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1927U - 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1927U
CN219341927U CN202320212422.XU CN202320212422U CN219341927U CN 219341927 U CN219341927 U CN 219341927U CN 202320212422 U CN202320212422 U CN 202320212422U CN 219341927 U CN219341927 U CN 219341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pipeline
flocculation tank
flocculation
conveying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124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曾光
宋莹莹
李达
岳明轩
权璀璀
王梦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124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1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1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1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包括方形絮凝池以及方形絮凝池内中间位置设置的絮凝搅拌机,还包括进气管线、第一输送管线、第二输送管线、曝气管线,进气管线沿方形絮凝池顶部敞口位置的四周设置,方形絮凝池内四角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输送管线,第一输送管线一端与进气管线连通,每个第一输送管线另一端均连通有第二输送管线,每个第二输送管线上连通有至少二根曝气管线,沿曝气管线周向和轴向开设有多个曝气孔。本实用新型采用曝气管和振动器,通过二者配合使用可以既挺高絮凝效果,又防止絮凝搅拌机和曝气管结垢和絮凝池沉积,有效的提高了产水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站循环水排污水和浓水回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
背景技术
热电站循环水排污水和除盐水站反渗透浓水硬度较高,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发生引起浓缩回用的核心单元超滤及反渗透膜装置的性能下降的污堵。需先对热电站循环水排污水和除盐水站反渗透浓水进行药剂软化,可以通过加药混凝沉淀的方式给予去除,再与炼油和化纤污水处理场处理后污水混合后进行脱盐,保证后续膜系统的稳定运行。
水的药剂软化法是根据容度积原理,根据需要向水中投加适当药剂,使之与钙、镁离子反应生成CaCO3和Mg(OH)2不溶性沉淀物。药剂软化法包括石灰纯碱软化法,石灰软化法,苛性钠软化法等,相比较一般采用纯碱软化法。纯碱软化法在除硬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减少总溶解固体,并且适合于原水中非碳酸盐硬度较高时的水处理。
原有技术在絮凝池投加PAM药剂,通过絮凝搅拌机,絮凝过程中,采用普通曝气管保证絮凝池不形成沉积物或者结垢。絮凝搅拌机搅拌圆形范围内不形成沉积物或者结垢,但絮凝池多为方形,且面对原水硬度较高时,边角处设置的普通曝气管只有朝上的开孔,容易造成絮凝物堵塞曝气孔,从而造成絮凝池的边角处容易形成沉积物或者结垢,既影响絮凝效果,又对絮凝搅拌机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一种避免角落形成沉积物或者结垢的絮凝池,以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采用曝气管和振动器,通过二者配合使用可以既挺高絮凝效果,又防止絮凝搅拌机和曝气管结垢和絮凝池沉积,有效的提高了产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包括方形絮凝池以及方形絮凝池内中间位置设置的絮凝搅拌机,还包括进气管线、第一输送管线、第二输送管线、曝气管线,进气管线沿方形絮凝池顶部敞口位置的四周设置,方形絮凝池内四角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输送管线,第一输送管线一端与进气管线连通,每个第一输送管线另一端均连通有第二输送管线,每个第二输送管线上连通有至少二根曝气管线,沿曝气管线周向和轴向开设有多个曝气孔。
优选的,第一输送管线竖直设置,并且顶端连接于进气管线,底端与第二输送管线连接,第二输送管线水平布置,并且靠近方形絮凝池的内底部。
优选的,第一输送管线与进气管线连通的位置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第二输送管线背离第一输送管线的一端指向方形絮凝池的中心位置,并且曝气管线与第二输送管线相互垂直。
优选的,曝气孔的孔直径为2-4mm。
优选的,还包括与第二输送管线连接的振动器。
优选的,第一输送管线、第二输送管线与曝气管线均由不锈金属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管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方形絮凝池;2、絮凝搅拌机;3、进气管线;4、第一输送管线;5、阀门;6、第二输送管线;7、曝气管线;8、曝气孔;9、振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1,并且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包括方形絮凝池1以及方形絮凝池1内中间位置设置的絮凝搅拌机2,还包括进气管线3、第一输送管线4、第二输送管线6、曝气管线7,进气管线3沿方形絮凝池1顶部敞口位置的四周设置,方形絮凝池1内四角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输送管线4,第一输送管线4一端与进气管线3连通,每个第一输送管线4另一端均连通有第二输送管线6,每个第二输送管线6上连通有至少二根曝气管线7,沿曝气管线7周向和轴向开设有多个曝气孔8。
此外,送净化风设备与进气管线3连通。
具体的,在使用时,将净化风通过进气管线3输送至第一输送管线4,然后从曝气管线7上的曝气孔8排出持续吹扫方形絮凝池1的四个棱角位置,从而避免絮凝搅拌机2搅拌不到的地角落形成沉淀和结垢。
如图2所示,优选的,第一输送管线4竖直设置,并且顶端连接于进气管线3,底端与第二输送管线6连接,第二输送管线6水平布置,并且靠近方形絮凝池1的内底部。
具体的,第一输送管线4输送净化风至位于方形絮凝池1内底部的第二输送管线6,然后净化风经过曝气管线7喷出,从而扰动方形絮凝池1内底部的沉淀物。
如图1和2所示,优选的,第一输送管线4与进气管线3连通的位置设置有阀门5。
具体的,阀门5控制第一输送管线4的进气量,防止进气量过大,造成方形絮凝池1池底的曝气管线7过分扰动,同时可以防止进气量过小,造成防沉淀效果不理想。
如图2所示,优选的,第二输送管线6背离第一输送管线4的一端指向方形絮凝池1的中心位置,并且曝气管线7与第二输送管线6相互垂直。
具体的,保证了曝气覆盖方形絮凝池1的棱角位置,又节约了管线,也使絮凝效果更加理想。
如图3所示,优选的,曝气孔8的孔直径为2-4mm。
具体的,开孔间距和布置位置如图3所示,既保证了曝气量,又能保证管道的强度,同时还能防止大颗粒絮凝物通过曝气孔8进入曝气管线7。
如图1-2所示,优选的,还包括与第二输送管线6连接的振动器9。
具体的,振动器9间断的和高频率的震动,不仅可使管线外部的结垢脱落,而且由于曝气管线7底部也设置有曝气孔8也可使曝气管线7内部的沉淀物通过震动破碎变小,从而流出曝气管线7外。
优选的,第一输送管线4、第二输送管线6与曝气管线7均由不锈金属制成。
具体的,避免第一输送管线4、第二输送管线6与曝气管线7生锈。
上述结构中,在使用时,接通振动器9的外部电源,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控制阀门5到适当开度,将净化风通过进气管线3输送至第一输送管线4,然后从曝气管线7上的曝气孔8排出持续吹扫方形絮凝池1的四个棱角位置,从而避免絮凝搅拌机2搅拌不到的地角落形成沉淀和结垢,在持续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根据曝气量判断曝气管线7的堵塞和结垢情况,从而开启振动器9,来使曝气管线7上的堵塞和结垢脱落,避免堵塞物影响曝气孔8的排气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包括方形絮凝池(1)以及方形絮凝池(1)内中间位置设置的絮凝搅拌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管线(3)、第一输送管线(4)、第二输送管线(6)、曝气管线(7),进气管线(3)沿方形絮凝池(1)顶部位置的四周设置,方形絮凝池(1)内四角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输送管线(4),第一输送管线(4)一端与进气管线(3)连通,每个第一输送管线(4)另一端均连通有第二输送管线(6),每个第二输送管线(6)上连通有至少二根曝气管线(7),沿曝气管线(7)周向和轴向开设有多个曝气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管线(4)竖直设置,并且顶端连接于进气管线(3),底端与第二输送管线(6)连接,第二输送管线(6)水平布置,并且靠近方形絮凝池(1)的内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管线(4)与进气管线(3)连通的位置设置有阀门(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输送管线(6)背离第一输送管线(4)的一端指向方形絮凝池(1)的中心位置,并且曝气管线(7)与第二输送管线(6)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其特征在于:曝气孔(8)的孔直径为2-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二输送管线(6)连接的振动器(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管线(4)、第二输送管线(6)与曝气管线(7)均由不锈金属制成。
CN202320212422.XU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 Active CN219341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2422.XU CN219341927U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2422.XU CN219341927U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1927U true CN219341927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0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12422.XU Active CN219341927U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19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24453U (zh) 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
CN102417259A (zh) 一种膜组合工艺去除水体中铁锰的方法
CN108218072A (zh) 高盐水制碱工艺及其装置
CN110981000A (zh) 一种硅钢氧化镁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9851139B (zh) 高盐废水软化和浓缩装置及方法
CN111153531A (zh) 一种液晶面板生产厂含氟废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1530681A (zh) 海水澄清池扰流构造及其澄清池
CN215288299U (zh) 一种电镀含镍废水预处理系统
KR200385782Y1 (ko) 고농도 슬러지 수집 및 교반장치
CN211445323U (zh) 一种环保型塑料制品废水回收装置
CN219341927U (zh) 一种絮凝池曝气和防结垢设备
CN108455773A (zh) 一种处理工业脱硫废水的系统及方法
CN110818137B (zh) 一种高效除硬除硅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16655172A (zh) 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CN213141665U (zh) 一种用于高温煤气化除硬除硅的水处理单元及除硬除硅水处理系统
CN109354339A (zh) 一种污泥厌氧消化液与高浓度垃圾渗滤液协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214060178U (zh) 一种硅胶废水处理系统
CN211871651U (zh) 一种液晶面板生产厂含氟废水处理装置
CN213446615U (zh) 一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粘剂废水处理装置
CN209226796U (zh) 一种污泥厌氧消化液与高浓度垃圾渗滤液协同处理的系统
CN209065501U (zh) 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CN110563281A (zh) 一种玻璃纤维布生产用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CN102249492B (zh) 拉咪呋啶废水处理方法
CN201370981Y (zh) 具有扰流构造的海水澄清池
CN111533303A (zh) 一种地表水水质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