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5855U - 反渗透滤芯及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反渗透滤芯及净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5855U
CN219355855U CN202223092377.3U CN202223092377U CN219355855U CN 219355855 U CN219355855 U CN 219355855U CN 202223092377 U CN202223092377 U CN 202223092377U CN 219355855 U CN219355855 U CN 219355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adapter
filter element
reverse osmosis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923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浩
陈伟杰
黄健荣
吴紫阳
高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30923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5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5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5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渗透滤芯及净水机,该滤芯包括壳体与接头组件,壳体包括内壳与外壳,内壳与滤芯本体之间形成有第一流道,滤芯本体的中心管形成第二流道,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有第三流道,内壳的上端盖内形成有连通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腔体;接头组件包括第一转接头,第一转接头的入口端伸入至腔体的内部,第一转接头内部具有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且二者分别连通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第一转接头与外壳之间形成有连通第三流道的第三通道。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滤芯一端构造出了与三个流道分别对应的三个通道,形成彼此分隔的三个水路,在实现将水路出入口设置在同一端并在提高结构紧凑性的前提下,有效地避免了水路之间的串水问题。

Description

反渗透滤芯及净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反渗透滤芯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净水行业的快速发展,反渗透净水机也逐渐成为了市场的主流发展方向。对于反渗透净水机而言,反渗透膜滤芯结构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反渗透膜的进出水形式有多种,例如圆筒式的侧流膜内芯两端面进预处理水,中间孔出浓水,圆周外表面出纯水。但不管是哪种进出水形式,滤芯中都会有三个水路,即预处理水进水水路、纯水出水水路以及浓水出水水路。
常规的滤芯一般会把三个水路的进出口分别置于两端,即一端进水、一端出水,例如公开专利CN107998886A。但是这样就要求必对应滤芯的两端分别设置相应的水管线路,不利于净水设备的整体结构紧凑型布局设计,因为将三个水路的进出口集中在滤芯的一端,可以将相应的水路管线布置在同一端,结构上更紧凑。目前也有将三个水路的进出口集中在滤芯的一端的现有技术,例如公开专利CN210786912U,但是其只是在一端简单地设置三个水路进出口结构,结构上还需优化。
因此,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针对将滤芯中的三个水路进出口设置在滤芯的同一端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结构紧凑型的同时,将三个水路有效的隔开,避免串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净水滤芯存在的结构设计不紧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反渗透滤芯及净水机,在实现结构紧凑性的同时,对相应的水路进行有效地分隔,避免串水。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反渗透滤芯,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容纳滤芯本体的内壳以及套设在所述内壳外的外壳,所述内壳与所述滤芯本体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流道,所述滤芯本体的中心管形成第二流道,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第三流道,所述内壳一端的上端盖内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腔体;以及
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设置所述上端盖上的第一转接头,所述第一转接头的入口端伸入至所述腔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转接头内部具有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所述第一转接头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三通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接头内部具有主通道,所述主通道通过其内部的隔板在轴向上分为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
所述第二通道靠近所述入口端且所述入口端形成有所述第二通道的入口,所述第一转接头的与所述入口端相对的出口端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所述第一转接头的壁面上在靠近所述隔板的位置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接头上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阀芯部件,所述阀芯部件包括阀芯本体以及与所述阀芯本体配合的弹性件,所述阀芯本体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部分地伸出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并封堵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部件还包括阀座,所述阀座嵌设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内,所述阀芯本体与所述弹性件均设置在所述阀座内,所述阀座的壁面上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过流口,所述阀芯本体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部分地伸出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并封堵所述过流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与形成所述第二流道的所述中心管的管口直接连通,所述第一转接头的入口端穿过所述腔体密封配合至所述中心管的管口内并使所述第二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中心管,所述第一转接头的壁面上在靠近所述入口端的位置所设置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腔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与所述上端盖对应的一端设置有外接口,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腔体并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转接头的内接口,所述内接口位于所述外接口中,所述第一转接头与所述外接口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的所述第三通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接头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所述内接口的口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限位凸起的限位缺口,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缺口彼此限位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转接头在周向上与所述内接口相对固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端盖为具有多个镂空口的镂空结构,所述镂空口用于使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滤芯本体的靠近所述端盖的上端面部分所在区域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壳的另一端设置有下端盖,所述下端盖为具有多个镂空口的镂空结构,所述第三流道延伸至所述下端盖处,且第三流道通过所述镂空口与所述滤芯本体的靠近所述下端盖的端面部分所在区域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套在所述第一转接头外的第二转接头,所述第一转接头与所述第二转接头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输出通道。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净水机,其包括上述的反渗透滤芯。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滤芯及净水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渗透滤芯及净水机,基于滤芯可以内部所形成的三个流道,利用所设计的接头组件在滤芯的一端构造出了与三个流道分别对应的三个通道,以此形成彼此分隔的三个水路,在实现将水路出入口设置在同一端并在提高结构紧凑性的前提下,有效地避免了水路之间的串水问题。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滤芯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显示了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显示了图1中上端盖与第一转接头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滤芯的第一转接头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滤芯的第一转接头的结构的剖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附图标记:
1、壳体;11、内壳;12、外壳;121、外接口;13、上端盖;131、腔体;132、内接口;133、镂空口;14、下端盖;2、滤芯本体;21、中心管;3、第一转接头;31、第一通道;311、第一通道的入口;312、第一通道的出口;32、第二通道;321、第二通道的入口;322、第二通道的出口;33、隔板;34、限位凸起;35、输出通道;4、第一流道;5、第二流道;6、第三流道;61、第三通道;7、阀芯部件;71、阀芯本体;72、弹性件;73、阀座;74、过流口;8、第二转接头;9、水路板;91、抵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附图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渗透滤芯,包括:
壳体1,壳体1包括容纳滤芯本体2的内壳11以及套设在内壳11外的外壳12,内壳11与滤芯本体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流道4,滤芯本体2的中心管21形成第二流道5,内壳11与外壳12之间形成有第三流道6,内壳11一端的上端盖13内形成有连通第一流道4与第二流道5的腔体131;以及
接头组件,接头组件包括设置上端盖13上的第一转接头3,第一转接头3的入口端伸入至腔体131的内部,第一转接头3内部具有第一通道31与第二通道32,第一通道31与第二通道32分别连通第一流道4与第二流道5,第一转接头3与外壳12之间形成有连通第三流道6的第三通道61。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反渗透滤芯采用在一端形成三个水路流道的进出口结构,以此提高滤芯结构的紧凑性,同时利用接头结构与壳体1共同形成三个相互分隔的通道,分别对应相应的流道,有效避免串水。
具体而言,参照附图图1,本实用新型在内壳11与滤芯本体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流道4,滤芯本体2的中心管21形成第二流道5,内壳11与外壳12之间形成有第三流道6,每个流道根据滤芯具体的结构设计,可以用于不同的流体的输入或输出。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4用于纯水的输出,第二流道5用于浓水的输出,第三流道6用于预处理水的输入。预处理水通过第三通道61进入第三流道6输入至壳体1内部,并经滤芯本体2的端部进入滤芯本体2,而后过滤后产生的纯水由滤芯本体2的外周面进入第一流道4并经第一通道31输出、浓水由滤芯本体2的内周面进入第二流道5并经第二通道32输出。
对于形成第一通道31、第二通道32以及第三通道61的接头组件而言,其主要包括安装在内壳11上端盖13上的第一转接头3,第一转接头3内具有两个彼此独立的第一通道31与第二通道32。安装时,第一转接头3伸入至上端盖13内部的腔体131中,第一转接头3上的第一通道的入口311与第二通道的入口321分别连通第一流道4与第二流道5。并且,第一转接头3安装在内壳11的上端盖13上后,实际上也是处于外壳12内,故第一转接头3与外壳12之间形成了第三流道6连通的第三通道61。
本实用新型的反渗透滤芯,基于滤芯可以内部所形成的三个流道,利用所设计的接头组件在滤芯的一端构造出了与三个流道分别对应的三个通道,以此形成彼此分隔的三个水路,在实现将水路出入口设置在同一端并在提高结构紧凑性的前提下,有效地避免了水路之间的串水问题。
进一步地,第一转接头3内部具有主通道,主通道通过其内部的隔板33在轴向上分为第一通道31与第二通道32;第二通道32靠近入口端且入口端形成有第二通道的入口321,第一转接头3的与入口端相对的出口端形成有第一通道的出口312,第一转接头3的壁面上在靠近隔板33的位置分别形成有第一通道的入口311与第二通道的出口322。
具体地,如附图图2与图5所示,第一通道31与第二通道32在第一转接头3内是沿轴向分布的,这样做的的好处是可以减小第一转接头3的径向尺寸,或者说不用针对性设计而可以直接基于常规径向尺寸的转接头进行设计制造。如果采用两个通道并列设置的方案的话,需要增大第一转接头3的径向尺寸,以此也需要相应的改变内壳11上用于安装第一转接头3的安装结构的结构以及尺寸,不利于产品制造。
进一步地,腔体131与形成第二流道5的中心管21的管口直接连通,第一转接头3的入口端穿过腔体131密封配合至中心管21的管口内并使第二通道的入口321连通中心管21,第一转接头3的壁面上在靠近入口端的位置所设置的第一通道的入口311连通腔体131。
具体地,参照附图图2,腔体131同时连通第一流道4与第二流道5,形成第二流道5的中心管21的管口在腔体131壁面上形成连通口,腔体131的边缘部分与第一流道4(环形)的流道口连通。安装时,第一转接头3的入口端直接通过腔体131插入至中心管21的管口的中,入口端上的第二通道的入口321直接连通中心管21,第一转接头3靠近入口端且与腔体131对应的部分的壁面上开设有第一通道的入口311,第一通道的入口311通过腔体131连通第一流道4。第一转接头3也起到了在腔体131中分隔出两个分别对应第一流道4与第二流道5的腔室的效果,实现第一流道4和第一通道31所形成的水路与第二流道5和第二通道32所形成的水路的密封分隔。
进一步地,外壳12与上端盖13对应的一端设置有外接口121,上端盖13上设置有连通腔体131并用于安装第一转接头3的内接口132,内接口132位于外接口121中,第一转接头3与外接口121之间形成与第三流道6连通的第三通道61。
具体地,参照附图图2,内壳11与外壳12分别向外延伸出有内接口132与外接口121,内接口132用于安装第一转接头3,外接口121用于与净水设备的其他构建进行连接。第一转接头3安装(密封)在内接口132上时,其实际上也是位于外接口121内并且与外接口121之间形成第三通道61。这样实际上利用第一转接头3与壳体1的配合就是形成了分别对应三个流道的三个通道,结构十分紧凑且分隔性好。
进一步地,第一转接头3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34,内接口132的口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限位凸起34的限位缺口,限位凸起34与限位缺口彼此限位配合,以使第一转接头3在周向上与内接口132相对固定。
具体地,如附图图3所示,限位凸起34与限位缺口能够相对配合,实现第一转接头3相对上端盖13的定位安装,同时也可以避免第一转接头3与上端盖13的内接口13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而影响装配结构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上端盖13为具有多个镂空口133的镂空结构,镂空口133用于使第三通道61与滤芯本体2的靠近端盖的上端面部分所在区域连通。
内壳11的另一端设置有下端盖14,下端盖14为具有多个镂空口133的镂空结构,第三流道6延伸至下端盖14处,且第三流道6通过镂空口133与滤芯本体2的靠近下端盖14的端面部分所在区域连通。
具体地,如附图图1与图3所示,内壳11两端分别具有上端盖13与下端盖14,上端盖13与下端盖14上均具有镂空口133,由第三通道61输入的预处理水可以通过上端盖13上的镂空口133直接进入滤芯本体2的上端,并且由第三通道61输入的预处理水还可以通过第三流道6流至下端盖14处并通过下端盖14上的镂空口133进入滤芯本体2的下端,这样预处理水可以通过镂空口133从两端同时进入滤芯本体2,可以提高滤芯的过滤出水效率。
进一步地,接头组件还包括套在第一转接头3外的第二转接头8,第一转接头3与第二转接头8之间形成连通第二通道32的输出通道35。
具体地,如附图图2所示,第二转接头8套在第一转接头3外,其端部也安装(密封)在上端盖13的内接口132上,其主要作用是在其与第一转接头3之间形成输出通道35(环形),输出通道35连通第二通道的出口322,便于第二通道32内的流体输出。
在此结构下,第三通道61(环形)实际上时形成于第二转接头8与外壳12的外接口121之间。第二转接头8外周面上还延伸出有抵接部,如附图图2所示,抵接部抵接外接口121的内避面,可便于对接头组件进行定位以及限位,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改进,部分相同内容请参考实施例1,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参照附图图1、图2与图5,第一转接头3上的第一通道的出口312处设置有阀芯部件7,阀芯部件7包括阀芯本体71以及与阀芯本体71配合的弹性件72,阀芯本体71在弹性件72的作用下部分地伸出第一通道的出口312并封堵第一通道的出口312。
阀芯部件7还包括阀座73,阀座73嵌设在第一通道的出口312内,阀芯本体71与弹性件72均设置在阀座73内,阀座73的壁面上具有连通第一通道31的过流口74,阀芯本体71在弹性件72的作用下部分地伸出第一通道的出口312并封堵过流口74。
具体地,阀芯部件7用于实现第一通道31的启闭,更具体而言是需要在滤芯安装状态下使第一通道31的开启,在滤芯拆卸状态下使第一通道31的关闭。具体而言,阀芯部件7的阀座73设置在第一通道的出口312内,阀芯本体71设置在阀座73内,由于阀芯本体71封堵阀座73的主要通道,因此第一通道31只能通过阀座73内壁上的过流口74与外界连通。
那么在滤芯拆卸状态下,弹性件72的弹力推动阀芯本体71向第一通道31外移动并使阀芯本体71抵靠在第一通道的出口312的口沿,此时阀芯本体71封堵过流口74与第一通道的出口312之间的连通部分,进而关闭第一通道31。在滤芯安装状态下,滤芯于净水设备的水路板9进行装配,水路板9上的抵接头91抵接阀芯部件7的阀芯本体71并将阀芯本体71向第一通道31内部挤压,从而压缩弹簧并使阀芯本体71至少部分地开启过流口74,进而打开第一通道31。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机,其包括上述的反渗透滤芯,进而具备其所具备全部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11)

1.一种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容纳滤芯本体的内壳以及套设在所述内壳外的外壳,所述内壳与所述滤芯本体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流道,所述滤芯本体的中心管形成第二流道,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第三流道,所述内壳一端的上端盖内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腔体;以及
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设置所述上端盖上的第一转接头,所述第一转接头的入口端伸入至所述腔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转接头内部具有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所述第一转接头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三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头内部具有主通道,所述主通道通过其内部的隔板在轴向上分为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
所述第二通道靠近所述入口端且所述入口端形成有所述第二通道的入口,所述第一转接头的与所述入口端相对的出口端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所述第一转接头的壁面上在靠近所述隔板的位置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头上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阀芯部件,所述阀芯部件包括阀芯本体以及与所述阀芯本体配合的弹性件,所述阀芯本体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部分地伸出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并封堵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部件还包括阀座,所述阀座嵌设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内,所述阀芯本体与所述弹性件均设置在所述阀座内,所述阀座的壁面上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过流口,所述阀芯本体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部分地伸出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并封堵所述过流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与形成所述第二流道的所述中心管的管口直接连通,所述第一转接头的入口端穿过所述腔体密封配合至所述中心管的管口内并使所述第二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中心管,所述第一转接头的壁面上在靠近所述入口端的位置所设置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上端盖对应的一端设置有外接口,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腔体并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转接头的内接口,所述内接口位于所述外接口中,所述第一转接头与所述外接口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的所述第三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头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所述内接口的口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限位凸起的限位缺口,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缺口彼此限位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转接头在周向上与所述内接口相对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为具有多个镂空口的镂空结构,所述镂空口用于使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滤芯本体的靠近所述端盖的上端面部分所在区域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另一端设置有下端盖,所述下端盖为具有多个镂空口的镂空结构,所述第三流道延伸至所述下端盖处,且第三流道通过所述镂空口与所述滤芯本体的靠近所述下端盖的端面部分所在区域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套在所述第一转接头外的第二转接头,所述第一转接头与所述第二转接头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输出通道。
11.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反渗透滤芯。
CN202223092377.3U 2022-11-21 2022-11-21 反渗透滤芯及净水机 Active CN219355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2377.3U CN219355855U (zh) 2022-11-21 2022-11-21 反渗透滤芯及净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2377.3U CN219355855U (zh) 2022-11-21 2022-11-21 反渗透滤芯及净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5855U true CN219355855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51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92377.3U Active CN219355855U (zh) 2022-11-21 2022-11-21 反渗透滤芯及净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5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9279B (zh) 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CN219355855U (zh) 反渗透滤芯及净水机
CN214880628U (zh) 滤芯总成以及净水器
US20230416114A1 (en) Filter element assembly and water purifier
CN116036865A (zh) 反渗透滤芯及净水机
CN109045809B (zh) 滤芯流道结构、复合滤芯以及净水器
CN208742077U (zh) 复合滤芯结构及包括其的净水机
CN216878231U (zh) 一种智能单级复合集成ro滤芯的多层净化小型滤瓶组件
CN216878229U (zh) 一种智能单级复合集成ro滤芯的多层净化滤瓶结构
CN216045601U (zh) 一种转换阀
CN106178665B (zh) 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过滤装置
CN108722002A (zh) 复合滤芯结构及包括其的净水机
CN212396008U (zh) 一种三止水过滤器
CN221397603U (zh) 筒体、滤芯组件和净水装置
CN113772837A (zh) 滤芯及净水系统
CN219866842U (zh) 净水设备的管路组件以及具有该管路组件的净水设备
CN213433312U (zh) 一种快接式滤芯连接装置
CN221432368U (zh) 水路板组件及包括该水路板组件的净饮设备
CN216445057U (zh) 反渗透滤芯组件和净水器
CN216472536U (zh) 水路板总成及净水机
CN216571922U (zh) 一种多水路连通的滤芯座及其组件
CN208975327U (zh) 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CN216457397U (zh) 龙头净水器
CN213628992U (zh) 过滤可切换的球阀
CN220376401U (zh) 复合滤芯和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