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3966U - 一种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3966U
CN219343966U CN202320637060.9U CN202320637060U CN219343966U CN 219343966 U CN219343966 U CN 219343966U CN 202320637060 U CN202320637060 U CN 202320637060U CN 219343966 U CN219343966 U CN 219343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scaffold
wall connecting
connecting piece
newly 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370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林
钟亮
叶胜伟
孙维波
聂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06370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3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3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3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属于建筑施工领域,该装置包括新增组合柱、拉杆、加强梯和连墙件,新增组合柱设置在相邻的主体结构柱之间。拉杆拉结在主体结构柱与新增组合柱之间,拉杆沿内脚手架向外脚手架方向设置两组。加强梯连接在沿内脚手架向外脚手架方向相邻的两组拉杆之间。连墙件与加强梯和外脚手架连接,可以显著提高整个脚手架连墙件装置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可以减少新增组合柱的数量,降低施工成本。连墙件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同时由于无需设置钢管抱柱及传统预埋短钢管作为连墙杆件的拉结点,在墙体中留设的脚手眼面积更小,后期封堵更容易。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规范规定,作业脚手架的连墙件竖向间距不应大于4m且不应大于层高,水平间距不应大于3倍脚手架立杆间距,对于层高远大于4m,柱距远大于3倍脚手架立杆间距的建筑物,内外作业脚手架连墙件设置困难。
常见的内外作业脚手架连墙件措施主要有以下3种:(1)钢管抱柱+拉结模板支撑架。对于大层高大柱距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设置难题,目前采用的比较常见的技术措施是“钢管抱柱+拉结模板支撑架”,而连墙件拉结模板支撑架这种措施是规范采用强条严格禁用的,该技术措施有较大的安全隐患。(2)设置角钢格构柱。即采用角钢制作成格构柱,将连墙件拉结在格构柱上。这种技术措施虽然可行,但对于大柱距建筑物,受连墙件水平间距限制,往往在一个柱距内需要设置多个格构柱,不经济,施工现场基本不采用。(3)钢管抱柱+钢管立柱。将连墙件拉结在钢管立柱上,钢管抱柱拉结钢管立柱;对于大柱距建筑物,也会存在一个柱间距需要设置多个钢管立柱,从而导致不经济问题;另外,这种技术措施采用钢管抱柱拉结钢管立柱,妨碍了外墙砌筑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包括:
新增组合柱,设置在相邻的主体结构柱之间;
拉杆,拉结在主体结构柱与新增组合柱之间,所述拉杆沿内脚手架向外脚手架方向设置两组;
加强梯,连接在沿内脚手架向外脚手架方向相邻的两组拉杆之间;
连墙件,与加强梯和外脚手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新增组合柱同时为所述内脚手架的中间支座,所述新增组合柱的四个角部的立杆为所述内脚手架的立杆,所述拉杆同时为内脚手架的连墙件。
优选地,所述主体结构柱内预埋有锚板,所述拉杆的端部与锚板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新增组合柱的底部设置在楼板的顶部,所述楼板内预埋有锚板,所述新增组合柱的底部与锚板焊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梯的底部设置在楼板的顶部,所述楼板内预埋有锚板,所述加强梯的底部与锚板焊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梯与拉杆之间、所述拉杆与新增组合柱之间均通过直角扣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层高大于4m、净柱距不超过12m时,相邻的主体结构柱之间的新增组合柱为一个。
优选地,所述主体结构柱与新增组合柱之间的拉杆为整根钢管。
优选地,所述新增组合柱由钢管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新增组合柱、拉杆、加强梯均采用ø48钢管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为:
(1)现有技术中采用角钢格构柱技术措施,格构柱之间是孤立的,在顶板拆模前,格构柱顶部暂无锚固点,自身稳定性较差。而本实用新型在相邻的主体结构柱之间设置新增组合柱,在主体结构柱与新增组合柱之间连接拉杆,并在拉杆之间连接加强梯,利用连墙件将加强梯与外脚手架连接,显著提高整个脚手架连墙件装置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可以减少新增组合柱的数量,降低施工成本。
(2)现有技术中设置角钢格构柱、以及钢管抱柱+钢管立柱的做法,连墙件都是拉结在角钢格构柱或钢管立柱,连墙件的设置位置严重受到角钢格构柱或钢管立柱位置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拉杆上设置加强梯,并利用连墙件将加强梯与外脚手架连接,使得连墙件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同时由于无需设置钢管抱柱及传统预埋短钢管作为连墙杆件的拉结点,在墙体中留设的脚手眼面积更小,后期封堵更容易。
(3)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增组合柱同时为内脚手架的中间支座,拉杆同时为内脚手架的连墙件,后期可在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上搭设内脚手架,降低成本。在内外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无需设置临时抛撑,无需设置钢管抱柱,无需在边梁内预埋连墙件短钢管,更进一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的立面示意图;
图3为新增组合柱的立面示意图;
图4为加强梯的立面示意图。
附图标注:1-新增组合柱、2-拉杆、3-加强梯、4-锚板、5-连墙件、6-外脚手架、7-主体结构柱、8-直角扣件、9-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2所示为一种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该脚手架连墙件装置包括新增组合柱1、拉杆2、加强梯3和连墙件5。
如图3所示,新增组合柱1由钢管制作而成,与采用角钢格构柱技术相比,周转使用率高。新增组合柱1设置在相邻的主体结构柱7之间。主体结构柱7内预埋有锚板4。新增组合柱1的底部设置在楼板9的顶部,楼板9内预埋有锚板4,新增组合柱1的底部与锚板4焊接。将新增组合柱1的底部与楼板9内的锚板4焊接,可以提高整个脚手架连墙件装置的稳定性。
拉杆2拉结在主体结构柱7与新增组合柱1之间,具体地,拉杆2的端部与主体结构柱7内预埋的锚板4焊接连接,可以提高整个脚手架连墙件装置的稳定性。拉杆2与新增组合柱1之间通过直角扣件8连接。拉杆2沿内脚手架向外脚手架6方向设置两组。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拉杆2仅设置一组,则无法在拉杆2之间设置加强梯3。如果拉杆2为三组甚至更多组,则会影响内脚手架人员通行。主体结构柱7与新增组合柱1之间的拉杆2为整根钢管。
如图4所示,加强梯3连接在沿内脚手架向外脚手架6方向相邻的两组拉杆2之间。加强梯3与拉杆2之间通过直角扣件8连接。加强梯3的底部设置在楼板9的顶部,楼板9内预埋有锚板4,加强梯3的底部与锚板4焊接。连墙件5与加强梯3和外脚手架6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增组合柱1同时为内脚手架的中间支座,新增组合柱1的四个角部的立杆为内脚手架的立杆,拉杆2同时为内脚手架的连墙件。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层高大于4m、净柱距不超过12m时,相邻的主体结构柱7之间的新增组合柱1为一个。具体以某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为例,新增组合柱1、拉杆2、加强梯3均采用ø48钢管制作。
上述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的施工方法为:
(1)、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在楼板9和主体结构柱7内预埋锚板4;
(2)、组装新增组合柱1,将新增组合柱1的底部与楼板9内的锚板4焊接;
(3)、组装加强梯3,将加强梯3的底部与楼板9内的锚板4焊接;
(4)、安装拉杆2,将新增组合柱1、加强梯3与主体结构形成临时受力体系;
(5)、采用焊接将新增组合柱1的立杆、加强梯3的立杆竖向接长;
(6)、继续安装拉杆2,将新增组合柱1、加强梯3与主体结构形成临时受力体系;
(7)、按照连墙件的设计间距要求,将连墙件5与临时受力体系拉结,达到连墙目的。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新增组合柱(1),设置在相邻的主体结构柱(7)之间;
拉杆(2),拉结在主体结构柱(7)与新增组合柱(1)之间,所述拉杆(2)沿内脚手架向外脚手架(6)方向设置两组;
加强梯(3),连接在沿内脚手架向外脚手架(6)方向相邻的两组拉杆(2)之间;
连墙件(5),与加强梯(3)和外脚手架(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组合柱(1)同时为所述内脚手架的中间支座,所述新增组合柱(1)的四个角部的立杆为所述内脚手架的立杆,所述拉杆(2)同时为内脚手架的连墙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柱(7)内预埋有锚板(4),所述拉杆(2)的端部与锚板(4)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组合柱(1)的底部设置在楼板(9)的顶部,所述楼板(9)内预埋有锚板(4),所述新增组合柱(1)的底部与锚板(4)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梯(3)的底部设置在楼板(9)的顶部,所述楼板(9)内预埋有锚板(4),所述加强梯(3)的底部与锚板(4)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梯(3)与拉杆(2)之间、所述拉杆(2)与新增组合柱(1)之间均通过直角扣件(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层高大于4m、净柱距不超过12m时,相邻的主体结构柱(7)之间的新增组合柱(1)为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柱(7)与新增组合柱(1)之间的拉杆(2)为整根钢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组合柱(1)由钢管制作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组合柱(1)、拉杆(2)、加强梯(3)均采用ø48钢管制作。
CN202320637060.9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 Active CN219343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7060.9U CN219343966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7060.9U CN219343966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3966U true CN219343966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98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37060.9U Active CN219343966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3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79248A (zh) 高支模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5421748A (zh) 一种悬挑脚手架的锚固装置
CN111058555A (zh) 一种防风防火保温型快拆式装配建筑钢结构及其拼接方法
CN212507296U (zh) 高支模体系
CN219343966U (zh) 一种用于大柱距大层高建筑的脚手架连墙件装置
CN102312563A (zh) 大跨度、超层高结构外脚手架连墙方法
CN113356882B (zh) 大断面隧道墙体支架和施工方法
CN211313380U (zh) 一种超高独立框架梁模板支撑系统
CN211286595U (zh) 一种oks温钢板模架
CN211114231U (zh) 一种带h型钢斜撑的混凝土剪力墙
CN211172365U (zh) 装配式低层住宅结构体系
CN109184033B (zh) 一种便于施工的装配式剪力墙叠合结构体系及安装方法
CN107476200B (zh) 一种满堂支架错位套搭结构及方法
CN207633583U (zh) 一种预制柱与预制隔墙的连接结构
CN218437177U (zh) 一种施工电梯附着结构
CN214739896U (zh) 一种超高层的超高构架层框架梁支模体系
CN216766778U (zh) 一种钢结构混凝土飘板浇筑支撑架
CN218990895U (zh) 地连墙与内衬墙双墙合一的地下室内衬墙单边支模体系
CN212249222U (zh) 一种管模安装支撑装置
CN220451395U (zh) 一种构造式爬架附着支承装置
CN210918167U (zh) 一种三角形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装置
CN220521918U (zh) 一种组合型的定型化钢管支撑临时脚手架
CN215406737U (zh) 一种预制模块建筑立柱体系顶层结构
CN217711723U (zh) 斜向女儿墙的悬挑模板体系
CN106592942A (zh) 一种小高层或别墅建筑安全简易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