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5337U - 一种移动操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操作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5337U
CN219365337U CN202320498946.XU CN202320498946U CN219365337U CN 219365337 U CN219365337 U CN 219365337U CN 202320498946 U CN202320498946 U CN 202320498946U CN 219365337 U CN219365337 U CN 219365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movable frame
rotation
locking
platform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989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宏鑫
王力伟
黄伟
原坤
刘聪
徐绍勇
刘斐
郑祎
张乾
孙宝安
王云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989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5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5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5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移动操作平台,还包括踏板,固定在移动框架顶部外壁;升降调节机构,其设置在移动框架一侧,所述移动框架一侧外壁两端均开设有矩形槽,且升降调节机构包括通过轴承转动在矩形槽顶部内壁的驱动螺纹杆,所述驱动螺纹杆圆周外壁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纹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升降调节机构,能够使工具盒提升至踏板附近,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能够方便施工人员拿取工具,同时能够对工具的集中放置,防止工具分散掉落,同时控制角度调节组件控制第一转动防护板在工具盒上转动,能够使第一转动防护板实现对掉落物的阻挡和收集,使用灵活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操作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移动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高处位置进行施工时,具有一定不便性,需要一种移动操作平台为操作人员提供站立高台,以此,方便施工进行,目前的移动操作平台,需要施工人员自身携带工具,然后在爬上操作台,在施工人员爬升的过程中,施工工具会对施工人员造成不便,同时在施工时,缺乏工具的集中存放位置,工具散乱容易掉落,造成安全事故,而施工掉落物直接掉落在地面上,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使用过程存在一定弊端,因此亟需一种移动操作平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操作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操作平台,包括移动框架,还包括;
踏板,固定在移动框架顶部外壁;
升降调节机构,其设置在移动框架一侧,所述移动框架一侧外壁两端均开设有矩形槽,且升降调节机构包括通过轴承转动在矩形槽顶部内壁的驱动螺纹杆,所述驱动螺纹杆圆周外壁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纹滑块;
横向连接板,其固定在两个螺纹滑块一侧外壁,所述横向连接板一侧外壁安装有工具盒;
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工具盒两端外壁的转动安装座,两个所述转动安装座相对的一端外壁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防护板。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转动安装座一端外壁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输出轴与第一转动防护板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框架上矩形槽底部内壁安装有往复驱动电机,且往复驱动电机输出轴与相对应的驱动螺纹杆底部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踏板顶部外壁安装有防护围栏,且移动框架一端外壁安装有爬梯,移动框架底部外壁四角均安装有滑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防护板一侧外壁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转动防护板,所述第二转动防护板一端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防护板一端设置有限位锁紧组件,且限位锁紧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转动防护板一端外壁的固定座,且固定座一端外壁滑动插接有与限位孔相匹配的锁紧销杆,所述锁紧销杆一端外壁安装有固定锁紧头。
优选的,所述锁紧销杆圆周外壁一端套接有锁紧弹簧,且锁紧销杆圆周外壁一端套接有圆形连接板,锁紧弹簧位于圆形连接板和固定锁紧头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移动操作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升降调节机构,能够使工具盒提升至踏板附近,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能够方便施工人员拿取工具,同时能够对工具的集中放置,防止工具分散掉落,同时控制角度调节组件控制第一转动防护板在工具盒上转动,能够使第一转动防护板实现对掉落物的阻挡和收集,使用灵活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具盒和升降调节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转动防护板和第一转动防护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锁紧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移动框架;2、踏板;3、爬梯;4、防护围栏;5、升降调节机构;
501、往复驱动电机;502、驱动螺纹杆;503、螺纹滑块;6、横向连接板;
7、工具盒;8、角度调节组件;801、转动安装座;802、伺服电机;9、第一转动防护板;10、第二转动防护板;11、限位锁紧组件;1101、固定座;1102、锁紧销杆;1103、固定锁紧头;1104、圆形连接板;1105、锁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移动操作平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移动操作平台,包括移动框架1,还包括;
踏板2,固定在移动框架1顶部外壁;
升降调节机构5,其设置在移动框架1一侧,移动框架1一侧外壁两端均开设有矩形槽,且升降调节机构5包括通过轴承转动在矩形槽顶部内壁的驱动螺纹杆502,驱动螺纹杆502圆周外壁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纹滑块503;
横向连接板6,其固定在两个螺纹滑块503一侧外壁,横向连接板6一侧外壁安装有工具盒7;
角度调节组件8,角度调节组件8包括固定在工具盒7两端外壁的转动安装座801,两个转动安装座801相对的一端外壁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防护板9。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转动安装座801一端外壁安装有伺服电机802,且伺服电机802输出轴与第一转动防护板9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移动框架1上矩形槽底部内壁安装有往复驱动电机501,且往复驱动电机501输出轴与相对应的驱动螺纹杆502底部外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踏板2顶部外壁安装有防护围栏4,且移动框架1一端外壁安装有爬梯3,移动框架1底部外壁四角均安装有滑轮,滑轮上设置有刹车结构。
进一步的,第一转动防护板9一侧外壁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转动防护板10,第二转动防护板10一端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限位孔。
进一步的,第一转动防护板9一端设置有限位锁紧组件11,且限位锁紧组件11包括固定在第一转动防护板9一端外壁的固定座1101,且固定座1101一端外壁滑动插接有与限位孔相匹配的锁紧销杆1102,锁紧销杆1102一端外壁安装有固定锁紧头1103。
进一步的,锁紧销杆1102圆周外壁一端套接有锁紧弹簧1105,且锁紧销杆1102圆周外壁一端套接有圆形连接板1104,锁紧弹簧1105位于圆形连接板1104和固定锁紧头1103之间,使用时,拉动固定锁紧头1103使锁紧销杆1102在固定座1101内滑动,使锁紧销杆1102一端脱离第二转动防护板10上的限位孔,在第一转动防护板9和第二转动防护板10实现对防掉落范围的调节,在拉动锁紧销杆1102时,在圆形连接板1104的作用下,使锁紧弹簧1105压缩,松开固定锁紧头1103时,在锁紧弹簧1105的作用下,使锁紧销杆1102自动插接在限位孔内,实现对第二转动防护板10的固定。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建筑施工工具放置在工具盒7内,控制往复驱动电机501开启使驱动螺纹杆502在竖直限位槽内转动,带动螺纹滑块503升降,通过横向连接板6实现对工具盒7的提升,控制升降调节机构5将工具盒7带动到踏板2出,方便施工人员拿取,同时控制伺服电机802开启,使第一转动防护板9在转动安装座801上转动,实现对第一转动防护板9角度的调节,适用于不同施工情况下的防护,实现对施工过程中掉落物的阻挡和收集,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Claims (7)

1.一种移动操作平台,包括移动框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踏板(2),固定在移动框架(1)顶部外壁;
升降调节机构(5),其设置在移动框架(1)一侧,所述移动框架(1)一侧外壁两端均开设有矩形槽,且升降调节机构(5)包括通过轴承转动在矩形槽顶部内壁的驱动螺纹杆(502),所述驱动螺纹杆(502)圆周外壁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纹滑块(503);
横向连接板(6),其固定在两个螺纹滑块(503)一侧外壁,所述横向连接板(6)一侧外壁安装有工具盒(7);
角度调节组件(8),所述角度调节组件(8)包括固定在工具盒(7)两端外壁的转动安装座(801),两个所述转动安装座(801)相对的一端外壁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防护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转动安装座(801)一端外壁安装有伺服电机(802),且伺服电机(802)输出轴与第一转动防护板(9)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架(1)上矩形槽底部内壁安装有往复驱动电机(501),且往复驱动电机(501)输出轴与相对应的驱动螺纹杆(502)底部外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顶部外壁安装有防护围栏(4),且移动框架(1)一端外壁安装有爬梯(3),移动框架(1)底部外壁四角均安装有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防护板(9)一侧外壁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转动防护板(10),所述第二转动防护板(10)一端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限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防护板(9)一端设置有限位锁紧组件(11),且限位锁紧组件(11)包括固定在第一转动防护板(9)一端外壁的固定座(1101),且固定座(1101)一端外壁滑动插接有与限位孔相匹配的锁紧销杆(1102),所述锁紧销杆(1102)一端外壁安装有固定锁紧头(11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销杆(1102)圆周外壁一端套接有锁紧弹簧(1105),且锁紧销杆(1102)圆周外壁一端套接有圆形连接板(1104),锁紧弹簧(1105)位于圆形连接板(1104)和固定锁紧头(1103)之间。
CN202320498946.XU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移动操作平台 Active CN219365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8946.XU CN219365337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移动操作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8946.XU CN219365337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移动操作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5337U true CN219365337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8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98946.XU Active CN219365337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移动操作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5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22479B (zh) 一种液压控制汽车轮毂检修设备
CN109264623B (zh) 一种智能化互联网通信光缆维修升降装置的操作方法
CN211496661U (zh) 一种立柱升降式移动龙门吊车
CN219365337U (zh) 一种移动操作平台
CN208935737U (zh) 一种智能可调节式电机承托专用车
CN216696732U (zh) 一种智能环境气象监测采集设备
CN213177958U (zh) —种幕墙灯具安装结构
CN212342358U (zh) 一种能够稳定限位的电缆生产用牵引装置
CN212968829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力检修架
CN111039238B (zh) 一种园林树木修剪装置
CN219796820U (zh) 一种弱电智能化施工监控装置
CN218025325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底座工装
CN219638755U (zh) 一种大断面钢模台车工作梯
CN218754828U (zh) 一种汽车维修救援平台
CN217808639U (zh) 一种升降高空作业车
CN216743502U (zh) 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停车场用安防监控装置
CN219359431U (zh) 高铁和地铁电气控制柜的制作装置
CN219772717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的支撑装置
CN218195008U (zh) 一种自动引导车维修辅助装置
CN215104768U (zh) 一种桥梁用施工安装架
CN219363123U (zh) 一种带有安全监控功能的升降机
CN215554242U (zh) 一种无人航空器起飞引导架结构
CN220207556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碳排放监测装置
CN220539170U (zh) 一种建筑施工整合架
CN218121900U (zh) 碳排放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