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6937U - 一种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6937U
CN219376937U CN202122377183.7U CN202122377183U CN219376937U CN 219376937 U CN219376937 U CN 219376937U CN 202122377183 U CN202122377183 U CN 202122377183U CN 219376937 U CN219376937 U CN 219376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pipe
wall
rotation
st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71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nong Lihe Tianj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nong Lihe Tianj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nong Lihe Tianj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nong Lihe Tianj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771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6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6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6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包括混料桶,混料桶的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炭粉进料管和注水管,混料桶的顶部设有桶盖,桶盖表面的中部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桶盖的表面且靠近边缘的位置竖直设有进料管,混料桶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装置,混料桶内壁的底部设有隔板,隔板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下料口;还包括出料装置。该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搅拌装置转动,对秸秆炭粉和黏合剂进行搅拌混合,在搅拌叶的作用下,可以对混合后的炭粉进一步搅拌混合,在第二伺服电机的作用下,绞龙将混合后的炭粉向锥形排料仓推送,在推送的过程中也可以对炭粉进行搅拌,从而确保炭粉和黏合剂充分混合。

Description

一种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炭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
背景技术
秸秆炭化是将秸秆经炭化机烘干或晒干、粉碎,然后在制炭设备中,经干燥、干馏、冷却等工序,将松散的秸秆制成木炭的过程;
在秸秆炭化的过程中需要对秸秆炭粉进行处理,将秸秆炭粉跟添加剂、淀粉粘合剂进行混合,使其成为粘稠状,而现有的混料机在对秸秆炭粉进行混料时,位于混料机底部的部分秸秆炭粉存在不能混料的情况,对后续加工造成影响,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混料机在对秸秆炭粉进行混料时,位于混料机底部的部分秸秆炭粉存在不能混料的情况,对后续加工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包括混料桶,所述混料桶的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炭粉进料管和注水管,所述混料桶的顶部设有桶盖,所述桶盖表面的中部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桶盖的表面且靠近边缘的位置竖直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部设有黏合剂添加桶,所述混料桶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动轴,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的端部穿过桶盖的表面且与所述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多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一固定杆,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多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二固定杆,且所述第二固定杆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呈对称设置,每个相对的所述第二固定杆与所述第一固定杆之间均竖直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三角条形板,所述转动轴底端的外壁设有搅拌叶,所述混料桶内壁的底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下料口,所述混料桶的底部设有锥形出料仓,所述锥形出料仓底端的中部设有出料管;还包括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送料管,所述送料管外壁的底部且靠近两端的位置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块,所述送料管的右端设有锥形排料仓,所述送料管内转动连接有绞龙,所述送料管的左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设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的端部穿过送料管的左端且与所述绞龙的旋转轴同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混料桶的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对称分布的L形支腿。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杆外壁的底部与所述隔板的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位于所述锥形出料仓内。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和所述出料管的外壁均设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底端位于靠近所述送料管内壁左端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炭粉进料管端部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搅拌装置转动,对秸秆炭粉和黏合剂进行搅拌混合,在隔板的作用下,混合后的炭粉从下料口进入锥形出料仓,在搅拌叶的作用下,可以对混合后的炭粉进一步搅拌混合,在第二伺服电机的作用下,绞龙将混合后的炭粉向锥形排料仓推送,在推送的过程中,还可以对炭粉进行搅拌,从而确保炭粉和黏合剂充分混合,避免影响后续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混料桶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出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混料桶1、炭粉进料管10、注水管11、L形支腿12、锥形出料仓13、出料管130、隔板14、下料口140、桶盖2、进料管20、黏合剂添加桶200、第一伺服电机3、搅拌装置4、转动轴40、第一固定杆41、第二固定杆42、三角条形板43、搅拌叶44、出料装置5、送料管50、支撑块51、锥形排料仓52、绞龙53、安装板54、第二伺服电机5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包括混料桶1,混料桶1的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炭粉进料管10和注水管11,通过炭粉进料管10将炭粉输入混料桶1内,通过注水管11向混料桶1内注入混料时所需的水,混料桶1的顶部设有桶盖2,桶盖2表面的中部设有第一伺服电机3,桶盖2的表面且靠近边缘的位置竖直设有进料管20,进料管20的顶部设有黏合剂添加桶200,混料桶1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装置4,通过搅拌装置4对秸秆炭粉和黏合剂进行搅拌混合,搅拌装置4包括转动轴40,第一伺服电机3输出轴的端部穿过桶盖2的表面且与转动轴40同轴连接,通过第一伺服电机3带动搅拌装置4转动,转动轴40的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多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一固定杆41,转动轴40的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多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二固定杆42,且第二固定杆42与第一固定杆41呈对称设置,每个相对的第二固定杆42与第一固定杆41之间均竖直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三角条形板43,三角条形板43可以减少搅拌时产生的阻力,并且可以将炭粉和黏合剂切开打散,使其反复搅拌混合,转动轴40底端的外壁设有搅拌叶44,混料桶1内壁的底部设有隔板14,隔板14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下料口140,混料桶1的底部设有锥形出料仓13,便于混合后的炭粉下料,锥形出料仓13底端的中部设有出料管130;还包括出料装置5,出料装置5包括送料管50,送料管50外壁的底部且靠近两端的位置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块51,用于支撑送料管50,送料管50的右端设有锥形排料仓52,送料管50内转动连接有绞龙53,送料管50的左端设有安装板54,安装板54的表面设有第二伺服电机55,第二伺服电机55输出轴的端部穿过送料管50的左端且与绞龙53的旋转轴同轴连接,通过第二伺服电机55带动绞龙53转动。
本实施例中,混料桶1的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对称分布的L形支腿12,配合出料装置5对混料桶1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
具体的,第二固定杆42外壁的底部与隔板14的表面相贴合,避免混料在隔板14上堆积而产生沉淀。
进一步的,搅拌叶44位于锥形出料仓13内,对混料进一步搅拌。
进一步的,进料管20和出料管130的外壁均设有控制阀,便于控制管道的开关。
进一步的,出料管130的底端位于靠近送料管50内壁左端的位置,使混合后的炭粉进入绞龙53的起始端。
除此之外,第一固定杆41位于炭粉进料管10端部的下方,避免影响炭粉的进料。
本实施例的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在使用时,使用者将第一伺服电机3和第二伺服电机55均与外接电源接通使其工作,在第一伺服电机3的作用下,带动搅拌装置4转动,对混料桶1内的秸秆炭粉和黏合剂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后的炭粉从下料口140进入锥形出料仓13内,在锥形出料仓13内被搅拌叶44进一步搅拌,然后从出料管130进入送料管50内,在第二伺服电机55的作用下,绞龙53将混料向锥形排料仓52推送,在推送的过程中,混料也会被搅拌混合,从而确保炭粉和黏合剂充分混合,避免影响后续加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桶(1),所述混料桶(1)的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炭粉进料管(10)和注水管(11),所述混料桶(1)的顶部设有桶盖(2),所述桶盖(2)表面的中部设有第一伺服电机(3),所述桶盖(2)的表面且靠近边缘的位置竖直设有进料管(20),所述进料管(20)的顶部设有黏合剂添加桶(200),所述混料桶(1)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4)包括转动轴(4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输出轴的端部穿过桶盖(2)的表面且与所述转动轴(40)同轴连接,所述转动轴(40)的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多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一固定杆(41),所述转动轴(40)的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多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二固定杆(42),且所述第二固定杆(42)与所述第一固定杆(41)呈对称设置,每个相对的所述第二固定杆(42)与所述第一固定杆(41)之间均竖直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三角条形板(43),所述转动轴(40)底端的外壁设有搅拌叶(44),所述混料桶(1)内壁的底部设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下料口(140),所述混料桶(1)的底部设有锥形出料仓(13),所述锥形出料仓(13)底端的中部设有出料管(130);还包括出料装置(5),所述出料装置(5)包括送料管(50),所述送料管(50)外壁的底部且靠近两端的位置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块(51),所述送料管(50)的右端设有锥形排料仓(52),所述送料管(50)内转动连接有绞龙(53),所述送料管(50)的左端设有安装板(54),所述安装板(54)的表面设有第二伺服电机(55),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5)输出轴的端部穿过送料管(50)的左端且与所述绞龙(53)的旋转轴同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桶(1)的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对称分布的L形支腿(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杆(42)外壁的底部与所述隔板(14)的表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44)位于所述锥形出料仓(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20)和所述出料管(130)的外壁均设有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130)的底端位于靠近所述送料管(50)内壁左端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41)位于所述炭粉进料管(10)端部的下方。
CN202122377183.7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 Active CN219376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7183.7U CN21937693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7183.7U CN21937693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6937U true CN219376937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88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7183.7U Active CN21937693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6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80036U (zh) 一种有机肥混合装置
CN219376937U (zh) 一种秸秆炭化用混料机构
CN108567160A (zh) 一种农业机械用肥料快速混合装置
CN110813127A (zh) 一种用于生产复合微生物有机肥的搅拌装置
CN207708980U (zh) 一种防腐涂料搅拌设备
CN106000162B (zh) 一种小型有机肥高效混合机
CN213556440U (zh) 布水均匀的拌草机
CN208627199U (zh) 肥料粉碎混合装置
CN209735456U (zh) 一种肥料防结块搅拌机
CN220758764U (zh) 一种复合型生物饲料混合装置
CN210303546U (zh) 一种用于掺混肥料的配肥机
CN210674925U (zh) 一种农业用肥料混合装置
CN213942785U (zh) 一种混合均匀的农家肥加工用混料装置
CN206152917U (zh) 一种有机复合肥生产装置
CN220940517U (zh) 一种肥料混合装置
CN211891369U (zh) 用于新型陶瓷材料制备中料浆加工处理装置
CN211913515U (zh) 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制备中多功能粉料加工装置
CN217888014U (zh) 一种便捷式水性助剂混合制备设备
CN207822850U (zh) 一种小型饲料搅拌机
CN211221369U (zh) 一种中心搅拌式料浆储罐
CN220297495U (zh) 一种砂浆料混合调配装置
CN214773493U (zh)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发泡鞋底失重式限量精准喂料装置
CN220389860U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配料称重系统
CN109251730A (zh) 抑尘剂生产装置
CN208406900U (zh) 用于肥料生产的混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