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8970U - 一种升降式吊伞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式吊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78970U
CN206978970U CN201720934729.5U CN201720934729U CN206978970U CN 206978970 U CN206978970 U CN 206978970U CN 201720934729 U CN201720934729 U CN 201720934729U CN 206978970 U CN206978970 U CN 206978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pipe
gill
connecting portio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347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晓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light Leisure Goods Manufacturing Co Ltd Of Ningbo City
Original Assignee
Sunlight Leisure Goods Manufacturing Co Ltd Of Ningbo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light Leisure Goods Manufacturing Co Ltd Of Ningbo City filed Critical Sunlight Leisure Goods Manufacturing Co Ltd Of Ningbo City
Priority to CN2017209347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78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78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789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吊伞,包括立柱和伞架,所述伞架包括上伞巢和下伞巢,所述立柱包括中空的第一管、穿设在第一管内的第二管、竖直方向上相对第一管固定的螺杆,所述螺杆穿入到所述第二管内、并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二管螺纹连接,使得第二管能相对第一管作升降运动,所述伞架还包括交叉设置的伞支骨,其中一个伞支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和上伞巢转动连接,另一个伞支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和下伞巢转动连接。通过设置交叉的伞骨,并使得伞骨和立柱连接的上方位置处实现升降,从而伞架在展开和折叠的过程中,能够以与立柱近乎平行的方式移动,从而避免伞架折叠的过程中碰撞下方的桌椅、人体等,降低了使用中的安全隐患,也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式吊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用具,尤其是一种升降式的吊伞。
背景技术
遮阳伞是现有广场、海滩或草坪等休闲场所遮阳的一种常备用具,它为人们进行户外活动提供了舒适的乘凉空间,其中一种悬臂式遮阳伞(即吊伞),由于其立柱位于伞外,张开时具有伞面高、伞面下空间大、遮阳效果好的特点,而颇受消费者喜爱。
如申请号为200620064427.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动折合伞,包括伞把、伞杆、伞巢、伞骨和伞布,伞杆包括一与电机转轴连接的螺杆、一套设于螺杆外且下端固定于联轴座上的下套管、一下端可与螺杆螺接且可上下移动于螺杆和下套管之间的升降管、一套设于升降管外的上套管,收伞时,通过联轴座带动螺杆逆向转动,使升降管不断下降,此时下线轮座随上套管一起下降,下段拉绳牵引着下伞巢,使下伞巢以两倍于下线轮座下降的速度往下降,同时将与其枢接的内支骨一端往下拉;又如申请号为201521044166.X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直骨电动伞,包括外中棒和活动套置在外中棒上部的内中棒,外中棒下部与伞柄连接,还包括位于外中棒内的螺杆,螺杆的底部与伞柄内的驱动源连接,内中棒的下部与设置在螺杆上的螺母连接,内中棒的顶部设有上蜂巢,外中棒的外壁套有下蜂巢和中蜂巢,下蜂巢位于中蜂巢下方,上蜂巢、中蜂巢与下蜂巢分别与伞骨架连接,驱动源通过驱动螺杆转动而带动内中棒相对于外中棒上下移动,使伞骨架呈撑开或收合状态。
上述这些吊伞,在折叠伞架的过程中,由于与伞架连接的支骨沿着伞杆(外中棒)下移,使得伞架会随之具有一定的下移,由此会使得伞架碰到下方的桌椅或人体,带来一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折叠展开、减少对外部影响的升降式吊伞。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升降式吊伞,包括立柱和伞架,所述伞架包括上伞巢和下伞巢,所述立柱包括中空的第一管、穿设在第一管内的第二管、竖直方向上相对第一管固定的螺杆,所述螺杆穿入到所述第二管内、并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二管螺纹连接,使得第二管能相对第一管作升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架还包括交叉设置的伞支骨,其中一个伞支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和上伞巢转动连接,另一个伞支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和下伞巢转动连接。
为便于展开和折叠的操作,所述立柱还包括穿设在第二管内、带动第二管升降的第三管,所述第三管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管转动的电动驱动机构,所述螺杆穿入第三管内并螺纹连接,使得第三管能相对第一管作升降运动。
为便于第二管作升降运动,所述第二管的顶部延伸出第一管的顶部,所述第二管的顶部上方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电动驱动机构设置在连接座上方,所述电动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向下延伸入连接座内、并在输出轴上设置有能带动连接座升降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三管连接,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内置有能与智能终端和遥控器通讯的无线收发模块。
优选的,为通过简单的传动机构实现传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上下布置的两个管件,位于上方的管件设置在连接座内、并能相对连接座转动,而位于下方的管件位于第三管顶端内、并与第三管连接。
为便于手动操作吊伞,所述第一管外侧壁上、位于第二管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手动驱动机构,所述手动驱动机构延伸入第一管内、并连接有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到螺杆的底端,使得所述手动驱动机构能驱动螺杆转动。
优选的,为通过简单的传动机构实现传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和传动管,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伞齿轮,并且第一齿轮的转动轴为水平,而第二齿轮的转动轴为竖直,所述手动驱动机构插入第一管内的端部连接在第一齿轮的中心,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传动管的底端,所述传动管的顶端与螺杆连接。
为便于引导第二管的升降动作,所述第一管的顶部内侧设置有滑轮座,所述滑轮座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第二管的外周壁滚动连接。
为便于引导第二管的升降动作,并减少升降时的摩擦力,同时能对第一管起到双重加固的作用,增加第一管的牢固稳定性,所述第二管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与第一管的内周壁接触。
为便于伞骨和管件的连接,所述第二管顶部延伸出第一管部分外周设置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管外周壁位于第一支撑座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撑座,所述伞支骨包括第一伞支骨、第二伞支骨和第三伞支骨,所述第二伞支骨构成连接在第二支撑座和上伞巢之间的其中一个伞支骨,所述第一伞支骨和第三伞支骨构成连接在第一支撑座和下伞巢之间的另一个伞支骨。
为便于伞架折叠和展开,所述第一伞支骨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伞支骨的第一端与下伞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伞支骨靠近第一端的底部设置有能与第二管配合的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一支撑座内设置有能与第一管配合的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一伞支骨和第三伞支骨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伞骨连接件,所述伞骨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二连接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第二连接部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相对第二连接部向不同的方向弯折,使得所述伞骨连接件构成为Z字形的交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二连接部的端部与第一伞支骨的第二端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伞支骨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远离第二连接部的端部与第三伞支骨的第二端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交叉的伞骨,并使得伞骨和立柱连接的上方位置处实现升降,从而实现伞架在展开和折叠的过程中,能够以与立柱近乎平行的方式移动,从而避免伞架折叠的过程中碰撞下方的桌椅、人体等,降低了使用中的安全隐患,也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吊伞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伞的折叠过程中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吊伞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吊伞的立柱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吊伞的伞架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伞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4,一种升降式吊伞,包括立柱1、底座2和伞架3,立柱1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2上,而伞架3则可拆卸地与立柱1连接。
立柱1包括中空的第一管11、第二管12和第三管13,其中,第二管12穿设在第一管11内、并能相对第一管11在竖直方向上作升降运动,第三管13穿设在第二管12内、并能相对第二管12转动。第一管11的长度为最长,其与底座2连接,第二管12和第三管13的底部均位于第一管11内,而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的顶部均超出第一管11。
参见图4~图6,第二管12的顶部延伸出第一管11的顶部,第二管12的顶部上方设置有连接座121,连接座121上方设置有电动驱动机构14,电动驱动机构14外周设置有壳体141。在本实施例中,电动驱动机构14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向下延伸入第一传动机构142内,通过第一传动机构142与第三管13连接,由此,电机的转动可驱动第三管13转动。优选的,第一传动机构142为上下布置的两个管件,并且位于上方的管件设置在连接座121内,并能相对连接座121转动,而位于下方的管件位于第三管13顶端内,并与第三管13连接。
上述的电机,优选的,通过太阳能供电,并内置有无线收发模块,由此能由遥控器或手机(智能终端)APP实现控制。在壳体141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143,用于接收太阳能而转换为电能向电机供电。
第一管11外侧壁上、位于第二管12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手动驱动机构15,手动驱动机构15延伸入第一管11内,并连接有第二传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手动驱动机构15为手摇杆,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151、与第一齿轮151啮合的第二齿轮152、传动管153,其中,第一齿轮151和第二齿轮152均为伞齿轮,并且第一齿轮151的转动轴为水平,而第二齿轮152的转动轴为竖直,手摇杆插入第一管11内的端部连接在第一齿轮151的中心,第二齿轮152设置在传动管153的底端。当摇动手摇杆时,可带动传动管153转动。传动管15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管件互相连接,第二传动机构外可设置安装支架154,以便限定第二传动机构的位置,并支撑第二传动机构的各部件转动。
立柱1内还设有螺杆16,螺杆16穿设在第三管13内,并且螺杆16的底部穿过第二管12和第三管13而与传动管153的顶端连接。由此,当摇动手摇杆时,可带动螺杆16转动。
第三管13内,如底部,具有口径相对于第三管13其余部分缩小的螺纹管131,螺纹管131具有内螺纹,可以与螺杆16螺纹连接。第三管13内,如中上部,设置有限位卡圈132,其内径小于螺杆16的外径,由此可限定第三管13相对螺杆16向下移动时的最低位置。为便于第三管13相对第二管12转动,第三管13外周还设置有轴套133,轴套133的周壁卡入到第二管12的周壁内,可随第二管12同步升降。
第一管11的顶部内侧,设置有滑轮座171,滑轮座171上设置有导向轮172,导向轮172与第二管12的外周壁滚动连接。第二管12的底部,设置有滑块181,滑块181上设置有滑轮182,滑轮182与第一管11的内周壁滚动连接。由此,不仅可对第二管12的升降运动起到导向的作用,还能减少升降运动时的摩擦力,同时能对第一管11起到双重加固的作用,增加第一管11的牢固稳定性。
当电动驱动机构14工作时,驱动第三管13向一个方向转动,由于其与螺杆16螺纹连接,而螺杆16在第一管11内的位置固定不变,因此,第三管13相对第一管11向下移动,使得连接座121随之向下移动,由此第二管12随之向下移动;反之,电动驱动机构14反向转动时,则带动第二管12向上移动。
当手动驱动机构15工作时,驱动螺杆16向一个方向转动,由于螺杆16在第一管11内的位置固定不变,而第三管13与螺杆16螺纹连接,因此,第三管13相对第一管11向下移动,使得连接座21随之向下移动,由此第二管12随之向下移动;反之,手动驱动机构15反向转动时,则带动第二管12向上移动。
伞架3包括上伞巢31、下伞巢32、长伞骨33和短伞骨34,短伞骨34的一端与下伞巢32转动连接,另一端则与长伞骨33的中部转动连接,长伞骨33的一端与上伞巢31转动连接。上述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7和图8,伞架3还包括交叉设置成X形的两个伞支骨,其中一个伞支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11和上伞巢31转动连接,另一个伞支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12和下伞巢32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支骨的展开和折叠,伞支骨包括第一伞支骨35、第二伞支骨36和第三伞支骨37,第二管12顶部延伸出第一管11部分外周设置有第一支撑座191,第一管11外周壁位于第一支撑座191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撑座192,第一支撑座191随第二管12升降,第二支撑座192则相对第一管11固定。第一伞支骨35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座191转动连接,第二伞支骨36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座192转动连接,第二伞支骨36的第二管与上伞巢31转动连接(长伞骨33连接在上伞巢31的周壁,而第二伞支骨36连接在上伞巢31的底部),第三伞支骨37的第一端与下伞巢32转动连接(短伞骨34连接在下伞巢32的周壁,而第三伞支骨37连接在下伞巢32的顶部)。
伞架3还包括伞骨连接件38,在本实施例中,伞骨连接件38包括两个,分别呈片状,设置在支骨的两侧。每个伞骨连接件38包括第一连接部381、第二连接部382和第三连接部383,其中,第一连接部381位于第二连接部382的第一端,而第三连接部383位于第二连接部382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并且第一连接部381和第三连接部383相对第二连接部382向不同的方向弯折,构成大致为Z字形的交叉连接件。第一连接部381远离第二连接部382的端部与第一伞支骨35的第二端连接固定,第二连接部382与第二伞支骨36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三连接部383远离第二连接部382的端部与第三伞支骨37的第二端连接固定。
上述的第一伞支骨35靠近第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391,第一支撑座191内设置有第二限位开关392,作为电动驱动机构14的行程开关。
当展开吊伞时,通过电动驱动机构14或手动驱动机构15工作,使得第二管12向上移动,如果采用电动驱动机构14进行驱动,可通过遥控器或手机APP对电机进行遥控控制,如手机中安装的APP可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智能遥控。此时,第一支撑座191随第二管12向下移动,第一支撑座191和第二支撑座192之间的间距变小,同时第一伞支骨35以与第一支撑座191的连接处为转动中心、向上转动,通过Z字形交叉连接件的作用,第二伞支骨36以与第二支撑座192的连接处为转动中心、向下转动,从而推动上伞巢31向下并远离立柱1移动;而第三伞支骨37的第二端向下、第一端向上转动,从而推动下伞巢32向上并远离立柱1移动,两个伞巢之间的距离缩短,由此,长伞骨33和短伞骨34逐渐撑开;直至第一支撑座191向下移动到极限位置,第一管11的顶端触碰到第二限位开关392而触发第二限位开关392,电动驱动机构14停止动作,伞架3完全展开。
当折叠吊伞时,通过电动驱动机构14或手动驱动机构15工作,使得第二管12向下移动,如果采用电动驱动机构14进行驱动,可通过遥控器或手机APP对电机进行遥控控制,如手机中安装的APP可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智能遥控。此时,第一支撑座191随第二管12向上移动,第一支撑座191和第二支撑座192之间的间距变大,同时第一伞支骨35以与第一支撑座191的连接处为转动中心、向下转动,通过Z字形交叉连接件的作用,第二伞支骨36以与第二支撑座192的连接处为转动中心、向上转动,从而推动上伞巢31向上并靠近立柱1移动;而第三伞支骨37的第二端向上、第二端向下转动,从而推动下伞巢32向下并靠近立柱1移动,两个伞巢之间的距离增大,由此,长伞骨33和短伞骨34逐渐收拢;直至第一支撑座191向上移动到极限位置,第二管12触碰第一伞支骨35上的第一限位开关391而触发,电动驱动机构14停止动作,伞架3完全折叠。
在上述过程中,伞架3的支骨发生升降的同时使得伞骨展开或折叠,由于第二支撑座192不发生位移,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伞架3几乎相对立柱1平移,不会对伞架3下方的桌椅4或人体等造成影响。还可以在伞支骨或第一支撑座191上设置限位开关,从而精确控制伞架3折叠和打开的位置。

Claims (10)

1.一种升降式吊伞,包括立柱(1)和伞架(3),所述伞架(3)包括上伞巢(31)和下伞巢(32),所述立柱(1)包括中空的第一管(11)、穿设在第一管(11)内的第二管(12)、竖直方向上相对第一管(11)固定的螺杆(16),所述螺杆(16)穿入到所述第二管(12)内、并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二管(12)螺纹连接,使得第二管(12)能相对第一管(11)作升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架(3)还包括交叉设置的伞支骨,其中一个伞支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11)和上伞巢(31)转动连接,另一个伞支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12)和下伞巢(32)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吊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还包括穿设在第二管(12)内、带动第二管(12)升降的第三管(13),所述第三管(1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管(13)转动的电动驱动机构(14),所述螺杆(16)穿入第三管(13)内并螺纹连接,使得第三管(13)能相对第一管(11)作升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吊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12)的顶部延伸出第一管(11)的顶部,所述第二管(12)的顶部上方设置有连接座(121),所述电动驱动机构(14)设置在连接座(121)上方,所述电动驱动机构(14)的输出轴向下延伸入连接座(121)内、并在输出轴上设置有能带动连接座(121)升降的第一传动机构(142),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42)与第三管(13)连接,所述电动驱动机构(14)内置有能与智能终端和遥控器通讯的无线收发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吊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42)为上下布置的两个管件,位于上方的管件设置在连接座(121)内、并能相对连接座(121)转动,而位于下方的管件位于第三管(13)顶端内、并与第三管(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吊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11)外侧壁上、位于第二管(12)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手动驱动机构(15),所述手动驱动机构(15)延伸入第一管(11)内、并连接有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到螺杆(16)的底端,使得所述手动驱动机构(15)能驱动螺杆(16)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式吊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151)、与第一齿轮(151)啮合的第二齿轮(152)和传动管(153),所述第一齿轮(151)和第二齿轮(152)均为伞齿轮,并且第一齿轮(151)的转动轴为水平,而第二齿轮(152)的转动轴为竖直,所述手动驱动机构(15)插入第一管(11)内的端部连接在第一齿轮(151)的中心,所述第二齿轮(152)设置在传动管(153)的底端,所述传动管(153)的顶端与螺杆(1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式吊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11)的顶部内侧设置有滑轮座(171),所述滑轮座(171)上设置有导向轮(172),所述导向轮(172)与第二管(12)的外周壁滚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式吊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12)的底部设置有滑块(181),所述滑块(181)上设置有滑轮(182),所述滑轮(182)与第一管(11)的内周壁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式吊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12)顶部延伸出第一管(11)部分外周设置有第一支撑座(191),所述第一管(11)外周壁位于第一支撑座(191)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撑座(192),所述伞支骨包括第一伞支骨(35)、第二伞支骨(36)和第三伞支骨(37),所述第二伞支骨(36)构成连接在第二支撑座(192)和上伞巢(31)之间的其中一个伞支骨,所述第一伞支骨(35)和第三伞支骨(37)构成连接在第一支撑座(191)和下伞巢(32)之间的另一个伞支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式吊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支骨(35)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座(19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伞支骨(35)靠近第一端的底部设置有能与第二管(12)配合的第一限位开关(391),所述第一支撑座(191)内设置有能与第一管(11)配合的第二限位开关(392);所述第三伞支骨(37)的第一端与下伞巢(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伞支骨(35)和第三伞支骨(37)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伞骨连接件(38),所述伞骨连接件(38)包括第一连接部(381)、第二连接部(382)和第三连接部(383),所述第一连接部(381)位于第二连接部(382)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383)位于第二连接部(382)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部(381)和第三连接部(383)相对第二连接部(382)向不同的方向弯折,使得所述伞骨连接件(38)构成为Z字形的交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部(381)远离第二连接部(382)的端部与第一伞支骨(35)的第二端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部(382)与第二伞支骨(36)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383)远离第二连接部(382)的端部与第三伞支骨(37)的第二端连接固定。
CN201720934729.5U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升降式吊伞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78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34729.5U CN206978970U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升降式吊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34729.5U CN206978970U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升降式吊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78970U true CN206978970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417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3472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78970U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升降式吊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789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0830A (zh) * 2018-11-05 2019-02-26 罗雄 一种组合式手推开合吊伞
WO2020134247A1 (zh) * 2018-12-28 2020-07-02 浙江维格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伸展收缩伞面结构的罗马伞及其立杆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0830A (zh) * 2018-11-05 2019-02-26 罗雄 一种组合式手推开合吊伞
CN109380830B (zh) * 2018-11-05 2024-04-12 罗雄 一种组合式手推开合吊伞
WO2020134247A1 (zh) * 2018-12-28 2020-07-02 浙江维格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伸展收缩伞面结构的罗马伞及其立杆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07458U (zh) 一种带折叠桌椅的折叠伞
CN206298762U (zh) 一种自动晾晒装置
CN206615294U (zh) 一种高低可调的自行车座椅
CN206978970U (zh) 一种升降式吊伞
CN203360884U (zh) 室外悬臂伸缩式晾衣架
CN201547713U (zh) 智能遥控升降灯
CN109605346A (zh) 一种机械手装置
CN204494187U (zh) 智能隐形衣架式落地灯
CN108708142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捷型户外晾衣架
CN111962677B (zh) 一种两侧开闭式二次折叠机械阁楼装置
CN201287622Y (zh) 一种汽车遮阳篷
CN206599837U (zh) 多功能防盗落地窗
CN205501674U (zh) 一种折叠式挂衣架
CN205512868U (zh) 自动伸缩伞
CN206368549U (zh) 一种带有多功能活动板的集装箱活动板房
CN215959105U (zh) 多功能电动伸缩沙发床
CN201813995U (zh) 一种电动伞
CN100532768C (zh) 一种自动开合蓬
CN211286871U (zh) 一种升降平台
CN204336249U (zh) 整衣柜的送衣组件
CN101999785A (zh) 一种电动伞
CN208274353U (zh) 具有自动收缩台面板结构的桌子
CN201722864U (zh) 一种遮阳篷驱动装置
CN204970401U (zh) 可移动床
CN201894267U (zh) 一种新型的便携式遥控遮阳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