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7111U - 梳理刷和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梳理刷和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7111U
CN219397111U CN202320534843.4U CN202320534843U CN219397111U CN 219397111 U CN219397111 U CN 219397111U CN 202320534843 U CN202320534843 U CN 202320534843U CN 219397111 U CN219397111 U CN 219397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dust collection
brush head
cleaning
tee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48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日
谢中山
章明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imple 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imple 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imple 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imple 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348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7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7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7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梳理刷和清洁设备,其中梳理刷包括刷体,刷体包括吸尘管和可转动连接在吸尘管上的刷头,吸尘管用于与清洁设备流体连通;刷头上设置有若干清理组件,若干清理组件均包括齿刷和贯通设置在刷头表面的第一吸尘口;吸尘管上设置有第二吸尘口,当使用一清理组件时,转动刷头或吸尘管使得该清理组件上的第一吸尘口与第二吸尘口流体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转动刷头或吸尘管进行更换刷齿使用,从而无需配备多个刷头,在使用时也无需使用者多次拆装刷头,方便了用户使用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梳理刷和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毛发清理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梳理刷和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梳理刷是日常生活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清理器具,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对人的头发、衣物织品表面毛发和宠物毛发等进行清洁梳理,在一些需要梳理毛发和丝织品的工作场合中也常用到。
在梳理或清理毛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浮毛掉落,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梳理刷的刷齿上还会缠绕大量毛发,这样会增加梳理阻力,不仅造成使用者使用不便还会影响梳理效果;因此目前市场上除了传统的梳理刷之外,还存在一类和吸尘器等清洁设备连接的梳理刷,在梳理刷上设置吸口,从而能够一边清理一边吸除浮毛;并且还可以设置除毛装置来去除刷齿上的毛发,去除的毛发也会被吸尘器吸入;为了达到多种清洁效果,梳理刷一般会配置多个具有不同刷齿的刷头。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梳理刷,需要使用者将需要使用的刷头安装到梳理刷上,在一次梳理过程中,使用者可能会停下更换多种刷头,这样会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而且配置多个刷头还会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梳理刷和清洁设备,梳理刷上设置多个清理组件,每个清理组件上均包括齿刷和第一吸尘口,使用者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来选择使用某一清理组件,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多次更换刷头,便于使用者使用且减少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梳理刷,包括刷体,所述刷体包括吸尘管和可转动连接在吸尘管上的刷头,所述吸尘管用于与清洁设备流体连通;
所述刷头上设置有若干清理组件,若干所述清理组件均包括齿刷和贯通设置在刷头表面的第一吸尘口;
所述吸尘管上设置有第二吸尘口,当使用一清理组件时,转动所述刷头或吸尘管使得该清理组件上的第一吸尘口与所述第二吸尘口流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齿刷包括若干刷齿,所述刷头上还设置有用于去除刷齿上毛发的除毛结构,所述除毛结构可沿着刷齿的延伸方向与刷齿发生相对位移以去除刷齿上的毛发。
进一步的,所述刷体上还设置有供使用者操控的操控键,所述操控键用于驱动所述刷齿或除毛结构移动,以使得所述刷齿和除毛结构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来去除刷齿上的毛发。
进一步的,所述操控键数量为一个,当一清理组件转动到使用位置时,所述操控键能够驱动该清理组件上的刷齿或除毛结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除毛结构设置为贯通设置在刷头表面的除毛孔;所述操控键能够驱动所述刷齿从除毛孔中伸出到刷头外部,或从除毛孔中缩回到刷头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刷头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刷齿复位的复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齿刷设置在刷头内部,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刷齿位于刷头内部;在使用时,所述操控键驱动所述刷齿从除毛孔中伸出;在使用结束后,所述复位件驱动所述刷齿缩回到刷头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齿刷包括转动臂,所述刷齿设置在转动臂的一端,所述转动臂相对于刷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刷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管一端从刷头中伸出形成供使用者握持的把手,所述操控键设置在所述把手上。
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产生抽吸气流的抽吸装置,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与抽吸装置流体连通的梳理刷;
所述梳理刷包括刷头,所述刷头上设置有若干清理组件,若干所述清理组件均包括齿刷和贯通设置在刷头表面的第一吸尘口;
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梳理刷连接的吸尘管,所述刷头可转动地连接在吸尘管上;所述吸尘管上设置有第二吸尘口,当使用一清理组件时,转动所述刷头或吸尘管使得该清理组件上的第一吸尘口与所述第二吸尘口流体连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设置梳理刷结构由吸尘管和转动连接在吸尘管上的刷头组成,并且在刷头上设置多个清理组件,每个清理组件都包括齿刷和第一吸尘口,从而可以在使用时通过旋转来选择所需的清理组件使用,从而便于快速切换齿刷,无需使用者多次更换刷头,方便用户使用且减少了生产成本。
2、通过设置除毛结构,以及设置操控键来驱动除毛结构和齿刷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便于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清理刷齿上缠绕的毛发。
3、通过将除毛结构设置成贯通设置在刷头表面的除毛孔,刷齿可从除毛孔中伸出或缩回,这样不仅可以起到除毛效果,还能便于存储保护刷齿。而且直接将除毛结构设置成刷头表面的孔,可以简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4、通过设置操控键驱动齿刷移动,使得齿刷上的刷齿从除毛孔中伸出到刷头外部,或缩回到刷头内部,从而可以无需像传统方式一样在刷头上另外设置除毛结构即可实现除毛效果。
5、通过只设置一个操控键,使得当清理组件转动到使用位置时,操控键可以驱动齿刷或除毛结构移动,从而可以简化梳理刷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6、通过设置复位件,并使得在初始状态时刷齿位于刷头内部,可以起到保护刷齿的效果。
7、通过设置齿刷由转动臂和刷齿构成,并设置转动臂远离刷齿的一端与刷头转动连接,从而便于简化刷齿的安装结构,从而简化刷体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梳理刷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梳理刷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梳理刷整体结构的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梳理刷整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梳理刷的刷头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尘管和连通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刷头外壳体和连通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刷头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齿刷和刷头外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梳理刷的刷头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梳理刷整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梳理刷和清洁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梳理刷和清洁设备的拆解示意图。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梳理刷,其用于安装到清洁设备上,其中清洁设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清洁设备,如手持式吸尘器(参考图12)、卧式吸尘器等,清洁设备上设置有能够产生抽吸气流的抽吸装置(图中未示出)。梳理刷与清洁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和现有技术一样,梳理刷可以直接连接在清洁设备壳体上,也可以通过软管连接到清洁设备上。当梳理刷连接到清洁设备上时,梳理刷上的吸尘管3和吸尘口与抽吸装置形成流体连通,从而可以在梳理刷使用时起到吸除脏污的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梳理刷包括吸尘管3和可转动地连接在吸尘管3上的刷头1,其中吸尘管3与清洁设备上的抽吸装置流体连通。刷头1上设置有多个清理组件4,每个清理组件4均包括用于梳理或清理毛发的齿刷42,以及用于抽吸毛发或其它脏污的第一吸尘口41。其中齿刷42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刷齿422,通过刷齿422来对宠物毛发等进行梳理或清理;刷齿422的结构、材质或其排列的方式不同能够对毛发起到不同的打理效果,比如梳理、打薄、刷毛等,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刷齿422结构来使得不同的清理组件4起到不同的毛发打理效果。第一吸尘口41贯通设置在刷头1表面,从而可以在梳理的同时抽吸掉落的毛发以及其它脏污,本实施例中,每个清理组件4的第一吸尘口41设置在该清理组件4的刷齿422一侧,当然,在实际生产时,第一吸尘口41和刷齿422的位置不唯一,只要能起到抽吸毛发和其它脏污的效果即可。
如图3和图4所示,吸尘管3上设置有第二吸尘口34,当第二吸尘口34与刷头1上某一清理组件4的第一吸尘口41对接,该清理组件4上的第一吸尘口41即可通过吸尘管3与清洁设备流体连通,从而该清理组件4能够抽吸掉落的毛发等脏污。因此,当使用者需要使用具有某个齿刷42的清理组件4时,可以旋转刷头1使得该清理组件4上的第一吸尘口41与吸尘管3上的第二吸尘口34对接即可。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更换使用别的齿刷42时,只需旋转刷头1使得待使用的清理组件4与第二吸尘口34对接即可。与传统梳理刷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梳理刷无需配备多个刷头1进行更换使用,在使用时也无需多次拆装刷头1进行更换齿刷42,因此便于用户使用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4-图7所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吸尘管3一部分位于刷头1内部,第二吸尘口34贯通设置在该部分吸尘管3的侧壁上。刷头1包括外壳体11,第一吸尘口41贯通设置在外壳体11表面;外壳体11中还设置有连通第二吸尘口34和各第一吸尘口41的连通器2,连通器2包括一连接主管22和连接在连接主管22上的若干连接支管21。各连接支管21的一端连接在外壳体11上且分别与各第一吸尘口41流体连通,各连接支管21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主管22上且分别与连接主管22流体连通。吸尘管3可转动地插设在连接主管22中,转动吸尘管3使得吸尘管3侧壁上的第二吸尘口34依次与各连接支管21对接,从而实现将第二吸尘口34与相应的第一吸尘口41流体连通,使得具有该第一吸尘口41的清理组件4能够一边打理毛发一边抽吸脏污。
如图6、图7和图9所示,在实际生产时,连通器2可以做成一个独立的零件,也可以与吸尘管3或刷头1一体成型设置,连通器2的形状和连接结构应当依据刷头1和吸尘管3的具体构造进行相应调整。本实施例中,以附图中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详细阐述,连通器2设置为一个独立的零件,刷头1的外壳体11一体成型设置,外壳体11内壁上在各第一吸尘口41外周设置有连接壁411,连接壁411上和连接支管21上设置有能够相互配合的卡接结构;在安装时,可以将连通器2沿着刷头1的轴向方向安装进外壳体11内部,并使得连接支管21分别与各连接壁411卡接,即可实现将连通器2与外壳体11连接成一整体。当然除了上述实施例外,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来连接吸尘管3和刷头1,只需保证吸尘管3与刷头1可相对转动,且第二吸尘口34能与各第一吸尘口41依次连通即可。
如图9所示,外壳体11沿垂直于其轴向的截面呈多边形,即外壳体11具有多个表面,各清理组件4分别位于外壳体11不同表面,这些具有清理组件4的外壳体11表面即形成了梳理刷的清理面,将清理组件4设置在不同的清理面上可以方便用户对毛发进行梳理。本实施例中,外壳体11具有三个清理面,每个清理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清理组件4。外壳体11的截面形状近似呈三角形,其三个清理面呈外凸的弧面,这样可以扩大刷头1内部空间、便于在刷头1内部安装零部件。当然,在实际生产时外壳体11的形状和清理面的数量,应由清理组件4的数量以及梳理刷的其它功能来确定,如还可以将外壳体11截面形状设置成圆形、半圆形或其它形状,只需保证多个清理组件4间隔分布在外壳体11表面即可。
如图4、图5和图8所示,刷头1和吸尘管3之间还设置有定位结构,当刷头1旋转到所需使用的清理组件4与第二吸尘口34连通时,通过定位结构可以将刷头1和吸尘管3进行定位,从而方便用户使用该清理组件4,此时该清理组件4即处于使用位置(参考图1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吸尘管3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块35,定位块35活动连接在吸尘管3上,且吸尘管3上还设置有驱动定位块35移动的定位弹簧36。刷头1的外壳体11还包括设置在其顶部的盖板12,盖板12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与外壳体11固定连接;盖板12上设置有定位槽121,通过定位弹簧36驱动定位块35与定位槽121抵接;当转动刷头1时,定位块35与定位槽121相对滑动,当转动到使用位置时停止转动刷头1即可。此外,除了图示中的定位结构外,还可以采用球头柱塞81(如图11所示)、锁扣、定位栓等多种定位结构来对刷头1和吸尘管3进行定位。
如图4和图5,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齿刷42设置在外壳体11内部,外壳体11表面还贯通设置有若干通孔,齿刷42上的刷齿422可以通过通孔伸出到外壳体11外部,以及通过通孔缩回到外壳体11内部。优选通孔的数量和形状依据刷齿422的结构进行设置,使得这些通孔也可以成为除毛孔6做除毛结构使用,当刷齿422从通孔中缩回时,通孔的孔壁能够刮除掉附着在刷齿422上的毛发等脏污。刮除掉的毛发等脏污受到清洁设备的吸力作用而从第一吸尘口41中被吸走,从而达到对刷齿422进行除毛以及清洁脏污的效果。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供使用者操控的操控键31,通过操控键31来驱动刷齿422相对于除毛孔6来回移动。
具体地,吸尘管3的一端从刷头1中伸出形成供使用者握持的把手7,操控键31设置在把手7上。本实施例中,操控键31还连接有驱动部32,吸尘管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操控键31和驱动部32的安装室33,驱动部32可以和操控键31一体成型且铰接在安装室33中,使用者通过摁压操控键31可以驱动驱动部32移动。外壳体11中设置有驱动刷齿422复位的复位件5(图5和图10中示出,其中图10中示出了复位件5与齿刷42的连接),复位件5可以设置为弹簧或拉簧等,在初始状态时,通过复位件5使得刷齿422保持在刷头1内部(即图2和图10中梳理刷的状态),这样可以起到保护刷齿422的作用。当某一清理组件4旋转到使用位置时,使用者通过摁压操控键31使得驱动部32移动,驱动部32推动刷齿422从除毛孔6中伸出。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刷齿422进行除毛时,通过摁压操控键31来使得刷齿422在除毛孔6中往复移动即可。使用结束后,刷齿422受到复位件5的作用重新缩回到除毛孔6中。当然,在初始状态时,刷齿422也可以保持在刷头1外部。以上只是操控键31的一种实施方式,操控键31还可以设置为其它驱动结构,只要能满足使用者操控进行驱动刷齿422移动除毛即可。
在另一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操控键31设置在刷头1上且设置有多个,每个操控键31控制一个清理组件4上的刷齿422移动。参照图11,在又一实施例中,操控键31设置在吸尘管3远离清洁设备的一端,且位于盖板12顶部。操控键31的数量和位置不唯一,只要能实现驱动刷齿422移动即可。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齿刷42包括摆动臂421,摆动臂421的一端铰接在外壳体11上,刷齿422设置在摆动臂421的另一端。复位件5设置为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摆动臂421靠近刷齿422的一端和连通器2连接,通过拉簧来将刷齿422保持在外壳体11内部。当所需使用的清理组件4转动到使用位置时,使用者可以摁压操控键31,使得驱动部32推动摆动臂421转动,从而将刷齿422从除毛孔6中推出到外壳体11外部。通过将齿刷42设置成摆动臂421的形式铰接在外壳体11上,可以简化齿刷42的安装结构和刷头内部结构。为了进一步扩大外壳体11内部空间,可以优选设置摆动臂421的形状与清理面一致,呈外凸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像传统方式一样,将齿刷42设置在外壳体11外部,然后在外壳体11外部另外设置除毛结构来对齿刷42进行除毛,此时,操控键31驱动除毛结构移动,目前梳理刷除毛的常用结构,此处不做过多阐述。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时,先将各齿刷42安装到外壳体11上;然后沿着外壳体11的轴向方向,将连通器2卡接装配到连接壁411上,使得连通器2和外壳体11装配成整体。然后再将拉簧与齿刷42和连通器2进行连接,从外壳体11轴向的一端将吸尘管3插入到连通器2中,最后再盖上盖板12以及安装操控键31即可。
参考图12,在使用时,将吸尘管3的把手端连接到清洁设备9上,转动刷头1使得所需使用的清理组件4转动到使用位置,开启清洁设备9,然后使用者手持把手7即可对毛发进行梳理。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操控操控键31来对刷齿422进行除毛。当需要更换别的齿刷42进行梳理时,只需转动刷头1使得该清理组件4转动到使用位置即可。
在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梳理刷还可以通过外壳体11与清洁设备连接,吸尘管3靠近盖板12的一端设置有旋钮8,旋钮8位于盖板12顶部。操控键31设置在旋钮8上,在使用时,通过旋转旋钮8即可转动吸尘管3,从而使得第二吸尘口34与各清理组件上的第一吸尘口41流体连通。操控键31和驱动部32跟随吸尘管3同步转动,从而可以对相应清理组件上的刷齿进行除毛。
参考图13和图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具有梳理刷10的清洁设备9,该清洁设备9包括机体和连接在机体上的梳理刷10。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吸尘管3设置在机体上,梳理刷10只包括设置有若干清理组件4的刷头1。安装时,只需将梳理刷10连接到吸尘管3上即可。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旋转刷头来切换不同的齿刷使用。除此之外,吸尘管3结构、梳理刷10的刷头1结构以及吸尘管和刷头的连接结构,可以设置成和上述实施例相同。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梳理刷,包括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刷体包括吸尘管和可转动连接在吸尘管上的刷头,所述吸尘管用于与清洁设备流体连通;
所述刷头上设置有若干清理组件,若干所述清理组件均包括齿刷和贯通设置在刷头表面的第一吸尘口;
所述吸尘管上设置有第二吸尘口,当使用一清理组件时,转动所述刷头或吸尘管使得该清理组件上的第一吸尘口与所述第二吸尘口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理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刷包括若干刷齿,所述刷头上还设置有用于去除刷齿上毛发的除毛结构,所述除毛结构可沿着刷齿的延伸方向与刷齿发生相对位移以去除刷齿上的毛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梳理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体上还设置有供使用者操控的操控键,所述操控键用于驱动所述刷齿或除毛结构移动,以使得所述刷齿和除毛结构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来去除刷齿上的毛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梳理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键数量为一个,当一清理组件转动到使用位置时,所述操控键能够驱动该清理组件上的刷齿或除毛结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梳理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毛结构设置为贯通设置在刷头表面的除毛孔;所述操控键能够驱动所述刷齿从除毛孔中伸出到刷头外部,或从除毛孔中缩回到刷头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梳理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刷齿复位的复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梳理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刷设置在刷头内部,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刷齿位于刷头内部;在使用时,所述操控键驱动所述刷齿从除毛孔中伸出;在使用结束后,所述复位件驱动所述刷齿缩回到刷头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梳理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刷包括转动臂,所述刷齿设置在转动臂的一端,所述转动臂相对于刷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刷头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梳理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管一端从刷头中伸出形成供使用者握持的把手,所述操控键设置在所述把手上。
10.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产生抽吸气流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与抽吸装置流体连通的梳理刷;
所述梳理刷包括刷头,所述刷头上设置有若干清理组件,若干所述清理组件均包括齿刷和贯通设置在刷头表面的第一吸尘口;
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梳理刷连接的吸尘管,所述刷头可转动地连接在吸尘管上;所述吸尘管上设置有第二吸尘口,当使用一清理组件时,转动所述刷头或吸尘管使得该清理组件上的第一吸尘口与所述第二吸尘口流体连通。
CN202320534843.4U 2023-03-18 2023-03-18 梳理刷和清洁设备 Active CN219397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4843.4U CN219397111U (zh) 2023-03-18 2023-03-18 梳理刷和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4843.4U CN219397111U (zh) 2023-03-18 2023-03-18 梳理刷和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7111U true CN219397111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6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4843.4U Active CN219397111U (zh) 2023-03-18 2023-03-18 梳理刷和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71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5119B (zh) 吸塵器的吸頭
TWI552712B (zh) 吸塵器的吸口體及使用該吸口體的吸塵器
JP3243149B2 (ja) 電気掃除機の吸込口体
CN219397111U (zh) 梳理刷和清洁设备
CN109967450B (zh) 用于清洁设备的清洁刷和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CN114668348A (zh) 一种毛刷滚筒及配置该毛刷滚筒的洗地机
KR100507924B1 (ko) 진공청소기의 보조청소툴
JP6991220B2 (ja) 電気掃除機の回転ブラシ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CN218009602U (zh) 一种毛刷滚筒及配置毛刷滚筒的洗地机
CN219396565U (zh) 梳理刷
CN111839343A (zh) 一种软体清洁头及清洁器
WO2011130988A1 (zh) 风动地刷机构
KR100757383B1 (ko) 진공청소기의 노즐조립체
CN219206719U (zh) 可拆卸滚刷体的地刷
CN219895569U (zh) 吸尘器附件
CN219438461U (zh) 清洁设备及清洁刷组件
RU2289293C2 (ru) Узел рукоятки для пылесоса и пылесос с такой рукояткой
CN209772950U (zh) 用于清洁设备的清洁刷和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CN220557945U (zh) 清洁设备及清洁刷组件
KR100504891B1 (ko) 업라이트 청소기의 회전브러쉬구조
KR100671834B1 (ko) 용도 전환기능를 갖는 진공청소기 헤드
JPH0556893B2 (zh)
CN115039716B (zh) 一种吸尘器用宠物吸毛刷头及其清理方式
CN220236799U (zh) 清洁组件和清洁设备
CN213696741U (zh) 清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