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4644U - 双底捞砂钻斗 - Google Patents

双底捞砂钻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4644U
CN219344644U CN202320172794.4U CN202320172794U CN219344644U CN 219344644 U CN219344644 U CN 219344644U CN 202320172794 U CN202320172794 U CN 202320172794U CN 219344644 U CN219344644 U CN 219344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plate
door
plate
bailing
drilling bu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27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福
张宁辉
姜敏
纪博林
万鹏
周光忠
李刚
耿冬梅
胡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27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4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4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4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旋挖钻机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底捞砂钻斗包括:筒体、第一门板、第二门板及开门机构;筒体具有相对的顶端和底端,顶端设置有方头座,方头座适合钻杆的安装,通过旋挖钻钻杆提供回转动力和开门关门;第一门板的一侧边与底端相铰接;第二门板与第一门板相连接,且第二门板的一面朝向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相对的另一面安装有至少两个截齿组,每个截齿组包括第二截齿以及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截齿,第二截齿绕所述筒体的周向布置;开门机构包括挂钩,挂钩被配置为能够与第一门板相对的另一侧边相锁止,以使第一门板的板面与筒体的轴线保持相垂直的状态,本申请具有降低筒体的边缘的第一截齿的磨损度,及提高钻进效率的特点。

Description

双底捞砂钻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旋挖钻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底捞砂钻斗。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工程器械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精细化,例如在地基基础施工工程中,常需要采用旋挖钻进行施工。旋挖钻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工艺.广泛用于市政建设、公路桥梁、高层建筑等地基础施工工程,配合不同钻具,适应于干式(短螺旋),或湿式(回转斗)及岩层(岩心钻)的成孔作业。由于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土和人工填土等,因此对于旋挖机本身的要求也不同;一般地,旋挖钻机入岩钻削时,通常先用截齿筒钻环切岩石,然后用截齿捞砂钻斗破碎取出;双底截齿捞砂钻斗在旋挖钻进时能够大量收集钻渣,但采用直线布局的截齿,切削阻力加大,且边齿磨损较大,使得钻进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底捞砂钻斗,以解决直线布局的截齿,切削阻力加大,且边齿磨损较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底捞砂钻斗,其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具有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所述顶端设置有方头座;
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的一侧边与所述底端相铰接;
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与所述第一门板相连接,且所述第二门板的一面朝向所述第一门板,所述第二门板相对的另一面安装有至少两个截齿组,每个截齿组包括第二截齿以及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截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筒体的径向相平行,第二截齿绕所述筒体的周向布置;以及
开门机构,所述开门机构包括挂钩,所述挂钩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门板相对的另一侧边相锁止,以使所述第一门板的板面与所述筒体的轴线保持相垂直的状态。
可选地,所述开门机构还包括压杆、直杆、连动座及铰座;所述压杆与所述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直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动座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动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挂钩相铰接,所述挂钩还与所述铰座相铰接,所述铰座固定于所述筒体上,所述压杆被配置为能够向沿所述筒体的轴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挂钩相对于所述铰座转动,以使得所述挂钩与所述第一门板之间相锁止。
可选地,所述筒体的顶端固定有上顶板,所述方头座固定于所述上顶板;
所述开门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上顶板相抵接,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压杆上,且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杆上的轴肩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双底捞砂钻斗还包括止转柱,所述止转柱一端与所述上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板上还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止转柱相对的另一端能够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之间通过驱动轴转动连接,其中,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门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板上固定有止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门板转动时,所述第二门板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门板及所述筒体一起转动。
可选地,所述筒体的周向上还设置有刮刀,且所述刮刀位于所述顶端。
可选地,所述刮刀与所述筒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筒体的横截面的面积由所述顶端向所述底端依次增大。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均包括两个扇形部,且两个所述扇形部相对设置。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双底捞砂钻斗,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双底捞砂钻头,通过在第二门板不仅设置呈直线排列的多个第一截齿,还设置有沿筒体的周向布局的第二截齿,这样靠近筒体的边缘的第一截齿与第二截齿相配合,有利于降低筒体的边缘的第一截齿的磨损度,同时采用开门机构,以便于钻渣的收集与倒出,从而利于提高钻进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底捞砂钻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底捞砂钻斗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底捞砂钻斗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底捞砂钻斗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底捞砂钻斗的去掉筒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底捞砂钻斗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底捞砂钻斗的泻渣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01、筒体;102、第一门板;103、第二门板;104、顶端;105、底端;106、方头座;107、挂钩;108、压杆;109、直杆;110、连动座;111、铰座;112、第一导向块;113、第二导向块;114、上顶板;115、复位弹簧;116、溢出孔;117、止转柱;118、定位孔;119、驱动轴;120、固定盖;121、止挡块;122、刮刀;123、连接部;124、立板部;125、斜板部;126、第一截齿;127、第二截齿;128、扇形部;129、进渣口;130、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底捞砂钻斗,其包括:筒体101、第一门板102、第二门板103及开门机构;筒体101具有相对的顶端104和底端105,顶端104设置有方头座106,方头座106适合钻杆的安装,通过旋挖钻钻杆提供回转动力和开门关门;第一门板102的一侧边与底端105相铰接;第二门板103与第一门板102相连接,且第二门板103的一面朝向第一门板102,第二门板103相对的另一面安装有至少两个截齿组,每个截齿组包括第二截齿127以及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截齿126,第一方向与筒体101的径向相平行,第二截齿127绕所述筒体101的周向布置;开门机构包括挂钩107,挂钩107被配置为能够与第一门板102相对的另一侧边相锁止,以使第一门板102的板面与筒体101的轴线保持相垂直的状态。
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底捞砂钻头,通过在第二门板103不仅设置呈直线排列的多个第一截齿126,还设置有沿筒体101的周向布局的第二截齿127,这样靠近筒体101的边缘的第一截齿126与第二截齿127相配合,有利于降低筒体101的边缘的第一截齿126的磨损度,同时采用开门机构,以便于钻渣的收集与倒出,从而利于提高钻进效率。
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筒体101用于收集钻渣,方头座106用于与钻机相连接,通过钻机为双底捞砂钻头提供回转动力及下压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截齿组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截齿组中的第二截齿127的数量为1个。第二截齿127与最靠近筒体101的边缘的第一截齿126之间的连线,与第一方向之间呈角度设置,这样通过第二截齿127与最靠近筒体101的边缘的第一截齿126相配合,可增加切削角度,提高钻进效率,并且利于降低其磨损度。
参见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开门机构还包括压杆108、直杆109、连动座110及铰座111;压杆108与直杆109的一端固定连接,直杆109的另一端与连动座110的一端相铰接,连动座110的另一端与挂钩107相铰接,挂钩107还与铰座111相铰接,铰座111固定于筒体101上,压杆108被配置为能够向沿筒体101的轴向移动,以带动挂钩107相对于铰座111转动,以使得挂钩107与第一门板102之间相锁止。这样通过对压杆108施加由筒体101的顶端104向底端105方向的力,以使挂钩107与第一门板102之间相解锁(参见图7所示),使得第一门板102能够相对于第一门板102与底端105之间的铰接轴转动,以便于倒出收集的钻渣,并且开门机构的上述设置方式,有利于预防直杆109变形。
参见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方头座106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一导向块112,压杆108空套于第一导向块112上,通过第一导向块112对压杆108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筒体101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导向块113,直杆109空套于第二导向块113上,通过第二导向块113对直杆109的上下运动进行向导向。直杆109的轴线与压杆108的轴线相平行,且不同轴,这样利于实现使连接座的运动。铰座111固定于筒体101的内壁上;第一门板102的靠近筒体101的顶端104的一面,固定挂环130,挂钩107与挂环130相配合。
参见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筒体101的顶端104固定有上顶板114,方头座106固定于上顶板114;开门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115,复位弹簧115的一端与上顶板114相抵接,复位弹簧115套设于压杆108上,且复位弹簧115的另一端与压杆108上的轴肩相抵接。通过复位弹簧115实现压杆108向下运动后,能够自动复位,即在复位弹簧115的作用下,压杆108向上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压杆108顶端104具有插孔,以用于与钻机的压盘相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顶板的边缘轮廓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及两条圆弧线,这样顶板的面积小于筒体101的顶端104处的截面面积,从而利于钻渣在满时,能够从顶板与筒体101的顶端104边缘之间形成的溢出孔116溢出。
参见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底捞砂钻斗还包括止转柱117,止转柱117一端与上顶板114固定连接,第一门板102上还开设有定位孔118,止转柱117相对的另一端能够插入定位孔118中,这样使得第一门板102与筒体101之间能够保持相动固定,以使得筒体101与第一门板102之间能够同步转动。止转柱117位于筒体101的内部。在一个实施列中,止转柱117靠近第一门板102相对的另一侧边。
参见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门板102与第二门板103之间通过驱动轴119转动连接,其中,驱动轴119的一端与第二门板103固定连接。驱动轴119的另一端从第一门板102穿出,且驱动轴119的另一端通过固定盖120与销轴相配合,实现驱动轴119将第一门板102和第二门板103在驱动轴119的轴向方向上的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盖120与驱动轴119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且销轴沿驱动轴119的径向穿设于固定盖120和驱动轴119上。
参见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门板102上固定有止挡块121,用于在第二门板103转动时,第二门板103能够带动第一门板102及筒体101一起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止挡块1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止挡块121分别能够对第二门板103的不同的侧边相抵接。使用过程中,钻机带动筒体101转动,筒体101带动第一门板102转动,以实现在第一门板102转动一定角度后,两个止挡块121分别与第二门板103的不同侧边相抵接,从而使得第一门板102带动第二门板103一起转动。
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筒体101的周向上还设置有刮刀122,且刮刀122位于顶端104,通过刮刀122,有利于实现扩孔。需要说明的是,刮刀122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多个刮刀122沿筒体101的周向均匀公布,例如以相同的圆心角分布,这样利于提高扩孔效率。
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刮刀122与筒体101可拆卸固定连接,这样当刮刀122磨损时,可以替换新的刮刀122。刮刀122与筒体101之间通过螺栓或螺杆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刮刀122包括连接部123、立板部124和斜板部125,连接部123与筒体101通过螺栓或螺杆可拆卸固定连接,立板部124的板面基本与筒体101的轴线相平行;斜板部125和立板部124均与连接部123固定连接,且立板部124和斜板部125在筒体101的径向方向上伸出筒体101的顶端104的边缘,这样利于实现扩孔。斜板部125与上顶板114之间呈角度设置,这样利于扩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筒体101的横截面的面积由顶端104向底端105依次增大,即筒体101呈圆台状,这样能够快速收集钻渣和泻渣,同时双底捞砂钻斗的底端105大直径的进口和上部刮刀122配合,能够实现扩孔钻进。
参见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门板102和第二门板103均包括两个扇形部128,且两个扇形部128相对设置,这样第一门板102与筒体101之间形成进渣口129,利于实现钻渣能够进入筒体101的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底捞砂钻斗,在施工时,双底捞砂钻斗通过方头座106和钻机相连,为钻斗提供回转动力和下压力,采用第一截齿126和第二截齿127切削及破碎地层,同时将孔底的钻渣收集到筒体101的内部,钻斗上提后,通过钻机的压盘对压杆108下压,使挂钩107与挂环130相解锁,将收集的钻渣倒出,参见图7所示;再下孔钻进,循环上述过程,从而完成钻进作业。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底捞砂钻斗,能够降低入岩钻进时边齿(即位于边缘的第一截齿126)的磨损,并且通过开门机构能够实现快速泻渣。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底捞砂钻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具有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所述顶端设置有方头座;
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的一侧边与所述底端相铰接;
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与所述第一门板相连接,且所述第二门板的一面朝向所述第一门板,所述第二门板相对的另一面安装有至少两个截齿组,每个所述截齿组包括第二截齿以及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截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筒体的径向相平行,所述第二截齿绕所述筒体的周向布置;以及
开门机构,所述开门机构包括挂钩,所述挂钩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门板相对的另一侧边相锁止,以使所述第一门板的板面与所述筒体的轴线保持相垂直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底捞砂钻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机构还包括压杆、直杆、连动座及铰座;所述压杆与所述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直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动座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动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挂钩相铰接,所述挂钩还与所述铰座相铰接,所述铰座固定于所述筒体上,所述压杆被配置为能够向沿所述筒体的轴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挂钩相对于所述铰座转动,以使得所述挂钩与所述第一门板之间相锁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底捞砂钻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顶端固定有上顶板,所述方头座固定于所述上顶板;
所述开门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上顶板相抵接,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压杆上,且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杆上的轴肩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底捞砂钻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转柱,所述止转柱一端与所述上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板上还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止转柱相对的另一端能够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底捞砂钻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之间通过驱动轴转动连接,其中,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门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底捞砂钻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板上固定有止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门板转动时,所述第二门板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门板及所述筒体一起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底捞砂钻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周向上还设置有刮刀,且所述刮刀位于所述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底捞砂钻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与所述筒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底捞砂钻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横截面的面积由所述顶端向所述底端依次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底捞砂钻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均包括两个扇形部,且两个所述扇形部相对设置。
CN202320172794.4U 2023-01-17 2023-01-17 双底捞砂钻斗 Active CN219344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2794.4U CN219344644U (zh) 2023-01-17 2023-01-17 双底捞砂钻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2794.4U CN219344644U (zh) 2023-01-17 2023-01-17 双底捞砂钻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4644U true CN219344644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8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2794.4U Active CN219344644U (zh) 2023-01-17 2023-01-17 双底捞砂钻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4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3328B (zh) 一种液压扩孔循环钻机及其扩孔桩施工工艺
CN107842313B (zh) 一种旋挖钻机挤压成孔施工工艺
CN109653274B (zh) 一种用于制备胶凝砂砾石坝物料的水下钻头
CN109736709A (zh) 倒伞形扩大头钻机及变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CA1201946A (en) Hydraulic down-the-hole rock drill
CN219344644U (zh) 双底捞砂钻斗
CN108266131A (zh) 旋转挤土扩底钻头及基桩施工方法
CN212477725U (zh) 一种分片组合式全桩护筒的桩机
CN87212151U (zh) 水下扩底墩钻头
CN210530745U (zh) 一种组合式钻孔扩底植桩系统
CN100434595C (zh) 钻孔泵灌大流动砼指环桩的成桩方法及成桩装置
CN209228300U (zh) 多动力导位联动复合钻具
CN210033299U (zh) 一种用于固定非开挖钻机的可调式锚杆
CN209244499U (zh) 多动力导位联动复合钻具
CN208089229U (zh) 旋转挤土扩底钻头
CN206753494U (zh) Cfg变径倒锥台阶型桩以及钻具
CN115839218B (zh) 一种公路施工旋挖钻装置
CN220955442U (zh) 一种旋挖灌注桩桩机钻具
CN213743317U (zh) 嵌岩捞砂斗
CN113006067B (zh) 一种灌注桩钻孔沉渣清除装置
CN220580962U (zh) 一种岩土体内可旋切成孔钻头
CN210659941U (zh) 一种简易一体化桩帽钻头及一体化桩帽施工系统
CN218938268U (zh) 井下岩屑床清砂模拟试验装置
CN200964586Y (zh) 旋挖挤扩钻机
CN220599717U (zh) 一种尺寸可变异步式带加腋水平悬臂的矩形抗滑桩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