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9797U - 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9797U
CN219349797U CN202320139857.6U CN202320139857U CN219349797U CN 219349797 U CN219349797 U CN 219349797U CN 202320139857 U CN202320139857 U CN 202320139857U CN 219349797 U CN219349797 U CN 219349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liquid cooling
disk body
cooling module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98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存伟
郭全杰
徐文汗
张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98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9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9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9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属于硬盘散热技术领域,包括液冷模组和并列式分布的硬盘连接器,所述液冷模组对应设置于所述硬盘连接器的两侧;硬盘连接器呈竖直设置,且硬盘连接器内连接有硬盘本体,硬盘本体与液冷模组呈间隔设置;硬盘本体及液冷模组外部设有能够对其上部进行固定的保护罩;硬盘连接器和保护罩均安装于硬盘背板上,硬盘背板螺栓紧固安装于机箱底部。将硬盘连接器呈竖直状的并排设置,在连接硬盘本体后,减少对机箱内平面空间的占用,对机箱内的上部空间进行合理利用;从而使得液冷模组可间隔设置在硬盘本体间,保证散热效果;通过保护罩实现对硬盘本体及液冷模组的接触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硬盘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数字科技技术快速应用推广,存储量大、性能优良、集成度高的服务器需求量迅速增长,随之服务器自身性能提升,高密度元器件布置带来的散热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服务器风冷散热随着散热需求的增长,其散热能耗高、噪音大等问题愈加凸显。在服务器散热领域开展液冷技术的研究应用,主流方向为全机浸没式液冷和局部冷板接触式液冷,浸没式液冷成本高昂、使用条件要求高、检修维护、困难,需要整体液体介质的排空才可进行,具有一定局限性。目前接触式冷板散热技术在服务器主要部件CPU、内存、GPU等位置已经开始有少许应用,硬盘领域内部液冷散热研究领域效果不甚理想,其主要是由于多个硬盘在机箱内的安装已经占用较多空间,导致冷板的加装空间有限,且导致操作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对机箱内的多个硬盘加装液冷散热存在占用空间较大以及操作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模组和并列式分布的硬盘连接器,所述液冷模组对应设置于所述硬盘连接器的两侧;
所述硬盘连接器呈竖直设置,且硬盘连接器内连接有硬盘本体,所述硬盘本体与液冷模组呈间隔设置;
所述硬盘本体及液冷模组外部设有能够对其上部进行固定的保护罩;
所述硬盘连接器和保护罩均安装于硬盘背板上,所述硬盘背板螺栓紧固安装于机箱底部。
将硬盘连接器呈竖直状的并排设置,在连接硬盘本体后,减少对机箱内平面空间的占用,对机箱内的上部空间进行合理利用;从而使得液冷模组可间隔设置在硬盘本体间,保证散热效果;通过保护罩实现对硬盘本体及液冷模组的接触稳定;通过硬盘背板可实现在机箱内安装的整体性,具体的可将保护罩、硬板本体及液冷模组在外部装配连接后,再移动硬盘背板统一安装进机箱内,提高装配便捷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保护罩设置于硬盘本体远离硬盘连接器的一端,且保护罩与液冷模组抵接。保护罩与硬盘连接器相当于在硬盘本体的两端对齐固定,提高安装使用时的稳定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液冷模组具体为内部中空的液冷板,所述液冷板与硬盘本体呈间隔设置。通过内部的冷水温度与运行中的硬盘本体的温度形成热交换,从而达到对硬盘本体的散热,间隔设置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液冷板靠近硬盘连接器的一侧设有连通液冷板的集水器,所述集水器的一端设有进水管,另一端设有出水管。通过集水器实现水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液冷板的外部包括有硅橡胶材质的保护膜套,且保护膜套外表面为光面。通过保护膜套有效保护硬盘本体的表面在散热过程中的保护,同时光面的保护膜套表面有效提升与硬盘本体的表面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集水器设置于硬盘本体靠近硬盘连接器的一端上方,且集水器与硬盘本体的顶面抵接。集水器与硬盘本体的顶面抵接,而液冷板与硬盘本体的侧面相接触,所以集水器的高度高于液冷板的高度,根据热水上升冷水下沉的原理,可以将受热后的热水及时从集水器的一端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保护罩包括侧板和顶板,所述侧板设有两个,两个侧板分设于硬盘本体及液冷模组的两侧,所述顶板设置于硬盘本体及液冷模组的上方并与两个侧板连接。两个侧板对硬盘本体及液冷模组的两侧限位,保证硬盘本体与液冷板的贴合度,顶板对硬盘本体及液冷板的高度限位,实现硬盘本体在使用时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顶板下方设有与液冷板相接触的导向隔板。通过导向隔板与液冷板对应抵接,在实现液冷板安装的到位提示后,相邻的导向隔板还可作为硬盘本体穿过并与硬盘连接器对接安装的导向。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硬盘连接器呈竖直状的并排设置,在连接硬盘本体后,减少对机箱内平面空间的占用,对机箱内的上部空间进行合理利用;从而使得液冷模组可间隔设置在硬盘本体间,保证散热效果;通过保护罩实现对硬盘本体及液冷模组的接触稳定;通过硬盘背板可实现在机箱内安装的整体性,具体的可将保护罩、硬板本体及液冷模组在外部装配连接后,再移动硬盘背板统一安装进机箱内,提高装配便捷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硬盘本体与液冷模组配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集水器与液冷板连通后的水路循环示意图。
附图中:1、硬盘背板,2、硬盘连接器,3、硬盘本体,4、保护罩,41、顶板,42、侧板,43、安装窗口,44、导向隔板,5、液冷模组,51、液冷板,52、集水器,53、进水管,54、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3所示,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包括硬盘背板1和安装在其上的保护罩4、液冷模组5及并列式分布的硬盘连接器2。通过硬盘背板1可实现在机箱内安装的整体性,具体的可将保护罩4、硬板本体及液冷模组5在外部装配连接后,再移动硬盘背板1统一安装进机箱内,提高装配便捷程度。
所述硬盘连接器2呈竖直设置,且硬盘连接器2内连接有硬盘本体3。将硬盘连接器2呈竖直状的并排设置,在连接硬盘本体3后,减少对机箱内平面空间的占用,对机箱内的上部空间进行合理利用。
所述硬盘本体3的规格为M.1SSD。
相邻硬盘连接器2之间留有间隙,相邻硬盘连接器2之间的间隙与所述液冷模组5相对应;也就是说,所述硬盘本体3与液冷模组5呈间隔设置。从而使得液冷模组5可间隔设置在硬盘本体3间,保证散热效果。
所述液冷模组5具体为内部中空的液冷板51,所述液冷板51与硬盘本体3呈间隔设置。通过内部的冷水温度与运行中的硬盘本体3的温度形成热交换,从而达到对硬盘本体3的散热,间隔设置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所述液冷板51的外部包括有硅橡胶材质的保护膜套,且保护膜套外表面为光面。通过保护膜套有效保护硬盘本体3的表面在散热过程中的保护,同时光面的保护膜套表面有效提升与硬盘本体3的表面接触面积。
所述液冷板51靠近硬盘连接器2的一侧设有连通液冷板51的集水器52,所述集水器52的一端设有进水管53,另一端设有出水管54。通过集水器52实现水循环。所述进水管53位置高于出水管54位置。
所述集水器52设置于硬盘本体3靠近硬盘连接器2的一端上方,且集水器52与硬盘本体3的顶面抵接。集水器52与硬盘本体3的顶面抵接,而液冷板51与硬盘本体3的侧面相接触,所以集水器52的高度高于液冷板51的高度,根据热水上升冷水下沉的原理,可以将受热后的热水及时从集水器52的一端排出。
所述硬盘本体3及液冷模组5外部设有能够对其上部进行固定的保护罩4。通过保护罩4实现对硬盘本体3及液冷模组5的接触稳定。
所述保护罩4设置于硬盘本体3远离硬盘连接器2的一端,且保护罩4与液冷模组5抵接。保护罩4与硬盘连接器2相当于在硬盘本体3的两端对齐固定,提高安装使用时的稳定程度。
所述保护罩4包括侧板42和顶板41,所述侧板42设有两个,两个侧板42分设于硬盘本体3及液冷模组5的两侧,所述顶板41设置于硬盘本体3及液冷模组5的上方并与两个侧板42连接。两个侧板42对硬盘本体3及液冷模组5的两侧限位,保证硬盘本体3与液冷板51的贴合度,顶板41对硬盘本体3及液冷板51的高度限位,实现硬盘本体3在使用时的稳定。
所述顶板41、两个侧板42及硬盘背板1围合成一个通道,该通道为硬盘本体3的安装窗口43。
所述顶板41下方设有与液冷板51相接触的导向隔板44。通过导向隔板44与液冷板51对应抵接,在实现液冷板51安装的到位提示后,相邻的导向隔板44还可作为硬盘本体3穿过并与硬盘连接器2对接安装的导向。所述导向隔板44设置于安装窗口43内。
综上所述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保护罩4安装在硬盘背板1上,然后将集水器52固定安装在两侧板42上;硬盘本体3通过安装窗口43进入并与硬盘连接器2完成连接。最后将硬盘背板1放置进机箱内固定安装,并将通水管路与集水器52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将硬盘连接器2呈竖直状的并排设置,在连接硬盘本体3后,减少对机箱内平面空间的占用,对机箱内的上部空间进行合理利用;从而使得液冷模组5可间隔设置在硬盘本体3间,保证散热效果;通过保护罩4实现对硬盘本体3及液冷模组5的接触稳定;通过硬盘背板1可实现在机箱内安装的整体性,具体的可将保护罩4、硬板本体及液冷模组5在外部装配连接后,再移动硬盘背板1统一安装进机箱内,提高装配便捷程度。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模组(5)和并列式分布的硬盘连接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模组(5)对应设置于所述硬盘连接器(2)的两侧;
所述硬盘连接器(2)呈竖直设置,且硬盘连接器(2)内连接有硬盘本体(3),所述硬盘本体(3)与液冷模组(5)呈间隔设置;
所述硬盘本体(3)及液冷模组(5)外部设有能够对其上部进行固定的保护罩(4);
所述硬盘连接器(2)和所述保护罩(4)均安装于硬盘背板(1)上,所述硬盘背板(1)螺栓紧固安装于机箱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4)设置于硬盘本体(3)远离硬盘连接器(2)的一端,且保护罩(4)与液冷模组(5)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模组(5)具体为内部中空的液冷板(51),所述液冷板(51)与硬盘本体(3)呈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51)靠近硬盘连接器(2)的一侧设有连通液冷板(51)的集水器(52),所述集水器(52)的一端设有进水管(53),另一端设有出水管(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51)的外部包括有硅橡胶材质的保护膜套,且保护膜套外表面为光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器(52)设置于硬盘本体(3)靠近硬盘连接器(2)的一端上方,且集水器(52)与硬盘本体(3)的顶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4)包括侧板(42)和顶板(41),所述侧板(42)设有两个,两个侧板(42)分设于硬盘本体(3)及液冷模组(5)的两侧,所述顶板(41)设置于硬盘本体(3)及液冷模组(5)的上方并与两个侧板(4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1)下方设有与液冷板(51)相接触的导向隔板(44)。
CN202320139857.6U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 Active CN219349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9857.6U CN219349797U (zh)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9857.6U CN219349797U (zh)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9797U true CN219349797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12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9857.6U Active CN219349797U (zh)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97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9775A (zh) * 2023-11-22 2023-12-26 安徽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硬盘散热的热插拔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9775A (zh) * 2023-11-22 2023-12-26 安徽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硬盘散热的热插拔装置
CN117289775B (zh) * 2023-11-22 2024-04-02 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硬盘散热的热插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49797U (zh) 一种并列式硬盘的液冷系统
US4392008A (en) Combined electrical and thermal solar collector
CN206193668U (zh) 一种cpu模块高效散热装置
CN106992334A (zh) 一种车辆及其液冷式动力电池散热装置
CN208157582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
CN115657820A (zh) 一种机架式服务器液冷、风冷双配置集成装置
CN2664194Y (zh) 液冷式散热装置
CN213752811U (zh) 动力电池充放电冷却系统、电池及车辆
CN206893766U (zh) 一种电池箱散热盖板
CN219267759U (zh) 一种绝缘液冷板
CN108227883A (zh) 一种大型计算机服务器散热装置
CN218386818U (zh) 一种带有外保护箱的谐波滤波器
CN201319724Y (zh) 液冷式散热模块
CN107223009B (zh) 一种电源模块及其散热系统
CN209071513U (zh) 一种金属燃料电池散热结构
CN214708467U (zh) 一种交换机散热系统
CN214751682U (zh) 一种内置散热模块的计算机固态硬盘
CN210200494U (zh) 一种应用在变压器上的水冷散热组件
CN210900088U (zh) 一种漏斗式分区液冷服务器机柜
CN218896331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数据储存装置
CN112015250B (zh) 一种服务器整体并流冷板液冷系统
CN219678707U (zh) 一种加热器
CN218826549U (zh) 水冷变压器
CN215582489U (zh)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铝片结构
CN218672749U (zh) 一种低热阻自然对流水冷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