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5902U - 一种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05902U CN219405902U CN202320601973.5U CN202320601973U CN219405902U CN 219405902 U CN219405902 U CN 219405902U CN 202320601973 U CN202320601973 U CN 202320601973U CN 219405902 U CN219405902 U CN 2194059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nting
- air
- cold water
- pipe
- coo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固化模块包括初固化单元、加强固化单元和终固化单元,冷却系统包括水冷装置;初固化单元靠近喷墨打印头的运行前方安装,加强固化单元安装于相邻的两个升降吊笼之间,终固化单元安装于最后一个升降吊笼的运行前方;水冷装置包括多个冷水管,多个冷水管的顶面向上抵于并遮盖位于打印平台的传送带的底面;冷水管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外界的冷水循环系统的输出口和输入口相连通;固化模块对打印墨水进行分段固化,从而获得良好的打印质量,冷水管中的循环冷却水与传送带的底面持续进行热交换,从而避免传送带和打印介质受热变形,避免影响墨水间的相互渗透的效果,确保打印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墨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数码喷墨打印机,为了提高打印的精度,使墨水以合理的速度流平,且不同颜色的墨水可以相互渗透形成合并色或渐变色,需要采用固化控制工艺。
当使用数码喷墨打印机打印薄膜时,由于薄膜是连续进给的,图案是连续的,因此用于图案固化的单元需要常开,在固化灯光的不间断照射下,传送带的温度会一直升高,不但会使传送带变形、严重时甚至损坏,还会把热量传递至打印介质表面,使薄膜也受热变形,而且,墨水在不同温度下,其黏度、表面张力、流平性能等均不一样,如打印介质表面过热,将会影响墨水间的相互渗透,影响打印效果。
因此数码喷墨打印机的固化系统需要和冷却系统合理配置使用解决以上矛盾,才能避免传送带及打印介质表面过热,从而避免影响打印效果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可通过水冷方式降低传送带的温度,避免墨水过热影响打印效果,提高打印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固化模块用于固化喷墨打印头打印于薄膜的表面的墨水,冷却系统用于降低套装于打印平台的外侧面的输送薄膜的传送带的表面温度,多个升降吊笼的下方均安装有多组的喷墨打印头,所述固化模块包括初固化单元、加强固化单元和终固化单元,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冷装置;
所述初固化单元靠近所述喷墨打印头的运行前方安装,所述加强固化单元安装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升降吊笼之间,所述终固化单元安装于最后一个所述升降吊笼的运行前方;
所述初固化单元、所述加强固化单元和所述终固化单元均包括多个沿垂直于打印运行方向排布的UV灯;所述UV灯向下照射于打印平面;
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多个冷水管,多个所述冷水管沿打印运行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冷水管沿平行于打印运行方向排列,多个所述冷水管的顶面向上抵于并遮盖位于所述打印平台的所述传送带的底面;
所述冷水管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外界的冷水循环系统的输出口和输入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装置还包括吸风板和吸风腔;
多个所述吸风板沿打印运行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冷水管和多个所述吸风板沿平行于打印运行方向相互间隔排列,所述吸风板的左右两边分别与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冷水管的外壁相连接,多个所述冷水管和多个所述吸风板的顶面向上抵于并遮盖位于所述打印平台的所述传送带的底面;多个所述冷水管和多个所述吸风板均位于所述吸风腔的顶部;
沿打印运行方向,所述吸风板的板面间隔排列有多个吸风孔,所述吸风孔向下与所述吸风腔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吸风腔的输出端与外界的出风机的输入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位于所述冷水管的前后两端;所述进水管的输入端与外界的冷水循环系统的输出口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与外界的冷水循环系统的输入口相连通;
所述进水管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进水管靠近所述冷水管的一侧,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冷水管的一端相连通;
所述出水管设有多个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出水管靠近所述冷水管的一侧,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冷水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为方管,所述冷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面和所述出水管的顶面与所述吸风板的顶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冷水管、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面和所述吸风板的顶面抵于并覆盖位于所述打印平台的所述传送带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吸风腔为现有数码喷墨打印机使用的吸风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风冷装置;
所述风冷装置安装于所述打印平台的输出端的下方,所述风冷装置相邻于所述吸风腔的前端设置,所述风冷装置包括冷却腔体、贯流风机、导风罩和冷风输入管;
所述冷风输入管的输出端向上与所述冷却腔体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冷风输入管的输入端与外界的空调器相连接输入冷却空气;
所述冷却腔体内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贯流风机,每个所述贯流风机的顶部的输出端朝上与对应的所述导风罩的底部相连通,所述贯流风机的侧面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冷却腔体的内腔与所述冷风输入管的输出端相连通;
所述导风罩的顶部向上延伸外露于所述冷却腔体的上方,所述导风罩的顶面设有多个导风口,多个所述导风口沿垂直于所述传送带运行的方向间隔排列,多个所述导风口靠近位于所述打印平台下方的所述传送带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风冷装置还包括多个导流板;
所述导流板安装于所述导风口的上方,所述导流板的左右两边和前边均向下延伸围闭所述导风口,所述导流板的左右两边和前边连接于所述导风罩的顶面,所述导流板的后边的底面与所述导风口的后边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导流板的板面朝后斜向上方延伸;
多个所述导流板遮盖所述传送带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风冷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板、密封条调节板和密封条;
两个所述固定连接板的内侧面分别安装于所述冷却腔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连接板的顶面用于固定于所述打印平台的前端的下方;
两个长条形的所述密封条调节板分别安装并遮盖于所述冷却腔体的前后两个端面的顶部,所述密封条调节板的内侧面的下半部抵于所述冷却腔体的前端面或后端面,所述密封条调节板的内侧面的上半部向外侧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密封条调节板可沿所述冷却腔体的前端面或后端面上下移动;
所述密封条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密封条跟随所述密封条调节板上下移动;所述密封条的顶部与所述传送带的底面弹性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条的顶部设有向内侧延伸的遮档边;
所述遮档边的顶面与所述传送带的底面弹性相抵。
优选的,两个所述风冷装置前后对称地分别安装于所述打印平台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初固化单元、加强固化单元和终固化单元均包括多个向下照射于打印平面的UV灯,对打印在薄膜表面的墨水进行分段固化,冷水管中流动的循环冷却水与传送带的底面持续进行热交换,既能避免传送设施和打印介质的受热变形,又能使墨水维持良好的相互渗透性能,还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使用所述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的实施例的数码喷墨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前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的实施例的水冷装置的俯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的实施例的水冷装置的冷却水循环回路的水流径向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的实施例的风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的实施例的风冷装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风冷装置的数码喷墨打印机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喷墨打印头1;薄膜;打印平台3;冷却系统4;传送带5;固化模块6;升降吊笼7;初固化单元61;加强固化单元62;终固化单元63;水冷装置41;吸风腔410;冷水管411;进水管412;吸风板413;出水管414;出水口4121;吸风孔4131;进水口4141;风冷装置42;冷却腔体421;贯流风机422;导风罩423;固定连接板424;密封条调节板425;密封条426;冷风输入管427;导流板428;导风口4231;安装槽4251;遮档边42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一种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固化模块6用于固化喷墨打印头1打印于薄膜的表面的墨水,冷却系统4用于降低套装于打印平台3的外侧面的输送薄膜的传送带5的表面温度,多个升降吊笼7的下方均安装有多组的喷墨打印头1,所述固化模块6包括初固化单元61、加强固化单元62和终固化单元63,所述冷却系统4包括水冷装置41;
所述初固化单元61靠近所述喷墨打印头1的运行前方安装,所述加强固化单元62安装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升降吊笼7之间,所述终固化单元63安装于最后一个所述升降吊笼7的运行前方;
所述初固化单元61、所述加强固化单元62和所述终固化单元6均包括多个沿垂直于打印运行方向排布的UV灯;所述UV灯向下照射于打印平面;
所述水冷装置41包括多个冷水管411,多个所述冷水管411沿打印运行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冷水管411沿平行于打印运行方向排列,多个所述冷水管411的顶面向上抵于并遮盖位于所述打印平台3的所述传送带5的底面;
所述冷水管41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外界的冷水循环系统的输出口和输入口相连通。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初固化单元61、加强固化单元62和终固化单元6均包括多个向下照射于打印平面的UV灯,对打印在薄膜表面的墨水进行分段固化,从而获得良好的打印质量,期间传送带5的表面被UV灯照射后持续受热,如不及时冷却传送带5,并持续阻止传送带5的整体温度上升,热量将传导至打印物上的墨水,使墨水过热而影响打印效果,同时将导致传送带5受热变形,也有可能导致打印物受热变形,均最终影响打印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冷水管31中有流动的循环冷却水,可以通过冷水管31的管壁与传送带5的底面持续进行热交换,避免传送带5受热变形,从而避免打印介质受热变形,还可避免影响墨水间相互渗透的性能,确保制品的打印精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既能避免传送设施和打印介质的受热变形,又能使墨水维持良好的相互渗透性能,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装置41还包括吸风板413和吸风腔410;
多个所述吸风板413沿打印运行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冷水管411和多个所述吸风板413沿平行于打印运行方向相互间隔排列,所述吸风板413的左右两边分别与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冷水管411的外壁相连接,多个所述冷水管411和多个所述吸风板413的顶面向上抵于并遮盖位于所述打印平台3的所述传送带5的底面;多个所述冷水管411和多个所述吸风板413均位于所述吸风腔410的顶部;
沿打印运行方向,所述吸风板413的板面间隔排列有多个吸风孔4131,所述吸风孔4131向下与所述吸风腔410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吸风腔410的输出端与外界的出风机的输入口相连通。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不仅包括冷水管411,还包括与抽风机相连通的多个吸风孔4131,通过吸风孔4131可有效加强传送带5底面的空气对流,进一步提升传送带5的冷却降温效果,还可以通过吸风孔4131对位于打印平台3的打印介质产生吸附力,使打印介质贴附于传送带5的上表面,从而提高打印过程中的打印介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打印的精度。
相较于直接在传送带5的表面上抹水的降温方式,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水冷及风冷的冷却降温方式不会直接在传送带5表面残留有水,可避免残留的水通过传送带5的吸风孔渗漏到传动设备,避免因此导致传动设备的皮带打滑,进而避免影响打印精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水管412和出水管414;
所述进水管412和所述出水管414分别位于所述冷水管411的前后两端;所述进水管412的输入端与外界的冷水循环系统的输出口相连通;所述出水管414的输出端与外界的冷水循环系统的输入口相连通;
所述进水管412设有出水口4121,所述出水口4121位于所述进水管412靠近所述冷水管411的一侧,所述出水口4121与所述冷水管411的一端相连通;
所述出水管414设有多个进水口4141,所述进水口4141位于所述出水管414靠近所述冷水管411的一侧,所述进水口4141与所述冷水管411的另一端相连通。
如图2-4所示,通过与外界的冷水循环系统的输出口相连通的进水管412和出水管414,可以使每个冷水管411过的快速流动的循环冷却水,从而确保所述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对传送带5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冷水管411、所述进水管412和所述出水管414均为方管,所述冷水管411、所述进水管412的顶面和所述出水管414的顶面与所述吸风板413的顶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冷水管411、所述进水管412、所述出水管414的顶面和所述吸风板413的顶面抵于并覆盖位于所述打印平台3的所述传送带5的底面。
如图2和4所示,冷水管411、进水管412和出水管414均采用方管,且冷水管411、进水管412、出水管414和吸风板413的顶面平齐形成一个水平面,并与传送带5的底面抵贴,可最大化地扩大所述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与传送带5的接触面积,使传送带5获得更佳的冷却效果。
如图3所示的是另一种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冷水管411排布为由左至右的三个冷却水循环回路,每个冷却水循环回路分别与外界的冷水循环系统相连通,各自形成一个循环流,其中中部的冷却水循环回路的行程长度只有其它的回路的行程长度的一半,因此,中部区域的传送带5相对具有更好的冷却水降温效果。
由于位于中部区域的传送带5与周围的空间没有接触,热量相对更难扩散,传送带5中部区域的热量和温度偏高,故此,按照上述方法,缩短位于中部区域的冷却水循环回路的行程长度,可更有利于改善传送带5中部区域的热量和温度偏高状况下的冷却速度。
中心区域的冷却水循环回路的水路现场行程短,而越远离中心区域的冷却水循环回路的水路现场行程较长,这种设置能够让整个打印平台3的传送带5的温度分布更加均衡,避免打印介质,尤其是薄膜材质的打印介质,因受热不均而起皱,从而避免打印质量受到影响。
优选的,所述吸风腔410为现有数码喷墨打印机使用的吸风平台。
如图1所示,将所述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与数码喷墨打印机使用的吸风平台结合,既能使承印物(即打印介质)吸附于传送带5上,同时也能在传送承印物的过程中冷却传送带5,对现有技术的设备改造的成本更低,通用性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系统4还包括风冷装置42;
所述风冷装置42安装于所述打印平台3的输出端的下方,所述风冷装置42相邻于所述吸风腔410的前端设置,所述风冷装置42包括冷却腔体421、贯流风机422、导风罩423和冷风输入管427;
所述冷风输入管427的输出端向上与所述冷却腔体42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冷风输入管427的输入端与外界的空调器相连接输入冷却空气;
所述冷却腔体421内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贯流风机422,每个所述贯流风机422的顶部的输出端朝上与对应的所述导风罩423的底部相连通,所述贯流风机422的侧面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冷却腔体421的内腔与所述冷风输入管427的输出端相连通;
所述导风罩423的顶部向上延伸外露于所述冷却腔体421的上方,所述导风罩423的顶面设有多个导风口4231,多个所述导风口4231沿垂直于所述传送带5运行的方向间隔排列,多个所述导风口4231靠近位于所述打印平台3下方的所述传送带5的底面。
如图1和5-7所示,在打印平台3的输出端设有终固化单元8,终固化单元8的作用是使所打印的最终图案能够完全固化,因此其包括的多个UV灯的功率都很高,此时的传送带5已经走出了水冷装置41的工作区域,需要通过打印平台3的输出端的下方风冷装置42冷却传送带5以免的表面温度不断升高,传送带5离开打印平台3的前端,通过前传动辊的前辊面翻转向后运行,进入所述冷风装置42的上方;当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风冷装置42中的贯流风机422不开启时,冷却腔体421的内腔与导风罩423不连通,冷却腔体421的内腔经冷风输入管427不断输入外界的空调器制出的冷却空气,冷却腔体421储存有温度明显低于外界的冷空气;当贯流风机422开启时,经过导风口4231输出的冷却风可迅速降低位于打印平台3下方的传送带5的底面的温度,经冷却的传送带5通过后传动辊再次回到打印平台3的上方并进入打印平面时,传送带5的顶面是之前在所述冷风装置上方的所述传送带5的底面,已经获得冷却降温,可避免与传送带5接触的薄膜受热变形起皱,还可避免影响墨水间的相互渗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既能避免传送设施和打印介质的受热变形,又能使墨水维持良好的相互渗透性能,具有良好的运行稳定性。
贯流风机422具有体积小、流量大的特点,而且贯流风机422设置于离传送带5较近的位置,所述风冷装置42与传送带5之间的冷却风的风速大,因此具有较强的冷却能力,经过冷却腔体421的内腔蓄冷后的冷空气,进一步加强了所述风冷装置42的冷却效率,使得传送带5能够迅速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固化模块分为初固化单元、加强固化单元以及终固化单元,每个固化单元都采用了UV灯:初固化单元安装于喷头底板上,每个喷头均对应一个初固化单元,并且两者距离很近,能够极大限度的限制每个墨点在接触基材表面后的扩散程度,具有很高的打印精度。初固化单元的UV灯的功率很小,只是为了提高打印精度,而不会使图案完全固化。加强固化单元则设置在各个颜色通道之后,加强固化单元的UV灯的功率一般也不会太高,目的是使对应颜色的图案既达到半固化状态,又能跟后面所打印的颜色互融,产生叠色的效果。终固化单元为单个或多个固化单元组,其采用UV灯的功率很高,目的是使所打印的最终图案能够完全固化。
进一步的,所述风冷装置42还包括多个导流板428;
所述导流板428安装于所述导风口4231的上方,所述导流板428的左右两边和前边均向下延伸围闭所述导风口4231,所述导流板428的左右两边和前边连接于所述导风罩423的顶面,所述导流板428的后边的底面与所述导风口4231的后边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导流板428的板面朝后斜向上方延伸;
多个所述导流板428遮盖所述传送带5的底面。
如图1和5-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风冷装置,从导风口4231输出的冷却风经过导流板428的引导朝后并向斜上方吹送至传送带5的底面,传送带5从前向后移动,冷空气可跟随传送带5在导风罩423的顶部的范围内保持与传送带5进行热量交换,连续排列的多个导流板428导出的冷却风叠加并持续与传送带5进行热量交换,因此比用导风口4231直接向上吹冷风的冷却方式的作用时间更长,效果更佳。
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冷却腔体421的顶部设有三组导流板428,对应配套设置有三个贯流风机422和三个导风罩423。
进一步的,所述风冷装置42还包括固定连接板424、密封条调节板425和密封条426;
两个所述固定连接板424的内侧面分别安装于所述冷却腔体421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连接板424的顶面用于固定于所述打印平台3的前端的下方;
两个长条形的所述密封条调节板425分别安装并遮盖于所述冷却腔体421的前后两个端面的顶部,所述密封条调节板425的内侧面的下半部抵于所述冷却腔体421的前端面或后端面,所述密封条调节板425的内侧面的上半部向外侧凹陷形成安装槽4251;所述密封条调节板425可沿所述冷却腔体421的前端面或后端面上下移动;
所述密封条426安装于所述安装槽4251,所述密封条426跟随所述密封条调节板425上下移动;所述密封条426的顶部与所述传送带5的底面弹性相抵。
如图5-7所示,通过两个固定连接板424将所述风冷装置42的左右两端固定在打印平台3的前端的下方,使所述风冷装置具有更好的安装稳定性,运行更为平稳。
通过密封条426的顶部与所传送带5的底面弹性相抵,可遮盖冷却风从冷却腔体421的顶部与传送带5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从而减缓冷却风快速从冷却腔体421的顶部与传送带5的底面之间的间隙流失,使冷却风维持更长的冷却时间,进而提高所述风冷装置的冷却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条426的顶部设有向内侧延伸的遮档边4261;
所述遮档边4261的顶面与所述传送带5的底面弹性相抵。
如图7所示,内侧延伸的遮档边4261可进一步缩小冷却腔体421的顶部与传送带5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从而进一步减缓冷却风的流失,进而进一步地提高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风冷装置的冷却效率。
优选的,两个所述风冷装置42前后对称地分别安装于所述打印平台3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的下方。
如图1和8所示,当环境温度较高,尤其是夏天时,可在打印平台3的输出端和输入端都安装一个所述风冷装置42,使在传送带5在进入打印平面之前得到更为充分的冷却,确保与传送带5的顶面接触的薄膜不会受热变形,并避免影响打印墨水之间相互渗透的性能,进而确保使用所述冷风装置3的数码喷墨打印机的打印精度。
综上所述,如图1-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初固化单元61、加强固化单元62和终固化单元6均包括多个向下照射于打印平面的UV灯,对打印在薄膜表面的墨水进行分段固化,冷水管31中流动的循环冷却水与传送带5的底面持续进行热交换,既能避免传送设施和打印介质的受热变形,又能使墨水维持良好的相互渗透性,还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固化模块用于固化喷墨打印头打印于薄膜的表面的墨水,冷却系统用于降低套装于打印平台的外侧面的输送薄膜的传送带的表面温度,多个升降吊笼的下方均安装有多组的喷墨打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模块包括初固化单元、加强固化单元和终固化单元,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冷装置;
所述初固化单元靠近所述喷墨打印头的运行前方安装,所述加强固化单元安装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升降吊笼之间,所述终固化单元安装于最后一个所述升降吊笼的运行前方;
所述初固化单元、所述加强固化单元和所述终固化单元均包括多个沿垂直于打印运行方向排布的UV灯;所述UV灯向下照射于打印平面;
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多个冷水管,多个所述冷水管沿打印运行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冷水管沿平行于打印运行方向排列,多个所述冷水管的顶面向上抵于并遮盖位于所述打印平台的所述传送带的底面;
所述冷水管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外界的冷水循环系统的输出口和输入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装置还包括吸风板和吸风腔;
多个所述吸风板沿打印运行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冷水管和多个所述吸风板沿平行于打印运行方向相互间隔排列,所述吸风板的左右两边分别与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冷水管的外壁相连接,多个所述冷水管和多个所述吸风板的顶面向上抵于并遮盖位于所述打印平台的所述传送带的底面;多个所述冷水管和多个所述吸风板均位于所述吸风腔的顶部;
沿打印运行方向,所述吸风板的板面间隔排列有多个吸风孔,所述吸风孔向下与所述吸风腔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吸风腔的输出端与外界的出风机的输入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位于所述冷水管的前后两端;所述进水管的输入端与外界的冷水循环系统的输出口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与外界的冷水循环系统的输入口相连通;
所述进水管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进水管靠近所述冷水管的一侧,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冷水管的一端相连通;
所述出水管设有多个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出水管靠近所述冷水管的一侧,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冷水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为方管,所述冷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面和所述出水管的顶面与所述吸风板的顶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冷水管、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面和所述吸风板的顶面抵于并覆盖位于所述打印平台的所述传送带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腔为现有数码喷墨打印机使用的吸风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风冷装置;
所述风冷装置安装于所述打印平台的输出端的下方,所述风冷装置相邻于所述吸风腔的前端设置,所述风冷装置包括冷却腔体、贯流风机、导风罩和冷风输入管;
所述冷风输入管的输出端向上与所述冷却腔体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冷风输入管的输入端与外界的空调器相连接输入冷却空气;
所述冷却腔体内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贯流风机,每个所述贯流风机的顶部的输出端朝上与对应的所述导风罩的底部相连通,所述贯流风机的侧面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冷却腔体的内腔与所述冷风输入管的输出端相连通;
所述导风罩的顶部向上延伸外露于所述冷却腔体的上方,所述导风罩的顶面设有多个导风口,多个所述导风口沿垂直于所述传送带运行的方向间隔排列,多个所述导风口靠近位于所述打印平台下方的所述传送带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装置还包括多个导流板;
所述导流板安装于所述导风口的上方,所述导流板的左右两边和前边均向下延伸围闭所述导风口,所述导流板的左右两边和前边连接于所述导风罩的顶面,所述导流板的后边的底面与所述导风口的后边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导流板的板面朝后斜向上方延伸;
多个所述导流板遮盖所述传送带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板、密封条调节板和密封条;
两个所述固定连接板的内侧面分别安装于所述冷却腔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连接板的顶面用于固定于所述打印平台的前端的下方;
两个长条形的所述密封条调节板分别安装并遮盖于所述冷却腔体的前后两个端面的顶部,所述密封条调节板的内侧面的下半部抵于所述冷却腔体的前端面或后端面,所述密封条调节板的内侧面的上半部向外侧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密封条调节板可沿所述冷却腔体的前端面或后端面上下移动;
所述密封条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密封条跟随所述密封条调节板上下移动;所述密封条的顶部与所述传送带的底面弹性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的顶部设有向内侧延伸的遮档边;
所述遮档边的顶面与所述传送带的底面弹性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风冷装置前后对称地分别安装于所述打印平台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01973.5U CN219405902U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01973.5U CN219405902U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05902U true CN219405902U (zh) | 2023-07-25 |
Family
ID=87235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01973.5U Active CN219405902U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05902U (zh) |
-
2023
- 2023-03-24 CN CN202320601973.5U patent/CN2194059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07732B2 (en) |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unit | |
US8851659B2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 |
US8833924B2 (en) | Systems for supplying heated air to printed ink | |
US20150070453A1 (en) |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CN102501600B (zh) | 一种固化墨水系统 | |
US20100180784A1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 |
CN219405902U (zh) | 一种避免过热影响打印效果的数码喷墨打印固化系统 | |
WO2014119062A1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 |
JP5989557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 |
CN202283814U (zh) | 一种固化墨水系统 | |
CN219405903U (zh) | 一种防止打印物过热变形的风冷装置 | |
CN216659323U (zh) | 一种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水冷装置及其数码喷墨打印机 | |
CN207014984U (zh) | 辅助打印装置及喷墨打印机 | |
CN205439564U (zh) | 一种烘干设备 | |
JP5760539B2 (ja) | 記録装置 | |
CN116409057B (zh) | 一种可兼容薄膜打印的数码喷墨打印系统 | |
CN116175944A (zh) | 薄膜生产线烘箱及其送风补偿单元 | |
CN205736452U (zh) | 一种平台装置及应用其的数码喷印系统 | |
CN217514828U (zh) | 一种热风烘干装置 | |
CN220177422U (zh) | 一种新型uv炉弯折钣金盖板结构 | |
CN212968495U (zh) | 矩阵式多功能激光器用壳体 | |
CN219856443U (zh) | 余热复用型印刷烘干装置 | |
CN216466972U (zh) | 一种双面喷绘机的烘干装置 | |
CN220904457U (zh) | 打印设备热量调控装置及打印设备 | |
CN219769406U (zh) | 一种用于印刷机导纸装置的水排冷却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