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5954U - 一种钻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钻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5954U
CN219365954U CN202223321497.6U CN202223321497U CN219365954U CN 219365954 U CN219365954 U CN 219365954U CN 202223321497 U CN202223321497 U CN 202223321497U CN 219365954 U CN219365954 U CN 219365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ipe body
drill rod
transition pipe
femal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14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玉民
王鹏翀
西佐伟
崔海龙
郭建军
蔺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Zhongyu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Pipe Co of Sinopec Zhongyu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Zhongyu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Pipe Co of Sinopec Zhongyu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Zhongyu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Pipe Co of Sinopec Zhongyu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33214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5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5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5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钻杆,包括管本体、母接头及一体式连接于母接头与管本体之间的过渡管,过渡管取代管本体与吊卡相配合,避免吊卡咬伤管本体,且过渡管的壁厚大于管本体的壁厚,过渡管相较于管本体更耐磨,钻杆的耐磨性更好。母接头的外侧一体式设有第一斜台肩,过渡管包括分别与母接头及管本体对应相连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第一轴段的外径大于第二轴段的外径,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之间形成第二斜台肩,第一斜台肩及第二斜台肩分别与吊卡相配合,使钻杆与吊卡快速配合,能够实现快速起下钻,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钻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钻杆。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中,钻杆作为重要的钻井设备,通常用于连接地面设备和井下设备,以进行起下钻作业。钻杆的质量直接决定着钻井施工效率,因此优化钻杆的结构显得尤为必要。
在钻井过程中,根据工艺要求,需要不断进行起下钻作业。在深井和超深井钻井作业中,起下钻耗时较多,增加了钻井成本。为此,部分深井和超深井中使用吊卡和卡瓦配合使用“一吊一卡”的方式进行起下钻,导致吊卡容易咬伤钻杆管体,使钻杆过早报废,严重影响钻杆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杆,过渡管一体式连接于母接头与管本体之间,母接头所设的第一斜台肩与过渡管所设的第二斜台肩,能使钻杆与吊卡快速配合,起下钻效率更高,而且过渡管的设置使钻杆的耐磨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钻杆,包括管本体、母接头及一体式连接于母接头与管本体之间的过渡管;过渡管的壁厚大于管本体的壁厚;母接头的外侧一体式设有第一斜台肩;过渡管包括分别与母接头及管本体对应相连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第一轴段的外径大于第二轴段的外径,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之间形成第二斜台肩,第一斜台肩和第二斜台肩分别用于与吊卡相配合的。
优选的,第二斜台肩的倾斜角度为18°。
优选的,过渡管的长度介于350-460mm。
优选的,第二轴段的外径等于管本体的外径,第一轴段与管本体二者的外径差值介于15-20mm。
优选的,过渡管为锻造件。
优选的,还包括公接头,公接头与管本体远离过渡管的一端一体式相连。
优选的,母接头、过渡管、管本体及公接头四者中任意相邻二者焊接连接。
优选的,过渡管的中心孔为圆柱孔。
优选的,过渡管的中心孔由第一锥孔、第一圆孔、第二锥孔及第二圆孔依次衔接而成,第一圆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锥孔的大径端和第二锥孔的大径端相连,第一圆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圆孔的孔径。
优选的,母接头、过渡管及管本体三者中任意相连二者的连接端孔径相等。
相对于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钻杆,包括管本体、母接头和过渡管,母接头的外侧一体式设有第一斜台肩,过渡管一体式连接于母接头与管本体之间,过渡管包括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第一轴段与母接头相连,第二轴段与管本体相连,第一轴段的外径大于第二轴段的外径,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之间形成第二斜台肩,第一斜台肩和第二斜台肩分别与吊卡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母接头与管本体之间增设过渡管,一方面过渡管取代管本体与吊卡相配合,避免吊卡咬伤管本体,且过渡管的壁厚大于管本体的壁厚,过渡管相较于管本体更耐磨,钻杆的耐磨性更好。另一方面,母接头所设的第一斜台肩及过渡管所设的第二斜台肩,使钻杆与吊卡快速配合,能够实现快速起下钻,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钻杆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钻杆的过渡管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管本体1、母接头2、第一斜台肩21、过渡管3、第一轴段31、第二轴段32、第二斜台肩33、公接头4和焊缝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钻杆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钻杆,包括管本体1、母接头2及过渡管3。母接头2的外侧一体式设有第一斜台肩21,第一斜台肩21的倾斜角度可依据吊卡的规格进行适应性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过渡管3一体式连接于母接头2与管本体1之间。过渡管3的外侧面呈阶梯状,包括第一轴段31和第二轴段32,第一轴段31与母接头2相连,第二轴段32与管本体1相连。第一轴段31与第二轴段32二者的外侧面均呈圆柱状,第一轴段31的外径大于第二轴段32的外径,第一轴段31与第二轴段32之间形成第二斜台肩33,第一斜台肩21和第二斜台肩33分别与吊卡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母接头2与管本体1之间增设过渡管3,一方面过渡管3取代管本体1与吊卡相配合,避免吊卡咬伤管本体1,且过渡管3的壁厚大于管本体1的壁厚,过渡管3相较于管本体1更耐磨,钻杆的耐磨性更好。另一方面,母接头2所设的第一斜台肩21及过渡管3所设的第二斜台肩33,使钻杆与吊卡快速配合,能够实现快速起下钻,起下钻效率更高。
管本体1的外侧面呈圆柱状,其中心中空,管本体1的中心孔为中间粗两头细结构。母接头2的外侧面也呈阶梯状,其较细轴段的外径与第一轴段31的外径相等。此外,母接头2的入口呈圆锥状。管本体1、过渡管3及母接头2三者的中心孔同轴贯穿。
第二斜台肩33的倾斜角度为18°,也即第二斜台肩33的外侧面母线与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8°,该倾斜角度与主流钻杆相同,利于吊卡通用。当然,第二斜台肩33的倾斜角度不限于此,具体可以依据吊卡的规格进行适应性调整。
过渡管3的长度介于350-460mm。第二轴段32的外径等于管本体1的外径,第一轴段31与管本体1二者的外径差值介于15-20mm,使过渡管3较管本体1更耐磨。
过渡管3为锻造件,可一次性锻造成型,没有废料,成品率高,加工量减少,利于降低加工成本。过渡管3的外表面经淬火热处理后硬度不低于HRC50,使过渡管3的硬度提高30%,过渡管3的耐磨性更佳,过渡管3的使用寿命可延长50%。
上述钻杆还包括公接头4,公接头4与管本体1远离过渡管3的一端一体式相连。母接头2和公接头4二者均采用DS系列大水眼接头,能提高钻杆的抗扭性能和水力学参数,抗扭性能可提高20%,环空压耗可降低15%。
母接头2、过渡管3、管本体1及公接头4采用四段式焊接,也即四者中任意相邻二者焊接连接,加工更方便,有利于降低钻杆的加工难度,提升钻杆的加工效率。此外,相较于一体式加工而成的母接头2和过渡管3而言,本实用新型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分体式设置的母接头2和过渡管3,可提高成品率,成品率高达15%,还可降低加工成本,加工成本可降低5%左右。但是注意的是,在焊接时,先对焊母接头2和过渡管3,再对焊公接头4与管本体1,及母接头2与管本体1。各焊缝5可进行热处理,使相邻两部件连接更牢固,对提升钻杆的使用寿命具有积极意义。
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过渡管3为直管式,其中心孔为圆柱孔,方便加工。母接头2、过渡管3、管本体1及公接头4四者中任意相连二者的连接端孔径相等,且任意相连二者的连接端外径也相等。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钻杆的过渡管的剖视图。
相较于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第二种具体实施例在于改变过渡管3的结构,其余技术方案均与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相同。
在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过渡管3为镦粗式,可在减少钻杆重量的同时增加钻杆的柔性。过渡管3的中心孔由第一锥孔、第一圆孔、第二锥孔及第二圆孔依次衔接而成,第一锥孔的小径端与母接头2相连,第二锥孔的小径端与第二圆孔相连,第一圆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锥孔的大径端和第二锥孔的大径端相连,第一圆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圆孔的孔径。
当然,过渡管3的结构不限于上述两种,采用其他类似结构,不影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钻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本体(1)、母接头(2)及一体式连接于所述母接头(2)与所述管本体(1)之间的过渡管(3);所述过渡管(3)的壁厚大于所述管本体(1)的壁厚;所述母接头(2)的外侧一体式设有第一斜台肩(21);所述过渡管(3)包括分别与所述母接头(2)及所述管本体(1)对应相连的第一轴段(31)和第二轴段(32),所述第一轴段(3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轴段(32)的外径,所述第一轴段(31)与所述第二轴段(32)之间形成第二斜台肩(33),所述第一斜台肩(21)和所述第二斜台肩(33)分别用于与吊卡相配合;
所述过渡管(3)为镦粗式,所述过渡管(3)的中心孔由第一锥孔、第一圆孔、第二锥孔及第二圆孔依次衔接而成,所述第一圆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锥孔的大径端和所述第二锥孔的大径端相连,所述第一圆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孔的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台肩(33)的倾斜角度为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3)的长度介于350-4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段(32)的外径等于所述管本体(1)的外径,所述第一轴段(31)与所述管本体(1)二者的外径差值介于15-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3)为锻造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钻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公接头(4),所述公接头(4)与所述管本体(1)远离所述过渡管(3)的一端一体式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接头(2)、所述过渡管(3)、所述管本体(1)及所述公接头(4)四者中任意相邻二者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3)的中心孔为圆柱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接头(2)、所述过渡管(3)及所述管本体(1)三者中任意相连二者的连接端孔径相等。
CN202223321497.6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钻杆 Active CN219365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1497.6U CN219365954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钻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1497.6U CN219365954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钻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5954U true CN219365954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4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1497.6U Active CN219365954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钻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59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30527A (en) Connection of drill tubes
CN219365954U (zh) 一种钻杆
CN201763269U (zh) 双台肩双密封面螺纹接头及采用该螺纹接头的无接箍式油井管
CN104942521A (zh) 一种减小核管道焊接后内孔变形的工装
CN202039785U (zh) 耐用型超高抗扭强度钻杆接头
CN101439385A (zh) 一种钻杆管端加厚方法
CN108643847A (zh) 石油开采用带有内涂层且堆焊有耐磨带的钻杆及制造方法
CN213743283U (zh) 非开挖直连钻杆的改进结构
US6910618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pipe for butt welding
CN209195280U (zh) 钢接头钛合金钻杆及钻杆柱
CN215256081U (zh) 抽油杆导向器
KR101721890B1 (ko) 크레인 지브를 지지하기 위한 견인 로드
CN2893126Y (zh) 加强钻杆
CN109236194A (zh) 一种钢接头钛合金钻杆
CN114934752A (zh) 一种抗疲劳钻杆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N212614554U (zh) 一种钢接头钛合金管体螺纹连接式轻型钻杆
AU2018101723A4 (en) Drill Rod
CN208619055U (zh) 石油开采用带有内涂层且堆焊有耐磨带的钻杆
CN2779036Y (zh) 一种螺纹连接的钻杆
CN203081338U (zh) 一种整体式肋骨矿用钻杆
CN213175540U (zh) 一种煤矿瓦斯排放用钻杆
CN205804621U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焊接空心球节点的转换接头
CN106013468A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焊接空心球节点的转换接头
CN217558271U (zh) 一种椭圆形连续抽油杆连接机构
CN1194328A (zh) 非标准尺寸整体接头石油套管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