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6915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6915U
CN219396915U CN202223269192.5U CN202223269192U CN219396915U CN 219396915 U CN219396915 U CN 219396915U CN 202223269192 U CN202223269192 U CN 202223269192U CN 219396915 U CN219396915 U CN 219396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operation panel
panel
cooker
decorative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691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新华
华日宝
黄家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691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6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6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6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操作面板、盖体和装饰片,煲体包括煲主体和底座,底座位于煲主体下侧并与煲主体相连,煲主体具有向前凸出于底座的煲前端部;操作面板覆盖于煲前端部;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煲体以在盖体与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装饰片覆盖于盖体的盖前端部,装饰片与操作面板的位置上下对应以及形状和尺寸相适应而结合为前面板。根据本实用新型,操作面板可以具有较大的面积,装饰片可以形成操作面板的扩展部分,使得烹饪器具在整体上有效扩大前面板的面积以形成面积更大的前面板,由此,产品整个前侧形成一体视觉大面板,可以实现大屏感官体验。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已有的诸如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其包括盖体和煲体,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煲体。为了对烹饪器具进行控制,烹饪器具还设置有包括操作面板和灯板组件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一般设置在煲体前侧的中部,占煲体前侧的面积较小。由此,操作面板的面积较小,使得无法实现大屏感官体验,消费者的体验感不佳。此外,操作面板上的显示区和/或按键区的大小和数量受限,从而限制产品的显示和/或操作功能。
因此,需要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的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包括煲主体和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煲主体下侧并与所述煲主体相连,所述煲主体具有向前凸出于所述底座的煲前端部;
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覆盖于所述煲前端部;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以在所述盖体与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以及
装饰片,所述装饰片覆盖于所述盖体的盖前端部,
其中,所述装饰片与所述操作面板的位置上下对应以及形状和尺寸相适应而结合为前面板。
根据本方案,操作面板可以具有较大的面积,装饰片可以形成操作面板的扩展部分,使得烹饪器具在整体上有效扩大前面板的面积以形成面积更大的前面板。由此,产品整个前侧形成一体视觉大面板,可以实现大屏感官体验,产品的前面板整体性更好,产品的视觉感官效果更好,更美观。此外,较大面积的操作面板可以设置更大尺寸和更多数量的显示区和/或按键区,以提高产品的显示功能和/或操作功能。
可选地,所述煲前端部包括向下凸出的煲前端下延部,所述底座的座前部形成有缺口,所述煲前端下延部与所述缺口相结合。
根据本方案,将煲主体延伸至底座前侧的区域,从而扩展煲主体前侧用于安装操作面板的面积,具有大面积的操作面板可以全部设于煲主体,避免出现操作面板的一部分设于煲主体而另一部分设于底座的情况。由此,方便操作面板的安装。
可选地,所述操作面板的材料与所述装饰片的材料相同,并且/或者所述操作面板的颜色与所述装饰片的颜色相同。
根据本方案,通过选用同种材料和/或颜色相同的材料制成操作面板和装饰片,由操作面板和装饰片结合成的前面板整体性效果更佳,可进一步提高大屏感官体验。
可选地,还包括灯板组件,所述灯板组件通过卡扣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煲主体,所述操作面板覆盖所述灯板组件。
根据本方案,通过卡扣,可以容易地将灯板组件安装至煲主体,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
可选地,所述操作面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曲面,所述装饰片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结合成大曲面。
根据本方案,由操作面板和装饰片结合成的前面板整体性效果更佳,提升了产品的外部形状的整体性。
可选地,所述操作面板呈长方体形状,并具有与所述煲主体的形状相适应的弧形形状,由此,操作面板的面积可以尽可能设计成更大,操作面板与煲主体之间的整体性效果更佳,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外部形状的整体性。
并且/或者所述盖体包括面盖,所述装饰片呈长方体形状,并具有与所述面盖的形状相适应的弧形形状。
根据本方案,装饰片的面积可以尽可能设计成更大,装饰片与面盖之间的整体性效果更佳,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外部形状的整体性。
可选地,所述操作面板的上边缘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上平面,所述装饰片的下边缘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下平面。
根据本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由操作面板和装饰片结合成的前面板整体性效果。
可选地,所述煲前端部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侧边槽,所述侧边槽位于所述操作面板的两侧,所述操作面板设置有朝向所述煲前端部延伸的侧翻边,所述侧翻边分别插接于对应的所述侧边槽中。
根据本方案,侧翻边可以增加操作面板强度,并且侧翻边与侧边槽的配合,可减少操作面板与煲体配合时产生的缝隙,即使有缝隙,也不明显,还可以限制操作面板相对于煲体在水平方向的移动,使操作面板更牢固可靠。
可选地,所述煲前端部还设置有沿水平延伸的底边槽,所述操作面板设置有朝向所述煲前端部延伸的底翻边,所述底翻边插接于所述底边槽中,所述底边槽与所述侧边槽均相连,所述底翻边与所述侧翻边均相连。
根据本方案,底翻边可以增加操作面板强度,并且底翻边与底边槽的配合,可减少操作面板与煲体配合时产生的缝隙,即使有缝隙,也不明显,还可以限制操作面板相对于煲体在竖向方向的移动,使操作面板更牢固可靠。
可选地,所述煲体组件还包括膜片,所述膜片附在所述操作面板的朝向所述煲体的一面,所述操作面板为半透明构件,所述膜片设置有文字、图案和/或图标;由此,在操作面板内侧设置带有文字、图案和/或图标的膜片,在烹饪器具的使用时,利用灯板上发光元件照射的灯光,使用者容易地获取到烹饪器具的功能、操作等信息;该方案可以方便操作面板的生产制造。
或者所述操作面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文字、图案和/或图标。由此,可以利用诸如镭雕的激光雕刻、印刷等任何合适方式,将文字、图案和/或图标设置于操作面板,使得产品外部容易地呈现功能、操作等信息;该方案省去了贴膜步骤,简化了产品的装配过程。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一部分的侧视截面图;
图5为图3中所示的煲主体的立体图;
图6为图3中所示的操作面板的立体图;
图7为图3中所示的灯板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图5中所示的处于倒置状态下的煲主体的立体图;
图11为图3中所示的底座的立体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烹饪器具 10煲体
11煲主体 12底座
13上螺钉柱 14下螺钉柱
15煲前端部 16煲前端下延部
17座前部 18缺口
19灯板腔 20顶壁
21煲前侧壁 22凸出壁
23支撑壁 24加强壁
25卡孔 26卡口
27第二定位柱 28螺钉柱
29侧边槽 30底边槽
31限位筋 32限位孔
33第四卡扣 40盖体
41盖主体 42面盖
50操作面板 51第一卡扣
52第二卡扣 53第一定位柱
54侧翻边 55底翻边
56避让部 60灯板组件
61灯板 62按键架
63第三卡扣 64定位孔
65第一螺钉孔 66第二螺钉孔
70装饰片 101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非限制。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图1至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如图1至图4所示,其包括煲体组件和盖体组件。盖体组件可开合地设置在煲体组件上。煲体组件包括煲体10和内锅。煲体10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可以固定设置于内锅收纳部处,或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的清洗。内锅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10中包括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例如发热盘,以对内锅进行加热。
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且烹饪器具1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盖体组件包括盖体40。盖体40具有与煲体10基本上对应的形状。盖体40可开合地设置在煲体10上,具体地,其通过枢转轴枢接至煲体10,并能够绕枢转轴所在的枢转轴线在相对于煲体10的盖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自由枢转,以方便对煲体10进行盖合和打开。当盖体40盖合在煲体10上时,其覆盖在内锅之上,和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盖体40上通常还具有锅口密封圈,锅口密封圈可以由例如橡胶材料制成,其设置在盖体40和内锅之间,用于在盖体40处于盖合状态时密封烹饪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描述烹饪器具1的各个部件、部分等使用的方向性术语,诸如“上”、“下”、“上方”、“下方”、“向上”、“向下”、“朝上”、“朝下”等是相对于处于水平放置且正立状态下的烹饪器具1而言的。如果没有其它的限定,方向术语“朝内”、“朝外”、“向内”、“向外”、“内侧”、“外侧”等中的“内”是指靠近烹饪器具1的中心,“外”是指远离烹饪器具1的中心。
煲体10可以包括煲主体11和底座12。底座12可以位于煲主体11下侧并与煲主体11相连。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煲主体11的内部可以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上螺钉柱13,底座12可以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下螺钉柱14。螺钉从底座12下侧穿设于下螺钉柱14内并拧紧至上螺钉柱13。煲主体11的下端可以与底座12的上端通过限位结构彼此相对固定。
盖体40可以包括盖主体41和面盖42。面盖42可以位于盖主体41的上侧或者说是外侧,面盖42可以通过诸如卡扣卡接和/或紧固件紧固等任何合适方式可拆卸地安装至盖主体41。
煲体组件还可以包括操作面板50和灯板组件60。操作面板50位于灯板组件60的外侧,并覆盖灯板组件60。操作面板50能够设置于煲主体11,具体是煲主体11的煲前端部15。操作面板50可以通过诸如卡扣卡接和/或紧固件紧固等任何合适方式可拆卸地安装至煲主体11。灯板组件60也设置于煲主体11,具体是煲主体11的煲前端部15。灯板组件60可以通过诸如卡扣卡接和/或紧固件紧固等任何合适方式可拆卸地安装至煲主体11。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使用的方向性术语“前”、“后”、“前侧”、“后侧”等是基于使用者与烹饪器具1的相对位置而言的,其中,“前”是指靠近且面向使用者的方向,“后”是指远离且背向使用者的方向。
盖体组件还包括装饰片70。装饰片70能够设置于盖体40,具体是盖体40的盖前端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盖前端部包括盖主体41前侧的部分和面盖42前侧的部分。装饰片70可以通过诸如卡扣卡接和/或紧固件紧固等任何合适方式可拆卸地安装至盖主体41。
返回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煲主体11具有向前凸出于底座12的煲前端部15,操作面板50能够覆盖住煲前端部15,进一步说大致覆盖煲前端部15的中部至周缘,由此操作面板50占煲体10的面积较大。装饰片70覆盖于盖体40的盖前端部,进一步说大致覆盖盖前端部的中部至周缘,由此装饰片70占盖体40的面积较大。进一步说,例如从图2所示的前侧看,操作面板50构造成占煲主体11前侧的面积尽可能更大,装饰片70构造成占盖体40前侧的面积尽可能更大。装饰片70与操作面板50的位置上下对应以及形状和尺寸相适应而结合为前面板。
以此实施方式,操作面板50可以具有较大的面积,装饰片70可以形成操作面板50的扩展部分,使得烹饪器具1在整体上有效扩大前面板的面积以形成面积更大的前面板。由此,产品整个前侧形成一体视觉大面板,可以实现大屏感官体验,产品的前面板整体性更好,产品的视觉感官效果更好,更美观。此外,较大面积的操作面板50可以设置更大尺寸和更多数量的显示区和/或按键区,以提高产品的显示功能和/或操作功能。
操作面板50的材料可以与装饰片70的材料相同。操作面板50的颜色也可以与装饰片70的颜色相同。通过选用同种材料和/或颜色相同的材料制成操作面板50和装饰片70,由操作面板50和装饰片70结合成的前面板整体性效果更佳,可进一步提高大屏感官体验。
操作面板50的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一曲面。第一曲面包括操作面板50的外表面的局部或全部,第一曲面还可以包括操作面板50的内表面的局部或全部,从而操作面板50整体呈弧形形状。装饰片70的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二曲面。第二曲面包括装饰片70的外表面的局部或全部,第二曲面还可以包括装饰片70的内表面的局部或全部,从而装饰片70整体呈弧形形状。第一曲面能够与第二曲面结合成大曲面。根据该方案,由操作面板50和装饰片70结合成的前面板整体性效果更佳,提升了产品的外部形状的整体性。
操作面板50可以呈长方体形状,并具有与煲主体11的形状相适应的弧形形状。由此,操作面板50的面积可以尽可能设计成更大,操作面板50与煲主体11之间的整体性效果更佳,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外部形状的整体性。装饰片70可以呈长方体形状,并具有与面盖42的形状相适应的弧形形状。由此,装饰片70的面积可以尽可能设计成更大,装饰片70与面盖42之间的整体性效果更佳,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外部形状的整体性。
操作面板50的上边缘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上平面,装饰片70的下边缘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下平面。该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由操作面板50和装饰片70结合成的前面板整体性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8所示,操作面板50的上边缘能够位于煲前端部15的上边缘外侧并齐平或向上方向上超出煲前端部15的上边缘。操作面板50在水平方向与煲体10的顶部以搭接方式配合,操作面板50位于煲体10顶部的外侧以挡住煲体10顶部,在盖体40的盖合状态下,盖体40上的装饰片70与操作面板50可以直接相邻,二者之间不存在煲体10的一部分,防止产品前侧出现过多缝隙,提升了产品的美观度。
如图3所示,为了适应于更大面积的操作面板50,煲主体11的煲前端部15沿其端面向下方向超出其后侧煲体的部分为煲前端下延部16。也就是说,煲前端下延部16向下凸出于煲主体11的除了煲前端部15之外的其余部分。底座12的座前部17可以形成有缺口18。煲前端下延部16能够与缺口18相结合。进一步说,煲前端下延部16
如上文所述,操作面板50覆盖煲前端部15,从而操作面板50覆盖煲前端下延部16。本方案将煲主体11延伸至底座12前侧的区域,从而扩展煲主体11前侧用于安装操作面板50的面积,具有大面积的操作面板50可以全部设于煲主体11,避免出现操作面板50的一部分设于煲主体11而另一部分设于底座12的情况。由此,方便操作面板50的安装。
灯板组件60的一部分设于煲前端部15的该煲前端下延部16。也就是说,灯板组件60全部设于煲主体11。由此,灯板组件60可以设计成具有更大尺寸,以与大面积的操作面板50配合而实现更多显示功能和/或操作功能,并且方便灯板组件60的安装。
如图5至图7所示,操作面板50可以通过卡扣可拆卸地设置于煲主体11。灯板组件60也可以通过卡扣可拆卸地设置于煲主体11。具体地,灯板组件60包括灯板61和按键架62。按键架62位于灯板61的外侧并抵接于灯板61,按键架62通过卡扣卡接于煲主体11。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操作面板50可以设置有多个卡扣,多个卡扣沿操作面板50的周部间隔布置。按键架62可以设置有多个卡扣。煲主体11设置有多个扣位。操作面板50和按键架62的卡扣分别扣接于煲主体11对应的扣位。通过卡扣,可以容易地将操作面板50和灯板组件60安装至煲主体11,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
本实施方式中,煲主体11的煲前端部15一体地成型有向内凹陷的灯板腔19。灯板腔19延伸至煲前端下延部16。灯板61能够设置于灯板腔19内。该方案中,煲主体11前侧一体形成有用于容纳灯板61的灯板腔19,可以省掉独立的灯板盒,换句话说,将灯板盒与煲主体11合为一体,直接将灯板盒一体地设置在煲主体11上。由此,减少了构成煲体组件的部件数量,节省物料成本和装配成本。并且将灯板腔19的一部分也设于煲前端下延部16,使得可以加大灯板腔19的尺寸,以适用于更大尺寸的灯板组件60和操作面板50,实现更多显示功能和/或操作功能。
煲前端部15可以包括顶壁20和沿竖向延伸的煲前侧壁21。顶壁20位于煲前侧壁21上方并凸出于煲前侧壁21。煲前侧壁21设置有向外或者说朝向灯板61所在侧凸出的凸出壁22。凸出壁22能够围成灯板腔19,具体是首尾相连以呈环形的凸出壁22与煲前侧壁21共同形成灯板腔19。该方案使得一体形成有灯板腔19的煲主体11的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
由于顶壁20凸出于煲前侧壁21,使得顶壁20处的结构强度不高。因此,煲前端部15还可以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壁23及多个加强壁24。支撑壁23能够与煲前侧壁21相连,加强壁24可以是沿竖向延伸的直壁或相对于竖向倾斜的斜壁。多个加强壁24可以沿煲前端部15的顶周部间隔布置,并且连接顶壁20和支撑壁23。以此实施方式,支撑壁23和加强壁24共同构成了顶壁20处的加强结构,可以防止至少顶壁20变形,从而避免煲前侧壁21上的部分卡扣扣接不牢固而失效。
如图6所示,操作面板50的卡扣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卡扣51和多个第二卡扣52。多个第一卡扣51能够沿操作面板50的顶周部间隔布置,第一卡扣51的扣钩面向下方。如图8所示,第一卡扣51可以穿设于顶壁20与支撑壁23之间,进一步地穿设于相邻的加强壁24之间。第一卡扣51能够扣接于支撑壁23处的扣位。多个第二卡扣52沿操作面板50的侧周部和底周部间隔布置,第二卡扣52的扣钩背向操作面板50的中心,煲主体11设置有卡孔25。如图9所示,第二卡扣52可以穿设于卡孔25并扣接于卡孔25处的扣位。图示实施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了5个第一卡扣51,5个第二卡扣52。第一卡扣51和第二卡扣52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通过设置第一卡扣51,可以将操作面板50的顶部固定至支撑壁23,保证操作面板50与煲体10在两者的顶部能够牢固地固定,避免两者的上边缘之间产生间隙,从而可以防止水、米汤等液体进入煲体10内部而损坏灯板61。通过设置第二卡扣52,可以将操作面板50的侧周部和底周部与煲体10能够牢固地固定,并且第二卡扣52的扣钩背向操作面板50的中心,使得可以避让灯板组件60,灯板组件60可以设计成更大尺寸。
按键架62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三卡扣63,多个第三卡扣63沿按键架62的周部间隔布置。煲主体11的煲前端部15间隔设置有多个卡口26。卡口26位于灯板腔19之外。如图8和图9所示,多个第三卡扣63能够穿设于卡口26并扣接于卡口26处的扣位。
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扣位对应于煲前侧壁21的面向内侧的内壁面的相应位置。
操作面板50还可以设置有第一定位柱53,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间隔设置的2个第一定位柱53。第一定位柱53可以限位于相邻的加强壁24中,以在装配时将操作面板50相对于煲体10定位。
灯板61可以设置有定位孔64。灯板腔19内设置有第二定位柱27。第二定位柱27能够位于定位孔64内,以在装配时将灯板61相对于煲体10定位。灯板61可以设置有第一螺钉孔65,按键架62可以设置有第二螺钉孔66。灯板腔19内可以设置有螺钉柱28,螺钉能够穿设于第一螺钉孔65和第二螺钉孔66并紧固至螺钉柱28。本方案能够进一步将灯板组件60固定至煲体10,使灯板组件60更牢固可靠地设置于煲体10上。
返回参见图5和图6,煲前端部15可以设置有边槽,对应地,操作面板50可以设置有朝向煲前端部15延伸的翻边。翻边能够插接于对应的边槽中。具体地,煲前端部15可以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侧边槽29,侧边槽29位于操作面板50的两侧。操作面板50可以设置有朝向煲前端部15延伸的侧翻边54,侧翻边54能够分别插接于对应的侧边槽29中。煲前端部15还可以设置有沿水平延伸的底边槽30,操作面板50可以设置有朝向煲前端部15延伸的底翻边55。底翻边55能够插接于底边槽30中,底边槽30与侧边槽29均相连,底翻边55与侧翻边54均相连。
由此,翻边结构可以增加操作面板50强度,并且翻边与边槽的配合,可减少操作面板50与煲体10配合时产生的缝隙,即使有缝隙,也不明显,还可以限制操作面板50相对于煲体10在水平方向和竖向方向的移动,使操作面板50更牢固可靠。
侧翻边54可以向上延伸至操作面板50的上边缘并设置有避让部56,位于侧边槽29处的顶壁20接收于避让部56。侧边槽29处的顶壁20接收于避让部56,可以使该处结构更紧凑,避免出现间隙,从而产品整齐美观。
如图10和图11所示,底座12的座前部17可以设置有限位筋31,限位筋31位于缺口18的内侧并向上凸出于缺口18的底面。煲主体11的煲前端下延部16可以设置有限位孔32,限位筋31能够插接于限位孔32中。底座12可以设置有两个及以上限位筋31。对应地,煲主体11可以间隔设置有两个及以上限位孔32。图示实施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了2个限位筋31和2个限位孔32,当然,限位筋31和限位孔32的个数不受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由此,通过限位筋31与限位孔32的插接配合,可以防止煲体10和底座12在前后方向存在相对移动,避免两者之间出现前后间隙。
底座12的座前部17可以设置有第四卡扣33,第四卡扣33位于缺口18的内侧并向上延伸。煲主体11的煲前端下延部16的内侧面可以设置有扣位。第四卡扣33能够扣接于煲前端下延部16处的扣位。底座12可以间隔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第四卡扣33。图示实施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了2个第四卡扣33,当然,第四卡扣33的个数不受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该方案通过第四卡扣33与煲前端下延部16处的扣位的扣接配合,可以防止煲体10和底座12在竖向方向存在相对移动,避免两者之间在煲前端下延部16处出现上下间隙。
操作面板50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文字、图案和/或图标。由此,可以利用诸如镭雕的激光雕刻、印刷等任何合适方式,将文字、图案和/或图标设置于操作面板50,使得产品外部容易地呈现功能、操作等信息;该方案省去了贴膜步骤,简化了产品的装配过程。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煲体10组件还包括膜片101。
膜片101可以附在操作面板50的朝向煲体10的一面,可以用贴膜的方式将膜片101粘接至操作面板50。膜片101设置有文字、图案和/或图标。为了使膜片101上的信息容易地被使用者观察到,操作面板50为半透明构件。对应地,装饰片70的材料与操作面板50的材料相同,从而装饰片70也为半透明构件。由此,在操作面板50内侧设置带有文字、图案和/或图标的膜片101,在烹饪器具1的使用时,利用灯板61上发光元件照射的灯光,使用者容易地获取到烹饪器具1的功能、操作等信息;该方案可以方便操作面板50的生产制造。
对于本实施方式,为了便于膜片101的安装,操作面板50可以间隔设置有定位柱,膜片101可以间隔设置有通孔。膜片101可以通过通孔套设于定位柱。在装配膜片101时,可以将膜片101上的通孔对准相应的定位柱并穿入,使膜片101定位于操作面板50。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包括煲主体和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煲主体下侧并与所述煲主体相连,所述煲主体具有向前凸出于所述底座的煲前端部;
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覆盖于所述煲前端部;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以在所述盖体与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以及
装饰片,所述装饰片覆盖于所述盖体的盖前端部,
其中,所述装饰片与所述操作面板的位置上下对应以及形状和尺寸相适应而结合为前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前端部沿其端面向下方向超出其后侧煲体的部分为煲前端下延部,所述底座的座前部形成有缺口,所述煲前端下延部与所述缺口相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的材料与所述装饰片的材料相同,并且/或者所述操作面板的颜色与所述装饰片的颜色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板组件,所述灯板组件通过卡扣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煲主体,所述操作面板覆盖所述灯板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曲面,所述装饰片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结合成大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面板呈长方体形状,并具有与所述煲主体的形状相适应的弧形形状,
并且/或者所述盖体包括面盖,所述装饰片呈长方体形状,并具有与所述面盖的形状相适应的弧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的上边缘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上平面,所述装饰片的下边缘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下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前端部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侧边槽,所述侧边槽位于所述操作面板的两侧,所述操作面板设置有朝向所述煲前端部延伸的侧翻边,所述侧翻边分别插接于对应的所述侧边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前端部还设置有沿水平延伸的底边槽,所述操作面板设置有朝向所述煲前端部延伸的底翻边,所述底翻边插接于所述底边槽中,所述底边槽与所述侧边槽均相连,所述底翻边与所述侧翻边均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膜片,所述膜片附在所述操作面板的朝向所述煲体的一面,所述操作面板为半透明构件,所述膜片设置有文字、图案和/或图标;
或者所述操作面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文字、图案和/或图标。
CN202223269192.5U 2022-12-05 2022-12-05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9396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9192.5U CN219396915U (zh) 2022-12-05 2022-12-05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9192.5U CN219396915U (zh) 2022-12-05 2022-12-05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6915U true CN219396915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6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69192.5U Active CN219396915U (zh) 2022-12-05 2022-12-05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69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85203A1 (zh) 一种炒锅的组合装置
CN219396915U (zh) 烹饪器具
CN219438796U (zh) 烹饪器具
CN219396977U (zh) 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9396978U (zh) 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20546133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1985068U (zh) 面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331376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4466610A (zh) 料理机
CN107912987B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7185720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JPH05234668A (ja) 組込式加熱調理器
CN210124626U (zh) 一种水箱可视的烹饪器具
CN215838436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547787U (zh) 一种煲体和烹饪器具
CN219720380U (zh) 烹饪器具
CN216754225U (zh) 显示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985057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838347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186895U (zh) 烹饪器具
CN218978643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6221217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408502U (zh) 一种煲体和烹饪器具
CN215820556U (zh) 加热器具
CN217364444U (zh) 装饰件结构以及面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