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5715U - 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烘干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烘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5715U
CN219385715U CN202320303088.9U CN202320303088U CN219385715U CN 219385715 U CN219385715 U CN 219385715U CN 202320303088 U CN202320303088 U CN 202320303088U CN 219385715 U CN219385715 U CN 219385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drain
sewage
collecting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30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雅心
顾鑫
谢邦明
时洪奇
邓德喜
梁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30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5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5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5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烘干设备,底座组件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位于底座本体延伸方向两侧的第一收集部和第二收集部,所述第一收集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结构,所述第二收集部设置有第二排水结构;自清洁过滤装置,所述自清洁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且在运行过程中排出自清洁污水;其中所述第一收集部适于收集所述自清洁过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排出的自清洁污水并通过所述第一排水结构排出所述第一收集部,所述第二收集部适于收集所述底座本体中流动的污水并通过所述第二排水结构排出所述第二收集部。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底座组件设置第一收集部和第二收集部以收集污水并引导污水流出烘干设备,避免污水残留于底座本体。

Description

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烘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设置有自清洁过滤装置的热泵式烘干设备可将衣物处理过程中过滤的毛屑收集处理并进行自洁,使热泵式烘干设备能实现自清洁功能,自清洁过滤装置自洁产生的污水需要排出烘干设备,现有技术中自清洁过滤装置与排水口之间的距离较远,污水需要流动较长的路径才能到达排水口并排出,存在污水残留于底座的风险,污水及其中的毛屑难以彻底清理,影响烘干设备的正常工作,且会使底座产生异味、滋生细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底座组件设置第一收集部和第二收集部以收集污水并引导污水流出烘干设备,避免污水残留于底座本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底座组件的烘干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组件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位于底座本体延伸方向两侧的第一收集部和第二收集部,所述第一收集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结构,所述第二收集部设置有第二排水结构;自清洁过滤装置,所述自清洁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且在运行过程中排出自清洁污水;其中所述第一收集部适于收集所述自清洁过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排出的自清洁污水并通过所述第一排水结构排出所述第一收集部,所述第二收集部适于收集所述底座本体中流动的污水并通过所述第二排水结构排出所述第二收集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组件通过设置第一收集部和第二收集部以收集污水并引导污水流出烘干设备,避免污水在底座本体流动时间过久,从而避免污水残留于底座本体,降低污水对底座本体的污染,确保底座本体的使用卫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收集部且适于将所述第一收集部内所收集的自清洁污水排至所述第二收集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二排水泵,所述第二排水泵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排水口连接,所述出水口将所述第二收集部与烘干设备外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将所述第二收集部与烘干设备外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本体上形成有将所述第一收集部与所述第二收集部连通的连通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通通道倾斜设置且所述连通通道在由所述第一收集部朝向所述第二收集部的方向上高度逐渐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本体上形成有将所述自清洁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一收集部连通的安装通道,所述排水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收集部并将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通道上形成有安装槽,底座组件还包括:导水件,所述导水件内部形成有用于收集所述自清洁过滤装置排水的汇流腔,所述导水件嵌入至所述安装槽内并将所述汇流腔与所述第一收集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水件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间隔设置;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限定出所述汇流腔;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板体和所述第四板体之间形成出用于与所述自清洁过滤装置出口连通的所述第一排水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板体或所述第四板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收集部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入口设置于所述汇流腔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构造为三角形,所述第一排水口设置于所述导水件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一排水泵,所述第一排水泵适于将所述第一收集部内所收集的自清洁污水排至所述第二收集部或排出烘干设备;所述第二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二排水泵,所述第二排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二收集部且适于将所述第二收集部内所收集的污水排出烘干设备。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实施例的烘干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底座组件,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底座组件,因此该烘干设备污水排放迅速,且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使用时更为卫生,用户使用体验好。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组件通过设置第一收集部和第二收集部以收集污水并引导污水流出烘干设备,避免污水在底座本体流动时间过久,从而避免污水残留于底座本体,降低污水对底座本体的污染,确保底座本体的使用卫生,并且排水结构可以选择排水泵和/或排水口和/或其他适于将冷凝水或污水排出烘干设备的结构,可以适配多种烘干设备,底座组件通用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底座组件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底座组件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底座组件正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水件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底座组件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底座组件正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些实施例的底座组件结构图。
附图标记:
底座组件1;底座本体10;连通通道11;
自清洁过滤装置20;导水件30;第一板体31;第二板体32;第三板体33;第四板体34;汇流腔35;第一排水口36;连接管37;
第一排水泵安装位41;第二排水泵42;第二排水泵安装位43;第一收集部50;第二收集部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相关技术中,设置有自清洁过滤装置的热泵式烘干设备可将衣物处理过程中过滤的毛屑收集处理并进行自洁,使热泵式烘干设备能实现自清洁功能,自清洁过滤装置自洁产生的污水需要排出烘干设备,现有技术中自清洁过滤装置与排水口之间的距离较远,污水需要流动较长的路径才能到达排水口并排出,存在污水残留于底座的风险,污水及其中的毛屑难以彻底清理,影响烘干设备的正常工作,且会使底座产生异味、滋生细菌。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1。
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组件1包括:底座本体10及自清洁过滤装置20。底座本体10上设置有位于底座本体10延伸方向两侧的第一收集部50和第二收集部60,第一收集部50设置有第一排水结构,第二收集部60设置有第二排水结构;自清洁过滤装置20设置于底座本体10且在运行过程中排出污水;其中第一收集部50适于收集自清洁过滤装置20在运行过程中排出的自清洁污水并通过第一排水结构排出第一收集部50,第二收集部60适于收集底座本体10中流动的污水并通过第二排水结构排出第二收集部60。具体地,烘干设备设置有干衣筒,干衣筒具有干衣腔,潮湿衣物的烘干工作在干衣腔内进行。烘干设备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将烘干设备内的气流加热,加热后的干热气流流通进入干衣腔内,干热气流与干衣腔内的潮湿衣物接触以对衣物进行烘干工作,其中,干热气流将潮湿衣物上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混入干热气流中,干热气流从而变为湿热气流,湿热气流内包含水蒸气与水蒸气中携带着的毛屑。干衣筒下方设置底座组件1,底座组件1的底座本体10与干衣腔连通设置,干衣腔内的湿热气流进入底座本体10,自清洁过滤装置20可先将湿热气流中的毛屑过滤,大幅度减少在底座本体10流通的湿热气流中的毛屑含量,接着冷凝装置将湿热气流内的水蒸气冷凝,水蒸气由气态冷凝为液态冷凝水,湿热气流变为干冷气流,干冷气流可再次流经加热装置并被加热成为干热气流,干热气流流入干衣腔,从而对衣物进行烘干,上述过程为气流的循环过程。
底座本体10具有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延伸的气流通道,可以理解的是,气流流向的上游为上游侧,气流流向的下游为下游侧。更具体地,自清洁过滤装置20设置于底座本体10且位于气流流向的上游,自清洁过滤装置20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过滤结构,过滤结构可将湿热气流包含的毛屑过滤并收集,以使位于上游侧的自清洁过滤装置20可在湿热气流被冷凝前将湿热气流中混杂的毛屑过滤并处理,经过滤结构过滤后的湿热气流中毛屑的含量少,毛屑不易伴随着气流流动从而避免毛屑附着并残留于底座组件1内。自清洁过滤装置20设置于底座本体10内,自清洁过滤装置20可进行过滤结构的清洁以将过滤结构上附着的毛屑冲洗并生成自清洁污水,自清洁污水可朝向第一收集部50流动,第一收集部50将自清洁污水收集,接着第一收集部50所收集的自清洁污水可被第一排水结构排出。冷凝装置设置于底座本体10内且在气流流向上位于自清洁过滤装置20的下游,湿热气流流经自清洁过滤装置20后毛屑含量大大降低,冷凝装置可对这部分湿热气流冷凝处理,湿热气流遇冷冷凝成水滴,冷凝水可与气流自身所包含的毛屑混合为冷凝污水,冷凝污水可以朝向第二收集部60流动,第二收集部60将冷凝污水收集。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收集部60可以收集流动于底座本体10的冷凝污水,在一些实施例也可以是,第一排水结构将第一收集部50所收集的自清洁污水排出至底座本体10,冷凝污水与自清洁污水汇集为污水,第二收集部60收集流动于底座本体10的冷凝污水与自清洁污水,此处不作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组件1通过设置第一收集部50和第二收集部60以收集污水并引导污水流出烘干设备,避免污水在底座本体10流动时间过久,从而避免污水残留于底座本体10,降低污水对底座本体10的污染,确保底座本体10的使用卫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清洁过滤装置20中的过滤结构为滤网,自清洁过滤装置20内还设置有进水嘴与喷嘴,喷嘴与进水嘴通过管道相连接,进水嘴与水源相连,喷嘴与滤网正对,由进水嘴流入管道的清水在喷嘴喷出,喷嘴喷出的清水可对滤网进行清洗,在清水的清洗过程中,滤网转动可使清水更全面地对其进行清洁,清洁效果得到提升,无需用户维护,即可实现烘干设备内部的毛屑自清洁,同时,由于滤网设置于气流流向的上游,清水清洗滤网可避免气流的通道堵塞,提高气流的流动速度。清洁后含有毛屑的水流为自清洁污水,自清洁污水可流至第一收集部50,并在第一排水结构的作用下排出第一收集部50,同时底座本体10中流动的污水可流至第二收集部60,并在第二排水结构的作用下排出第二收集部60。设置有自清洁过滤装置20的烘干设备可进行毛屑自清洁,毛屑不会在气流的通道内堆积,因此流通出气流的通道的干燥气流不会携带过多毛屑,以使烘干设备的烘干效果与烘干所用时间不受毛屑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装置设置于底座本体10内且在气流流向上位于自清洁过滤装置20的下游,湿热气流流经自清洁过滤装置20后毛屑含量大大降低,冷凝装置可对这部分湿热气流冷凝处理,湿热气流遇冷冷凝成水滴,冷凝水可与气流自身所包含的毛屑混合为冷凝污水,冷凝污水可以朝向第二收集部60流动,第二收集部60将冷凝污水收集,冷凝污水可与第二收集部60收集的污水一起被第二排水结构排出第二收集部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通道具有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自清洁过滤装置20的至少部分可构造为气流通道中的至少部分且气流通道的气流入口位于自清洁过滤装置20,湿热气流可由气流入口进入自清洁过滤装置20,气流中的毛屑被自清洁过滤装置20过滤,自清洁过滤装置20自洁并产生自清洁污水,自清洁污水流至第一收集部50再被第一排水结构排出,仍含有少量毛屑的湿热气流可继续沿着气流通道流动。冷凝装置也可以临近气流入口设置,使得湿热气流可在气流入口附近冷凝为冷凝水,携带少量毛屑的冷凝污水在底座本体10内流动并流至第二收集部60,这部分污水由第二排水结构排出第二收集部60,同时,几乎不含毛屑的干冷气流在气流通道中继续流通,干冷气流在气流出口处离开气流通道,气流出口与干衣腔连通,干冷气流在气流出口处进入干衣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第二排水结构设置于底座本体10的气流流向的下游,由于气流沿着气流通道流通的过程中气流压力不断增大,气流入口处的气流压力小于气流出口处的气流压力,污水及气流中的毛屑在压力的作用下也朝向气流出口流动,尽管设置了自清洁过滤装置20过滤毛屑,仍无法避免由气流出口吹出的气流存留着少量毛屑,且底座组件1仍有脏污风险,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排水结构设置于底座本体10的气流出口处,第二排水结构的入口临近气流出口设置,第一收集部50可与位于第二收集部60的第二排水结构的入口连接以将由自清洁过滤装置20流出的自清洁污水引导至排水结构,可在气流的压力方向上排出污水,增强底座组件11对污水及气流中的毛屑的清洁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水结构和/或第二排水结构可以选择排水泵,排水泵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排水泵可将污水由进水口泵入并由出水口泵至其他结构,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水结构和/或第二排水结构可以构造为设置于烘干设备底部的排水口,污水可在重力作用下由排水口直接流出烘干设备,第一排水结构和/或第二排水结构还可以是其他适于将污水排出烘干设备的结构,此处不作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一排水口36,第一排水口36设置于第一收集部50且适于将第一收集部50内所收集的自清洁污水排至第二收集部60。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水口36可以与第二收集部60直接连通,以将第一收集部50内的自清洁污水排至第二收集部6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水口36可以与底座本体10的其他结构连通,使得自清洁污水由第一排水口36流至底座本体10,自清洁污水在底座本体10中流动并被第二收集部60收集,即第一排水口36与第二收集部60间接连通,第二排水结构则将第二收集部60内的自清洁污水排出烘干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二排水泵42,第二排水泵42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第一排水口36连接,出水口将第二收集部60与烘干设备外部连通。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7所示,第二收集部60设置有第二排水泵安装位43,第二排水泵42可安装于第二排水泵安装位43。第二排水泵42位于第二收集部60即气流通道下游侧,冷凝污水在气流压力的作用下朝向下游侧流动,可在气流的压力方向上排至第二收集部60,而由第一收集部50收集的自清洁污水则在第一排水口36的作用下朝向第二收集部60流动,在第二排水泵42的作用下,自清洁污水可被第二收集部60收集,第二收集部60内的污水在第二排水泵42的作用下排出烘干设备。设置第二排水泵42可加快底座组件1内污水排出的速率,能将含有毛屑的污水尽可能排出,降低底座组件1脏污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二排水口,第二排水口将第二收集部60与烘干设备外部连通,由第一收集部50收集的自清洁污水则在第一排水口36的作用下朝向第二收集部60流动,同时冷凝污水在气流压力的作用下朝向下游侧流动,可在气流的压力方向上排至第二收集部60,底座本体10中流动的污水均进入第二收集部60,在第二收集部60设置第二排水口使得污水可以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流出烘干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图6所示,底座本体10上形成有将第一收集部50与第二收集部60连通的连通通道11。具体地,设置连通通道11以将第一收集部50与第二收集部60连通,令第一收集部50内的自清洁污水可流至第二收集部60并由第二排水结构排出烘干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图6所示,连通通道11倾斜设置且连通通道11在由第一收集部50朝向第二收集部60的方向上高度逐渐降低,以实现对自清洁污水流向的引导,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连通通道11在由第一收集部50朝向第二收集部60的方向上高度逐渐降低,以使自清洁污水在重力作用下朝向第二收集部60流动,促使位于第一收集部50的自清洁污水朝向第二收集部60流动。连通通道11倾斜设置可以促使第一收集部50的自清洁污水由第一排水口36流至第二收集部60并在第二排水结构的作用下排出烘干设备,毛屑也会随着污水流出烘干设备,不会在底座组件1内堆积残留。
连通通道11连通第一收集部50和第二收集部60,自清洁污水由第一排水口36流至连通通道11,并顺着连通通道11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第二收集部60流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二排水泵42,如图3、图6所示,第二排水泵42可由进水口泵入汇流至底座本体10的冷凝污水及自清洁污水并将污水由出水口泵出烘干设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二排水口,汇流至第二收集部60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流出烘干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通道11可以构造为连通第一收集部50和第二收集部60的管路的内部通道,或者连通通道11构造为倾斜的斜面,能够实现对水流的引导作用即可,此处不作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底座本体10上形成有将自清洁过滤装置20与第一收集部50连通的安装通道,排水结构设置于第一收集部50并将安装通道与连通通道11连通。具体地,安装通道将自清洁过滤装置20排出的自清洁污水引流至第一收集部50,排水结构则将汇集于第一收集部50的自清洁污水引流至连通通道11,连通通道11则将自清洁污水引流至第二收集部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安装通道上形成有安装槽。如图4所示,底座组件1还包括导水件30,导水件30内部形成有用于收集自清洁过滤装置20排水的汇流腔35,导水件30嵌入至安装槽内并将汇流腔35与第一收集部50连通。具体地,安装通道将自清洁过滤装置20与第一收集部50连通,导水件30嵌入至安装通道的安装槽内且导水件30内设置有汇流腔35,导水件30引导自清洁过滤装置20产生的自清洁污水流入汇流腔35,汇流腔35内汇集的自清洁污水流向第一收集部50,以实现自清洁污水汇集于第一收集部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导水件30包括第一板体31、第二板体32、第三板体33和第四板体34。第一板体31的一端与第二板体32的一端连接,第一板体31另一端与第二板体32的另一端间隔设置;第三板体33与第四板体34分别设置于第一板体31和第二板体32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一板体31和第二板体32限定出汇流腔35;第一板体31的另一端与第二板体3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板体33和第四板体34之间形成出用于与自清洁过滤装置20出口连通的第一排水口36。第一板体31和第二板体32可以实现自清洁污水的引导,第一板体31、第二板体32、第三板体33及第四板体34共同限定出一侧敞开的汇流腔35,第一板体31和第二板体32中的一个相对于安装通道倾斜设置,引导自清洁污水流至汇流腔3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第三板体33或第四板体34上设置有与第一收集部50连通的连接管37,连接管37的入口设置于汇流腔35底部。具体地,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32的连接处为导水件30的最低点也即汇流腔35最低点,连接管37通过第三板体33或第四板体34与汇流腔35连通,汇流腔35的最低点通过连接管37与第一收集部50连通,自清洁过滤装置20排出的自清洁污水流至第一排水口36并沿着第一板体31和/或第二板体32流入汇流腔35,自清洁污水在汇流腔35的最低点通过连接管37流入第一收集部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第三板体33与第四板体34构造为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两个侧边构造为第一板体31和第二板体32的侧边,三角形的两个侧边之间形成有夹角,使得第一板体31和第二板体32之间形成有夹角,令第一板体31或第二板体32相对于安装通道倾斜设置,引导自清洁污水流至汇流腔35;第一排水口36设置于导水件30顶部,以在重力作用下引导自清洁污水流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一排水泵,第一排水泵适于将第一收集部50内所收集的自清洁污水排至第二收集部60或排出烘干设备;第二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二排水泵42,第二排水泵42设置于第二收集部60且适于将第二收集部60内所收集的污水排出烘干设备。具体地,如图2、图7所示,第一收集部50设置有第一排水泵安装位41,第一排水泵可安装于第一排水泵安装位41,第二收集部60设置有第二排水泵安装位43,第二排水泵42可安装于第二排水泵安装位43。气流通道具有上游侧和下游侧,第一排水泵位于第一收集部50即气流通道上游侧,第二排水泵42位于第二收集部60即气流通道下游侧,冷凝污水在气流压力的作用下朝向下游侧流动,可在气流的压力方向上引导冷凝污水排出,第一排水泵与第二收集部60连通以将第一收集部50收集的自清洁污水泵至第二收集部60,冷凝污水与自清洁污水汇入第二收集部60,再由第二排水泵42排出烘干设备。设置第一排水泵、第二排水泵42可加快底座组件1内污水排出的速率,能将含有毛屑的污水尽可能排出,降低底座组件1脏污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1包括底座本体10、自清洁过滤装置20及排水结构。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一排水泵及第二排水泵42,底座本体10延伸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收集部50和第二收集部60,自清洁过滤装置20临近第一收集部50设置且第一收集部50还设置有第一排水泵,自清洁过滤装置20过滤气流中的毛屑,并将毛屑自清洁产生污水,第一收集部50收集自清洁过滤装置20所产生的的污水并由第一排水泵泵至第二收集部60,第二收集部60设置有第二排水泵42,污水在第二排水泵42的作用下排出烘干设备。
本申请的底座组件1设置第一收集部和第二收集部以收集污水并引导污水流出烘干设备,避免污水残留于底座本体。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底座组件1,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底座组件1,因此该烘干设备污水排放迅速,且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1使用时更为卫生,用户使用体验好。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组件1通过设置第一收集部50和第二收集部60以收集污水并引导污水流出烘干设备,避免污水在底座本体10流动时间过久,从而避免污水残留于底座本体10,降低污水对底座本体10的污染,确保底座本体10的使用卫生,并且排水结构可以选择排水泵和/或排水口和/或其他适于将冷凝水或污水排出烘干设备的结构,可以适配多种烘干设备,底座组件1通用性更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位于底座本体延伸方向两侧的第一收集部和第二收集部,所述第一收集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结构,所述第二收集部设置有第二排水结构;
自清洁过滤装置,所述自清洁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且在运行过程中排出自清洁污水;其中
所述第一收集部适于收集所述自清洁过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排出的自清洁污水并通过所述第一排水结构排出所述第一收集部,所述第二收集部适于收集所述底座本体中流动的污水并通过所述第二排水结构排出所述第二收集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收集部且适于将所述第一收集部内所收集的自清洁污水排至所述第二收集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二排水泵,所述第二排水泵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排水口连接,所述出水口将所述第二收集部与烘干设备外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将所述第二收集部与烘干设备外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上形成有将所述第一收集部与所述第二收集部连通的连通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倾斜设置且所述连通通道在由所述第一收集部朝向所述第二收集部的方向上高度逐渐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上形成有将所述自清洁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一收集部连通的安装通道,所述排水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收集部并将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上形成有安装槽,底座组件还包括:
导水件,所述导水件内部形成有用于收集所述自清洁过滤装置排水的汇流腔,所述导水件嵌入至所述安装槽内并将所述汇流腔与所述第一收集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件包括:
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间隔设置;
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限定出所述汇流腔;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板体和所述第四板体之间形成出用于与所述自清洁过滤装置出口连通的所述第一排水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体或所述第四板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收集部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入口设置于所述汇流腔底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构造为三角形,所述第一排水口设置于所述导水件顶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一排水泵,所述第一排水泵适于将所述第一收集部内所收集的自清洁污水排至所述第二收集部或排出烘干设备;所述第二排水结构构造为第二排水泵,所述第二排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二收集部且适于将所述第二收集部内所收集的污水排出烘干设备。
13.一种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底座组件。
CN202320303088.9U 2023-02-23 2023-02-23 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烘干设备 Active CN219385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3088.9U CN219385715U (zh) 2023-02-23 2023-02-23 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烘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3088.9U CN219385715U (zh) 2023-02-23 2023-02-23 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烘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5715U true CN219385715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88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3088.9U Active CN219385715U (zh) 2023-02-23 2023-02-23 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烘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57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6328B (zh) 结合有干衣机的洗衣机
EP2398947B1 (en) Washing / drying machine
CN110241586B (zh) 一种干衣机冷凝水收集、利用装置及收集、利用方法
KR20040022828A (ko) 건조장치를 갖춘 드럼세탁기
CN106480676A (zh) 干衣机和用于干衣机的蒸发器组件
CN106032640A (zh) 一种可自清洗的线屑过滤器及其线屑清理方法
CN114703643B (zh) 一种冷凝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WO2023179564A1 (zh) 一种冷凝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13646478A (zh) 冷凝式干衣机
WO2019141063A1 (zh) 一种衣物洗干一体机
KR101238083B1 (ko) 식기 세척기
CN219385715U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烘干设备
CN218508058U (zh) 一种洗烘一体机
CN111441160A (zh) 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线屑过滤器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13957682B (zh) 一种冷凝装置及具有该冷凝装置的衣物处理设备
CN105951403B (zh) 热泵干衣机的清洗系统和具有其的热泵干衣机
CN210506866U (zh) 洗衣机
CN210506864U (zh) 洗衣机
CN216615224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112301624A (zh) 洗衣机
CN116289126A (zh) 用于烘干设备的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烘干设备
CN215887581U (zh) 洗干一体机
CN215887665U (zh) 储水盒组件及具有其的干衣设备
CN116289130A (zh) 干衣机
CN111455637B (zh) 线屑过滤器、衣物处理设备及线屑过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