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5005U - 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5005U
CN219365005U CN202320139699.4U CN202320139699U CN219365005U CN 219365005 U CN219365005 U CN 219365005U CN 202320139699 U CN202320139699 U CN 202320139699U CN 219365005 U CN219365005 U CN 219365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wedge
layer
absorbing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96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林华
陈浩
杨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ntec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ntec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ntec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ntec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96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5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5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5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的尖劈,底座上设置有吸音基体,吸音基体包括弹性阻尼层、软性材料黏连层和尖劈吸音棉层,弹性阻尼层与软性材料黏连层固定连接,尖劈吸音棉层与软性材料黏连层固定连接,吸音基体还包括低频共振阻尼板,当低频声音入射时,本实用新型中低频共振阻尼板振动,产生与入射声波相反的发射波,从而消除低频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声室内的吸音体,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
背景技术
吸声尖劈应用逐渐过渡原理,把多孔性(或纤维性)材料做成锥形或尖劈状吸声体,统称吸声尖劈,当声波从尖端入射时,由于吸声层的逐渐过渡性质,材料的声阻抗与空气的声阻抗能较好地匹配,使声波传入吸声体,并被高效的吸收,吸声尖劈的吸声特性与尖劈长度、填充材料、空腔深度有关。
同种材料下尖劈长度愈长,尖劈的低频吸声性能愈好,消声室是要在室内模拟自由场或半自由场空间,所以要求墙面吸声系数为99%以上。截止频率是指在此频率以上,统能保证99%的吸声系数。一般而言,尖劈的长度适用于1/4波长理论。
按照声学1/4波长理论,只有厚度达到1/4波长的吸音体,才可以吸收该波长的频率,以100Hz的声波为例,其波长为3.4米,因此就要求吸音尖劈的长度达到0.8米左右,理论上才能吸收99%以上的效率,这样的传统结构导致尖劈尺寸过大,占用了比较大的空间,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该吸音尖劈既消除低频噪音,又节省空间。
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包括底座和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尖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吸音基体,所述吸音基体包括弹性阻尼层、软性材料黏连层和尖劈吸音棉层,所述弹性阻尼层与所述软性材料黏连层固定连接,所述尖劈吸音棉层与所述软性材料黏连层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基体还包括低频共振阻尼板,当低频声音入射,所述低频共振阻尼板振动,产生与入射声波相反的发射波,从而消除低频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低频共振阻尼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弹性阻尼层和所述软性材料黏连层之间,用于消除低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低频共振阻尼板一侧与所述弹性阻尼层粘结固定、另一侧与所述软性材料黏连层粘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低频共振阻尼板由钢材或铁氧体中制成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低频共振阻尼板的厚度在2~5mm。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阻尼层、软性材料黏连层和尖劈吸音棉层的厚度均在3~8mm。
进一步的,所所述尖劈吸音棉层与所述软性材料黏连层粘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尖劈内填充有尖劈吸声材料,所述尖劈吸声材料由聚氨酯一次成型或者聚酯纤维吸音棉材质制成。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弹性阻尼层与软性材料黏连层之间固定了一层低频共振阻尼板,弹性阻尼层、低频共振阻尼板以及软性材料黏连层组成一个共振系统,当低频声音入射时,低频共振阻尼板会产生振动,产生与入射声波相位相差180度的反射波,这样就正反两个波就会相互抵消,达到了消除低频噪音的目的,且整体占空空间小,节省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选用钢板做低频共振阻尼板,可极大可能吸收低至50Hz的波长,自由振动钢板的厚度为2~5mm,自由振动钢板可以被相近频率的声波激励,产生共振,也消耗声波能量,最终达到吸收低频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选用电磁屏蔽材料铁氧体作为低频共振阻尼板,可满足声音20-20KHz声波的吸收,又能满足对电磁波1-18GHz的吸收,达到吸收低频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局部剖面图;
1、底座;2、尖劈;20、尖劈基部;21、尖劈部;22、尖劈吸声材料;3、吸音基体;30、弹性阻尼板;31、低频共振阻尼板;32、软性材料黏连层;33、尖劈吸音棉层;4、金属穿孔板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1上的尖劈2。
底座1上设置有吸音基体3,吸音基体3表面固定设置有金属穿孔板外壳4,目的是提高吸音基体3质量的同时使其外表面坚固。
吸音基体3包括弹性阻尼层30和软性材料黏连层32,弹性阻尼层30与软性材料黏连层32之间固定了一层低频共振阻尼板31,弹性阻尼层30、低频共振阻尼板31以及软性材料黏连层32组成一个共振系统,当低频声音入射时,低频共振阻尼板31会产生振动,产生与入射声波相位相差180度的反射波,这样就正反两个波就会相互抵消,达到了消除低频噪音的目的。
软性材料黏连层32与尖劈2之间固定粘结有一层尖劈吸音棉层33,便于低频声波能量消耗。本实施例弹性阻尼层30、低频共振阻尼板31和软性材料黏连层32采用粘结方式固定,便于消除低频噪音。
本实施例吸音基体3中的弹性阻尼层30,可在变形时将动能转变成热能的原理进而降低结构的共振振幅,用于减小振动、降低结构噪声起到阻尼减振的作用和提高疲劳寿命。
弹性阻尼层30、低频共振阻尼板31和软性材料黏连层32之间还可采用卡扣方式固定。
本实施例选择钢板作为低频共振阻尼板31,可极大可能吸收低至50Hz的波长,自由振动钢板的厚度为2~5mm,自由振动钢板可以被相近频率的声波激励,产生共振,也消耗声波能量,最终达到吸收低频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金属穿孔板外壳4的材质为开孔率不小于40%,厚度约为0.8mm的镀锌穿孔钢板。
本实施例中吸音基体3内的吸音空间(图中未示)呈立方体状。
弹性阻尼层30和软性材料黏连层32作为吸音材料,声波从空气或者吸音棉中进入阻抗发生变化,可将其能量消耗,使低频共振阻尼板31的共振频率范围变宽,提高吸声效果。
本实施中的弹性阻尼层30也可替换为凝胶。
弹性阻尼层30、软性材料黏连层32和尖劈吸音棉层33的厚度均在3~8mm。
尖劈2也包括金属穿孔板外壳4,金属穿孔板外壳4围成吸音空间(图中未示),吸音空间(图中未示)内填充有尖劈吸声材料22,可吸收中高频段的声波。
尖劈2的吸音空间(图中未示)包括尖劈基部20和若干尖劈部21,尖劈部21固定设置在尖劈基部20背向吸音基体3一侧,尖劈基部20呈立方体状,若干尖劈部21与尖劈基部20连通。
本实施例中尖劈4的尖劈基部20与尖劈部21内填充的尖劈吸声材料22均为聚酯纤维吸音棉,用于中高频段的吸声。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2选择电磁屏蔽材料铁氧体作为低频共振阻尼板31,其铁氧体厚度为5mm,即可满足声音20-20KHz声波的吸收,又能满足对电磁波1-18GHz的吸收。
由于声音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根据1/4波长理论,尖劈的尺寸就越小,因此,如果想实现全频段的声音吸收20-20000Hz,因为波长越长,尖劈就越大,因此本实施例在弹性阻尼层30与软性材料黏连层32之间固定了一层低频共振阻尼板31,一方面,弹性阻尼层30、低频共振阻尼板31以及软性材料黏连层32组成一个共振系统,当低频声音入射时,低频共振阻尼板31会产生振动,产生与入射声波相位相差180度的反射波,这样就正反两个波就会相互抵消,达到了消除低频噪音的目的;另一方面,不需要了依据传统吸音尖劈,减少吸音尖劈的占用空间,降低整体制造成本,节约资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包括底座(1)和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的尖劈(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吸音基体(3),所述吸音基体(3)包括弹性阻尼层(30)、软性材料黏连层(32)和尖劈吸音棉层(33),所述弹性阻尼层(30)与所述软性材料黏连层(32)固定连接,所述尖劈吸音棉层(33)与所述软性材料黏连层(3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基体(3)还包括低频共振阻尼板(31),当低频声音入射,所述低频共振阻尼板(31)振动,产生与入射声波相反的发射波,从而消除低频噪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共振阻尼板(31)固定设置在所述弹性阻尼层(30)和所述软性材料黏连层(32)之间,用于消除低噪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共振阻尼板(31)一侧与所述弹性阻尼层(30)粘结固定、另一侧与所述软性材料黏连层(32)粘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共振阻尼板(31)由钢材或铁氧体中制成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共振阻尼板(31)的厚度在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阻尼层(30)、软性材料黏连层(32)和尖劈吸音棉层(33)的厚度均在3~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其特征在于,所所述尖劈吸音棉层(33)与所述软性材料黏连层(32)粘结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劈(2)内填充有尖劈吸声材料(22),所述尖劈吸声材料(22)由聚氨酯一次成型或者聚酯纤维吸音棉材质制成。
CN202320139699.4U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 Active CN219365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9699.4U CN219365005U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9699.4U CN219365005U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5005U true CN219365005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4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9699.4U Active CN219365005U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5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6092B (zh) 具有低频减振降噪及隔声功能的超材料型轻质结构
CN108731838B (zh) 一种声学材料结构及其与声辐射结构的组装方法
CN102543061B (zh) 薄膜机械阻抗与微穿孔板声阻抗结合的宽频吸声结构
CN108847211B (zh) 一种声学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CN102968985B (zh) 复合多层机械阻抗板的薄型宽频吸声结构
CN110285495B (zh) 一种隔振吸音装置及空调室外机
CN102298925A (zh) 一种复合吸声结构
CN108413516A (zh) 一种压缩机隔音罩、压缩机及空调室外机
CN219365005U (zh) 一种用于消声室的吸音尖劈
CN109024950A (zh) 建筑隔音建筑板
CN113753173A (zh) 隔声与减振抑噪多功能一体化超材料板壳结构及制备方法
CN102384571A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消声结构
CN202811359U (zh) 旋转压缩机储液器的减振装置
CN202996287U (zh) 复合多层机械阻抗板的薄型宽频吸声结构
CN113066463B (zh) 变压器油箱声振控制用吸隔声结构、变压器油箱及变压器
CN110444188B (zh) 一种水下穿孔混合空腔结构声学覆盖层
CN215170038U (zh) 一种具备吸声功能的公路隧道管片
CN105575379A (zh) 消声室以及用于其的消声器
CN113833807A (zh) 高阻尼减振支架
CN214491909U (zh) 一种声子晶体隔声玻璃
WO2015109761A1 (zh) 中低频轻薄型隔声吸声板及其复合壁板
CN220928279U (zh) 一种声学超材料悬置隔振结构
CN213214235U (zh) 一种集装箱式电磁屏蔽舱
CN218093456U (zh)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降噪结构
CN214884540U (zh) 一种吸声三角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