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9991U - 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 - Google Patents

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9991U
CN219369991U CN202320096278.8U CN202320096278U CN219369991U CN 219369991 U CN219369991 U CN 219369991U CN 202320096278 U CN202320096278 U CN 202320096278U CN 219369991 U CN219369991 U CN 219369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mounting
vital sign
sign monitoring
upright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962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浩昭
文超
吕祖文
王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Unit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Unit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Unit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Unit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962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9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9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9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所述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包括安装座、水平气泡仪、激光测距仪、连杆组件以及角反射器,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和自所述底座向上延伸设置的安装立柱,所述水平气泡仪设于所述底座,所述激光测距仪设于所述安装立柱,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移动座和连杆,所述移动座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柱,且能够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转动,所述连杆安装于所述移动座,所述连杆具有第一端部,所述角反射器设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部。本安装标定工具实现了对雷达的不可视、无接触测量标定,以准确把控雷达的最终上车状态;工具的适用性好;工具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
背景技术
基于舱内儿童或宠物遗留预警功能,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作为隐私性比较好的传感器方案,也被广泛的应用落地。
为了保证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雷达探测效果,甚至功能实现,在将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安装至汽车内之后,是需要对其最终上车状态进行测量标定的。但由于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一般都被安装在汽车顶棚内,雷达最终布置的位置是不可触、不可见的,雷达最终在车上达到的状态无法直接观测。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够对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最终上车状态进行不可视、无接触测量标定的安装标定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对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最终上车状态进行不可视、无接触测量标定的安装标定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包括:
安装座,包括底座和自所述底座向上延伸设置的安装立柱;
水平气泡仪,设于所述底座;
激光测距仪,设于所述安装立柱;
连杆组件,包括移动座和连杆,所述移动座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柱,且能够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转动,所述连杆安装于所述移动座,所述连杆具有第一端部;以及,
角反射器,设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部。
可选地,所述安装立柱上设有沿上下向延伸的滑动槽;
所述移动座上开设有沿前后向延伸的轴孔;
所述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还包括滑动块以及设于所述滑动块且沿前后向延伸的轴销,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轴销转动连接于所述轴孔,以使得所述移动座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柱,且能够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转动。
可选地,所述连杆设于所述移动座和所述安装立柱之间,所述连杆上设有用以避让所述轴销的长型避让孔。
可选地,所述移动座朝向所述安装立柱的侧面凹陷形成有滑槽;
所述连杆外侧壁与所述滑槽形状相适配,所述连杆外侧壁滑动配合于所述滑槽,以使得所述连杆滑动安装于所述移动座。
可选地,所述移动座上设有第一角刻度部;和/或,
所述安装座的材质为硬质绝缘材料;和/或,
所述连杆组件的材质为硬质绝缘材料。
可选地,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部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所述角反射器连接,所述转动块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部上,以使得所述角反射器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部可转动。
可选地,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部设有前后向延伸的转孔,所述转动块设有前后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转孔,以使得所述转动块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部上。
可选地,所述转动块上设有第二角刻度部。
可选地,所述安装立柱的外侧壁形成有上下延伸的导轨部;
所述激光测距仪上设有滑座,所述滑座滑动配合于所述导轨部,以使得所述激光测距仪沿所述安装立柱可上下移动。
可选地,所述水平气泡仪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水平气泡仪均布置于所述底座的上侧面,且两个所述水平气泡仪的布置方向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该安装标定工具标定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大致操作过程如下:首先给定一个汽车舱内的放置位置,然后,在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安装至汽车顶棚内之后,将安装标定工具放置在汽车舱内的地板上,在工具放置过程中,通过水平气泡仪判断安装标定工具是否处于水平状态,通过激光测距仪检测安装标定工具在汽车舱内的水平位置,同时不断调整工具的姿态,以使得安装标定工具正好处于汽车舱内的放置位置上,接着,将移动座沿安装立柱进行上下移动和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转动,以保证连杆的第一端部上的角反射器刚好反射雷达的波束,此时即表明角反射器法向与雷达波束法向的方向一致,即可判断出雷达的安装位置与安装方向,即可实现对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测量标定。该安装标定工具的使用过程中无需直接观察和接触雷达,实现了对雷达的不可视、无接触测量标定,以准确把控雷达的最终上车状态;该安装标定工具通过移动和转动该移动座即可使连杆的第一端部上的角反射器匹配不同安装高度和角度的雷达,工具的适用性好;该安装标定工具通过水平气泡仪和激光测距仪的调校能够准确处于汽车舱内的放置位置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安装标定工具的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安装标定工具的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 411 轴孔
1 安装座 412 滑槽
11 底座 413 第一角刻度部
12 安装立柱 42 连杆
121 滑动槽 421 第一端部
122 导轨部 421a 转孔
2 水平气泡仪 422 长型避让孔
3 激光测距仪 423 转动块
31 滑座 423a 转轴
32 螺钉 5 角反射器
4 连杆组件 6 滑动块
41 移动座 61 轴销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保证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雷达探测效果,甚至功能实现,在将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安装至汽车内之后,是需要对其最终上车状态进行测量标定的。但由于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一般都被安装在汽车顶棚内,雷达最终布置的位置是不可触、不可见的,雷达最终在车上达到的状态无法直接观测。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够对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最终上车状态进行不可视、无接触测量标定的安装标定工具。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的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3,所述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100包括安装座1、水平气泡仪2、激光测距仪3、连杆组件4以及角反射器5,所述安装座1包括底座11和自所述底座11向上延伸设置的安装立柱12,所述水平气泡仪2设于所述底座11,所述激光测距仪3设于所述安装立柱12,所述连杆组件4包括移动座41和连杆42,所述移动座41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柱12,且能够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转动,所述连杆42安装于所述移动座41,所述连杆42具有第一端部421,所述角反射器5设于所述连杆42的第一端部421。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该安装标定工具标定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大致操作过程如下:首先给定一个汽车舱内的放置位置,然后,在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安装至汽车顶棚内之后,将安装标定工具放置在汽车舱内的地板上,在工具放置过程中,通过水平气泡仪2判断安装标定工具是否处于水平状态,通过激光测距仪3检测安装标定工具在汽车舱内的水平位置,同时不断调整工具的姿态,以使得安装标定工具正好处于汽车舱内的放置位置上,接着,将移动座41沿安装立柱12进行上下移动和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转动,以保证连杆42的第一端部421上的角反射器5刚好反射雷达的波束,此时即表明角反射器5法向与雷达波束法向的方向一致,即可判断出雷达的安装位置与安装方向,即可实现对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测量标定。该安装标定工具的使用过程中无需直接观察和接触雷达,实现了对雷达的不可视、无接触测量标定,以准确把控雷达的最终上车状态;该安装标定工具通过移动和转动该移动座41即可使连杆42的第一端部421上的角反射器5匹配不同安装高度和角度的雷达,工具的适用性好;该安装标定工具通过水平气泡仪2和激光测距仪3的调校能够准确处于汽车舱内的放置位置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安装立柱12上设有沿上下向延伸的滑动槽121;所述移动座41上开设有沿前后向延伸的轴孔411;所述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100还包括滑动块6以及设于所述滑动块6且沿前后向延伸的轴销61,所述滑动块6与所述滑动槽121滑动配合,所述轴销61转动连接于所述轴孔411,以使得所述移动座41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柱12,且能够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如此,滑动块6可沿滑动槽12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座41上下移动,同时,轴销61也可在轴孔411内绕自身轴线(即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座41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转动,也即,通过滑动槽121、轴孔411、滑动块6和轴销61的搭配即可实现“所述移动座41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柱12,且能够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转动”,结构简单,利于降低成本。
当然,为了保证移动座41沿安装立柱12上下移动至某位置后能够实现定位,滑动块6与滑动槽121的接触面紧密配合,以防止移动座41下坠;为了保证移动座41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至某位置后能够实现定位,轴销61与轴孔411的接触面紧密配合,以防止移动座41的角度调整误差过大。
具体地,所述连杆42设于所述移动座41和所述安装立柱12之间,所述连杆42上设有用以避让所述轴销61的长型避让孔422。轴销61穿过长型避让孔422再插设至长型孔,如此,通过长型避让孔422能实现对轴销61的避让,便于连杆组件4的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座41朝向所述安装立柱12的侧面凹陷形成有滑槽412;所述连杆42外侧壁与所述滑槽412形状相适配,所述连杆42外侧壁滑动配合于所述滑槽412,以使得所述连杆42滑动安装于所述移动座41。如此,通过连杆42外侧壁滑动配合于滑槽412,使得连杆42滑动安装于移动座41,给连杆42施加外拉力就能带动连杆42相对滑槽412移动,从而改变连杆42的第一端部421上的角反射器5与安装立柱12的距离,利于适应不同汽车舱内环境。
并且,所述移动座41上设有第一角刻度部413,在移动座41转动至某标定角度后,通过第一角刻度部413可以记录该标定角度,当安装标定工具处于相同汽车舱内环境的应用工况时,可直接调用该标定角度,将移动座41转动该标定角度即可,从而提高工具的标定效率。
所述安装座1的材质为硬质绝缘材料,采用硬质绝缘材料,避免对角反射器5目标物探测产生干扰,同时确保安装座1有足够的刚性支撑。
所述连杆组件4的材质为硬质绝缘材料,采用硬质绝缘材料,避免对角反射器5目标物探测产生干扰,同时确保连杆组件4有足够的刚性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硬质绝缘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电木、POM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和图3,所述连杆42的第一端部421设有转动块423,所述转动块423与所述角反射器5连接,所述转动块423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杆42的第一端部421上,以使得所述角反射器5在所述连杆42的第一端部421可转动。如此,转动块423转动就可带动角反射器5转动,通过转动该转动块423能够实现对角反射器5的角度微调,从而精校角反射器5的方位。
具体地,所述连杆42的第一端部421设有前后向延伸的转孔421a,所述转动块423设有前后向延伸的转轴423a,所述转轴423a穿设于所述转孔421a,以使得所述转动块423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杆42的第一端部421上。如此,转轴423a可在转孔421a内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块423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转动,也即,通过转孔421a和转轴423a搭配即可实现“所述转动块423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杆42的第一端部421上”,结构简单,利于降低成本。当然,为了保证转动块423转动至某位置后能够实现定位,转轴423a与转孔421a的接触面紧密配合,以降低转动块423的角度调整误差。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块423上设有第二角刻度部(附图未示出),在转动块423转动至某微调角度后,通过第二角刻度部可以记录该微调角度,当安装标定工具处于相同汽车舱内环境的应用工况时,可直接调用该微调角度,将转动块423转动该微调角度即可,从而提高工具的标定效率。
所述安装立柱12的外侧壁形成有上下延伸的导轨部122;所述激光测距仪3上设有滑座31,所述滑座31滑动配合于所述导轨部122,以使得所述激光测距仪3沿所述安装立柱12可上下移动。如此,将滑座31沿导轨部122上下滑动即可带动激光测距仪3上下移动,实现激光测距仪3的上下位置调节,使得激光测距仪3能在汽车舱内两边匹配到更利好的量测面,测量结果更精准。当然,所述滑座31上设有螺钉32,所述螺钉32用以将所述滑座31锁固在所述导轨部122,在激光测距仪3上下调节到适当位置后,螺钉32将滑座31锁紧在导轨部122,防止激光测距仪3降落。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气泡仪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水平气泡仪2均布置于所述底座11的上侧面,且两个所述水平气泡仪2的布置方向相互垂直。通过采用两个水平气泡仪2相互垂直的方式,实现在两个不同方向上的校平,校平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包括底座和自所述底座向上延伸设置的安装立柱;
水平气泡仪,设于所述底座;
激光测距仪,设于所述安装立柱;
连杆组件,包括移动座和连杆,所述移动座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柱,且能够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转动,所述连杆安装于所述移动座,所述连杆具有第一端部;以及,
角反射器,设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立柱上设有沿上下向延伸的滑动槽;
所述移动座上开设有沿前后向延伸的轴孔;
所述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还包括滑动块以及设于所述滑动块且沿前后向延伸的轴销,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轴销转动连接于所述轴孔,以使得所述移动座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柱,且能够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设于所述移动座和所述安装立柱之间,所述连杆上设有用以避让所述轴销的长型避让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朝向所述安装立柱的侧面凹陷形成有滑槽;
所述连杆外侧壁与所述滑槽形状相适配,所述连杆外侧壁滑动配合于所述滑槽,以使得所述连杆滑动安装于所述移动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上设有第一角刻度部;和/或,
所述安装座的材质为硬质绝缘材料;和/或,
所述连杆组件的材质为硬质绝缘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部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所述角反射器连接,所述转动块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部上,以使得所述角反射器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部可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部设有前后向延伸的转孔,所述转动块设有前后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转孔,以使得所述转动块绕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部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上设有第二角刻度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立柱的外侧壁形成有上下延伸的导轨部;
所述激光测距仪上设有滑座,所述滑座滑动配合于所述导轨部,以使得所述激光测距仪沿所述安装立柱可上下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气泡仪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水平气泡仪均布置于所述底座的上侧面,且两个所述水平气泡仪的布置方向相互垂直。
CN202320096278.8U 2023-02-01 2023-02-01 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 Active CN219369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6278.8U CN219369991U (zh) 2023-02-01 2023-02-01 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6278.8U CN219369991U (zh) 2023-02-01 2023-02-01 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9991U true CN219369991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1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96278.8U Active CN219369991U (zh) 2023-02-01 2023-02-01 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9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4619A (zh) 一种星载微波跟瞄雷达的电轴光学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方法
US20170276487A1 (en) Target recognition and localization methods using a laser sensor for wheeled mobile robots
US10823563B2 (en) Laser scanner system
US20190162853A1 (en) Surveying Instrument
CN107192990B (zh) 外推法测雷达散射截面积
CN212569114U (zh) 一种雷达性能评估系统
CN208026163U (zh) 用于车辆的翼子板检具
CN219369991U (zh) 汽车舱内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安装标定工具
CN208818765U (zh) 一种天线测试系统
JP7044332B2 (ja) ターゲットの位置決め方法、及び、ターゲットの位置決めツール
US1113174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a sensor assembly
US8816901B2 (en) Calibration to improve weather radar positioning determination
CN111856509A (zh) 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及移动设备
JP4172882B2 (ja) 移動体の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設備
CN111121641B (zh) 一种智能驾驶车辆组合导航天线偏移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8139982U (zh) 运用于导轨曲面扭转度检测的通用检具
CN115479550B (zh) 隧道加固钢环的监测系统以及隧道加固钢环的监测方法
CN113359093A (zh) 一种雷达测试方法及装置
CN221007862U (zh) 一种雷达测试系统
CN220795458U (zh) 一种机载雷达天线调校装置
CN220037939U (zh) 调平装置
CN112985331B (zh) 传感器的标定装置
CN217007695U (zh) 一种基于k波段雷达信标的监测定位装置
KR100318774B1 (ko) 반지름 게이지
CN213903777U (zh) 一种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