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5404U - 一种后浇带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浇带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5404U
CN219365404U CN202222961716.0U CN202222961716U CN219365404U CN 219365404 U CN219365404 U CN 219365404U CN 202222961716 U CN202222961716 U CN 202222961716U CN 219365404 U CN219365404 U CN 219365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al column
post
cast strip
fine sand
sand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617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卓维
任少锋
邓战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Wangjujia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Wangjujia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Wangjujia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Wangjujia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6171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5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5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5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using natural or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g. straw, wool, clay or used tir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后浇带支撑结构,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后浇带支撑结构包括在竖直方向上设置的构造柱,以及在所述构造柱底部设置的细沙层,其中,所述构造柱用于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预设距离内,且所述构造柱的顶部用于支撑梁板,所述构造柱的底部用于通过所述细砂层抵持于所述底板。能够无需借助满堂架实现所需的支撑,有利于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后浇带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浇带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房建住宅楼小区施工中,为避免主楼和车库结构沉降量不一致出现的结构裂缝,根据相关规范往往会设计一条围绕主楼一周圈的沉降后浇带,并在其主楼主体结构封顶后且沉降基本稳定后,方可进行后浇带浇筑。
在后浇带处的结构模板支设中,一般由传统的满堂架搭设的模板,后浇带浇筑完毕14天方可拆除搭设的模板,使得模板的占用时间长,影响使用的周转效率,致使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浇带支撑结构,能够无需借助满堂架实现所需的支撑,有利于降低成本。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浇带支撑结构,包括在竖直方向上设置的构造柱,以及在所述构造柱底部设置的细沙层,其中,所述构造柱用于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预设距离内,且所述构造柱的顶部用于支撑梁板,所述构造柱的底部用于通过所述细砂层抵持于所述底板。
可选地,所述后浇带支撑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构造柱底部的下模板,所述细砂层位于所述下模板内。
可选地,所述下模板内还设置有隔绝层,所述隔绝层位于所述构造柱和所述细砂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构造柱包括钢筋架,以及浇筑于所述钢筋架上的混凝土。
可选地,所述构造柱的横截面为矩形。
可选地,所述细砂层的厚度为40mm至60mm。
可选地,所述下模板的高度为40cm至60cm。
可选地,所述后浇带支撑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构造柱一侧的吊钩环,所述吊钩环预埋于所述梁板上。
可选地,所述钢筋架包括多个钢筋,以及沿所述钢筋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箍筋,且所述钢筋和所述箍筋通过扎丝连接。
可选地,所述钢筋的直径为12mm,所述箍筋的直径为6mm,相邻所述箍筋之间的距离为200mm。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浇带支撑结构,通过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构造柱,且构造柱位于后浇带两侧的预设距离内,方便支设模板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另外,通过在构造柱的底部设置细砂层,方便后期对构造柱进行拆除。采用上述形式,相较于采用满堂架搭设的支撑结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构造更加简单,所投入的人力成本也更低,而且只需要构造柱就能够替代后续的后浇带浇筑所需要的支撑结构,无需借助满堂架实现所需的支撑,有利于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浇带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构造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钢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构造柱的应用示例之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构造柱的应用示例之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构造柱的应用示例之三。
图标:100-后浇带支撑结构;110-构造柱;112-钢筋架;1122-钢筋;1124-箍筋;114-混凝土;120-细砂层;130-梁板;140-底板;150-下模板;160-隔绝层;170-吊钩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后浇带处的结构模板支设中,一般由传统的满堂架搭设的模板,后浇带浇筑完毕14天方可拆除搭设的模板,使得模板的占用时间长,影响使用的周转效率,致使成本较高。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问题。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后浇带支撑结构100,包括在竖直方向上设置的构造柱110,以及在构造柱110底部设置的细沙层,其中,构造柱110用于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预设距离内,且构造柱110的顶部用于支撑梁板130,构造柱110的底部用于通过细砂层120抵持于底板140。
具体的,通过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构造柱110,可以代替满堂架起到所需的支撑作用,另外,通过在构造柱110底部设置的细砂层120,在后浇带凝固成型之后方便对构造柱110进行拆除。其中,构造柱110与主体车库砼同时浇筑成型即可,在后期需要浇筑后浇带时,可借助构造柱110支设模板,以保证后浇带的顺利浇筑。
其中,为了保证模板的顺利支设,需要将构造柱110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预设距离内,构造柱110与梁板130一体浇筑成型后,构造柱110也能够起到对梁板130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通过在构造柱110的底部设置细砂层120,在后期需要拆除构造柱110时,先将细砂层120掏出,使构造柱110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外加其他辅助作用力,便于将构造柱110拆除以进行二次利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浇带支撑结构100,通过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构造柱110,且构造柱110位于后浇带两侧的预设距离内,方便支设模板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另外,通过在构造柱110的底部设置细砂层120,方便后期对构造柱110进行拆除。采用上述形式,相较于采用满堂架搭设的支撑结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构造更加简单,所投入的人力成本也更低,而且只需要构造柱110就能够替代后续的后浇带浇筑所需要的支撑结构,无需借助满堂架实现所需的支撑,有利于降低成本。
如图2所示,后浇带支撑结构100还包括位于构造柱110底部的下模板150,细砂层120位于下模板150内。
具体的,由于构造柱110是随建筑主体同时浇筑完成的,在浇筑构造柱110时,需要在对应的位置拼接上模板和下模板150,并且将细砂层120提前铺设在下模板150内,以便于隔绝底板140和构造柱110,方便后期对构造柱110的拆除。在构造柱110凝固之后,可以将上模板拆除,保留下模板150,避免下模板150内的细砂层120意外散落,影响构造柱110支撑的稳定性。
请继续参考图2,下模板150内还设置有隔绝层160,隔绝层160位于构造柱110和细砂层120之间。
具体的,通过在下模板150内设置隔绝层160,在浇筑形成构造柱110的过程中,防止水泥浆流进底部的细砂层120,影响细砂层120的状态。其中,隔绝层160可以采用硬质塑料实现所需的隔绝操作。可以理解的,也可以直接将细沙装载于塑料袋并放入下模板150的底部以形成细砂层120,同样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下模板150的高度为40cm至60cm。
这样一来,可以减少下模板150的用料,同时在需要构造柱110提供支撑力时,可以通过下模板150保证构造柱110的稳定支撑。示例的,下模板150的高度可以设置为40cm、50cm或60cm等。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细砂层120的厚度为40mm至60mm。
具体的,如果细砂层120的厚度过薄,在后期拆除构造柱110时,不利用将细砂层120从构造柱110的底部清理出去。如果细砂层120的厚度过厚,随着细砂层120的挤压受力,后期可能形成空洞,影响构造柱110的稳定支撑。采用本实施例处厚度,既能防止细砂层120过厚造成空洞,又能方便后期对细砂层120的清理。示例的,细砂层120的厚度可以设置为40mm、50mm或60mm等。
如图3所示,构造柱110包括钢筋架112,以及浇筑于钢筋架112上的混凝土114。
具体的,通过设置钢筋架112,有利于保证构造柱110提升的任性,以提升自身的力学性能,防止受侧向力折断。同时,通过混凝土114,能够保证自身所需要的硬度,避免受力变形,以保证稳定的支撑。可以理解的,在将混凝土114浇筑于钢筋架112上时,可以借助震动棒对混凝土114进行振动,以保证构造柱110的密实性。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构造柱110的横截面为矩形。示例的,构造柱110的桁架面可以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如图4所示,钢筋架112包括多个钢筋1122,以及沿钢筋1122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箍筋1124,且钢筋1122和箍筋1124通过扎丝连接。
具体的,图4位钢筋架112的横截面示意图,构造柱110设置为矩形,则钢筋1122分别位于矩形的四角。并在钢筋1122的外圈设置箍筋1124,通过钢筋1122和箍筋1124的相互配合,实现构造柱110的刚性支撑,在浇筑混凝土114之后,以保证所需的力学性能。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钢筋1122的直径为12mm,箍筋1124的直径为6mm,相邻箍筋1124之间的距离为200mm。
具体的,上述示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较优组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本申请提供组合的基础上适当改变其中一个或多个参数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如图1所示,后浇带支撑结构100还包括设置在构造柱110一侧的吊钩环170,吊钩环170预埋于梁板130上。
具体的,通过在梁板130上设置吊钩环170,在后期对构造柱110进行保护性拆除以进行二次利用时,可以在吊钩环170上穿设麻绳,并将麻绳缠绕在构造柱110上,利用构造柱110与麻绳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构造柱110的拉紧力,以便于将构造柱110缓慢放下,避免构造柱110意外跌落。在通过麻绳缠绕构造柱110之后,就可以拆除下模板150,并将细砂层120掏出,以便于进行后续的拆除作业。
如图5所示,在构造柱110拆除之后,可以切割成合适的长度,在砌体窗洞口做压顶或过梁。请再参考图6,构造柱110拆除之后,也可以用在门的过梁处。可以理解的,如图7所示,构造柱110拆除之后,也可以用在地下室防火隔墙的根部。采用上述形式,能够通过构造柱110简化支撑形式,并在后浇带完成之后对构造柱110进行二次利用,避免材料的浪费,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竖直方向上设置的构造柱,以及在所述构造柱底部设置的细沙层,其中,所述构造柱用于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预设距离内,且所述构造柱的顶部用于支撑梁板,所述构造柱的底部用于通过细砂层抵持于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支撑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构造柱底部的下模板,所述细砂层位于所述下模板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内还设置有隔绝层,所述隔绝层位于所述构造柱和所述细砂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柱包括钢筋架,以及浇筑于所述钢筋架上的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柱的横截面为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砂层的厚度为40mm至6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的高度为40cm至60c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支撑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构造柱一侧的吊钩环,所述吊钩环预埋于所述梁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架包括多个钢筋,以及沿所述钢筋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箍筋,且所述钢筋和所述箍筋通过扎丝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的直径为12mm,所述箍筋的直径为6mm,相邻所述箍筋之间的距离为200mm。
CN202222961716.0U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后浇带支撑结构 Active CN219365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1716.0U CN219365404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后浇带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1716.0U CN219365404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后浇带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5404U true CN219365404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15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61716.0U Active CN219365404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后浇带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5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88272A (en) Reinforced monolithic concrete wall structure for spanning spaced-apart footings and the like
CN106592842B (zh) 装配式大块轻体楼板及其生产建筑工艺和承重卡具
CN108343148A (zh) 一种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US4050213A (en) Method of erecting a multi-story building
US3692446A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d lifting multi-story columns in one story increments
JP2001152416A (ja) 鋼材・コンクリート複合構造橋脚の施工方法
CN219365404U (zh) 一种后浇带支撑结构
CN218091465U (zh) 一种装配式非承重砌筑墙体结构
CN108301510B (zh) 一种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0597881U (zh) 免支模带装饰框架柱及框架柱梁体系
CN105839824B (zh) 车库顶板结构施工方法
CN107630553B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楼板的先张快速施工装置及方法
CN112900235B (zh) 装配式支撑栈桥及充填芯骨混凝土撑梁
CN211816353U (zh) 装配式预制板免拆薄板胎膜现浇圈梁加固体系
CN220908456U (zh) 替代现浇承台周边砖胎膜用的预制承台侧板
EP1092817A2 (en) Improved formwork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loors, roofings and the like
CN219604663U (zh) 一种在墙板预制段内设置组合金属模板的预制墙
CN212358589U (zh) 预制柱及应用其的预制柱连接结构
JPH0725363Y2 (ja) コンクリート梁
JPH07268813A (ja)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構築工法
JPS6224563B2 (zh)
CN112663944A (zh) 挂式模板施工结构
CN114687550A (zh) 后浇带施工方法
TW202413778A (zh) 預鑄柱及其製造方法
TW202413779A (zh) 建築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