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2857U - 一种电器盒组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器盒组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2857U
CN219372857U CN202223435273.8U CN202223435273U CN219372857U CN 219372857 U CN219372857 U CN 219372857U CN 202223435273 U CN202223435273 U CN 202223435273U CN 219372857 U CN219372857 U CN 219372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box
electric appliance
convex hull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352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华侨
潘龙腾
陈红光
张瀚中
武文凯
周兴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34352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2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2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2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器盒组件及空调器,所属家用电器领域。包括电器盒盖和电器盒,电器盒盖包括顶盖板、侧盖板和底盖板,电器盒表面安装有电器元件;顶盖板、侧盖板和底盖板一体成型且底盖板贴合安装于电器盒的表面并与电器盒围设成有用于容纳电器元件的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器盒盖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并在其安装时贴合于电器盒进行装配,装配后的电器盒盖能有效解决传统电器盒盖密封不严问题,防止凝露水进入电器盒组件中,提高电器盒组件使用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器盒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器盒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器盒盖通常采用钣金件折弯而成。为简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在电器盒盖钣金件的折弯拐角缝隙处,不进行补焊密封,且电器盒盖与电器盒装配面之间有间隙,电器盒盖的密封性无法得到保证,电器盒盖有让凝露水渗入的可能,有导致电器元件失效的可能性,降低电器盒组件使用的可靠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器盒组件及空调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器盒组件,包括电器盒盖和电器盒,电器盒盖包括顶盖板、侧盖板和底盖板,电器盒表面安装有电器元件;
顶盖板、侧盖板和底盖板一体成型且底盖板贴合安装于电器盒的表面并与电器盒围设成有用于容纳电器元件的容纳空间。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侧盖板形成于顶盖板的外周并向下延伸设置,底盖板形成于侧盖板的底部并向外侧延伸设置;
侧盖板上开设有走线孔,底盖板上开设有螺钉孔,底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电器盒上。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底盖板上形成有铰耳,螺钉孔开设在铰耳处。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底盖板和侧盖板的外周连线均形成一矩形,铰耳设有两组,两组铰耳形成在矩形的对角处;
走线孔也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走线孔开设在侧盖板相对的两侧边上;
其中对角设置的两个铰耳其开设位置远离走线孔。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电器盒盖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加强筋,加强筋形成于顶盖板和侧盖板的交汇处;
加强筋设置有多根,多根加强筋沿着电器盒盖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走线孔的宽度为D1,电器元件的线路直径之和为D2,其中D1=(1~2)×D2。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电器盒盖为防火材料,防火材料为团状模塑料。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电器盒盖装配在电器盒上时与电器盒凹凸配合以防止水通过电器盒盖和电器盒的配合面进入到二者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底盖板的底面环设有第一凸包,电器盒的表面内凹有与第一凸包相适配的凹槽;
电器盒盖装配于电器盒上时,第一凸包嵌置于凹槽内。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电器盒的表面还环设有第二凸包和第三凸包;
电器盒盖装配于电器盒上时,第二凸包和第三凸包抵接于底盖板的内外两侧。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凸包、第二凸包和第三凸包为曲面形凸包,且电器盒盖装配于电器盒上时,第二凸包和第三凸包的最高位置高于底盖板的最高位置。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电器盒盖为防火材质且电器盒盖的内壁面形成有多根加强筋,多根加强筋均匀分布在顶盖板和侧盖板的交汇处;
侧盖板相对立的两侧边上形成有走线孔,底盖板周边形成有铰耳、底边形成有第一凸包,铰耳处形成有螺钉孔;
电器盒表面形成有第二凸包和第三凸包,电器盒盖通过螺钉装配于电器盒上并通过第一凸包、第二凸包和第三凸包与电器盒形成凹凸配合。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所提到的电器盒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器盒盖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并在其安装时贴合于电器盒进行装配,装配后的电器盒盖能有效解决传统电器盒盖密封不严问题,防止凝露水进入电器盒组件中,提高电器盒组件使用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器盒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电器盒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器盒组件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器盒组件实施例中电器盒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器盒组件实施中电器盒盖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中:1’-电器盒盖,2’-电器盒。
图3-7中:1-电器盒盖,11-顶盖板,12-侧盖板,121-走线孔,13-底盖板,131-螺钉孔,132-铰耳,133-第一凸包,14-加强筋,2-电器盒,21-凹槽,22-第二凸包,23-第二凸包。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接触”、“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现有的电器盒盖1’通常采用钣金件折弯而成,如图1所示。为简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在电器盒盖1’钣金件的折弯拐角缝隙处,不进行补焊密封,且电器盒盖1’与电器盒2’装配面之间有间隙,如图2所示,电器盒盖1’的密封性无法得到保证,电器盒盖1’有让凝露水渗入的可能,有导致电器元件失效的可能性,降低电器盒组件使用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器盒盖1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并在其安装时贴合于电器盒2进行装配,装配后的电器盒盖1能有效解决传统电器盒盖2’密封不严问题,防止凝露水进入电器盒组件中,提高电器盒组件使用的可靠性。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现结合图3-图7所示,提供了如下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如图3所示的电器盒组件,其包括电器盒盖1和电器盒2,其中电器盒盖1包括顶盖板11、侧盖板12和底盖板13,电器盒2表面安装有电器元件;顶盖板11、侧盖板12和底盖板13一体成型且底盖板13贴合安装于电器盒2的表面并与电器盒2围设成有用于容纳电器元件的容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器盒盖1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并在其安装时贴合于电器盒2进行装配,电器盒2采用钣金件挤压成型,装配后的电器盒盖1能有效解决传统电器盒盖2’密封不严问题,防止凝露水进入电器盒组件中,提高电器盒组件使用的可靠性。
具体的,侧盖板12形成于顶盖板11的外周并向下延伸设置,底盖板13形成于侧盖板12的底部并向外侧延伸设置;其中侧盖板12上开设有走线孔121,走线孔12用于将电器盒2中电器元件的线路引出,底盖板13上开设有螺钉孔131,底盖板1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电器盒2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器盒盖1采用螺钉与电器盒2进行连接,其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并且装配后的电器盒盖1和电器盒2更加稳定。
为了方便将电器盒盖1固定装配在的电器盒2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底盖板13上还形成有铰耳132,其中螺钉孔131开设在铰耳132处,通过设置铰耳132可防止在固定螺钉时固定工具与电器盒盖1发生干涉,提高了安装效率。
在上述的任一实施方式中,底盖板13和侧盖板12的外周连线均形成一矩形,铰耳132设有两组,两组铰耳132形成在矩形的对角处,通过将两组铰耳132设置在矩形对角处可在保证电器盒盖1固定效果的同时减少电器盒盖1的用料,降低生产成本;
走线孔121也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走线孔121开设在侧盖板12相对的两侧边上;
其中对角设置的两个铰耳132其开设位置远离走线孔12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铰耳132的开设位置设置为远离走线孔121,可防止通过螺钉固定电器盒盖1时走线孔121处发生变形,从而保证了电器盒盖1的强度(通过螺钉固定电器盒盖1时,铰耳132处所受到的应力较大,通过将走线孔121设置在远离铰耳132的位置,可避免铰耳132处的应力过大导致走线孔121发生变形)。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铰耳132的数量设置成一个或多个,且两个走线孔121的设置位置也可设置为对称或不对称。本实施例中不对走线孔121的具体设置位置进行限定。
在上述的任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器盒盖1的强度,如图6和图7所示,在电器盒盖1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加强筋14,加强筋14形成于顶盖板11和侧盖板12的交汇处;且加强筋14设置有多根,多根加强筋14沿着电器盒盖1的周向均匀分布。
由于电器盒组件中电器元件的线路排线,走线孔121的大小,由电器盒组件总线路直径之和以及设计要求确定,因此走线孔121的直径不是越大越好,走线孔121越大,装配线路后空余的空间越大,外界物体顺着走线孔进入电器盒部件内的可能性越大,电器盒组件的安全隐患越大,因此,本实施例中针对走线孔121大小进行设定,如图3所示,若走线孔121的宽度为D1,电器元件的线路直径之和为D2,那么应该满足D1=(1~2)×D2,优选的,D1=1.5×D2,从而可使走线孔121可起到防虫效果。
为了防止电器盒内火苗窜出,将电器盒盖1设置成防火材料,优选的,防火材料为团状模塑料(即BMC防火材料)。
在上述的任一实施方式中,电器盒盖1装配在电器盒2上时与电器盒2凹凸配合以防止水通过电器盒盖1和电器盒2的配合面进入到二者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从而进一步解决了电器盒盖防水的问题,提高电器盒部件的可靠性。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底盖板13的底面环设有第一凸包133,电器盒2的表面内凹有与第一凸包相适配的凹槽21,当电器盒盖1装配于电器盒2上时,第一凸包133嵌置于凹槽21内。
再具体的,如图5所示,电器盒2的表面还环设有第二凸包22和第三凸包23,当电器盒盖1装配于电器盒2上时,第二凸包22和第三凸包23抵接于底盖板13的内外两侧。
进一步的,第一凸包133、第二凸包22和第三凸包23为曲面形凸包,具体的,第一凸包133、第二凸包22和第三凸包23为类似于U形的结构,通过将凸包设置成U形结构,可提高电器盒盖1与电器盒2装配时的贴合度,且电器盒盖1装配于电器盒2上时,第二凸包22和第三凸包23的最高位置高于所述底盖板13的最高位置,从而再进一步的提高了电器盒组件的防水下效果。
综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凸包133、第二凸包22和第三凸包23可使电器盒盖1安装在电器盒2上时形成错落装配的结构,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冷凝水进入到电器盒组件中,大大提高了电器盒组件的防水效果。
在上述的任一实施方式中,电器盒盖1为防火材质且电器盒盖1的内壁面形成有多根加强筋14,优选的,电器盒盖1的材质为BMC防火材料(即团状模塑料)多根加强筋14均匀分布在顶盖板11和侧盖板12的交汇处;
侧盖板12相对立的两侧边上形成有走线孔121,底盖板13周边形成有铰耳132、底边形成有第一凸包133,铰耳处132形成有螺钉孔131;
电器盒2表面形成有第二凸包22和第三凸包23,电器盒盖1通过螺钉装配于电器盒2上并通过第一凸包133、第二凸包22和第三凸包23与电器盒2形成凹凸配合。
通过将电器盒盖1结构采用BMC防火材料注塑而成,四周密闭,采用螺钉连接,其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通过设置凸包可将电器盒盖与电器盒紧密贴合连接,能有效解决传统电器盒盖密封不严问题,防止凝露水进入电器盒部件,提高电器盒部件使用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所提到的电器盒组件,通过在空调器中设置该电器盒组件,可大大提高空调使用时的稳定性,避免产生电器元件短路或者空调器失火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器盒盖(1)和电器盒(2),所述电器盒盖(1)包括顶盖板(11)、侧盖板(12)和底盖板(13),所述电器盒(2)表面安装有电器元件;
所述顶盖板(11)、侧盖板(12)和底盖板(13)一体成型且所述底盖板(13)贴合安装于所述电器盒(2)的表面并与所述电器盒(2)围设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电器元件的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板(12)形成于所述顶盖板(11)的外周并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底盖板(13)形成于所述侧盖板(12)的底部并向外侧延伸设置;
所述侧盖板(12)上开设有走线孔(121),所述底盖板(13)上开设有螺钉孔(131),所述底盖板(1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器盒(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板(13)上形成有铰耳(132),所述螺钉孔(131)开设在所述铰耳(132)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板(13)和所述侧盖板(12)的外周连线均形成一矩形,所述铰耳(132)设有两组,两组所述铰耳(132)形成在所述矩形的对角处;
所述走线孔(121)也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走线孔(121)开设在所述侧盖板(12)相对的两侧边上;
其中对角设置的两个所述铰耳(132)其开设位置远离所述走线孔(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盖(1)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加强筋(14),所述加强筋(14)形成于所述顶盖板(11)和所述侧盖板(12)的交汇处;
所述加强筋(14)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加强筋(14)沿着所述电器盒盖(1)的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孔(121)的宽度为D1,所述电器元件的线路直径之和为D2,其中D1=(1~2)×D2。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盖(1)装配在所述电器盒(2)上时与所述电器盒(2)凹凸配合以防止水通过所述电器盒盖(1)和所述电器盒(2)的配合面进入到二者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板(13)的底面环设有第一凸包(133),所述电器盒(2)的表面内凹有与所述第一凸包相适配的凹槽(21);
所述电器盒盖(1)装配于所述电器盒(2)上时,所述第一凸包(133)嵌置于所述凹槽(2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2)的表面还环设有第二凸包(22)和第三凸包(23);
所述电器盒盖(1)装配于所述电器盒(2)上时,所述第二凸包(22)和所述第三凸包(23)抵接于所述底盖板(13)的内外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包(133)、第二凸包(22)和第三凸包(23)为曲面形凸包,且所述电器盒盖(1)装配于所述电器盒(2)上时,所述第二凸包(22)和第三凸包(23)的最高位置高于所述底盖板(13)的最高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盖(1)为防火材质且所述电器盒盖(1)的内壁面形成有多根加强筋(14),多根所述加强筋(14)均匀分布在所述顶盖板(11)和所述侧盖板(12)的交汇处;
所述侧盖板(12)相对立的两侧边上形成有走线孔(121),所述底盖板(13)周边形成有铰耳(132)、底边形成有第一凸包(133),所述铰耳(132)处形成有螺钉孔(131);
所述电器盒(2)表面形成有第二凸包(22)和第三凸包(23),所述电器盒盖(1)通过螺钉装配于所述电器盒(2)上并通过第一凸包(133)、第二凸包(22)和第三凸包(23)与所述电器盒(2)形成凹凸配合。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器盒组件。
CN202223435273.8U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电器盒组件及空调器 Active CN219372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5273.8U CN219372857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电器盒组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5273.8U CN219372857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电器盒组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2857U true CN219372857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5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35273.8U Active CN219372857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电器盒组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2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94648B2 (ja) ジャンクション用電装品と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139515A1 (ja) コネクタ
CN206685565U (zh) 电连接器
JP5953104B2 (ja) 電気接続箱
WO2020228748A1 (zh) 电源柜
CN219372857U (zh) 一种电器盒组件及空调器
CN116234219A (zh) 一种电器盒组件及空调器
CN203027635U (zh) 户外led显示屏模组的底壳
CN214043301U (zh) 一种具备高密封防水结构的电子变压器
CN215578808U (zh) 电池
CN201829878U (zh) 一种接线盒
CN211822834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JP2021174978A (ja) パッキンを筐体のケース又はフタに一体化し、防水性や気密性を高めた電装箱及び電気接続箱。
CN219980572U (zh) 用于水泵电机的电机接线盒装置
CN106711718B (zh) 用于车载压缩机的高低压连接插座和车载压缩机
CN215058029U (zh) 一种压缩机防水装置及包括其的压缩机
CN220895653U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及动力电池
CN217356768U (zh) 平板灯
CN213905527U (zh) 隔热板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20456551U (zh) 壳体组件及电源装置
CN219717800U (zh) 一种矿用一体机的动力电缆连接结构
CN217486793U (zh) 一种电气设备机壳
CN212344235U (zh) 电控盒、电控盒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19534723U (zh) 一种模组箱、电池模组以及储能系统
JP2013069658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