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8413U - 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8413U
CN219368413U CN202222730937.7U CN202222730937U CN219368413U CN 219368413 U CN219368413 U CN 219368413U CN 202222730937 U CN202222730937 U CN 202222730937U CN 219368413 U CN219368413 U CN 219368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iler
heat exchange
power generation
communicated
natural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309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汪洋
许进
李春
武欢欢
丁波
欧阳长彪
杨磊
宋伟
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onch C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onch C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onch C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onch C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309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8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8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8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节能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锅炉本体和排气管,所述锅炉本体内固定安装有换热仓,所述换热仓一侧开孔并连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换热仓内固定安装有过热器本体和蒸发器本体,所述换热仓顶部固定安装有振打装置本体,所述换热仓底部采用敞口结构设计,所述换热仓上表面另一侧开孔并连通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顶部从振打装置本体穿过,所述锅炉本体顶部固定安装有汽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换热结构受粉尘影响导致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节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
经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2328798U,本公开了一种立式锅炉余热节能利用装置,包括有换热器、测温装置、热水箱、旁通管、立式锅炉、给水箱、给水管和温度显示报警控制装置组成。立式锅炉是主体件,在立式锅炉上端的排烟烟筒外壁上,设置有水箱状的换热器,换热器内设置有测温装置,测温装置连接到温度显示报警控制装置。与换热器相连接,还设置有热水管和旁通管,热水管的下端连接设置有给水箱,给水箱又通过给水管连接到立式锅炉。在给水管的管路上,通过三通接头和控制阀与旁通管连接,旁通管连接到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立式锅炉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在烟囱上通过增加无压的换热器,合理设计换热系统,使给水箱的水被有效加热,从而提高给水温度,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现有的技术中CN202328798U在使用时,由于水泥窑预热器排放的废气中粉尘浓度较大,且粉尘的粘附性较强,极易粘附在换热装置上,从而造成换热效果下降,因此需要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具备方便对换热结构进行排灰的优点,解决了换热结构受粉尘影响导致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包括锅炉本体和排气管,所述锅炉本体内固定安装有换热仓,所述换热仓一侧开孔并连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换热仓内固定安装有过热器本体和蒸发器本体,所述换热仓顶部固定安装有振打装置本体,所述锅炉本体顶部固定安装有汽包。
使用本技术方案中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时,通过进气管将水泥窑预热器排放的废气倒入锅炉本体内,并使废气通过过热器本体和蒸发器本体后通过排气管排出,此时废气中的粉尘粘附在过热器本体上,通过振打装置本体对换热仓上表面进行振打操作,从而使粉尘落至锅炉本体内部底端,并通过排灰管排出。
优选的,所述锅炉本体底端开孔并连通安装有排灰管,排灰管底端活动安装有密封盖,锅炉本体外壁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架。通过在锅炉本体底端设置排灰管,从而通过开启密封盖,将残留在锅炉本体内的粉尘排出。
优选的,所述换热仓底部采用敞口结构设计,换热仓上表面另一侧开孔并连通安装有排气管,排气管顶部从振打装置本体穿过。通过将换热仓底部采用敞口结构设计,从而方便粉尘从换热仓内排出。
优选的,所述过热器本体采用翅片式管路结构设计,过热器本体与蒸发器本体处于同一平面内,过热器本体一侧与进气管连通安装,过热器本体另一侧与蒸发器本体连通安装。通过采用翅片式管路结构对过热器本体进行设计,从而方便对粉尘进行机械振打并使附着的粉尘落下。
优选的,所述蒸发器本体顶部与排气管底端连通安装。通过将蒸发器本体与排气管连通安装,从而方便排出换热后的废气。
优选的,所述汽包顶部开孔并连通安装有安全阀,安全阀顶部固定安装有消音器。通过在汽包顶部设置安全阀和消音器,从而降低了锅炉本体工作时的安全风险并降低了噪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换热仓,并在换热仓内水平安装过热器本体和蒸发器本体,从而在使用时方便通过振打装置本体对换热仓顶部进行振打,从而使沾染在过热器本体上的粉尘落至锅炉本体内部底端,并可通过排灰管排出,达到了方便对换热结构进行排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排灰管;3、锅炉本体;4、进气管;5、过热器本体;6、换热仓;7、振打装置本体;8、汽包;9、安全阀;10、消音器;11、排气管;12、蒸发器本体;13、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包括锅炉本体3和排气管11,锅炉本体3内固定安装有换热仓6,换热仓6一侧开孔并连通安装有进气管4换热仓6底部采用敞口结构设计,换热仓6上表面另一侧开孔并连通安装有排气管11,排气管11顶部从振打装置本体7穿过。通过将换热仓6底部采用敞口结构设计,从而方便粉尘从换热仓6内排出。,换热仓6内固定安装有过热器本体5和蒸发器本体12,蒸发器本体12顶部与排气管11底端连通安装。通过将蒸发器本体12与排气管11连通安装,从而方便排出换热后的废气。过热器本体5采用翅片式管路结构设计,过热器本体5与蒸发器本体12处于同一平面内,过热器本体5一侧与进气管4连通安装,过热器本体5另一侧与蒸发器本体12连通安装。通过采用翅片式管路结构对过热器本体5进行设计,从而方便对粉尘进行机械振打并使附着的粉尘落下。换热仓6顶部固定安装有振打装置本体7。通过设置换热仓6,并在换热仓6内水平安装过热器本体5和蒸发器本体12,从而在使用时方便通过振打装置本体7对换热仓6顶部进行振打,从而使沾染在过热器本体5上的粉尘落至锅炉本体3内部底端,并可通过排灰管2排出,达到了方便对换热结构进行排灰的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锅炉本体3,锅炉本体3底端开孔并连通安装有排灰管2,排灰管2底端活动安装有密封盖13,锅炉本体3外壁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通过在锅炉本体3底端设置排灰管2,从而通过开启密封盖13,将残留在锅炉本体3内的粉尘排出。锅炉本体3顶部固定安装有汽包8。汽包8顶部开孔并连通安装有安全阀9,安全阀9顶部固定安装有消音器10。通过在汽包8顶部设置安全阀9和消音器10,从而降低了锅炉本体3工作时的安全风险并降低了噪声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进气管4将水泥窑预热器排放的废气倒入锅炉本体3内,并使废气通过过热器本体5和蒸发器本体12后通过排气管11排出,此时废气中的粉尘粘附在过热器本体5上,通过振打装置本体7对换热仓6上表面进行振打操作,从而使粉尘落至锅炉本体3内部底端,并通过排灰管2排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包括锅炉本体(3)和排气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3)内固定安装有换热仓(6),所述换热仓(6)一侧开孔并连通安装有进气管(4),所述换热仓(6)内固定安装有过热器本体(5)和蒸发器本体(12),所述换热仓(6)顶部固定安装有振打装置本体(7),所述锅炉本体(3)顶部固定安装有汽包(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3)底端开孔并连通安装有排灰管(2),排灰管(2)底端活动安装有密封盖(13),锅炉本体(3)外壁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仓(6)底部采用敞口结构设计,换热仓(6)上表面另一侧开孔并连通安装有排气管(11),排气管(11)顶部从振打装置本体(7)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器本体(5)采用翅片式管路结构设计,过热器本体(5)与蒸发器本体(12)处于同一平面内,过热器本体(5)一侧与进气管(4)连通安装,过热器本体(5)另一侧与蒸发器本体(12)连通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本体(12)顶部与排气管(11)底端连通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包(8)顶部开孔并连通安装有安全阀(9),安全阀(9)顶部固定安装有消音器(10)。
CN202222730937.7U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 Active CN219368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0937.7U CN219368413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0937.7U CN219368413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8413U true CN219368413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9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30937.7U Active CN219368413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84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77606U (zh) 一种锅炉燃烧热能回收用换热器
CN108716689A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器及其余热回收方法
CN219368413U (zh) 一种自然循环的高效余热发电装置
CN210688162U (zh) 一种燃煤发电节能锅炉
CN207796992U (zh) 立式节能蒸汽锅炉
CN204534508U (zh) 水泥窑窑尾及旁路放风余热锅炉
CN217403234U (zh) 一种基于燃气厂余热回收效果好的回收设备
CN209197132U (zh) 一种脉动燃烧式超声波辅助强化传热锅炉
CN104654263B (zh) 水泥窑窑尾及旁路放风余热锅炉
CN210921355U (zh) 一种蒸汽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07936038U (zh) 一种多联体蒸汽发生装置
CN207741097U (zh) 一种火化机烟气冷却装置
CN207907720U (zh) 一种带z型换热管的电炉余热锅炉
CN207230519U (zh) 一种燃煤锅炉辅助燃烧装置
CN205299961U (zh) 一种全自动水管燃气锅炉
CN208332679U (zh) 一种高效加热的节能环保锅炉
CN210773425U (zh) 一种风电法兰加工加热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20397568U (zh) 一种燃机电厂余热锅炉利用装置
CN218781441U (zh) 一种快热型节能锅炉
CN211316228U (zh) 一种燃煤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16384132U (zh) 一种螺旋风道式蒸汽锅炉
CN218972628U (zh) 一种用于高温蒸汽机的节能装置
CN215808590U (zh) 一种具有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竖井
CN204478465U (zh) 膜式水冷壁复合回水冷凝式天然气热水锅炉
CN211345377U (zh)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