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0582U -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0582U
CN219350582U CN202320059587.8U CN202320059587U CN219350582U CN 219350582 U CN219350582 U CN 219350582U CN 202320059587 U CN202320059587 U CN 202320059587U CN 219350582 U CN219350582 U CN 219350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erminal
tab
electrode
opening
switch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595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蹬华
陈龙
周文林
郑于炼
王鹏
金海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595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0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0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0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单体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单体电池包括:壳体,壳体设有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至少一个电芯,电芯设于壳体内且具有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第二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片连接;转接片组件,转接片组件夹设在壳体与电芯之间且包括第一转接片和第一支撑架,第一转接片支撑在第一支撑架上且与第一电极端子、第一电极片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架可以固定住第一转接片,达到方便将转接片组件安装至单体电池的壳体内的效果,第一支撑架还可以支撑住第一转接片,从而方便连接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一转接片,有利于提高转接片组件的安装效率,提高单体电池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体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文献CN109713353B公开的二次电池包括壳体、电极组件、顶盖组件、转接片,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和固定在顶盖片上的电极端子,转接片包括主体部和凸出部,主体部与电极组件的极耳连接,凸出部从顶盖片上的转接片引出孔伸出至超出电极端子面的位置,从而与电极端子焊接。
然而,由于转接片的主体部连接在极耳的下方,相当于将转接片悬空设置,在焊接电极端子与凸出部时,转接片在自身重力以及向下推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向下变形,导致焊接不到位,严重影响焊缝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单体电池,该单体电池安装更加方便,可以保证转接片组件与单体电池的电极端子的连接可靠性。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单体电池的电池模组。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模组的用电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体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电芯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具有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片连接;转接片组件,所述转接片组件夹设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芯之间且包括第一转接片和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转接片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且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所述第一电极片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将第一转接片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在连接电芯的第一电极片与第一转接片之后,第一支撑架可以固定住第一转接片,从而达到方便将转接片组件安装至单体电池的壳体内的效果,在将装有转接片组件的电芯安装至单体电池的壳体内之后,第一支撑架可以支撑住第一转接片,从而方便连接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一转接片,有利于提高转接片组件的安装效率,从而提高单体电池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通过以所述第一转接片为嵌件的注塑工艺成型。如此设置,可以保证二者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转接片组件的结构稳定性,成型方便、易于实现,无需多余的连接结构,有利于降低部件数量,降低成本和组装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片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可拆卸地连接。如此设置,不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一转接片在第一支撑架上的位置,而且若第一转接片发生损坏时,还可以方便维修和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片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卡接相连或者通过紧固件连接,不仅可以保证第一转接片与第一支撑架的连接可靠性,而且易于装拆,有利于提高装拆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安装板;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转接片的至少一部分夹持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通过将第一支撑架设置成上述结构,方便第一转接片在第一支撑架上的安装和拆卸,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中的一个具有固定孔且另一个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孔配合。如此设置,可以保证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第一转接片在第一支撑架上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中的一个具有第一定位孔且另一个具有定位部,所述第一转接片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利用定位部,不仅可以保证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连接可靠性,而且可以对第一转接片形成定位,避免第一转接片发生移位,进一步保证第一转接片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片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第一支撑架可以对第一转接片进行有效支撑,从而方便固定第一转接片,达到方便安装至单体电池的壳体内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具有至少一个固定槽,所述第一转接片的至少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槽配合。由于第一转接片的至少一端插入固定槽,因此可以防止第一转接片从第一支撑架上脱落,进一步保证第一转接片在第一支撑架上的安装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片包括:电极端子连接部;电极片连接部,所述电极片连接部与所述电极端子连接部连接;其中,所述电极端子连接部和所述电极片连接部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第一支撑架可以对电极端子连接部、电极片连接部进行有效支撑,从而保证电极端子连接部和第一电极端子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片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端子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极片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电极端子连接部的另一端分别形成所述第一转接片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其中,所述电极片连接部包括多个连接片,多个所述连接片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接片的长度方向,所述电极端子连接部的所述一端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片之间,从而可以将多个电芯的电极片与电极端子电气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设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壁或者不同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片组件还包括第二转接片,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极片通过所述第二转接片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转接片,可以提高第二电极端子与第二电极片连接的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片和所述第二转接片中的一个为铜片且另一个为铝片。铜片和铝片的导电性好、质地较软、成本低,并且在空气中也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将第一转接片和第二转接片中的一个为铜片且另一个为铝片,有利于提高转接片组件的导电性能和安装便利性,还可以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片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转接片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在连接电芯的第一电极片与第一转接片、第二电极片与第二转接片之后,第二支撑架可以固定住第二转接片,从而达到方便将转接片组件安装至单体电池的壳体内的效果,在将装有转接片组件的电芯安装至单体电池的壳体内之后,第二支撑架可以支撑住第二转接片,从而方便连接第二电极端子和第二转接片,有利于提高转接片组件的安装效率,从而提高单体电池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具有第一安装口,用于避让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一转接片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口的边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具有第二安装口,用于避让所述第二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二转接片的两端均与所述安装口的边沿连接。由于第一安装口的设置,使得第一支撑架可以避开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一电极片,这样第一转接片可以分别与第一电极端子、第一电极片接触,从而可以使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一电极片实现电气连接;由于第二安装口的设置,使得第二支撑架可以避开第二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片,第二转接片可以分别与第二电极端子、第二电极片接触,使第二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片实现电气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片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布且相连,使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设置在电芯的同一侧,不仅方便将装有转接片组件的电芯安装至单体电池的壳体内,而且方便连接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一转接片、第二电极端子和第二转接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片的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安装口的边沿连接;和/或,所述第二转接片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安装口的边沿连接,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这样无需在支架的中部设置固定第一转接片、第二转接片的支撑结构,在保证支架可以对第一转接片和第二转接片有效支撑的基础上,简化支架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片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口的边沿连接;和/或,所述第二转接片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口的边沿连接。通过将第一转接片和第二转接片的两端如此固定,可以使第一转接片和第二转接片与共同的支撑部连接,减少了支架中的支撑部的数量,从而简化支架的结构,降低加工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安装壁,所述安装壁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电极端子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二电极端子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电芯与所述安装壁相对设置,所述转接片组件夹设在所述安装壁与所述电芯之间。通过在安装壁上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从而将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均设置在安装壁上,这样第一转接片和第二转接片可以对应设置在电芯的同一侧,不仅方便将装有转接片组件的电芯安装至单体电池的壳体内,而且方便连接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一转接片、第二电极端子和第二转接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一端具有敞开口;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壳本体以开闭所述敞开口;其中,所述安装壁设于所述壳本体的另一端且与所述敞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安装壁与所述壳本体的侧壁一体成型。这样设置,装有转接片组件的电芯可以从敞开口进入壳体内,当电芯在壳体内安装到位时,转接片组件与安装壁正对设置,从而使第一转接片可以与安装壁上的第一电极端子连接,以及,使第二转接片可以与安装壁上的第二电极端子连接。端盖不仅可以保证壳体的密封性,避免电解液发生泄漏,而且可以对电芯形成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片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之间、所述第二转接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之间通过穿透焊工艺连接一起,从而使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一电极片实现电气连接,使第二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片实现电气连接,有利于提高转接片组件的安装效率,从而提高单体电池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具有朝所述第一转接片凹陷设置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一转接片焊接,所述第一凹部的开口处设有第一盖体。通过设置第一凹部,从而可以从第一凹部处将第一凹部的底壁与第一转接片焊接相连,进而通过第一凹部的底壁实现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一电极片实现电气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盖体,利用第一盖体可以封闭第一凹部的开口,不仅可以避免杂物进入第一凹部内,而且可以对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一转接片的连接位置进行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端子具有朝所述第二转接片凹陷设置的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二转接片焊接,所述第二凹部的开口处设有第二盖体。通过设置第二凹部,从而可以从第二凹部处将第二凹部的底壁与第二转接片焊接相连,进而通过第二凹部的底壁实现第二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片实现电气连接;通过设置第二盖体,利用第二盖体可以封闭第二凹部的开口,不仅可以避免杂物进入第二凹部内,而且可以对第二电极端子和第二转接片的连接位置进行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端子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沿之间、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之间设有密封件,保证第一电极端子与第一开口的边沿之间配合的密封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单体电池。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单体电池,有利于提高电池模组的生产效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电池模组,有利于提高用电装置的生产效率。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单体电池的转接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单体电池的转接片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单体电池的转接片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单体电池的转接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单体电池的转接片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单体电池的转接片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单体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所示的单体电池的结构分解图;
图9为图7中所示的单体电池的结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所示的单体电池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9中所示的单体电池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单体电池1,转接片组件100,避让口101,
支架11,第一安装区1101,第二安装区1102,第一支撑架1103,第二支撑架1104,
第一安装板111,第二安装板112,
固定孔113,固定部114,第一定位孔115,定位部116,固定槽117,
第一安装口1181,第二安装口1182,支撑部119,
第一转接片12,第二转接片13,
电极端子连接部141,第二定位孔1411,电极片连接部142,连接片1421,
壳体200,
壳本体21,敞开口210,第一开口211,第二开口212,安装壁213,注液孔2130,侧壁214,端盖22,
第一电极端子31,第一凹部310,第二电极端子32,第二凹部320,
电芯40,第一电极片41,第二电极片42,
第一盖体51,第二盖体52,
密封件60,
第一塑封体71,第二塑封体72,第一通口721,第二通口722,
绝缘片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附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应理解,附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目前在新能源电池领域,转接片本体焊接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其作用为连接电池顶盖上的极柱及电池内部的电芯极耳,形成电流导通。
文献CN109713353B公开的二次电池包括壳体、电极组件、顶盖组件、转接片,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和固定在顶盖片上的电极端子,转接片包括主体部和凸出部,主体部与电极组件的极耳连接,凸出部从顶盖片上的转接片引出孔伸出至超出电极端子面的位置,从而与电极端子焊接。
然而,由于转接片的主体部连接在极耳的下方,相当于将转接片悬空设置,在焊接电极端子与凸出部时,转接片在自身重力以及向下推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向下变形,导致焊接不到位,严重影响焊缝质量,并且,由于凸出部与电极端子的焊缝外露,使得焊缝容易出现损伤缺陷。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转接片组件的单体电池,在连接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一转接片时,第一支撑架可以支撑住第一转接片,从而方便固定第一转接片,达到方便将转接片组件安装至单体电池的壳体内的效果,保证转接片组件与单体电池的电极端子的连接可靠性。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单体电池1。
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单体电池1包括壳体200、至少一个电芯40和转接片组件100。
壳体200设有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二电极端子32,电芯40设于壳体200内,转接片组件100包括第一转接片12,第一转接片12与第一电极端子31、电芯40的第一电极片41连接,从而使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一电极片41实现电气连接。
其中,转接片组件100夹设在壳体200与电芯40之间,转接片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架1103,第一转接片12支撑在第一支撑架1103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将第一转接片12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103上,在连接电芯40的第一电极片41与第一转接片12之后,第一支撑架1103可以固定住第一转接片12,从而达到方便将转接片组件100安装至单体电池1的壳体200内的效果,在将装有转接片组件100的电芯40安装至单体电池1的壳体200内之后,第一支撑架1103可以支撑住第一转接片12,从而方便连接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一转接片12,有利于提高转接片组件100的安装效率,从而提高单体电池1的生产效率。
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1103通过以第一转接片12为嵌件的注塑工艺成型。如此设置,可以保证二者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转接片组件100的结构稳定性,成型方便、易于实现,无需多余的连接结构,有利于降低部件数量,降低成本和组装难度。
具体地,可以先制作与该转接片组件100形状对应的模具,然后将第一转接片12放置在预定位置,向模具内注入熔体,待熔体冷却固化之后,第一支撑架1103成型在第一转接片12上,即实现第一支撑架1103和第一转接片12的连接。
如图4-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片12与第一支撑架1103可拆卸地连接。
如此设置,不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一转接片12在第一支撑架1103上的位置,而且若第一转接片12发生损坏时,还可以方便维修和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片12与第一支撑架1103卡接相连,不仅可以保证第一转接片12与第一支撑架1103的连接可靠性,而且易于装拆,有利于提高装拆效率。
例如,第一转接片12和第一支撑架1103中的一个设有第一卡扣,第一转接片12和第一支撑架1103中的另一个设有与第一卡扣卡接配合的第一卡孔。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片12与第一支撑架1103通过紧固件连接,连接可靠,操作方便。
例如,第一转接片12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支撑架1103上设有第一配合孔,第一转接片12和第一支撑架1103通过第一紧固件实现连接,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一配合孔。
如图4-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1103包括第一安装板111和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板112,第二安装板112与第一安装板111连接,第一转接片12的至少一部分夹持在第一安装板111和第二安装板112之间,从而将第一转接片12固定在第一支撑架1103上。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1103包括第一安装板111和两个第二安装板112,两个第二安装板112在第一安装板111的长度方向(如图5所示的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
其中,第一转接片12的一端夹持在其中一个第二安装板112与第一安装板111之间,第一转接片12的另一端夹持在其中另一个第二安装板112与第一安装板111之间。
由此,通过将第一支撑架1103设置成上述结构,方便第一转接片12在第一支撑架1103上的安装和拆卸,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111和第二安装板112中的一个具有固定孔113,第一安装板111和第二安装板112中的另一个具有固定部114,固定部114与固定孔113配合。
其中,固定部114可以形成与固定孔113的形状对应的固定柱,固定柱插入固定孔113,并且固定柱与固定孔113过盈配合,防止固定柱从固定孔113脱离,保证第一安装板111与第二安装板112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第一转接片12在第一支撑架1103上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个第二安装板112上设有多个固定部114,第一安装板111的与该第二安装板112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多个固定孔113,多个固定部114与多个固定孔113一一对应地插接配合,从而进一步保证第二安装板112与第一安装板111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第一转接片12在第一支撑架1103上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111和第二安装板112中的一个具有第一定位孔115,第一安装板111和第二安装板112中的另一个具有定位部116,第一转接片12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二定位孔1411,定位部116与第一定位孔115、第二定位孔1411配合。
由此,通过在第一安装板111和第二安装板112中的一个设置第一定位孔115且另一个设置定位部116,在第一转接片12上设置第二定位孔1411,利用定位部116,不仅可以保证第一安装板111与第二安装板112的连接可靠性,而且可以对第一转接片12形成定位,避免第一转接片12发生移位,进一步保证第一转接片12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中,定位部116可以形成与第一定位孔115、第二定位孔1411的形状对应的定位柱,定位柱插入第一定位孔115、第二定位孔1411,并且定位柱与第一定位孔115、第二定位孔1411过盈配合,防止定位柱从第一定位孔115、第二定位孔1411脱离,保证第一支撑架1103与第一转接片12的连接可靠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个第二安装板112上设有多个定位部116,第一安装板111的与该第二安装板112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15,多个定位部116与多个第一定位孔115一一对应地插接配合,从而进一步保证第二安装板112与第一安装板111的连接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一转接片12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1411,多个定位部116还与多个第二定位孔1411一一对应地插接配合,从而进一步保证第一支撑架1103与第一转接片12的连接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片12的两端均与第一支撑架1103连接,第一支撑架1103可以对第一转接片12进行有效支撑,从而方便固定第一转接片12,达到方便安装至单体电池1的壳体200内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1103具有至少一个固定槽117,第一转接片12的至少一端与对应的固定槽117配合。由于第一转接片12的至少一端插入固定槽117,因此可以防止第一转接片12从第一支撑架1103上脱落,进一步保证第一转接片12在第一支撑架1103上的安装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二电极端子32设于壳体200的同一侧壁。例如,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二电极端子32均设置在壳体200的顶壁或者侧壁,不仅方便将装有转接片组件100的电芯40安装至单体电池1的壳体200内,而且方便连接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端子32和第二电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二电极端子32设于壳体200的不同侧壁,具体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二电极端子32的设置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片组件100还包括第二转接片13,第二转接片13与第二电极端子32、电芯40的第二电极片42连接,从而使第二电极端子32和第二电极片42实现电气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转接片13,可以提高第二电极端子32与第二电极片连接的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片12和第二转接片13中的一个为铜片,第一转接片12和第二转接片13中的另一个为铝片。铜片和铝片的导电性好、质地较软、成本低,并且在空气中也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将第一转接片12和第二转接片13中的一个为铜片且另一个为铝片,有利于提高转接片组件100的导电性能和安装便利性,还可以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片组件100还包括第二支撑架1104,第二转接片13支撑在第二支撑架1104上。
由此,通过将第二转接片13设置在第二支撑架1104上,在连接电芯40的第一电极片41与第一转接片12、第二电极片42与第二转接片13之后,第二支撑架1104可以固定住第二转接片13,从而达到方便将转接片组件100安装至单体电池1的壳体200内的效果,在将装有转接片组件100的电芯40安装至单体电池1的壳体200内之后,第二支撑架1104可以支撑住第二转接片13,从而方便连接第二电极端子32和第二转接片13,有利于提高转接片组件100的安装效率,从而提高单体电池1的生产效率。
其中,第二支撑架1104的结构与第一支撑架1103的结构相同。也就是说,第二转接片13与第二支撑架1104之间的连接方式、第一转接片12与第一支撑架110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接片13和第二支撑架1104中的一个设有第二卡扣,第二转接片13和第二支撑架1104中的另一个设有与第二卡扣卡接配合的第二卡孔。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接片13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支撑架1104上设有第二配合孔,第二转接片13和第二支撑架1104通过第二紧固件实现连接,第二紧固件穿设于第二连接孔和第二配合孔。
其中,第一转接片12与第一支撑架1103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第二转接片13与第二支撑架1104的连接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第一转接片12与第一支撑架1103采用卡接方式连接,第二转接片13与第二支撑架1104通过紧固件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1103具有第一安装口1181,第一安装口1181用于避让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一电极片41,第一转接片12的两端与第一安装口1181的边沿连接,第二支撑架1104具有第二安装口1182,第二安装口1182用于避让第二电极端子32和第二电极片42,第二转接片13的两端与第二安装口1182的边沿连接。
也就是说,第一转接片12设在第一安装口1181处,第二转接片13设在第二安装口1182处。
由于第一安装口1181的设置,使得第一支撑架1103可以避开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一电极片41,这样第一转接片12可以分别与第一电极端子31、第一电极片41接触,从而可以使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一电极片41实现电气连接。
类似地,由于第二安装口1182的设置,使得第二支撑架1104可以避开第二电极端子32和第二电极片42,第二转接片13可以分别与第二电极端子32、第二电极片42接触,使第二电极端子32和第二电极片42实现电气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片组件100包括支架11,支架11沿第一方向延伸,支架11具有第一安装区1101和第二安装区1102,第一安装区1101和第二安装区1102在第一方向排布。
其中,支架11包括第一支撑架1103和第二支撑架1104,第一支撑架1103和第二支撑架1104在第一方向上排布且相连,第一安装区1101位于第一支撑架1103,第二安装区1102位于第二支撑架1104。
也就是说,第一支撑架1103和第二支撑架1104设置在电芯40的同一侧,不仅方便将装有转接片组件100的电芯40安装至单体电池1的壳体200内,而且方便连接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一转接片12、第二电极端子32和第二转接片1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片12的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均与第一安装口1181的边沿连接,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二转接片13的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均与第二安装口1182的边沿连接,这样无需在支架11的中部设置固定第一转接片12、第二转接片13的支撑结构,在保证支架11可以对第一转接片12和第二转接片13有效支撑的基础上,简化支架11的结构。
由于本实施例并未在附图中示出,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定义图1中的左右方向为第一方向,定义图1中的前后方向为第二方向。
第一转接片12在前后方向上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安装口1181的前后边沿连接,即第一转接片12在前后方向上的两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架1103上,从而使第一支撑架1103可以对第一转接片12进行有效支撑,从而方便固定第一转接片12,达到方便安装至单体电池1的壳体200内的效果。
类似地,第二转接片13在前后方向上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二安装口1182的前后边沿连接,即第二转接片13在前后方向上的两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架1104上,从而使第二支撑架1104可以对第二转接片13进行有效支撑,从而方便固定第二转接片13,达到方便安装至单体电池1的壳体200内的效果。
如图1-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1的中部具有支撑部119,以将第一安装口1181和第二安装口1182分隔开,第一安装口1181和第二安装口1182在第一方向排布,第一转接片12的两端与第一安装口1181的边沿连接,第二转接片13的两端与第二安装口1182的边沿连接。
由此,通过设置支撑部119,利用支撑部119可以对支架11进行分区,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第一转接片12和第二转接片13的固定方向,并且支撑部119可以增加支架11的结构强度,防止支架11发生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片12的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与第一安装口1181的边沿连接,第二转接片13的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与第二安装口1182的边沿连接。
也就是说,第一转接片12的第一方向上的一端与支架11的一端连接,第一转接片12的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支撑部119连接,第二转接片13的第一方向上的一端与支架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转接片13的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支撑部119连接。
由此,通过将第一转接片12和第二转接片13的两端如此固定,可以使第一转接片12和第二转接片13共同与支撑部119连接,减少了支架11中的支撑部119的数量,从而简化支架11的结构,降低加工难度。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1包括第一安装板111和三个第二安装板112,三个第二安装板112在第一安装板111的长度方向(如图5所示的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
其中,第一转接片12的一端夹持在位于左侧的第二安装板112与第一安装板111的一端之间,第二转接片13的一端夹持在位于右侧的第二安装板112与第一安装板111的另一端之间,第一转接片12的另一端、第二转接片13的另一端均夹持在位于中部的第二安装板112与第一安装板111的中部之间。
由此,通过将支架11设置成上述结构,方便第一转接片12和/或第二转接片13在支架11上的安装和拆卸,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片12包括电极端子连接部141和电极片连接部142,电极片连接部142与电极端子连接部141连接,电极端子连接部141和电极片连接部142均与第一支撑架1103连接。
也就是说,第一支撑架1103可以对第一转接片12的电极端子连接部141、电极片连接部142进行有效支撑,从而保证第一转接片12的电极端子连接部141和第一电极端子3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便利性。
在转接片组件100包括第二支撑架1104的实施例中,第二转接片13包括电极端子连接部141和电极片连接部142,电极片连接部142与电极端子连接部141连接,电极端子连接部141和电极片连接部142均与第二支撑架1104连接。第二支撑架1104可以对第二转接片13的电极端子连接部141、电极片连接部142进行有效支撑,从而保证第二转接片13的电极端子连接部141和第二电极端子3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片连接部142的一端与电极端子连接部141的一端连接,电极片连接部142的另一端、电极端子连接部141的另一端分别形成第一转接片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电极片连接部142包括多个连接片1421,多个连接片1421的排布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电极端子连接部141的一端连接在相邻两个连接片1421之间。
其中,第一转接片12的结构与第二转接片13的结构可以相同。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片12的电极端子连接部14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连接片1421,第一转接片12的每个连接片1421可以与电芯40的第一电极片41连接,第二转接片13的电极端子连接部14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连接片1421,第二转接片13的每个连接片1421可以与电芯40的第二电极片42连接,从而将两个电芯40与转接片组件100连接一起,第一转接片12的电极端子连接部141与单体电池1的第一电极端子31连接,第二转接片13的电极端子连接部141与单体电池1的第二电极端子32连接,从而可以将多个电芯的电极片与电极端子电气连接。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00具有安装壁213,安装壁213具有第一开口211和第二开口212,第一开口211和第二开口212均与壳体200的内腔连通,第一电极端子31设于第一开口211处,第二电极端子32设于第二开口212处,电芯40设于壳体200内,并且电芯40与安装壁213相对设置,转接片组件100夹设在安装壁213与电芯40之间。
其中,第一转接片12与第一电极端子31、电芯40的第一电极片41连接,从而使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一电极片41实现电气连接,第二转接片13与第二电极端子32、电芯40的第二电极片42连接,从而使第二电极端子32和第二电极片42实现电气连接。
由此,通过在安装壁213上设置第一开口211和第二开口212,从而将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二电极端子32均设置在安装壁213上,这样第一转接片12和第二转接片13可以对应设置在电芯40的同一侧,不仅方便将装有转接片组件100的电芯40安装至单体电池1的壳体200内,而且方便连接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一转接片12、第二电极端子32和第二转接片13。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00包括壳本体21,壳本体21的一端具有敞开口210,安装壁213设于壳本体21的另一端,安装壁213与敞开口210相对设置,安装壁213与壳本体21的侧壁214一体成型。
这样设置,装有转接片组件100的电芯40可以从敞开口210进入壳体200内,当电芯40在壳体200内安装到位时,转接片组件100与安装壁213正对设置,从而使第一转接片12可以与安装壁213上的第一电极端子31连接,以及,使第二转接片13可以与安装壁213上的第二电极端子32连接。
进一步地,壳体200还包括端盖22,端盖22设于壳本体21,端盖22用于开闭敞开口210,从而可以将电芯40封闭在壳体200内,不仅可以保证壳体200的密封性,避免电解液发生泄漏,而且可以对电芯40形成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片12与第一电极端子31之间通过穿透焊工艺连接一起,从而使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一电极片41实现电气连接。
具体地,在将电芯40的第一电极片41与第一转接片12焊接之后,第一支撑架1103可以固定住第一转接片12,从而达到方便将转接片组件100安装至单体电池1的壳体200内的效果,在将装有转接片组件100的电芯40安装至单体电池1的壳体200内之后,第一支撑架1103可以支撑住第一转接片12,从而方便焊接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一转接片12,有利于提高转接片组件100的安装效率,从而提高单体电池1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接片13与第二电极端子32之间通过穿透焊工艺连接一起,从而使第二电极端子32和第二电极片42实现电气连接。
具体地,在转接片组件100包括第二支撑架1104的实施例中,在将电芯40的第二电极片42与第二转接片13焊接之后,第二支撑架1104可以固定住第二转接片13,从而达到方便将转接片组件100安装至单体电池1的壳体200内的效果,在将装有转接片组件100的电芯40安装至单体电池1的壳体200内之后,第二支撑架1104可以支撑住第二转接片13,从而方便焊接第二电极端子32和第二转接片13,有利于提高转接片组件100的安装效率,从而提高单体电池1的生产效率。
如图9-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端子31具有第一凹部310,第一凹部310朝第一转接片12凹陷设置,第一凹部310的底壁与第一转接片12焊接,通过在第一电极端子31上设置第一凹部310,从而可以从第一凹部310处将第一凹部310的底壁与第一转接片12焊接相连,进而通过第一凹部310的底壁实现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一电极片41实现电气连接。
其中,第一凹部310的开口处设有第一盖体51。通过在第一凹部310的开口处设置第一盖体51,利用第一盖体51可以封闭第一凹部310的开口,不仅可以避免杂物进入第一凹部310内,而且可以对第一电极端子31和第一转接片12的连接位置进行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端子32具有第二凹部320,第二凹部320朝第二转接片13凹陷设置,第二凹部320的底壁与第二转接片13焊接,通过在第二电极端子32上设置第二凹部320,从而可以从第二凹部320处将第二凹部320的底壁与第二转接片13焊接相连,进而通过第二凹部320的底壁实现第二电极端子32和第二电极片42实现电气连接。
其中,第二凹部320的开口处设有第二盖体52。通过在第二凹部320的开口处设置第二盖体52,利用第二盖体52可以封闭第二凹部320的开口,不仅可以避免杂物进入第二凹部320内,而且可以对第二电极端子32和第二转接片13的连接位置进行保护。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00的安装壁213上设有注液孔2130,第一转接片12或第二转接片13上设有避让口101,避让口101与注液孔2130位置对应。通过设置避让口101,可以对注液孔2130形成避让,从而方便注液。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单体电池1还包括绝缘片80,绝缘片80设置在壳体200的侧壁214与电芯4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端子31与第一开口211的边沿之间设有密封件60,从而保证第一电极端子31与第一开口211的边沿之间配合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端子32与第二开口212的边沿之间设有密封件60,从而可以保证第二电极端子32与第二开口212的边沿之间配合的密封性。
如图10-图1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单体电池1还包括两个第一塑封体71,其中一个第一塑封体71套设在第一电极端子31的外侧且夹设在第一电极端子31与安装壁213的外表面之间,进一步保证第一电极端子31与安装壁213之间配合的密封性,其中另一个第一塑封体71套设在第二电极端子32的外侧且夹设在第二电极端子32与安装壁213的外表面之间,进一步保证第二电极端子32与安装壁213之间配合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体电池1还包括第二塑封体72,第二塑封体72夹设在转接片组件100与安装壁213的内表面之间,转接片组件100与安装壁213之间配合的密封性。
其中,第二塑封体72上设有第一通口721和第二通口722,第一通口721与第一开口211的位置对应,第二通口722与第二开口212的位置对应,设在第一电极端子31与第一开口211的边沿之间的密封件60还与第一通口721的边沿密封配合,设在第二电极端子32与第二开口212的边沿之间的密封件60还与第二通口722的边沿密封配合。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模组。
本申请的电池模组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单体电池1。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单体电池1,有利于提高电池模组的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电装置。
本申请的用电装置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电池模组,有利于提高用电装置的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单体电池1、电池模组和用电装置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7)

1.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
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电芯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具有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片连接;
转接片组件,所述转接片组件夹设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芯之间且包括第一转接片和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转接片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且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所述第一电极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通过以所述第一转接片为嵌件的注塑工艺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片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片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卡接相连或者通过紧固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
第一安装板;
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转接片的至少一部分夹持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中的一个具有固定孔且另一个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孔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中的一个具有第一定位孔且另一个具有定位部,所述第一转接片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片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具有至少一个固定槽,所述第一转接片的至少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槽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片包括:
电极端子连接部;
电极片连接部,所述电极片连接部与所述电极端子连接部连接;
其中,所述电极端子连接部和所述电极片连接部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端子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极片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电极端子连接部的另一端分别形成所述第一转接片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其中,所述电极片连接部包括多个连接片,多个所述连接片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接片的长度方向,所述电极端子连接部的所述一端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片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设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壁或者不同侧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片组件还包括第二转接片,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极片通过所述第二转接片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片和所述第二转接片中的一个为铜片且另一个为铝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片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转接片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具有第一安装口,用于避让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一转接片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口的边沿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架具有第二安装口,用于避让所述第二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二转接片的两端均与所述安装口的边沿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片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布且相连。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片的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安装口的边沿连接;和/或,所述第二转接片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安装口的边沿连接,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片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口的边沿连接;和/或,所述第二转接片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口的边沿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安装壁,所述安装壁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电极端子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二电极端子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电芯与所述安装壁相对设置,所述转接片组件夹设在所述安装壁与所述电芯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一端具有敞开口;
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壳本体以开闭所述敞开口;
其中,所述安装壁设于所述壳本体的另一端且与所述敞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安装壁与所述壳本体的侧壁一体成型。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片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之间、所述第二转接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之间通过穿透焊工艺连接一起。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具有朝所述第一转接片凹陷设置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一转接片焊接,所述第一凹部的开口处设有第一盖体。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端子具有朝所述第二转接片凹陷设置的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二转接片焊接,所述第二凹部的开口处设有第二盖体。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沿之间、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之间设有密封件。
26.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单体电池。
27.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池模组。
CN202320059587.8U 2023-01-09 2023-01-09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Active CN219350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9587.8U CN219350582U (zh) 2023-01-09 2023-01-09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9587.8U CN219350582U (zh) 2023-01-09 2023-01-09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0582U true CN219350582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0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59587.8U Active CN219350582U (zh) 2023-01-09 2023-01-09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05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101269A1 (en) Power battery moudle
EP3063806B1 (en) Power battery module
CN217426922U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顶盖与电芯装配结构及二次电池
CN219350582U (zh)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CN220368114U (zh) 电芯组件及电池
CN219626763U (zh) 一种下塑胶组件、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CN20982272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芯组件
CN217788725U (zh) 一种ccs组件及电池包
CN214797500U (zh) 连接片支架和电芯
CN215119037U (zh) 电池包
CN211017238U (zh) 一种内氧式金属空气电池组
WO2024148471A1 (zh)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CN115621635B (zh) 电池包
CN221327934U (zh) 电池包箱体和电池包
CN220290937U (zh) 盖板组件和电池
CN221828101U (zh) 单体电池、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CN110707244A (zh) 一种e-bike方形铝壳电池盖板
CN216928881U (zh) 电池包和含有该电池包的汽车
CN218975595U (zh) 电池
CN217589351U (zh) 顶盖组件及锂电池
CN220830038U (zh) 一种电池包壳体及电池包
CN221239766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正负极柱防护结构
CN220138476U (zh) 盖板组件、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CN219873981U (zh) 储能设备
CN218919094U (zh) 电芯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