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3752U - 一种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3752U
CN219393752U CN202320922778.2U CN202320922778U CN219393752U CN 219393752 U CN219393752 U CN 219393752U CN 202320922778 U CN202320922778 U CN 202320922778U CN 219393752 U CN219393752 U CN 219393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group
integrated
micro valve
pcb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27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定华
毛晨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shi Xi Zhejiang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shi Xi Zhejiang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shi Xi Zhejiang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shi Xi Zhejiang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227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3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3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3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涉及微型阀阀组技术领域,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包括:集成阀组汇流片、微型阀、与的顶部插接的快插接头、PCB板以及D‑SUB公插;集成阀组汇流片底部设有腔体,PCB板可插入腔体内,PCB板的两侧设有接插件,接插件与微型阀插接,PCB板的端部设有D‑SUB公插,腔体的一端被D‑SUB公插封堵,腔体的另一端设有贴片。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可有效解决微型阀阀组结构散件较多、安装繁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阀阀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经常使用的数控钻微型阀阀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有阀组汇流板02、相对阀组汇流板02两侧分布的微型阀组05、设于阀组汇流板02一端的D-SUB公插以及PCB板,微型阀组05和阀组汇流板02之间、D-SUB公插和公插之间均设有PCB板,D-SUB公插的外周部设有插针端端盖03,阀组汇流板02的另一端设有端盖01,相对分布的PCB板之间设有PCB盖板04,也即目前常见的数控钻微型阀阀组的散件较多,PCB板的设计较为复杂,结构内具有3块PCB板,无形之中增加了很多成本。而且,操作人员在进行产品组装时较为繁琐、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微型阀阀组结构散件较多、安装繁琐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可有效解决微型阀阀组结构散件较多、安装繁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包括:集成阀组汇流片、微型阀、与所述集成阀组汇流片的顶部插接的快插接头、PCB板以及D-SUB公插;
所述集成阀组汇流片底部设有腔体,所述PCB板可插入所述腔体内,所述PCB板的两侧设有接插件,所述接插件与所述微型阀插接,所述PCB板的端部设有所述D-SUB公插,所述腔体的一端被所述D-SUB公插封堵,所述腔体的另一端设有贴片。
优选的,所述集成阀组汇流片的中部设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的靠近所述D-SUB公插的一端设有钢珠;
所述进气通道的远离所述D-SUB公插的一端设有端部快插接头,所述排气通道的远离所述D-SUB公插的一端设有消声片。
优选的,所述PCB板的两侧上方焊设有所述接插件,所述PCB板的端部焊设有所述D-SUB公插。
优选的,所述腔体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卡槽部、中空部以及第二卡槽部,所述PCB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卡槽部卡接的第一部、中间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卡槽部卡接的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均设有台阶状结构,所述中间部设有所述接插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设有所述D-SUB公插,所述D-SUB公插和所述第一卡槽部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D-SUB公插的两侧和所述第一卡槽部的两侧对应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柱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集成阀组汇流片的顶部设有两排所述快插接头,同排的所述快插接头个数为5、6、7或8个。
优选的,所述微型阀的宽度为10mm-15mm。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时,可以将快插接头与集成阀组汇流片的顶部插接,将PCB板插入集成阀组汇流片底部的腔体内,再将微型阀与PCB板的两侧的接插件插接。并且,PCB板安装到位后,位于PCB板端部的D-SUB公插可封堵腔体的一端,腔体的另一端可粘贴贴片,以实现微型阀阀组的装配操作。
本装置仅设置一块用于与D-SUB公插、微型阀进行连接的PCB板,再将PCB板与集成阀组汇流片进行装配,即可实现装置的装配操作,无需额外设置端盖、PCB盖板以及各种零件组装需要的密封件,也即本申请大大降低了零件的数量,简化了组装步骤,使得装置结构和产品组装过程更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可有效解决微型阀阀组结构散件较多、安装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数控钻微型阀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另一视角下的爆炸图;
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图6为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集成阀组汇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
01为端盖、02为阀组汇流板、03为插针端端盖、04为PCB盖板、05为微型阀组;
图3-图7中:
1为端部快插接头、2为贴片、3为消声片、4为集成阀组汇流片、41为第一卡槽部、42为中空部、43为第二卡槽部、5为微型阀、6为快插接头、7为钢珠、8为接插件、9为PCB板、91为第一部、92为中间部、93为第二部、10为D-SUB公插、11为固定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可有效解决微型阀阀组结构散件较多、安装繁琐的问题。
请参考图3-图7,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的爆炸图;图4为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另一视角下的爆炸图;图5为图4的主视图;图6为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集成阀组汇流片的结构示意图。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包括:集成阀组汇流片4、微型阀5、与的顶部插接的快插接头6、PCB板9以及D-SUB公插10;集成阀组汇流片4底部设有腔体,PCB板9可插入腔体内,PCB板9的两侧设有接插件8,接插件8与微型阀5插接,PCB板9的端部设有D-SUB公插10,腔体的一端被D-SUB公插10封堵,腔体的另一端设有贴片2。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PCB板9的端部设置D-SUB公插10,在PCB板9的两侧设置接插件8,可有效简化产品的零部件个数和产品的组装过程,进而降低装置的制作成本,并可在不影响客户使用的前提下,减少装置的安装空间。
可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对集成阀组汇流片4、微型阀5、与的顶部插接的快插接头6、PCB板9、贴片2以及D-SUB公插10的形状、结构、类型、位置等进行确定。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时,可以将快插接头6与集成阀组汇流片4的顶部插接,将PCB板9插入集成阀组汇流片4底部的腔体内,再将微型阀5与PCB板9的两侧的接插件8插接。并且,PCB板9安装到位后,位于PCB板9端部的D-SUB公插10可封堵腔体的一端,腔体的另一端可粘贴贴片2,以实现微型阀阀组的装配操作。
本装置仅设置一块用于与D-SUB公插10、微型阀5进行连接的PCB板9,再将PCB板9与集成阀组汇流片4进行装配,即可实现装置的装配操作,无需额外设置端盖、PCB盖板以及各种零件组装需要的密封件,也即本申请大大降低了零件的数量,简化了组装步骤,使得装置结构和产品组装过程更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可有效解决微型阀阀组结构散件较多、安装繁琐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集成阀组汇流片4的中部设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的靠近D-SUB公插10的一端设有钢珠7;进气通道的远离D-SUB公插10的一端设有端部快插接头1,排气通道的远离D-SUB公插10的一端设有消声片3。
优选的,PCB板9的两侧上方焊设有接插件8,PCB板9的端部焊设有D-SUB公插10,以提高接插件8和PCB板9、D-SUB公插10和PCB板9的连接效果,并减少装置的装配操作。
优选的,腔体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卡槽部41、中空部42以及第二卡槽部43,PCB板9包括与第一卡槽部41卡接的第一部91、中间部92以及与第二卡槽部43卡接的第二部93,第一部91和第二部93均设有台阶状结构,中间部92设有接插件8。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槽部41、中空部42以及第二卡槽部43可形成横截面类似于工字型的结构,当PCB板9插入腔体后,PCB板9的第一部91可与第一卡槽部41卡接,中间部92可插入中空部42,PCB板9的第二部93可与第二卡槽部43卡接,而后,微型阀5可插入悬空的中空部42直接与接插件8插接,无需额外设置PCB板9实现微型阀5和集成阀组汇流片4的连接。并且,台阶状结构可提高PCB板9和腔体的卡接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部91设有D-SUB公插10,D-SUB公插10和第一卡槽部41可拆卸连接,以进一步提高PCB板9和集成阀组汇流片4的装配连接效果,避免使用时PCB板9和集成阀组汇流片4出现脱离现象。
优选的,D-SUB公插10的两侧和第一卡槽部41的两侧对应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柱11的安装孔。也即当PCB板9插入集成阀组汇流片4的腔体后,D-SUB公插10可封堵第一卡槽部41,并且,D.SUB公插10和第一卡槽部41的安装孔对齐分布,此时,可将固定螺柱11插入安装孔内并进行锁紧操作,以完成D-SUB公插10和第一卡槽部41的连接操作。在后续的维护过程中,可通过拆卸固定螺柱11、并将PCB板9从集成阀组汇流片4的腔体中拉出,即可实现拆卸操作,使得整体结构变得简单,维修变得方便。
优选的,集成阀组汇流片4的顶部设有两排快插接头6,同排的快插接头6个数为5、6、7或8个。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排的快插接头6和第二排的快插接头6错位分布,同一排的快插接头6等间距分布,并且,靠近第一排快插接头6一侧分布的微型阀5的个数、位置与第二排快插接头6的个数、位置相对应,靠近第二排快插接头6一侧分布的微型阀5的个数、位置与第一排快插接头6的个数、位置相对应。可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对快插接头6的个数、位置等进行确定。
优选的,微型阀5的宽度为10mm-15mm,因此,本装置可使得阀组的外形更加小巧紧凑。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提到的第一卡槽部41和第二卡槽部43、第一部91和第二部93,其中,第一和第二只是为了区分位置的不同,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和便于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有实施例的任意组合方式均在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阀组汇流片(4)、微型阀(5)、与所述集成阀组汇流片(4)的顶部插接的快插接头(6)、PCB板(9)以及D-SUB公插(10);
所述集成阀组汇流片(4)底部设有腔体,所述PCB板(9)可插入所述腔体内,所述PCB板(9)的两侧设有接插件(8),所述接插件(8)与所述微型阀(5)插接,所述PCB板(9)的端部设有所述D-SUB公插(10),所述腔体的一端被所述D-SUB公插(10)封堵,所述腔体的另一端设有贴片(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阀组汇流片(4)的中部设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的靠近所述D-SUB公插(10)的一端设有钢珠(7);
所述进气通道的远离所述D-SUB公插(10)的一端设有端部快插接头(1),所述排气通道的远离所述D-SUB公插(10)的一端设有消声片(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9)的两侧上方焊设有所述接插件(8),所述PCB板(9)的端部焊设有所述D-SUB公插(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卡槽部(41)、中空部(42)以及第二卡槽部(43),所述PCB板(9)包括与所述第一卡槽部(41)卡接的第一部(91)、中间部(92)以及与所述第二卡槽部(43)卡接的第二部(93),所述第一部(91)和所述第二部(93)均设有台阶状结构,所述中间部(92)设有所述接插件(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91)设有所述D-SUB公插(10),所述D-SUB公插(10)和所述第一卡槽部(41)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SUB公插(10)的两侧和所述第一卡槽部(41)的两侧对应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柱(11)的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阀组汇流片(4)的顶部设有两排所述快插接头(6),同排的所述快插接头(6)个数为5、6、7或8个。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阀(5)的宽度为10mm-15mm。
CN202320922778.2U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 Active CN219393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2778.2U CN219393752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2778.2U CN219393752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3752U true CN219393752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3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2778.2U Active CN219393752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3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93752U (zh) 一种微型阀阀组集成结构
US7726343B2 (en) Fluid handling apparatus, manifold therefo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209373372U (zh) 一种集成式阀岛结构
CN216248099U (zh) 一种用于电表箱中安装电能表的电表插架
CN113446428B (zh) 一种集装式智能阀岛及其拼装工艺
CN214045183U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
CN211649235U (zh) 一种快速接线的电磁阀底板
CN210154626U (zh) 一种闸门系统及其测水箱
CN209925837U (zh) 组合式sf6充气装置接头
US9478821B2 (en) Methods of installing cell stack assemblies
CN209911827U (zh) 一种用于电厂dcs系统的卡件通道自动校验装置
EP1526288A1 (de) Pneumatische Ventilanordnung mit einem Kanaltrennelement
CN215119973U (zh) 一种装配式电缆桥架用转接头
CN217637981U (zh) 一种安全阀及压力开关集成式试验装置
CN212459761U (zh) 一种电机安装板
CN215008668U (zh) 连接器
CN114542767B (zh) 一种气路控制多通块结构
CN220896040U (zh) 端子仿形块工装结构
CN209466611U (zh) 一种方便换模的注塑模具
CN219734308U (zh) 一种组装式气动低压截止阀分水总成
CN220816683U (zh) 一种拆卸便捷的改进型阀门
CN219866542U (zh) 电磁阀座
CN216975978U (zh) 物联网精控调节阀
CN219459414U (zh) 一种电路模拟屏
CN214662360U (zh) 一种气控箱总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