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4590U - 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及施工用爬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及施工用爬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4590U
CN219344590U CN202223408968.7U CN202223408968U CN219344590U CN 219344590 U CN219344590 U CN 219344590U CN 202223408968 U CN202223408968 U CN 202223408968U CN 219344590 U CN219344590 U CN 219344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pedal
ladder
grid bars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89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海军
尹毅
夏立元
刘彩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34089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4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4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45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及施工用爬梯,包括踏板,踏板包括纵向格栅条,纵向格栅条顶设置有横向格栅条,横向格栅条和纵向格栅条之间形成有通孔,踏板的两端设置有连接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纵向格栅条和横向格栅条组合成踏板,纵向格栅条和横向格栅条之间的间隙使得踏板的表面形成凹凸纹理,增大了踏板上表面的粗糙程度,使得施工人员在踩到踏板时的摩擦力增大,从而在爬梯上不易打滑。且雨、雪、泥土等会从格栅板上的通孔漏下,避免雨雪在踏板上积聚,从而使得踏板在踩踏时,不易打滑。结构简单实用,连接时可以采用扣件连接连接较为方便。且在施工结束后,方便拆除,拆除后可以重复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及施工用爬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爬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及施工用爬梯。
背景技术
在施工中,如某些深基坑项目,需要为人员上下搭设简易爬梯,常用钢管脚手架搭设。如图1所述,这种爬梯包括支撑管,支撑管上通过扣件连接有横担,在两个水平的横担上设置有踏步,踏步常采用建筑木模板裁切而成,再通过铁丝将木质踏步与横担连接,这种踏步在日常使用时,存在一些不足,建筑木模板表面较为光滑,容易打滑,尤其在雨雪天,踏步容易积聚雨雪,更加容易打滑,且施工场地的泥土也容易积聚到踏步上,使得该种踏步容易打滑。另外,该种踏步需要使用至少一对横担进行承载,且需要将该种踏步固定到横担,安装拆卸较为繁琐,且不便重复使用。
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踏板容易打滑以及安装拆卸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及施工用爬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包括踏板,所述踏板包括纵向格栅条,所述纵向格栅条顶设置有横向格栅条,所述横向格栅条和所述纵向格栅条之间形成有通孔,所述踏板的两端设置有连接件。
上述的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所述横向格栅条和所述纵向格栅条为钢筋,所述横向格栅条与所述纵向格栅条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横向格栅条与所述纵向格栅条为螺纹钢。
上述的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所述横向格栅条等距布置。
进一步,所述纵向格栅条等距布置。
进一步,所述横向格栅条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纵向格栅条之间的间距。
上述的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纵向格栅条的竖向尺寸相当,所述踏板两端的所述格栅条与所述凹槽卡合连接。
上述的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所述连接件为架子管。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踏板通过焊接连接。
一种施工用爬梯,包括上述的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所述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的两端设置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也为架子管,所述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的连接件与支撑管之间设置有连接二者的扣件。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纵向格栅条和横向格栅条组合成踏板,纵向格栅条和横向格栅条之间的间隙使得踏板的表面形成凹凸纹理,增大了踏板上表面的粗糙程度,使得施工人员在踩到踏板时的摩擦力增大,从而在爬梯上不易打滑。尤其是在雨雪天,雨雪会从格栅板上的通孔漏下,避免雨雪在踏板上积聚,且施工场地有许多泥土,泥土难以在踏板上积聚,从而使得踏板在踩踏时,不易打滑。
2.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制一体式的踏步,结构简单实用,在安装时,仅需将踏板两端的连接件与爬梯的支撑管连接,且采用架子管作为连接件,连接时可以采用扣件连接连接较为方便。且在施工结束后,方便拆除,拆除后可以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施工用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0、踏步;101、踏板;1011、纵向格栅条;1012、横向格栅条;1013、通孔;102、连接件;1021、凹槽;200、支撑管;300、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或“设置”或“连接”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的含义是二或二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或一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100,包括踏板101,踏板101包括纵向格栅条1011,纵向格栅条1011顶设置有横向格栅条1012,横向格栅条1012和纵向格栅条1011之间形成有通孔1013,踏板101的两端设置有连接件102。横向格栅条1012和纵向格栅条1011为钢筋,横向格栅条1012与纵向格栅条101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连接件102为架子管,连接件102与踏板101通过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首先按照踏板101的设计长度进行横向格栅条1012下料,按照踏板101的设计宽度对纵向格栅条1011进行下料。下料完成后,将横向格栅条1012和纵向格栅条1011焊接连接,需保证各个横向格栅条1012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及各个纵向格栅条101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且保证横向格栅条1012的两端焊接有纵向格栅条1011,且纵向格栅条1011的两端焊接有横向的格栅条,即保证踏板101的纵向和横向无格栅条伸出,从而防止在使用时戳伤施工人员。接着将连接件102焊接在踏板101底部的两端,即完成简易踏步100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纵向格栅条1011和横向格栅条1012组合成踏板101,纵向格栅条1011和横向格栅条1012之间的间隙使得踏板101的表面形成凹凸纹理,增大了踏板101上表面的粗糙程度,使得施工人员在踩到踏板101时的摩擦力增大,从而在爬梯上不易打滑。尤其是在雨雪天,雨雪会从格栅板上的通孔1013漏下,避免雨雪在踏板101上积聚,且施工场地有许多泥土,泥土难以在踏板101上积聚,从而使得踏板101在踩踏时,不易打滑。
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制一体式的踏步100,结构简单实用,在安装时,仅需将踏板101两端的连接件102与爬梯的支撑管200连接,且采用架子管作为连接件102,连接时可以采用扣件300连接连接较为方便。且在施工结束后,方便拆除,拆除后可以重复利用。
钢筋制的踏板101,一方面钢筋作为施工中常用的材料,方便就地取材;另一方面钢筋方便切割和焊接,从而制作踏板101;再一方面钢筋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保证踏板101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木条进行制作,方便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就地取材。
在一个优选实例中,横向格栅条1012与纵向格栅条1011为螺纹钢。螺纹钢的表面设置有横肋,使得螺纹钢的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从而进一步增大踏板101表面的粗糙程度,提升踏板101的防滑性。
如图3所示,在一个优选实例中,所述横向格栅条1012等距布置。所述纵向格栅条1011等距布置。所述横向格栅条1012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纵向格栅条1011之间的间距。等距布置的横向格栅条1012和纵向格栅条1011使得踏板101上各个区域能够均匀受力,横向格栅条1012作为踩踏面,较为密集的设置使得施工人员不易踩空。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个优选实例中,所述连接件10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021,所述凹槽1021的深度与所述纵向格栅条1011的竖向尺寸相当,所述踏板101两端的所述格栅条与所述凹槽1021卡合连接。采用架子管作为连接件102时,其表面为弧面,与踏板101直接接触连接时,接触面较小,通过凹槽1021与踏板101中的纵向格栅条1011连接,增大接触面,可以增大焊接区域,保证二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踏步100的结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施工用爬梯,包括上述的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100,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100的两端设置有支撑管200,支撑管200也为架子管,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100的连接件102与支撑管200之间设置有连接二者的扣件3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所述踏板包括纵向格栅条,所述纵向格栅条顶设置有横向格栅条,所述横向格栅条和所述纵向格栅条之间形成有通孔,所述踏板的两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纵向格栅条的竖向尺寸相当,所述踏板两端的所述格栅条与所述凹槽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格栅条和所述纵向格栅条为钢筋,所述横向格栅条与所述纵向格栅条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格栅条与所述纵向格栅条为螺纹钢。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格栅条等距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格栅条等距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格栅条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纵向格栅条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架子管。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踏板通过焊接连接。
9.一种施工用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所述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的两端设置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也为架子管,所述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的连接件与支撑管之间设置有连接二者的扣件。
CN202223408968.7U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及施工用爬梯 Active CN219344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8968.7U CN219344590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及施工用爬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8968.7U CN219344590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及施工用爬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4590U true CN219344590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94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8968.7U Active CN219344590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及施工用爬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45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5956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中的二次构造柱与横梁的连接结构
CN219344590U (zh) 一种施工用爬梯的简易踏步及施工用爬梯
CN111411776B (zh) 一种圆柱模板支设构造
CN210917390U (zh) 一种防塌方的围护装置
CN202013893U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用支承角码
CN213268865U (zh) 一种用于房建盘扣的连接结构
CN212249128U (zh) 一种立杆处内侧板
CN213805321U (zh) 一种抗压型塑料排水板
CN211666615U (zh) 基坑内上下通行用爬梯
CN210636691U (zh) 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
CN206844807U (zh) 一种用于草地围护的塑木护栏
CN218990633U (zh) 建筑工地用轻钢龙骨结构
CN218117679U (zh) 一种安全爬梯
CN210067623U (zh) 一种内部加强的抗风护栏立柱
CN219711426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组合钢爬梯
CN216238965U (zh) 一种整体装配式绿色建筑钢结构
CN210599722U (zh) 用于温室大棚顶棚组装的定位座
CN218814868U (zh) 一种户外楼梯安装用高强度钢板
CN220080527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钢瓦
CN212317648U (zh) 一种可拆卸的工地施工护栏
CN210288822U (zh) 一种砼-钢楼承组合板
CN215055094U (zh) 一种新型装饰施工用拼装式登高脚手架结构
CN218228483U (zh) 便于组合安装的扶梯不锈钢包板
CN219220267U (zh) 一种防雨箱用防水爬梯
CN219931452U (zh) 一种铝踏步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