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1471U - 一种卡罩及其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罩及其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1471U
CN219371471U CN202320213243.8U CN202320213243U CN219371471U CN 219371471 U CN219371471 U CN 219371471U CN 202320213243 U CN202320213243 U CN 202320213243U CN 219371471 U CN219371471 U CN 219371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ard
along
operating rod
card withdra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132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林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132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1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1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1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卡罩及其卡连接器,卡罩包括:金属罩壳,形成有顶板、及由顶板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侧板,所述顶板和侧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操作杆,活动结合于金属罩壳的一侧且位于其中一个侧板的内侧;退卡杆,转动结合于金属罩壳的前后方向的一端位置;所述退卡杆的一端与操作杆的一端配合连动;当操作杆沿前后方向向退卡杆所在端移动时推动退卡杆,使退卡杆沿第一方向转动;当退卡杆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退卡杆的一端推动操作杆,使操作杆沿前后方向向远离退卡杆的一端移动;其中所述操作杆上与退卡杆配合连动的一端的外侧面与对应侧板的内侧面之间形成预设间隙。所述退卡机构的结构更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卡罩及其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卡罩及其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相关现有技术可参考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第CN111755882A号,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超薄型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0、数个导电端子20、侦测端子30、金属外壳40及退卡机构40。所述退卡机构50包括曲柄52及与曲柄52作动的推杆51,曲柄52旋转的固定于绝缘本体10后端墙12上。曲柄52的一端向前伸入插槽13中,另一端与推杆51搭接在一起,推杆51前后滑动的设置于金属壳体40侧壁42上。当推杆51向后滑动时,驱动曲柄52旋转,将对接件向前顶出插槽13。
现有技术中,由于曲柄52与推杆51需要活动搭接在一起,为了确保曲柄52与推杆51搭接稳定,必须将曲柄52沿卡连接器的宽度方向搭接于推杆51并向外超出推杆51一段不短的长度(具体结合现有技术说明书附图2、图3所示),如此才能保证曲柄52转动时能够与推杆51保持稳定搭接而不脱离推杆51。这会使得卡连接器的整体外形不规整,且凸出的曲柄52端会对电子设备内部的邻接电子器件产生影响。而曲柄52与推杆51脱离搭接则会让退卡动作失效。
因此,势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卡罩及其卡连接器,以改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罩及其卡连接器,其退卡机构的结构稳定。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罩,定义有左右方向、与左右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及分别与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罩壳,形成有顶板、及由顶板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侧板,所述顶板和侧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操作杆,活动结合于金属罩壳的一侧且位于其中一个侧板的内侧;退卡杆,转动结合于金属罩壳的前后方向的一端位置;所述退卡杆的一端与操作杆的一端配合连动;当操作杆沿前后方向向退卡杆所在端移动时推动退卡杆,使退卡杆沿第一方向转动;当退卡杆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退卡杆的一端推动操作杆,使操作杆沿前后方向向远离退卡杆的一端移动;其中所述操作杆上与退卡杆配合连动的一端的外侧面与对应侧板的内侧面之间形成预设间隙。
进一步,所述操作杆上与退卡杆配合连动的一端沿左右方向贯穿形成有开口部,所述退卡杆的一端插入至开口部内;
沿左右方向,所述开口部与预设间隙对应。
进一步,所述开口部沿前后方向向后呈开口状。
进一步,所述退卡杆的一端的至少部分沿左右方向经开口部凸出至预设间隙内。
进一步,当退卡杆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退卡杆的一端推动操作杆,使操作杆沿前后方向向远离退卡杆的一端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退卡杆的一端的端缘和所述操作杆上与退卡杆配合连动的一端的外侧面齐平,或者所述退卡杆的一端的端缘向外超出所述外侧面且未超出所述侧板的外侧面所在平面。
进一步,沿左右方向上,所述侧板对应退卡杆与操作杆配合连动的位置穿有第二让位缺口,所述退卡杆与操作杆配合连动的位置由第二让位缺口向外露出;当所述操作杆沿前后方向向退卡杆所在端移动时推动退卡杆,使退卡杆沿第一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退卡杆的一端的端缘和对应的所述侧板的外侧面所在平面齐平。
进一步,所述操作杆上与退卡杆配合连动的一端沿左右方向折弯形成段差,使得所述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形成所述预设间隙;或者所述操作杆上与退卡杆配合连动的一端的外侧面通过打薄处理形成段差,使得所述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形成所述预设间隙;或者所述侧板上对应与所述操作杆和退卡杆配合连动的一端的内侧面位置通过打薄处理形成段差,使得所述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形成所述预设间隙。
进一步,所述操作杆除与退卡杆配合连动的一端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的外侧面与侧板的内侧面贴合。
进一步,所述顶板沿前后方向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有端板,所述端板沿前后方向位于退卡杆的外侧,沿前后方向上,所述端板对应退卡杆与操作杆配合连动的位置穿有第一让位缺口,所述退卡杆与操作杆配合连动的位置由第一让位缺口向外露出。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连接器,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卡罩、及与所述卡罩配合的至少一个端子模块,所述端子模块包括绝缘本体及与所述绝缘本体固定的若干个导电端子,所述端子模块与所述金属罩壳共同界定形成一沿前后方向向前呈开口状的插卡空间,所述插卡空间用于容纳插入的电子卡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退卡机构的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卡连接器对接至一对接电路板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具体展示了结合有第一端子模块的金属罩壳从对接电路板上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虚线圆圈内结构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卡连接器的仰视图,具体展示了操作杆沿前后方向向退卡杆所在端推动退卡杆沿第一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的仰视图。
图5是本申请卡连接器的仰视图,具体展示了退卡杆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并推动操作杆,使操作杆沿前后方向向远离退卡杆的一端移动至极限位置时的仰视图。
图6是本申请卡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7是图6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4中虚线框内结构的放大图。
图9是图7中虚线框内结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本申请全文的描述准确,所有涉及方向的请一律以图1为参照,其中将X轴所在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将Y轴所在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其中Y轴正向为上;将Z轴所在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其中Z轴正向为前。
请参考图1至图9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卡连接器,包括卡罩(未标号)及与所述卡罩配合的端子模块(未标号)。所述端子模块包括第一端子模块41、第二端子模块42及第三端子模块43。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模块41固定结合于卡罩,所述第二端子模块42和第三端子模块43分别为独立的豆腐块模块。各端子模块均包括有绝缘本体及通过一体注塑结合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个导电端子。本申请卡连接器一般用于焊接至电子设备内的对接电路板200。具体的,所述第二端子模块42和第三端子模块43分别单独焊接至对接电路板200,结合有第一端子模块41的卡罩再焊接固定至对接电路板且罩设于所述第二端子模块42和第三端子模块43上。其中所述卡罩、第一端子模块41、第二端子模块42和第三端子模块43共同围设界定形成开口向前的插卡空间,所述插卡空间用于插入电子卡模块。
所述卡罩包括金属罩壳1、及结合于金属罩壳1上的退卡机构(未标号)。所述金属罩壳1由金属板经冲压折弯形成,包括顶板11、由顶板11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两个侧板12、及由顶板11沿前后方向的一端(后端)向下延伸形成有端板13。所述顶板11、侧板12及端板13共同围设形成容纳空间10。上述第一端子模块41固定结合与所述顶板11的内表面。
所述退卡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操作杆2和退卡杆3。所述操作杆2活动结合于金属罩壳1的一侧且位于其中一个侧板12的内侧。所述退卡杆3转动结合于金属罩壳1沿前后方向的一端位置(本实施例中为金属罩壳1的后端位置);所述操作杆2的一端与退卡杆3的一端抵接连动。具体的:所述操作杆2上与退卡杆3配合连动的一端沿左右方向贯穿形成有开口部20,所述退卡杆3的一端插入至开口部20内。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开口部20沿前后方向向后呈开口状,所述退卡杆3的一端由后向前卡接于所述开口部20内,所述开口部20对退卡杆3的一端向上、向下、及向前移动均能起到阻碍。其中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开口部20沿左右方向呈贯穿孔形状,且沿前后方向向后封闭,所述退卡杆3的一端沿左右方向插入至所述开口部20内,所述开口部20对退卡杆3的一端向上、向下、向前、及向后移动均能起到阻碍。
本申请所述退卡机构,当操作杆2沿前后方向向退卡杆3所在端移动时推动退卡杆3,使退卡杆3沿第一方向转动(图7所示角度中指逆时针方向),退卡杆3的另一端将电子卡模块顶出实现退卡动作;当退卡杆3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图7所示角度中指顺时针方向)时,退卡杆3的一端推动操作杆2,使操作杆2沿前后方向向远离退卡杆3的一端移动实现复位。当然上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示意方向,其受操作杆2安装于金属罩壳1的左侧或者右侧而影响,并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制条件。
请结合参考图2至图9所示,所述操作杆2上与退卡杆3配合连动的一端的外侧面201与对应侧板12的内侧面121之间形成预设间隙301(参图8及图9)。所述预设间隙301能够给操作杆2上与退卡杆3配合连动的一端提供让位空间,使得所述退卡杆3的一端与操作杆2的一端配合连动时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功能性脱落的风险,本申请中所述的功能性脱落指的是:退卡杆3的一端从开口部20脱离出,而使得操作杆2的移动无法驱动退卡杆3转动,或者说退卡杆3的转动无法驱动操作杆2的移动。
具体的,所述预设间隙301可以由多种实施方式形成,第一实施方式为(也是本申请说明书附图所示方式):所述操作杆2上与退卡杆3配合连动的一端沿左右方向折弯形成段差,使得所述外侧面201与内侧面121之间形成所述预设间隙301;第二实施方式(未图示)可以为:所述操作杆2上与退卡杆3配合连动的一端的外侧面201通过打薄处理形成段差,使得所述外侧面201与内侧面121之间形成所述预设间隙301;第三实施方式(未图示)可以为:所述侧板12上对应与所述操作杆2和退卡杆3配合连动的一端的内侧面121位置通过打薄处理形成段差,使得所述外侧面201与内侧面121之间形成所述预设间隙301。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沿左右方向上,所述侧板12对应退卡杆3与操作杆2配合连动的位置穿有第二让位缺口121,所述退卡杆3与操作杆2配合连动的位置由第二让位缺口121向外露出。当所述操作杆2沿前后方向向退卡杆3所在端移动时推动退卡杆3,使退卡杆3沿第一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也就是图4和图8所示位置状态),所述退卡杆3的一端的端缘31和对应的所述侧板12的外侧面122所在平面齐平(本处所指的齐平指的是基本齐平,包括退卡杆3的一端的端缘31向外凸出侧板12的外侧面122不超过1毫米以内的情况)。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退卡杆3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退卡杆3的一端推动操作杆2,使操作杆2沿前后方向向远离退卡杆3的一端移动至极限位置时(也就是图5、图7和图9所示位置状态),所述退卡杆3的一端的端缘31和所述操作杆2上与退卡杆3配合连动的一端的外侧面201齐平;也可以为,所述退卡杆3的一端的端缘31向外超出所述外侧面201且未超出所述侧板12的外侧面122所在平面;较好的实施方式为,所述退卡杆3的一端的端缘31向外超出所述外侧面201且未超出所述侧板12的内侧面121所在平面(也就是端缘31位于预设间隙301的状态)。所述预设间隙301的设置给退卡杆3的一端的端缘31提供了预设空间。如此能够确保退卡杆3的一端与操作杆2的一端配合连动时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功能性脱落。
此外,本申请中,所述操作杆2除与退卡杆3配合连动的一端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的外侧面202与侧板12的内侧面121贴合。沿前后方向上,所述端板13对应退卡杆3与操作杆2配合连动的位置穿有第一让位缺口131,所述退卡杆3与操作杆2配合连动的位置由第一让位缺口131向外露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卡罩,定义有左右方向、与左右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及分别与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罩壳,形成有顶板、及由顶板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侧板,所述顶板和侧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纳空间;
操作杆,活动结合于金属罩壳的一侧且位于其中一个侧板的内侧;
退卡杆,转动结合于金属罩壳的前后方向的一端位置;
所述退卡杆的一端与操作杆的一端配合连动;
当操作杆沿前后方向向退卡杆所在端移动时推动退卡杆,使退卡杆沿第一方向转动;
当退卡杆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退卡杆的一端推动操作杆,使操作杆沿前后方向向远离退卡杆的一端移动;其中
所述操作杆上与退卡杆配合连动的一端的外侧面与对应侧板的内侧面之间形成预设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上与退卡杆配合连动的一端沿左右方向贯穿形成有开口部,所述退卡杆的一端插入至开口部内;
沿左右方向,所述开口部与预设间隙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沿前后方向向后呈开口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卡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卡杆的一端的至少部分沿左右方向经开口部凸出至预设间隙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卡罩,其特征在于:当退卡杆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退卡杆的一端推动操作杆,使操作杆沿前后方向向远离退卡杆的一端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退卡杆的一端的端缘和所述操作杆上与退卡杆配合连动的一端的外侧面齐平,或者所述退卡杆的一端的端缘向外超出所述外侧面且未超出所述侧板的外侧面所在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卡罩,其特征在于:
沿左右方向上,所述侧板对应退卡杆与操作杆配合连动的位置穿有第二让位缺口,所述退卡杆与操作杆配合连动的位置由第二让位缺口向外露出;
当所述操作杆沿前后方向向退卡杆所在端移动时推动退卡杆,使退卡杆沿第一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退卡杆的一端的端缘和对应的所述侧板的外侧面所在平面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卡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杆上与退卡杆配合连动的一端沿左右方向折弯形成段差,使得所述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形成所述预设间隙;或者
所述操作杆上与退卡杆配合连动的一端的外侧面通过打薄处理形成段差,使得所述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形成所述预设间隙;或者
所述侧板上对应与所述操作杆和退卡杆配合连动的一端的内侧面位置通过打薄处理形成段差,使得所述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形成所述预设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卡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除与退卡杆配合连动的一端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的外侧面与侧板的内侧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卡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沿前后方向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有端板,所述端板沿前后方向位于退卡杆的外侧,
沿前后方向上,所述端板对应退卡杆与操作杆配合连动的位置穿有第一让位缺口,所述退卡杆与操作杆配合连动的位置由第一让位缺口向外露出。
10.一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罩、及与所述卡罩配合的至少一个端子模块,所述端子模块包括绝缘本体及与所述绝缘本体固定的若干个导电端子,所述端子模块与所述金属罩壳共同界定形成一沿前后方向向前呈开口状的插卡空间,所述插卡空间用于容纳插入的电子卡模块。
CN202320213243.8U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卡罩及其卡连接器 Active CN219371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3243.8U CN219371471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卡罩及其卡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3243.8U CN219371471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卡罩及其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1471U true CN219371471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9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13243.8U Active CN219371471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卡罩及其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1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46707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3911142B2 (ja)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US7422485B2 (en) Memory car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US73291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60166533A1 (en) Card connector
US7581969B2 (en) Connector with auxiliary housing having inverted insertion preventing portion
JPH0555260U (ja) 抜出機構付きメモリー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11416242A (zh) 卡连接器
US6929500B2 (en) Connector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resin part assembly such as a connector
CN219371471U (zh) 一种卡罩及其卡连接器
JP4896920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00138083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EP1841012B1 (en) Surface mounting electric connector
US8246366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a stop member for temporarily preventing a card from ejecting from the card release position
JP3743618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組立体
US6394828B1 (en) Card connector equipped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card removal
CN110854563A (zh) 卡连接器
JP2006114437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4098168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CN211428388U (zh) 卡连接器
CN219040892U (zh) 一种电子卡罩组件
JP3368463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3520964B2 (ja)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217062688U (zh) 电子卡托盘及电子卡连接器
CN212277531U (zh) 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