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0266U - 一种纸制手提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纸制手提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0266U
CN219340266U CN202320307318.9U CN202320307318U CN219340266U CN 219340266 U CN219340266 U CN 219340266U CN 202320307318 U CN202320307318 U CN 202320307318U CN 219340266 U CN219340266 U CN 219340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holding part
handle
paper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73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福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Xingxin Pa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Xingxin Pa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Xingxin Pa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Xingxin Pap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73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0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0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0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纸制手提把,包括:提把和分别设置于提把两端的卡板,板状结构的提把包括中部的握持部和对称设置于握持部两端的粘贴部;握持部和粘贴部一体成型设置,提把和卡板分别沿握持部长度方向上设有沿握持部长度方向的条状加强筋;握持部在沿宽度方向的边缘处包覆有边部包覆层;粘贴部的下表面粘合在矩形板结构的卡板的上表面上;握持部与对称设置的卡板的上表面构成夹角;握持部和卡板之间设有加固部。本申请通过在握持部设置压制的粘贴部;通过将粘贴部的下表面粘合在矩形板结构的卡板的上表面,通过设置条状加强筋,包覆层,压合结构以及卡接板,避免了手提把易于断裂和滑脱的缺陷,有利于环保和再次回收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纸制手提把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手提把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纸制手提把。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手提把,例如,使用在纸质箱式售卖的牛奶上的牛奶手提把,采用的是塑料或纸质材料,主要包括手抓握的握持部、用于卡接在箱体上的连接部,握持部常相对于连接部滑动,且握持部和连接部相互连接不脱离。
上述的塑料牛奶手提把,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而不被损坏,如可以承受较大的极限拉力,但纸质手提把在承受较大的极限时常常会发生握持部断裂或连接部与纸质箱滑脱的情形,并且目前纸质手提把难以回收和反复使用,对环境影响较大。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纸制手提把,以解决目前手提把易断裂和滑脱,不方便回收和多次使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纸制手提把,以解决现有手提把易断裂和滑脱,不方便回收和多次使用的问题。
本申请通过在压制握持部设置粘贴部条状加强筋和包覆层的加强结构;通过将粘贴部的下表面粘合在矩形板结构的卡板的上表面,并在握持部和卡板之间设置加固部,压合结构以及卡接板的结构,避免了手提把易于断裂和滑脱的缺陷,有利于环保和再次回收使用。
本申请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纸制手提把,该纸制手提把包括:提把1和分别设置于提把1两端的卡板2;
板状结构的提把1包括中部的握持部11和对称设置于握持部11两端的粘贴部12;
所述握持部11和粘贴部12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粘贴部12的下表面粘合在矩形板结构的卡板2的上表面上;握持部11与对称设置的卡板2的上表面构成夹角;
所述握持部11和所述卡板2之间设有加固部3。
可选的,所述提把1和卡板2分别沿所述握持部11长度方向上设有沿所述握持部11长度方向的条状加强筋。
可选的,所述握持部11在沿宽度方向的边缘处包覆有包覆层。
可选的,所述握持部11包括为上握持层和下握持层;
上握持层和下握持层叠置并粘合。
可选的,所述加固部3的一端与所述握持部11端部的外侧面和/或内侧面粘合,另一端与在卡板2的上表面上对应握持部11外侧面和/或内侧面的位置粘合。
可选的,所述加固部3在所述握持部11与卡板2的结合处设有压合结构。
可选的,所述压合结构包括:在所述握持部11与卡板2结合处的外侧垂直于所述握持部11长度方向的第一压合结构;以及
在所述握持部11与卡板2结合处的内侧垂直于所述握持部11长度方向的第二压合结构;
所述第一压合结构和第二压合结构相互平行。
可选的,所述卡板2包括上层卡板和下层卡板;
下层卡板的面积不小于上层卡板的面积;且
上层卡板的下表面与下层卡板的上表面叠置并粘合。
可选的,该纸制手提把还包括至少一个卡接板4;所述卡接板4的尺寸与单个所述卡板2尺寸匹配;或者
所述卡接板4的尺寸与所述提把1和所述提把1两端的卡板2的尺寸匹配;
所述卡接板4上设有卡孔41时;
所述卡孔41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提把1和对应端的卡板2的宽度;
所述卡孔41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提把1和对应端的卡板2在按压时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提把1、所述卡板2和所述加固部3中沿提把1长度方向上两端的板框设置为弧形倒角或多边形倒角。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及有效果之一:
一、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纸制手提把,该纸制手提把包括提把1和分别设置于提把1两端的卡板2;板状结构的提把1包括中部的握持部11和对称设置于握持部11两端的粘贴部12;所述握持部11和粘贴部12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粘贴部12的下表面粘合在矩形板结构的卡板2的上表面上;握持部11与对称设置的卡板2的上表面构成夹角;所述握持部11和所述卡板2之间设有加固部3。本申请通过在握持部设置压制的粘贴部,通过将粘贴部的下表面粘合在矩形板结构的卡板的上表面;握持部与对称设置的卡板的上表面构成夹角;并通过在握持部和卡板之间设置加固部,避免了手提把易于断裂和滑脱的缺陷,有利于环保和再次回收使用。
二、本申请通过将所述提把1和卡板2分别在沿所述握持部11长度方向上设有沿所述握持部11长度方向的条状加强筋;所述握持部11在沿宽度方向的边缘处包覆有包覆层;握持部11包括为上握持层和下握持层;上握持层和下握持层叠置并粘合。本申请通过上述握持部11上设置的上述结构,以及上握持层和下握持层叠置并粘合,避免了手提把易于断裂和滑脱的缺陷。
三、本申请通过将加固部3的一端与所述握持部11端部的外侧面和/或内侧面粘合,另一端与在卡板2的上表面上对应握持部11外侧面和/或内侧面的位置粘合;加固部3在所述握持部11与卡板2的结合处设有压合结构;以及压合结构包括:在所述握持部11与卡板2结合处的外侧垂直于所述握持部11长度方向的第一压合结构;以及在所述握持部11与卡板2结合处的内侧垂直于所述握持部11长度方向的第二压合结构;第一压合结构和第二压合结构相互平行。本申请通过在上述加固部3上设置的压合结构,第一压合结构和第二压合结构相互平行设置,一方面进一步通过加固部3的压合结构提升加固部3的抗拉、抗压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在加固部3的压合结构上设置压合的凹凸槽体,以增强加固部3在凹凸槽体对应的活动结合处的抗折叠强度。
四、本申请通过将卡板2设置为包括上层卡板和下层卡板的两层卡板;下层卡板的面积不小于上层卡板的面积;且上层卡板的下表面与下层卡板的上表面叠置并粘合。本申请通过增加卡板2的数目,以及改变上层卡板和下层卡板的面积,使卡板2与连接的外部结构之间的接触面更大,增强卡板2的抗压强度,降低了卡板2与连接的外部结构脱落的风险。
五、本申请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卡接板4;所述卡接板4的尺寸与单个所述卡板2尺寸匹配;或者所述卡接板4的尺寸与所述提把1和所述提把1两端的卡板2的尺寸匹配;所述卡接板4上设有卡孔41时;所述卡孔41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提把1和对应端的卡板2的宽度;所述卡孔41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提把1和对应端的卡板2在按压时的厚度。本申请通过可拆卸的卡接板4进一步增大卡板2与连接的外部结构之间的接触面,并通过卡孔41与提把1及其两端的卡板2匹配,避免了卡板2易从卡孔41内滑脱出去。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纸制手提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纸制手提把附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纸制手提把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纸制手提把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纸制手提把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纸制手提把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纸制手提把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具有加强筋的握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具有包覆层的纸制手提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纸制手提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7中a的k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具有多层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卡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卡接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纸制手提把,以解决现有手提把易断裂和滑脱,不方便回收和多次使用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在压制握持部设置粘贴部条状加强筋和包覆层的加强结构;通过将粘贴部的下表面粘合在矩形板结构的卡板的上表面,并在握持部和卡板之间设置加固部,压合结构以及卡接板的结构,避免了手提把易于断裂和滑脱的缺陷,有利于环保和再次回收使用。
如图1至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纸制手提把,该纸制手提把包括:提把1和分别设置于提把1两端的卡板2;
板状结构的提把1包括中部的握持部11和对称设置于握持部11两端的粘贴部12;
所述握持部11和粘贴部12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粘贴部12的下表面粘合在矩形板结构的卡板2的上表面上;握持部11与对称设置的卡板2的上表面构成夹角9,所述夹角9的范围可以设置在20~60°范围的任一值。
所述握持部11和所述卡板2之间设有加固部3,所述加固部3一端与所述握持部11粘合,另一端与所述卡板2的上表面粘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粘贴部12还可以设置于夹角9朝握持部11另一端的方向(如图4)。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板2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粘贴部12和所述加固部3在所述卡板2上的长度之和。例如卡板2的长度可以大于粘贴部12和加固部3在卡板2上表面的长度之和。另外,卡板2于加固部3粘合的方向上可以向外延伸出;和/或在与粘贴部12粘合的方向上也可以向外延伸出。具体的,如图5中a所示,卡板2于加固部3和粘贴部12粘合的两侧方向上均朝两侧的外部延伸出;或如图5中b所示,卡板2在朝粘贴部12粘合方向的外部延伸出;或如图5中c所示,卡板2在朝加固部3粘合方向的外部延伸出。或如图6中a所示,卡板2于加固部3和粘贴部12粘合的两侧方向上均朝两侧的外部延伸出;或如图6中b所示,卡板2在朝粘贴部12粘合方向的外部延伸出;或如图6中c所示,卡板2在朝加固部3粘合方向的外部延伸出。其中,加固部3还可以分别设置于握持部11连接端的两侧(如图7中a和b所示),加固部3与卡板2上表面粘合的面积,以及朝外部延伸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设定,在此不作赘述。上述延伸出卡板2的板面可以增大与外部被提部的接触面积,防止卡板2在被提起时,从外部被提部滑脱出去。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提把1和卡板2分别沿所述握持部11长度方向上设有沿所述握持部11长度方向的条状加强筋111。上述条状加强筋111可以沿握持部11长度方向平行排布,或倾斜于握持部11长度方向平行排布;或者上述条状加强筋111也可以呈网状结构设置在握持部的上侧和下侧。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9中a和b所示,图9中a为具有包覆层的纸制手提把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中b为具有包覆层的纸制手提把在图9的a中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握持部11在沿宽度方向的边缘处包覆有包覆层112。所述包覆层112的长度不大于握持部11的长度,所述包覆层112的长度不大于握持部11宽度的1/2,上述包覆层112的尺寸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0所示中a和b所示,图10中a粘贴部于握持部朝外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中b为粘贴部12于握持部朝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握持部11包括两层,分别为上握持层11a和下握持层11b;
上握持层11a和下握持层11b叠置并粘合。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粘贴部12可以为一层,也可以为多层。所述粘贴部12为多层时,从第三层起插入图10中a和b所示的两层粘贴部12之间,粘贴部12预设的层数根据实际需要预先设定。
另外,在握持部11包括上握持层11a和下握持层11b时,所述加固部3与握持部11连接的位置还可以设置于上握持层11a和下握持层11b之间,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加固部3的一端与所述握持部11端部的外侧面和/或内侧面粘合,另一端与在卡板2的上表面上对应握持部11外侧面和/或内侧面的位置粘合。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1为7a中k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加固部3在所述握持部11与卡板2的结合处设有压合结构33。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压合结构可以在加固部3两端活动弯折时,一方面进一步通过加固部3的压合结构33提升加固部3的抗拉、抗压强度,使加固部3不易断裂;另一方面通过在加固部3的压合结构33上压制的加强结构,以增强加固部3在活动弯折部的抗折叠强度。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1所示,所述压合结构33包括:在所述握持部11与卡板2结合处的外侧垂直于所述握持部11长度方向的第一压合结构331;以及
在所述握持部11与卡板2结合处的内侧垂直于所述握持部11长度方向的第二压合结构332;
所述第一压合结构331和第二压合结构332相互平行。
具体的,所述压合结构33可以为压制的凹凸槽体,其中,第一压合结构331和第二压合结构332的凹凸槽体开口朝向弯折部的外侧。第一压合结构331和第二压合结构332的凹凸槽体沿凹槽沟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本申请通过在上述加固部3上设置凹凸槽体,一方面进一步通过加固部3上压制的凹凸槽体的结构提升加固部3的抗拉、抗压强度,使加固部3不易断裂;另一方面通过在加固部3的压合结构33上压制的凹凸槽体33增强加固部3在凹凸槽体33对应的活动弯折部的抗折叠强度。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2所示,所述卡板2包括上层卡板21和下层卡板22;
下层卡板22的面积不小于上层卡板21的面积;且
上层卡板21的下表面与下层卡板22的上表面叠置并粘合。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2至14所示,该纸制手提把还包括至少一个卡接板4;所述卡接板4的尺寸与单个所述卡板2尺寸匹配。例如,卡接板4的宽度大于提把1的宽度,卡接板4的长度小于握持部11与卡板2一端结合部至另一端卡板2之间长度的一半。
或者所述卡接板4的尺寸与所述提把1和所述提把1两端的卡板2的尺寸匹配。例如,卡接板4的宽度大于提把1的宽度,卡接板4的长度小于握持部11与卡板2一端结合部至另一端卡板2之间的长度。
当所述卡接板4上设有卡孔41时;
所述卡孔41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提把1和对应端的卡板2的宽度;
即所述卡孔41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提把1在对应处的厚度d1和对应端的卡板2在对应处的厚度d2在按压时的厚度之和。以及卡孔41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加固部3、粘贴部12与所述卡板2的厚度之和d3。
当所述卡接板4上为两个卡孔41时,如图14所示,两个卡孔41对称设置于所述卡接板4两端的对应位置处。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提把1、所述卡板2和所述加固部3中沿提把1长度方向上两端的板框设置为弧形倒角或多边形倒角。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纸制手提把,包括提把(1)和分别设置于提把(1)两端的卡板(2),其特征在于,
板状结构的提把(1)包括中部的握持部(11)和对称设置于握持部(11)两端的粘贴部(12);
所述握持部(11)和粘贴部(12)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粘贴部(12)的下表面粘合在矩形板结构的卡板(2)的上表面上;握持部(11)与对称设置的卡板(2)的上表面构成夹角;
所述握持部(11)和所述卡板(2)之间设有加固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制手提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把(1)和卡板(2)分别沿所述握持部(11)长度方向上设有沿所述握持部(11)长度方向的条状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制手提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11)在沿宽度方向的边缘处包覆有包覆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制手提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11)包括为上握持层和下握持层;
上握持层和下握持层叠置并粘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制手提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3)的一端与所述握持部(11)端部的外侧面和/或内侧面粘合,另一端与在卡板(2)的上表面上对应握持部(11)外侧面和/或内侧面的位置粘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制手提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3)在所述握持部(11)与卡板(2)的结合处设有压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制手提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结构包括:在所述握持部(11)与卡板(2)结合处的外侧垂直于所述握持部(11)长度方向的第一压合结构;以及
在所述握持部(11)与卡板(2)结合处的内侧垂直于所述握持部(11)长度方向的第二压合结构;
所述第一压合结构和第二压合结构相互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制手提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包括上层卡板和下层卡板;
下层卡板的面积不小于上层卡板的面积;且
上层卡板的下表面与下层卡板的上表面叠置并粘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制手提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卡接板(4);所述卡接板(4)的尺寸与单个所述卡板(2)尺寸匹配;或者
所述卡接板(4)的尺寸与所述提把(1)和所述提把(1)两端的卡板(2)的尺寸相互匹配;
所述卡接板(4)上设有卡孔(41)时;
所述卡孔(41)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提把(1)和对应端的卡板(2)的宽度;
所述卡孔(41)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提把(1)和对应端的卡板(2)在按压时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制手提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把(1)、所述卡板(2)和所述加固部(3)中沿提把(1)长度方向上两端的板框设置为弧形倒角或多边形倒角。
CN202320307318.9U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纸制手提把 Active CN219340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7318.9U CN219340266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纸制手提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7318.9U CN219340266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纸制手提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0266U true CN219340266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9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7318.9U Active CN219340266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纸制手提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02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00125A3 (en) Individual package of absorbent article
CN219340266U (zh) 一种纸制手提把
JP3670275B2 (ja) 着脱自在な輸送用グリップ
US10196193B2 (en) Insulation element comprising a handle label and handle label for this insulation element
CN211057014U (zh) 一种用于手机电池的单层胶纸结构
JP6849463B2 (ja) 箱用シート
JPH0420617Y2 (zh)
JPS6224539Y2 (zh)
JPH037373Y2 (zh)
CN209939334U (zh) 一种提手箱
CN214705718U (zh) 易撕贴组装治具
CN211699511U (zh) 一种环保医用采血管标签
JP2006150880A (ja) フィルムカバー並びにラミネートフィルム
CN211546405U (zh) 一种防撕裂贴附结构
CN219824053U (zh) 一种粘胶带
CN201099942Y (zh) 加强超薄石材蜂窝墙板
CN217690378U (zh) 一种食品包装标签
CN214452657U (zh) 全纸质手提把
CN214567279U (zh) 一种一体式硬质包装盒
CN216487007U (zh) 一种快撕标签
JP3070770U (ja) フイルム剥離具
TWM499161U (zh) 背膠貼黏用品
JP2006062138A (ja) ダンボールシート接着用押圧具
JP3147275U (ja) 作業補助用の押付工具
JP3094567U (ja) 美粧印刷面を有するプラスチックダンボール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