9上,支撑十字架9不能反向旋转,即可对圆棒C形成支撑。便池圈3被连接在第二升降上的拉线装置10拉起呈倾斜状,此时便池圈即可作为小便斗使用。
当第二升降架22从基础框架5上层往下移动,并使单向旋转十字架23从上往下经过支撑十字架9时,支撑十字架9被单向旋转十字架23顶得水平偏转并脱离圆棒C31,如图12所示。此时圆棒C31又刚好被夹子8重新夹住,圆棒C31即可随第二升降架22一起沿基础框架5的中、下层上下移动。单向旋转十字架23向下离开支撑十字架9后,支撑十字架9在扭簧作用下复位。
第一状态切换组件7包括相适配的第一十字架71和第二十字架72。第一十字架71与钩接件61两者同轴线固定连接且两者通过第一单向轴承与第一升降架12转动连接。第二十字架72通过第二单向轴承与基础框架5转动连接。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如图9所述,第一十字架71只能逆时针旋转,第二十字架72只能顺时针旋转。
钩接件61包括钩接件基板611,钩接件基板611两侧边缘处设有相对布置的弧形凸起612。钩接件基板611中部与第一单向轴承连接,弧形凸起612与被钩接件62相适配。被钩接件62为设置在第二升降架22侧壁上的凸起。
基础框架5上设有花洒24。基础框架5上部铰接有摆臂251一端,摆臂251另一端铰接有折叠镜面25。折叠镜面25下端与基础框架5上下滑动配合,折叠镜面25下端铰接有层板支架262,层板支架262与基础框架5上下滑动配合,层板支架262下部铰接有折叠层板261。层板支架262与第一升降架12相适配。上盖1上设有感应龙头28、折叠脸盆27和折叠垃圾盒29。折叠层板261展开后可用于放置杯子牙刷等。
便池圈3需要倾斜至小便斗时,第一升降架12被抬升至基础框架5上层,第一升降架12带动折叠层板261、层板支架262和折叠镜面25上升,同时折叠镜面25在摆臂251作用下向外侧摆动一定角度,可避免折叠镜面25触碰到天花板。在淋浴模式或平时收纳模式时,上盖1、坐圈板2和便池圈3三者均竖直收纳,折叠镜面25竖直布置,上盖1上的折叠脸盆27和折叠垃圾盒29均可根据需要打开,人员将手伸至折叠脸盆27内侧,感应龙头28即可出水。
使用时运行原理如下:
1)当上盖1、坐圈板2和便池圈3三者均处于折叠状态时均前端朝下竖直布置在基础框架5内,此时第一升降架12和第二升降架22通过钩接件61和被钩接件62钩接,第一十字架71位于第二十字架72侧上方。
2)人员需要使用坐便器时,升降驱动结构驱使第一升降架12下降,上盖1、坐圈板2和便池圈3三者在转动驱动结构的带动下逐渐展开。当第一十字架71由上往下经过第二十字架72时,第一十字架71被第二十字架72拨动并逆时针转动90°,钩接件61的弧形凸起612和被钩接件62相互错开,两者脱离,此时上盖1、坐圈板2和便池圈3三者也刚好位于最低位且完全展开。升降驱动结构再将第一升降架12向上拉起,上盖1再次折叠,第一十字架71由下往上经过第二十字架72,此时第一十字架71和钩接件61均不转动,第二十字架72被第一十字架71拨动并顺时针旋转90°。
3)当需要再次将坐圈板2和便池圈3拉起并折叠时,升降驱动结构再次驱使第一升降架12下降,第一十字架71由上往下经过第二十字架72,第一十字架71被第二十字架72拨动并逆时针转动90°,钩接件61的弧形凸起612和被钩接件62相互钩接。钩接完成后,升降驱动结构再次驱使第一升降架12上升,此时第一升降架12即可拉着第二升降架22一同上升,从而完成上盖1、坐圈板2和便池圈3三者的收折。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框架(5)、第一升降架(12)和第二升降架(22),基础框架(5)通过升降驱动结构与第一升降架(12)连接;第二升降架(22)与基础框架(5)上下滑动配合;还包括相适配的钩接件(61)和被钩接件(62),钩接件(61)设置在第一升降架(12)上,被钩接件(62)设置在第二升降架(22)上;钩接件(61)与基础框架(5)之间设有能使钩接件(61)与被钩接件(62)两者在相互钩接和脱离状态切换的第一状态切换组件(7);第一升降架(12)通过圆棒A(11)连接有上盖(1);第二升降架(22)通过圆棒B(21)连接有坐圈板(2);上盖(1)与基础框架(5)之间、坐圈板(2)与基础框架(5)之间均通过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4)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圆棒C(31)连接的便池圈(3);便池圈(3)与基础框架(5)之间通过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4)联动;第二升降架(22)与圆棒C(31)之间通过可松开的夹持装置相配合;第二升降架(22)与便池圈(3)之间连接有拉线装置(10);基础框架(5)上设有圆棒C(31)的支撑结构,第二升降架(22)上设有所述支撑结构的顶开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4)包括齿条(41)和齿轮减速器(42),齿条(41)竖向布置在基础框架(5)上;齿轮减速器(42)包括减速器基座(421),减速器基座(421)上设有通过减速增矩齿轮组相联动的输入齿轮(422)和输出齿轮(423);输入齿轮(422)与所述齿条(41)相啮合,每个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4)的输出齿轮(423)与所述上盖(1)、坐圈板(2)和便池圈(3)其中一个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紧导轨和自由状态呈撑开状的夹子(8),夹子(8)连接在第二升降架(22)上,夹紧导轨固定连接在基础框架(5)上;夹紧导轨包括相连接的上夹紧导轨(51)和下夹紧导轨(52),夹子(8)滑动设置在夹紧导轨内侧;下夹紧导轨(52)的内侧宽度小于上夹紧导轨(51)的内侧宽度;上夹紧导轨(51)和下夹紧导轨(52)两者内侧的连接处宽度逐渐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装置(10)包括相连接的牵引线(101)和弹簧卷线辘(102),牵引线(101)一端连接在便池圈(3)上,弹簧卷线辘(102)连接在第二升降架(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棒C(31)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十字架(9),支撑十字架(9)上设有四个依次呈直角布置的支撑延伸部,每两个相邻支撑延伸部的连接处均连接有弹簧延伸片(91);支撑十字架(9)的转轴通过第三单向轴承连接在基础框架(5)上;支撑十字架(9)的转轴与基础框架(5)相互铰接,铰接处设有扭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顶开结构包括单向旋转十字架(23),单向旋转十字架(23)通过第四单向轴承连接在第二升降架(22)上,单向旋转十字架(23)与支撑十字架(9)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组件(7)包括相适配的第一十字架(71)和第二十字架(72);第一十字架(71)与钩接件(61)两者同轴线固定连接且两者通过第一单向轴承与第一升降架(12)转动连接;第二十字架(72)通过第二单向轴承与基础框架(5)转动连接;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接件(61)包括钩接件基板(611),钩接件基板(611)两侧边缘处设有相对布置的弧形凸起(612);钩接件基板(611)中部与第一单向轴承连接,弧形凸起(612)与所述被钩接件(62)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框架(5)上设有花洒(24);基础框架(5)上部铰接有摆臂(251)一端,摆臂(251)另一端铰接有折叠镜面(25);折叠镜面(25)下端与基础框架(5)上下滑动配合,折叠镜面(25)下端铰接有层板支架(262),层板支架(262)与基础框架(5)上下滑动配合,层板支架(262)下部铰接有折叠层板(261);
层板支架(262)与第一升降架(12)相适配;上盖(1)上设有感应龙头(28)、折叠脸盆(27)和折叠垃圾盒(29)。
CN202222986212.4U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 Active CN219411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6212.4U CN219411118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6212.4U CN219411118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1118U true CN219411118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1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6212.4U Active CN219411118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1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11118U (zh) 一种卫生间智能系统
CN106968299A (zh) 翻折式洗手盆
CN111962677B (zh) 一种两侧开闭式二次折叠机械阁楼装置
CN214450583U (zh) 一种一体联动式多功能房车
CN218952340U (zh) 一种设有可收纳式小便斗的坐便器
CN218952339U (zh) 一种坐便器的升降驱动装置
CN112302182A (zh) 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房屋
CN216041562U (zh) 一种装配式厕所开门冲洗装置
CN206978970U (zh) 一种升降式吊伞
CN112842115A (zh) 一种卫浴挂件装置的应用
CN2604470Y (zh) 一种家用自动冲水马桶
CN102926556B (zh) 极小户型住宅
CN211646723U (zh) 车载式折叠旅居房
WO2018213981A1 (zh) 翻折式洗手盆
CN111731179A (zh) 一种房车的拓展配件
CN214803664U (zh) 审讯室专用隐藏式翻转折叠防撞床
CN207314456U (zh) 翻折式洗手盆
CN109674385A (zh) 一种智能马桶盖的控制装置
CN216535053U (zh) 一种多功能洗澡凳
CN114826134B (zh) 一种户外太阳能能源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11990888A (zh) 一种环保饮水机
CN216984647U (zh) 一种可调节防坠落式室内设计洗手盆
CN111923818B (zh) 一种一体联动式多功能房车及其多用箱体应用
CN215922025U (zh) 一种房车的拓展配件
CN219154409U (zh) 一种升顶式房车用拓展卫生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