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8577U - 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8577U
CN219348577U CN202320084350.5U CN202320084350U CN219348577U CN 219348577 U CN219348577 U CN 219348577U CN 202320084350 U CN202320084350 U CN 202320084350U CN 219348577 U CN219348577 U CN 219348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valve
outlet
liquid
pump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843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顺东
陈浩
张帅
马赛
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Maya Lightyear Technology Co ltd
Wuxi Maya Star Technology Co ltd
Wuxi Boao May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Maya Lightyear Technology Co ltd
Wuxi Maya Star Technology Co ltd
Wuxi Boao May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Maya Lightyear Technology Co ltd, Wuxi Maya Star Technology Co ltd, Wuxi Boao May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Maya Lightye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843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8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8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8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涉及流式细胞检测领域。通过定量泵正压驱动鞘液和柱塞泵正压驱动样本进行上样聚焦。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包括鞘液桶、清洗液桶、关机液桶、废液桶、定量泵、柱塞泵、隔膜泵以及囊式过滤器、清洗拭子、样本针、流动池;清洗拭子的底部开设有进口、顶部开设有出口,并且清洗拭子中开设有供样本针进出的清洗通道;流动池的一侧设有鞘液进口,另一侧设有鞘液出口,并且,流动池的底部设有进样口、顶部设有出样口;囊式过滤器底端设有进口、顶端设有出口,并且侧部还设有侧出口。采用定量泵和柱塞泵正压进样,定量泵可实现更精细的细分,液体控制精度更高,避免了蠕动泵驱动的脉动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式细胞检测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
背景技术
流式细胞仪是对细胞或微米级别的微粒进行自动分析的装置。它可以快速测量、存贮、显示悬浮在液体中的分散细胞或微粒的一系列重要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方面的特征参量,目前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普遍,被称为细胞CT。现有流式细胞仪液路一般使用蠕动泵、柱塞泵或正压进行样品注入,鞘液也使用蠕动泵进行驱动。
但是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蠕动泵为脉冲式驱动,因此无论是样品还是鞘液都会造成液流的脉动,这种脉动在通过激光聚焦区时,会导致检测结果的波动,进而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蠕动泵管寿命很短,需要定期更换,一般半年更换一次,维护成本高;即使蠕动泵管在寿命期内,由于蠕动泵管的轻微变形,依然会导致液体流量的变化,进而导致液体流速的变化,最终带来结果上的波动;在温度变化时,鞘液的密度和粘性会发生轻微变化,而蠕动泵的流量是与液体的粘性和密度有关的,因此温度波动会带来流量的轻微波动。
另外在液路系统中通常会出现气泡无法排出的情况,需要拆卸管路排出气泡,并且无法实时监测气泡并及时排出气泡;柱塞泵的流量一般与实际流量存在偏差,在进行体积法绝对计数时,会出现计量体积不精准的情况;同时普通流式细胞仪只使用鞘液桶和废液桶,不具备多液体维护液路系统,单独维护时间更长及人工维护成本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通过定量泵正压驱动鞘液和柱塞泵正压驱动样本进行上样聚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包括鞘液桶1、清洗液桶2、关机液桶3、废液桶4、定量泵5、柱塞泵7、隔膜泵14以及囊式过滤器9、清洗拭子10、样本针11、流动池13;
所述清洗拭子10的底部开设有进口、顶部开设有出口,并且清洗拭子10中开设有供样本针11进出的清洗通道;所述流动池13的一侧设有鞘液进口,另一侧设有鞘液出口,并且,所述流动池13的底部设有进样口、顶部设有出样口;所述囊式过滤器9底端设有进口、顶端设有出口,并且侧部还设有侧出口;
所述鞘液桶1、清洗液桶2、关机液桶3连接定量泵5的进口,所述定量泵5的出口连接柱塞泵7、清洗拭子10的进口以及囊式过滤器9的进口,所述囊式过滤器9的出口连接流动池13的鞘液进口,所述柱塞泵7还连接样本针11以及流动池13的进样口,所述流动池13的鞘液出口和清洗拭子10的出口都连接隔膜泵14的进口,所述隔膜泵14的出口、流动池13的出样口及囊式过滤器9的侧出口都连接废液桶4。
所述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LV01、第二电磁阀LV02、第三电磁阀LV03、第四电磁阀LV04、第五电磁阀LV05、第六电磁阀LV06、第七电磁阀LV07、第八电磁阀LV08、第九电磁阀LV09以及第十电磁阀LV10;
所述第一电磁阀LV01、第二电磁阀LV02、第九电磁阀LV09为两进一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LV03、第八电磁阀LV08为一进两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未通电打开时,将处在图1所示的一位中,通电打开后切换到另一位;
所述第四电磁阀LV04、第五电磁阀LV05、第六电磁阀LV06、第七电磁阀LV07及第十电磁阀LV10为一进一出的两位两通电磁阀;未通电打开时,将处在图1所示的断路状态中,通电打开后切换到另一位,进入通路状态;
本段中所记载的连接均为通过管道实现连接:所述鞘液桶1、清洗液桶2分别连接第一电磁阀LV01的两个进口,第一电磁阀LV01的出口、关机液桶3分别连接第二电磁阀LV02的两个进口,第二电磁阀LV02的出口则连接定量泵5的进口,所述定量泵5的出口连接第三电磁阀LV03的进口;
所述第三电磁阀LV03的其中一个出口连接清洗拭子10的进口,所述第三电磁阀LV03的另一个出口则同时连接第四电磁阀LV04、第七电磁阀LV07以及囊式过滤器9的进口,所述第四电磁阀LV04还连接柱塞泵7、所述第七电磁阀LV07还连接流动池13的鞘液进口,所述囊式过滤器9的出口经过第六电磁阀LV06连接流动池13的鞘液进口,而囊式过滤器9的侧出口则经过第五电磁阀LV05连接废液桶4;
所述柱塞泵7分别连接第四电磁阀LV04以及第八电磁阀LV08的进口,所述第八电磁阀LV08的其中一个出口连接样本针11,另一个出口则连接流动池13的进样口;
所述流动池13的出样口经过第十电磁阀LV10连接废液桶4,所述流动池13的鞘液出口、清洗拭子10的出口则分别连接第九电磁阀LV09的两个进口,所述第九电磁阀LV09的出口经过隔膜泵14连接废液桶4。
所述定量泵5和第三电磁阀LV03之间还接入压力传感器6。
所述第三电磁阀LV03和囊式过滤器9之间还接入气泡传感器8。
所述第八电磁阀LV08和流动池13之间还接入流量传感器12。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上样方法、一般清洗方法以及强化清洗方法;
所述上样方法为:先通过柱塞泵7经空置的样本针11吸取一段隔绝空气柱,再通过柱塞泵7经伸入样本池的样本针11抽取样本,然后将样本送入流动池13中;
同时,通过定量泵5将鞘液桶1中的鞘液经囊式过滤器9送入流动池13中,鞘液和样本同时进入到流动池13中,形成稳定的鞘流状态,之后收集样本流信息。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一般清洗方法,所述一般清洗方法包括样本针外壁一般清洗方法和样本针内壁一般清洗方法;
所述样本针外壁一般清洗方法为:通过定量泵5将鞘液送入清洗拭子10中,并通过隔膜泵14抽走,将样本针11伸入清洗拭子10再取出,完成样本针11外壁的一般清洗;
所述样本针内壁一般清洗方法为:通过定量泵5将鞘液经柱塞泵7送入样本针11内部,并使得样本针11停留在清洗拭子10上方,通过隔膜泵14抽走流出的废液,完成样本针11内壁的一般清洗。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强化清洗方法,所述强化清洗方法分为清洗液初步清洗和鞘液再次清洗两步;
第一步,利用清洗液分别清洗样本针和流动池;
清洗样本针时,先初步清洗样本针外壁,具体方法为:通过定量泵5将清洗液送入清洗拭子10中,并通过隔膜泵14抽走,在此过程中,将样本针11伸入清洗拭子10再取出,完成样本针11外壁的初步清洗;
再填充样本针,具体方法为:先取一个装有清洗液的试管,待用;打开柱塞泵7经过空置的样本针11抽取一段空气,然后将样本针11的底口置于上述试管中,再次打开柱塞泵7经过样本针抽取少量的清洗液,使清洗液充满样本针11内部;
利用清洗液清洗流动池的具体方法为:通过定量泵5自清洗液桶2中抽取清洗液,并在绕过囊式过滤器后送入流动池13,之后分为两路,分别从流动池13的鞘液出口以及出样口进入废液桶4中,关闭定量泵5、隔膜泵14使得流动池13中充满清洗液;
第二步,等待清洗液在样本针和流动池中浸泡5分钟以上,再通过鞘液分别对样本针内、外壁以及流动池进行冲洗;
通过鞘液清洗样本针时,先初步清洗样本针外壁,具体方法为:通过定量泵5将鞘液送入清洗拭子10中,并通过隔膜泵14抽走,在此过程中,将样本针11伸入清洗拭子10再取出,完成样本针11外壁的强化清洗过程;
然后清洗样本针内壁,具体方法为:先通过柱塞泵7将原填充在样本针11中的清洗液排出,然后通过定量泵5将鞘液经柱塞泵7送入样本针11内部,并使得样本针11停留在清洗拭子10上方,通过隔膜泵14抽走流出的废液,完成样本针11内壁的强化清洗过程;
利用鞘液清洗流动池的具体方法为:通过定量泵5自鞘液桶1中抽取清洗液,并在绕过囊式过滤器后送入流动池13,之后分为两路,分别从流动池13的鞘液出口以及出样口进入废液桶4中,完成流动池13的强化清洗过程。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关机液填充方法,所述关机液填充方法包括样本针填充方法和流动池填充方法;
所述样本针填充方法为:通过定量泵5将关机液桶3中的关机液经柱塞泵7送入样本针11内部,并使得样本针11停留在清洗拭子10上方,通过隔膜泵14抽走流出的废液,在定量泵5及隔膜泵14停止之后,使得样本针11内充满关机液;
所述流动池填充方法为:通过定量泵5自关机液桶3中抽取关机液,并在绕过囊式过滤器后送入流动池13,之后分为两路,分别从流动池13的鞘液出口以及出样口进入废液桶4中,关闭定量泵5、隔膜泵14使得流动池13中充满关机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本申请采用定量泵和柱塞泵正压进样,定量泵可实现更精细的细分,液体控制精度更高,避免了蠕动泵驱动的脉动问题,以及管路老化带来的维护问题。本实用新型液路系统控制更精准,稳定性更高,清洗方便,有效改善现有仪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二、液路系统中使用气泡传感器监测管路中出现气泡的情况,便于及时排出气泡及监测管路漏气情况。
三、液路系统中使用流量传感器监测样本实际进样流量,与柱塞泵提供的流量作对比,完成实际流量补偿,实现体积法绝对计数。
四、液路系统中使用浮子传感器,监测桶内液位情况,便于维护桶内液量。
五、液路系统使用压力传感器监测管路压力超限情况,便于进行时序、管路及器件维护。
六、液路系统使用鞘液、清洗液、关机液,实现上样、清洗、冲洗等各种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液路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鞘液桶,1-1-浮子传感器,2-清洗液桶,3-关机液桶,4-废液桶,5-定量泵,5-1-定量泵清洗通道,6-压力传感器,7-柱塞泵,8-气泡传感器,9-囊式过滤器,10-清洗拭子,11-样本针,12-流量传感器,13-流动池,14-隔膜泵。
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专利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包括鞘液桶1、浮子传感器1-1、清洗液桶2、关机液桶3、废液桶4、定量泵5、定量泵清洗通道5-1、压力传感器6、柱塞泵7、气泡传感器8、囊式过滤器9、清洗拭子10、样本针11、流量传感器12、流动池13、隔膜泵14,其中鞘液桶1和清洗液桶2连接在第一电磁阀上,第一电磁阀和关机液桶3连接在第二电磁阀上,第二电磁阀与定量泵5连通,第二电磁阀和清洗液桶2之间连接定量泵清洗通道5-1,定量泵5和第三电磁阀连通,定量泵5和第三电磁阀之间接入压力传感器6,第三电磁阀和清洗拭子10下端口连通,清洗拭子10上端口与第九电磁阀连通,第九电磁阀和隔膜泵14连通,隔膜泵14与废液桶4连通。
进一步地,第三电磁阀和柱塞泵7下端口连通,第三电磁阀和柱塞泵7下端口之间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柱塞泵7上端口与第八电磁阀连通,第八电磁阀与样本针11连通,样本针11置于清洗拭子10内。
进一步地,第三电磁阀和流动池13左端进液口连通,第三电磁阀和流动池13左端进液口之间设置有第七电磁阀,流动池13下端进液口与流量传感器12连通,流量传感器12与第八电磁阀连通。
进一步地,第三电磁阀与囊式过滤器9下端进液口连通,第三电磁阀与囊式过滤器9下端进液口之间接入气泡传感器8,囊式过滤器9上端出液口和流动池13左端进液口连通,囊式过滤器9上端出液口和流动池13左端进液口之间设置有第六电磁阀,流动池13右端出液口与第九电磁阀连通。
进一步地,囊式过滤器9侧端出液口与废液桶4连通,囊式过滤器9侧端出液口与废液桶4之间设置有第五电磁阀,流动池13上端出液口与废液桶4连通,流动池13上端出液口与废液桶4之间设置有第十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中的打开是指将两位两通电磁阀或两位三通电磁阀从图示的状态切换到另一位。
工作时, 柱塞泵7经过空置的样本针11先吸取一段隔绝空气柱,之后再吸取一段样本,样本储存在柱塞泵7上端口与第八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中,之后打开定量泵5、打开第三电磁阀、打开第六电磁阀、打开第八电磁阀、打开第十电磁阀、柱塞泵7推样,鞘液经过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定量泵、第三电磁阀进入囊式过滤器9,然后经过第六电磁阀自流动池的侧口进入流动池中,样本经过第八电磁阀、流量传感器12自流动池的底口进入流动池;
鞘液和样本形成一定流量比例同时进入到流动池13中,形成稳定的鞘流状态,之后通过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荧光信号等收集样本流信息。
一般上样结束后,通常采用鞘液对样本针11内、外壁清洗,在需要强化清洗时,即每天关机维护时候,则需要采用先清洗液、再鞘液的方式对样本针11内、外壁清洗。
具体来说:
一般上样结束后;
先清洗样本针外壁:样本完成上样流程后,进行样本针11内外壁的清洗,打开隔膜泵14,形成负压环境,打开定量泵5开始抽取鞘液桶1中的鞘液,并经过第三电磁阀送入到清洗拭子10中,样本针11在清洗拭子中进行下行和上行,最终复位;鞘液形成液流循环通过清洗拭子10上端的出口经第九电磁阀以及隔膜泵14排出,进入到废液桶4中,完成样本针11外壁的清洗;
然后清洗样本针内壁:打开隔膜泵14,形成负压环境,打开第三电磁阀,打开第四电磁阀,打开定量泵5开始抽取鞘液桶1中的鞘液,鞘液通过柱塞泵7进入到样本针11内部,样本针11停留在清洗拭子10上方,样本针11内反向冲洗的废液通过清洗拭子10上端排出,废液再通过隔膜泵14进入到废液桶4中,完成样本针11内壁的清洗;
一般上样结束后,因流动池仅残留鞘液,不残留样本,故流动池可以暂不清洗。
需要强化清洗时,分为清洗液初步清洗和鞘液再次清洗两步,清洗液初步清洗需要利用清洗液分别清洗样本针和流动池;
清洗样本针时,先初步清洗样本针外壁,然后填充样本针,初步清洗样本针外壁:打开隔膜泵14,形成负压环境,打开定量泵5和第一电磁阀开始抽取清洗液桶2中的清洗液,并经过第三电磁阀送入到清洗拭子10中,样本针11在清洗拭子中进行下行和上行,最终复位;清洗液形成液流循环通过清洗拭子10上端的出口经第九电磁阀以及隔膜泵14排出,进入到废液桶4中,完成样本针11外壁的初步清洗;
填充样本针:先取一个装有清洗液的试管,待用;打开柱塞泵7经过空置的样本针11抽取一段空气,然后将样本针11的底口置于上述试管中,再次打开柱塞泵7经过样本针抽取少量的清洗液,使清洗液充满样本针11内部;
初步清洗流动池:因清洗液会有荧光信号,在经过囊式过滤器9之后会在其中出现少量残留,从而在以后的检测中随鞘液进入流动池,产生荧光干扰,影响最终结果,故本案还设置了第七电磁阀;在清洗流动池时,绕过囊式过滤器9以及第六电磁阀;初步清洗流动池的过程包括:打开隔膜泵14、第一电磁阀、定量泵5、第三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九电磁阀、第十电磁阀,使得定量泵5自清洗液桶2中抽取清洗液进入流动池13之后分为两路,以确保流动池中充满清洗液;
等待清洗液在样本针和流动池中浸泡5分钟以上,再通过鞘液分别对样本针内、外壁以及流动池进行冲洗;
通过鞘液清洗样本针时,先初步清洗样本针外壁,然后清洗样本针内壁,清洗样本针外壁:打开隔膜泵14,形成负压环境,打开定量泵5开始抽取鞘液桶1中的鞘液,并经过第三电磁阀送入到清洗拭子10中,样本针11在清洗拭子中进行下行和上行,最终复位;鞘液形成液流循环通过清洗拭子10上端的出口经第九电磁阀以及隔膜泵14排出,进入到废液桶4中,完成样本针11外壁的强化清洗过程;
清洗样本针内壁:先通过柱塞泵7将原填充在样本针中的清洗液排出,然后打开隔膜泵14,形成负压环境,打开定量泵5、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使得鞘液桶1中的鞘液被定量泵5抽取后,经过柱塞泵7送入样本针11之内,并最终排出;自样本针11排出的清洗液或鞘液将落入清洗拭子10中,并通过清洗拭子10上端的出口经第九电磁阀以及隔膜泵14排出,进入到废液桶4中,完成样本针11内壁的强化清洗过程。
流动池最终清洗:打开隔膜泵14、定量泵5、第三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九电磁阀、第十电磁阀,使得定量泵5自鞘液桶1中抽取的鞘液进入流动池13之后分为两路,并最终排出,完成流动池13的强化清洗过程。
在每天关机或者产品运输过程中,需要使得样本针11和流动池13中充满关机液,防止关机或者产品运输过程后,因鞘液残留,而导致的定量泵5、柱塞泵7、隔膜泵14以及流动池13、样本针11中出现结晶,并且。关机液中含有抑菌剂,可以防止系统中滋生细菌。
关于填充关机液,分为样本针填充和流动池填充,填充样本针:打开隔膜泵14,形成负压环境,打开第二电磁阀、定量泵5、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使得关机液桶3中的关机液被定量泵5抽取后,经过柱塞泵7送入样本针11之内,漏出的关机液将经过清洗拭子10上端的出口经第九电磁阀以及隔膜泵14排出,从而在定量泵5及隔膜泵14停止之后,使得样本针11内充满关机液。
填充流动池:打开隔膜泵14、第二电磁阀、定量泵5、第三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九电磁阀、第十电磁阀,使得定量泵5自关机液桶3中抽取的关机液进入流动池13之后分为两路,并最终排出形成通路,此时关闭定量泵5及隔膜泵14,使得流动池13内充满关机液。
另外,还可以通过关机液清洗样本针外壁:打开隔膜泵14,形成负压环境,打开定量泵5、第二电磁阀开始抽取关机液,使得关机液经过定量泵清洗通道5-1进入定量泵5,并经过第三电磁阀送入到清洗拭子10中,样本针11在清洗拭子中进行下行和上行,最终复位;关机液形成液流循环通过清洗拭子10上端的出口经第九电磁阀以及隔膜泵14排出,进入到废液桶4中,完成对样本针11外壁的关机液清洗。
另外:
气泡传感器8监测管路中出现气泡的情况,少量气泡会聚集在囊式过滤器9的上端,当管路中气泡累计到一定量时,会影响鞘液进样,此时进行排气泡操作,打开第三电磁阀,打开第五电磁阀,打开定量泵5进鞘液,促使囊式过滤器9中气泡从囊式过滤器9侧边经过第五电磁阀排出,废液入废液桶4中。
定量泵5后置的压力传感器6监测管路压力超限情况,当管路压力超限时,停止定量泵5并检查管路及器件,进行时序、管路及器件维护。
流量传感器12用来监测样本实际进样流量,与柱塞泵7提供的流量作对比,完成实际柱塞泵7流量补偿,可以有效实现体积法绝对计数。
浮子传感器1-1置于鞘液桶1、清洗液桶2、关机液桶3、废液桶4中,用于监测桶内液位情况,便于及时添加鞘液、清洗液、关机液,及时倒掉废液。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包括鞘液桶(1)、清洗液桶(2)、关机液桶(3)、废液桶(4)、定量泵(5)、柱塞泵(7)、隔膜泵(14)以及囊式过滤器(9)、清洗拭子(10)、样本针(11)、流动池(13);
所述清洗拭子(10)的底部开设有进口、顶部开设有出口,并且清洗拭子(10)中开设有供样本针(11)进出的清洗通道;所述流动池(13)的一侧设有鞘液进口,另一侧设有鞘液出口,并且,所述流动池(13)的底部设有进样口、顶部设有出样口;所述囊式过滤器(9)底端设有进口、顶端设有出口,并且侧部还设有侧出口;
所述鞘液桶(1)、清洗液桶(2)、关机液桶(3)连接定量泵(5)的进口,所述定量泵(5)的出口连接柱塞泵(7)、清洗拭子(10)的进口以及囊式过滤器(9)的进口,所述囊式过滤器(9)的出口连接流动池(13)的鞘液进口,所述柱塞泵(7)还连接样本针(11)以及流动池(13)的进样口,所述流动池(13)的鞘液出口和清洗拭子(10)的出口都连接隔膜泵(14)的进口,所述隔膜泵(14)的出口、流动池(13)的出样口及囊式过滤器(9)的侧出口都连接废液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LV01)、第二电磁阀(LV02)、第三电磁阀(LV03)、第四电磁阀(LV04)、第五电磁阀(LV05)、第六电磁阀(LV06)、第七电磁阀(LV07)、第八电磁阀(LV08)、第九电磁阀(LV09)以及第十电磁阀(LV10);
所述第一电磁阀(LV01)、第二电磁阀(LV02)、第九电磁阀(LV09)为两进一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LV03)、第八电磁阀(LV08)为一进两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
所述第四电磁阀(LV04)、第五电磁阀(LV05)、第六电磁阀(LV06)、第七电磁阀(LV07)及第十电磁阀(LV10)为一进一出的两位两通电磁阀;
所述鞘液桶(1)、清洗液桶(2)分别连接第一电磁阀(LV01)的两个进口,第一电磁阀(LV01)的出口、关机液桶(3)分别连接第二电磁阀(LV02)的两个进口,第二电磁阀(LV02)的出口则连接定量泵(5)的进口,所述定量泵(5)的出口连接第三电磁阀(LV03)的进口;
所述第三电磁阀(LV03)的其中一个出口连接清洗拭子(10)的进口,所述第三电磁阀(LV03)的另一个出口则同时连接第四电磁阀(LV04)、第七电磁阀(LV07)以及囊式过滤器(9)的进口,所述第四电磁阀(LV04)还连接柱塞泵(7)、所述第七电磁阀(LV07)还连接流动池(13)的鞘液进口,所述囊式过滤器(9)的出口经过第六电磁阀(LV06)连接流动池(13)的鞘液进口,而囊式过滤器(9)的侧出口则经过第五电磁阀(LV05)连接废液桶(4);
所述柱塞泵(7)分别连接第四电磁阀(LV04)以及第八电磁阀(LV08)的进口,所述第八电磁阀(LV08)的其中一个出口连接样本针(11),另一个出口则连接流动池(13)的进样口;
所述流动池(13)的出样口经过第十电磁阀(LV10)连接废液桶(4),所述流动池(13)的鞘液出口、清洗拭子(10)的出口则分别连接第九电磁阀(LV09)的两个进口,所述第九电磁阀(LV09)的出口经过隔膜泵(14)连接废液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泵(5)和第三电磁阀(LV03)之间还接入压力传感器(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磁阀(LV03)和囊式过滤器(9)之间还接入气泡传感器(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电磁阀(LV08)和流动池(13)之间还接入流量传感器(12)。
CN202320084350.5U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 Active CN219348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4350.5U CN219348577U (zh)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4350.5U CN219348577U (zh)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8577U true CN219348577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0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84350.5U Active CN219348577U (zh)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8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1386B (zh) 一种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210037838U (zh) 样本分析仪
CN109633117B (zh) 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的动态质量控制系统
CN109709350A (zh) 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液路系统
CN109012444A (zh) 一种浓缩洗液自动配比系统及配比方法
CN115025701A (zh) 具有清洗功能的配液装置和方法、分析仪系统
CN112462082A (zh) 自动加样系统及自动加样方法
CN110741257B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驱动方法
CN219348577U (zh) 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
CN211086040U (zh) 一种基于压差进样的流式细胞仪的液路系统
CN208334379U (zh) 样本分析仪
CN116297116A (zh) 一种基于正压上样的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4585502U (zh) 自动加样系统
CN217652869U (zh) 定量组件、样本处理装置及试剂制备装置
CN215641318U (zh) 一种非接触式微量液体转移装置及生化仪
CN113281459A (zh) 一种油中酸值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10022021U (zh) 一种具有计量功能的漂白水自动配液控制系统
CN113899871A (zh) 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质控仪的液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9451779U (zh) 一种药水配制装置
CN209280528U (zh) 一种粒子分析仪及其液路系统
CN114368722B (zh) 一种管路快速排空系统及灌注方法
CN219266268U (zh) 一种低浊度传感器批量校准装置
CN219657660U (zh) 具有冲洗功能的加样装置及凝血分析仪
CN218994495U (zh) 一种液体料斗秤
CN220054229U (zh) 基于plc控制阀门的液体罐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